縣委班子科學發展觀分析檢查報告

時間:2022-04-30 05:46:00

導語:縣委班子科學發展觀分析檢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委班子科學發展觀分析檢查報告

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縣委一班人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帶頭學習有關文件,精研細讀規定書目,與黨員干部一起聆聽了25場專家報告會,先后進行了10次集體學習討論。各位常委結合分管工作,帶著課題走訪了17個鄉鎮、54家企業調查研究,撰寫了12篇調研報告。進入分析檢查階段后,在繼續深化學習調研成果的基礎上,向社會各界廣泛征求意見和建議,先后召開了縣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縣委常委(擴大)會,對懷來近年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情況進行了認真總結,對存在問題進行了分析檢查,對今后努力方向和改進措施進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分析檢查報告。

黨的*以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主要情況和形成的思想共識

黨的*以來,縣委始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推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預計20*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65.5億元,較20*年增長142%,全部財政收入完成8億元,較20*年增長20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1337元,較20*年增長87%,農民人均純收入達5412元,較20*年增長104%。

(一)堅持解放思想,不斷破除思想障礙和觀念束縛。立足于破解制約科學發展思想障礙,積極推進“五破五立”活動。即:破除小打小鬧、小富即安的思想,樹立大開放、大發展的理念;破除片面追求經濟增長、忽視社會建設的思想,樹立統籌兼顧、協調發展的理念;破除只追求速度、不顧資源環境代價的短期思想,樹立又好又快、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破除追求部門和個人政績、忽視群眾與集體利益的思想,樹立以人為本,大局至上的理念;破除重管理輕服務的思想,樹立服務至上、發展優先的理念。

(二)立足懷來實際,推進特色產業壯大發展。以引進“大投資、高效益、零污染、后勁足”的優質項目為主攻方向,著力發展葡萄酒、農畜產品加工、電子信息和新型能源等產業。目前,葡萄酒已成為特色主導產業,年創產值20億元以上。葡萄產業輻射到了14個鄉鎮,帶動了3萬多農戶。20*年以來共引進項目623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58個,合同引資118億元。

(三)注重統籌發展,城鄉面貌發生較大變化。以城鎮面貌“三年大變樣”為契機,進一步完善了縣城總體規劃和局部詳規,加強了城市基礎建設,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完成了50個新民居樣板村規劃,建成了25個新農村示范村。在改善生態環境上加大力度,籌集各類資金2800萬元,完成了3家企業的環保治理項目,建設了縣城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場等一批重點工程,縣城周邊生態涵養區近1萬畝,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35%以上。

(四)堅持以人為本,人民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改善。20*年以來,縣財政共投入社會事業資金10.3億元,年均增長40%,比全縣財政收入年均增長高14個百分點;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4.1%。堅持每年實施“十項民心工程”,不斷改善群眾生產生活環境。去年10月啟動了城鎮居民醫保,23萬農民參加新農合,參合率達86.4%。20*年以來,落實各類低保金2800萬元,對符合低保條件的農村、城鎮困難群眾實現了應保盡保。

(五)注意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著力打造平安和諧懷來。不斷建立和完善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京懷聯防聯控等維穩機制。特別是去年奧運安保期間,認真開展縣委書記大接訪,全方位實行群防群控,為實現平安奧運作出了應有貢獻,為今后平安和諧懷來建設積累了經驗。

(六)積極創新體制機制,切實加強黨的建設。堅持抓班子、帶隊伍、強素質,切實加強了縣委班子自身建設、基層組織建設、干部隊伍建設、人才隊伍建設。嚴格落實縣委理論中心組學習制度,先后組織了22次縣處級干部集中學習,培訓各級干部1萬余人次。推行“一定三有”、“黨員評優”等機制,深化“三級聯創”、完善基層黨建專項述職等工作機制,為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提供了組織保證。

通過近年來的工作實踐,特別是通過學習實踐活動的開展,縣委常委會在以科學發展觀為統攬推進全縣工作上形成了共識,主要為“五個必須”:

一是必須把解放思想和解決突出問題結合起來。二是必須把謀劃思路和謀細舉措結合起來。三是必須把轉變觀念和轉變發展方式結合起來。四是必須把創新體制機制和創優發展環境結合起來。五是必須把提高認識和提高能力結合起來。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和原因分析回顧查找我縣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主要體現為“六個不適應”:

