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水產局黨組科學發展觀分析檢查報告

時間:2022-10-24 04:06:00

導語:畜牧水產局黨組科學發展觀分析檢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畜牧水產局黨組科學發展觀分析檢查報告

按照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安排,*市畜牧水產局黨組在總結學習調研階段工作的基礎上,認真分析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實際狀況,通過廣泛征求意見建議,深入查找、聚焦提煉局黨組在自身建設、畜牧水產業在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主要問題并分析原因,進一步明確了科學發展的思路和對策?,F就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情況和形成的共識

黨的十六大以來,市畜牧水產局黨組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堅持用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畜牧水產業工作全局,立足職能,不斷統一思想,深化認識,完善思路,牢牢把握全局,突出重點,整體推進,各項工作邁出了新步伐,全市畜牧水產業保持了持續健康發展的形勢。通過全市上下共同努力,這一時期成為畜牧水產業工作力度最大、發展最快、廣大群眾受益最多的時期。

----堅持準確把握提高畜牧水產業生產能力這個主題,努力提高畜牧水產業生產水平。突出打造畜牧水產業為農業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地位,全面落實各項惠農政策,強化項目帶動作用,調動了農民、企業和社會資金參與養殖業的積極性。畜牧業生產快速發展,畜禽產品總量名列全省第三,水產品總量名列全省第二(水產為淡水漁業),肉牛、肉羊等特色養殖全面發展,特色水產業不斷壯大。“中華鱉優勢產業帶”、“西北部山區冷水資源產業帶”兩大產業帶得到了快速發展。

----堅持把結構調整作為新階段畜牧水產業工作的中心任務,不斷推動產業增效、農民增收。以現代養殖業、優質畜牧業、特色水產業為總體方向,實施優勢產品區域布局規劃,初步形成“一帶六區”專業化、區域化生產格局:“京廣線”兩側的瘦肉豬經濟開發帶,禽蛋業經濟區、乳業經濟區、肉雞經濟區、肉牛經濟區、肉羊經濟區、漁業經濟區等。畜牧、水產等主導產業快速發展,效益穩定提高,成為帶動農民增收的重要支柱。

----堅持把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大力推動科教興牧(漁)戰略的實施。深化畜牧水產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和建設,廣泛開展農民技術培訓,實施牧漁科技入戶工程,培育科技示范戶。加快牧漁科技進村服務建設,開展新型農民培訓工程和“陽光工程”牧漁科技培訓,培養新型農民。大力開展畜牧水產干部下基層、解難題、送服務行動,在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專家進社”、“輔導員進社”行動。提高農民專業合作社運行質量,促進我市農民專業合作社又好又快發展。

----堅持以標準化生產、質量監管、市場準入為主要抓手,全面提高動物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加強動物產品質量標準、檢驗檢測和市場信息三項體系建設,形成了標準化生產和質量控制的標準體系;建設完善市級動物產品質量檢測中心,縣級檢測機構逐步建立,基本形成了完整的動物產品質量檢測體系;無公害動物產品得到快速發展,動物產品質量安全得到進一步提高。積極探索實行動物產品質量追溯制度,推進全程質量安全控制,動物產品抽檢合格率有了較大幅度提高。全力開展了以農資打假、打擊非法添加物、整頓市場秩序為重點內容的“動物產品質量安全執法年”專項活動。逐步構建動物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長效機制,進一步明確監管職責,建立健全動物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責任體系,確保動物產品質量安全。

----堅持把推進產業化經營作為重要工作領域,努力提高動物產品市場競爭力。大力發展規模養殖業,培育和壯大龍頭企業,產業化經營輻射帶動作用明顯增強。十六大