(一)思想解放程度與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需要還不適應。一是與時俱進意識不夠強,不能很好地跳出懷來看懷來。習慣于用舊的思維去謀劃發展舉措,用舊的觀念去看待發展現象,用舊的辦法去解決發展難題。二是自身定位不高,內陸心態較重。習慣于把自己定位于中西部欠發達地區,沒有用沿海的思維、沿海的速度、沿海的標準來衡量自我。三是趕超意識不強,爭先進位的勇氣不足。習慣滿足于張家口“排頭兵”,與全省22個“擴權縣”比的少,與區位相近的環京縣市比的少,謀求更大發展、實現率先崛起的意識不強。

(二)工作的整體擺布與統籌兼顧的要求還不適應。一是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還未形成??h城輻射帶動能力不強,建制鎮建設投入不足,城鎮功能不完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落后,水資源短缺問題突出。農村總體發展不平衡,有3個山區鄉鎮的29個村屬省級貧困村。二是經濟社會發展“長短不齊”。經濟建設投入大、發展快,社會建設投入少,相對滯后。教育事業發展不平衡,農村師資力量嚴重不足,近三年來全縣教師自然減員223人,其中70%為農村教師;文化事業總體發展水平較低,全縣82%的鄉鎮沒有文化活動中心;城鄉低保整體保障水平偏低,僅分別占全縣城鎮和農民年人均純收入的20%和13.8%。三是構筑京西生態屏障的成效還不夠明顯。生態建設資金投入不足,生態和環保項目建設進展較慢,后期維護欠缺,整體生態環境趨于干化、沙化、脆弱化的局面尚未根本改變。

(三)主導產業發展的現狀與構筑科學發展支撐體系的要求還不適應。一是主導產業發展有待優化和加強。即使作為較為成熟的葡萄產業,雖然已形成產業化,但還沒有完全形成培育、種植、收購、釀造、銷售一二三產業一條龍的良性循環產業體系和政府、企業、農民三家聯動的良好態勢。目前,全縣葡萄原酒和葡萄酒生產企業共27家,僅占全國葡萄酒生產企業總數的5.4%。二是工業經濟結構調整不夠快。工業企業整體效益不高,規模以上企業中,傳統產業占60%以上。冶金、化工、采石等一些能耗高、與生態環境建設要求不協調的企業還沒完全淘汰。玻璃制品、光電信息、新型能源等“朝陽”產業還是剛剛起步,總產值占全縣工業產值不足10%。三是現代服務業規模不大不強。全縣現有旅游景區和旅游服務單位15個,20*年旅游收入僅為5000萬元。金融、保險、中介、信息等新型服務業還處在起步階段,有的尚屬于空白。

(四)推進京懷對接工作與發揮鄰京優勢和做好“近京文章”的目標還不適應。一是建設京畿科學發展強縣的意識不強。把握機遇意識不夠,對北京地區的拓展動態知道較少,與北京對接措施簡單陳舊。二是優勢發揮與劣勢轉化上有欠缺。在優勢發揮上,能夠認識到,在交通和區位上有著地域優勢,在承接京津輻射上有著距離優勢。但是在如何發揮優勢、放大優勢、增創新優勢上辦法不多。在劣勢轉化上,能夠認識到,開放較晚的劣勢在謀求更高層次的發展上,為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營造了機遇。但是如何將這些劣勢辨證地轉化為發展的優勢,還沒有形成成熟的思路。三是體制機制尚不健全。通過機制推動合作,大多時候是往來較多,合作較少;謀劃較大,落實較小,效果不夠明顯。

(五)優化發展環境與日益激烈的競爭還不適應。一方面是硬環境條件還不夠強。城市對資金、人才等生產要素的集聚功能欠缺,引來項目留不住、引進人才留不住的問題還很突出。另一方面是軟環境還不夠優化。責權脫節、職能缺位、越位和錯位等現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六)干部隊伍建設與提高科學發展執行力的要求還不適應。在科學決策上,還沒有最大限度地集中廣大群眾的智慧,提高各項決策的科學性。在抓班子帶隊伍上,干部選拔、考核、培養、管理機制還不健全完善。在基層黨建工作上,部分農村黨組織設置模式滯后于經濟發展形勢,農村黨員隊伍老齡化問題嚴重;城鎮社區黨建和民營企業黨建工作比較薄弱。

上述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主觀思想上集中表現為“四個方面的差距”:

(一)在科學發展觀的系統學習和理解上還有差距。一方面在學習上抓得不緊,動力不足。另一方面在全面深刻理解上下功夫不夠,尚未完全達到“入耳、入腦、入心”。

(二)在運用科學發展觀謀劃指導工作上還有差距。一是謀劃工作缺乏長遠眼光和統籌發展意識。側重于城鎮建設、經濟發展,而在農村發展、社會建設上重視不夠、投入不足。二是科學發展的理念與工作舉措結合得不夠緊密。在提升縣域整體競爭力的科學發展思路的謀劃上,不少方面仍然缺乏對推進科學發展有重大指導作用的思路,對于城鄉統籌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問題考慮不夠,缺乏較為系統的中長期規劃。三是發展中“好”與“快”處理得不夠恰當。當大的經濟利益與生態利益發生沖突時,往往不自覺地優先考慮當前發展。

(三)在創新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上還有差距。一是依靠機制推動工作的自覺性還不高。習慣于按傳統方法辦事,創新機制考慮不多,方式方法運用不夠靈活。二是體制機制還不夠健全和完善。在民主科學決策機制、決策評估制度、決策失誤責任追究制度、專家參與決策機制、考核評價機制、規劃執行的約束機制等的建立健全上,缺乏深入的研究。三是原有的制度落實還有不到位的地方。

(四)在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作風建設上還有差距。一是合力發揮不夠充分。二是聯系基層不夠深入。三是廉政建設不夠到位。

推進科學發展的總體思路和主要舉措

未來五年全縣總體發展思路: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解放思想為先導,以黨的建設為保證,圍繞建設京畿科學發展強縣,發揮優勢,突出特色,培強五區(中國懷來葡萄和葡萄酒產區、京津產業拓展區、北京綠色農產品供應區、京西北現代商貿物流區、京畿生態休閑旅游度假區),壯大五業(葡萄和葡萄酒產業、玻璃產業、農產品加工業、高新技術產業、環京服務業),實施六項社會工程(生態涵養,地域文化保護發掘,職業教育提升,移民村幫扶,扶貧開發社會救助,首都“護城河”建設),推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實現富民強縣。

未來五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4%左右,到2013年達到166億元,增長1.8倍;全部財政收入年均增長20%左右,達到20億元,增長1.5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4%左右,突破60億元,增長2倍;農民人均純收入翻一番,達到1.1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一番,達到2.18萬元;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4%以下,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5‰以內;萬元GDP綜合能耗降低4%,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COD)、二氧化硫每年分別減排5%以上。

為順利實現上述目標,縣委將牢固樹立“發展是硬道理、第一要務”的意識,把“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建設京畿科學發展強縣”作為今后一段時期全縣工作的主題,重點抓好九方面工作。

(一)進一步培強壯大主導產業。一是繼續做大做強葡萄產業。著力打好“中國懷來葡萄和葡萄酒產區”地域和“長城葡萄酒”的產品兩個“品牌”,建設葡萄嫁接苗木工廠和葡萄酒科研中心。二是著力培育高新技術產業和玻璃產業。重點是培育以天元彩色玻璃為龍頭的玻璃產業和以華美光電子為龍頭的高新技術產業。立足沙城經濟開發區,謀劃建設電子信息產業園。三是大力發展環京服務業。努力把懷來建設成為京西北重要的物流集散地和環京休閑旅游度假區。規范提升現有的果菜、建材等6個規模較大的物流市場,加快建設京西糧油中心、博遠物流中心等交易市場。重點發展面向京津市場的生態休閑旅游,推進與北京旅游市場的融合。

(二)進一步強化農業農村工作。一是大力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和生活環境。二是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重點抓好肉雞、食用菌、奶業、果品四大產業,大力建設北京綠色農產品供應區。三是積極調整農業產業布局和結構。建立土地資源合理流轉機制,積極引進更多的外部資金、技術、人才在懷來發展干鮮果品、奶產品、肉產品和蔬菜的資源加工型龍頭企業,帶動農業種養殖結構調整。四是著力推進農民持續增收。通過龍頭產業帶動、發展現代農業、城鄉一體化推進等途徑,確保實現農民持續穩定增收。

(三)努力提升城鎮化水平。一是大力推進縣城建設。突出抓好品位提升和功能完善,加快縣城東沙河綜合改造、城北淺山綠化、城西防風林帶建設等一批生態環境項目的推進。二是加快各建制鎮建設步伐。加快形成以縣城沙城為中心城市,以東花園和雞鳴驛為城市新區,以北辛堡、桑園、新保安、存瑞四鎮為特色鎮的城鎮化體系。到2020年全縣城鎮化水平達到60%以上。三是積極推進新民居建設。通過政策扶持和示范引導,到2013年建起50個新民居樣板村。

(四)健全完善相關制度和機制。一是建立招商項目評審制度。設定招商項目的土地利用效率、投資強度、環境影響和經濟社會效益指標,成立招商項目評審小組,進行綜合評審,嚴格項目準入條件。二是健全社會保障制度。包括農村特困人口低保制度,企業養老保險制度、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制度等。三是建立完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制度。

(五)高度關注民計民生,推進發展成果全民共享。一是堅持為民辦實事好事、解難事。堅持每年為群眾辦好“十件實事”,重點抓好南北兩山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改善、庫區移民后期生活提高等問題。二是加快科技推廣體系和創新能力建設。努力建設國家級、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研發中心,不斷提高勞動者科技素質。三是全面提高教育水平和質量。力爭未來五年內各鄉鎮全部建起高標準寄宿制小學。著力實施“職業教育提升工程”。四是大力發展城鄉醫療衛生事業。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全面推進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擴大農村新型養老保險范圍,繼續開展全縣職工重大疾病醫療互助活動。五是大力發展文體廣電事業。六是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努力構建獨立于企事業單位之外、資金來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規范化、管理服務社會化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

(六)大力構筑京西生態屏障。一是實施生態環境治理工程。重點圍繞“縣城周邊、庫濱帶、中心鎮村、南北山區”四大區域抓好生態建設。到2013年,力爭使全縣森林覆蓋率由目前的31%提高到48%以上。二是在治理企業污染上加大力度。三是推進農業循環經濟。爭取在五年內,完成文明生態村150個左右,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率達到70%以上。

(七)全面推進黨的建設。一是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深化理論學習,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作風建設。加大培養選拔年輕干部力度,提高干部選任工作的公信度,形成良好的用人導向。二是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健全完善干部培養、選拔、考核、管理機制,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疏通干部出口,推進干部交流。三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四是加強基層黨建工作。

(八)積極營造良好社會環境。一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大力弘揚“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新時期精神。二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把“縣委書記大接訪”作為解決信訪問題的長效機制,進一步筑牢首都“護城河工程”。三是始終抓好安全生產。建立健全涵蓋經濟社會各個領域的安全監測防控、預警預報、應急反應和協調化解機制。四是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

(九)采取有效措施確保當前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一是準確把握形勢,積極應對挑戰。把中央的方針政策和本縣具體情況結合起來,研究制定周密細致的應對預案和措施。二是狠抓項目建設,推動經濟增長。結合國家擴大內需十項政策,謀劃確定的總投資達347億元的中國葡萄酒城、沙城火車站棚戶區改造等14個項目,實行審批部門聯合辦公。三是強化政策扶持,確保企業運營。實行人事勞動、擔保、銀行“三審合一”機制,爭取為縣中小企業信用擔保中心注入財政資金1000萬元。四是優化發展環境,促進全民創業。成立經濟運行預警工作領導小組,實行月調度、周匯報。

切實加強縣委常委班子自身建設

抓好縣委常委班子建設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礎,也是建設京畿科學發展強縣的前提。必須切實提高縣委常委會領導科學發展的“六種能力”,努力把縣委常委班子建成堅決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善于領導科學發展的堅強領導集體。

一是解放思想,提高開拓創新的能力。繼續深入開展以“推動懷來又好又快發展”為主題的思想解放大討論活動,不斷豐富新時期精神的內涵,用最解放的思想指導最前瞻的實踐,用最開放的理念開創最生動的格局。

二是加強學習,提高駕馭發展的能力。最根本的是學習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堅持學以致用,重在解決實際問題。

三是統籌兼顧,提高總攬全局的能力。正確處理好全局利益與局部利益的關系,增強全局觀念。善于和敢于抓住各種機遇,毫不動搖地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實績評判使用干部。統籌考慮當前發展和長遠發展的需要。

四是求真務實,提高執政為民的能力。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牢記群眾利益無小事,切實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自覺堅持為民、務實、清廉的工作作風,努力追求人民群眾真心擁護的政績。

五是發揚民主,提高科學決策的能力。進一步完善民主制度,充分發揮縣委班子集體領導的作用,不斷推進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完善縣委內部決策機制,健全縣委全委會和縣委常委會議事規則,正確處理好全委會、常委會和書記辦公會之間的關系。

六是廉潔自律,提高拒腐防變的能力。嚴格遵守各項廉政規定,切實管好配偶、子女和身邊的工作人員。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關系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h委決心帶頭倡導“把心思用在工作上,把情感系在民心上,把作風擰在求實上,把功勞記在集體上”的價值取向,堅定不移地朝著建設科學發展示范點、建設京畿科學發展強縣的目標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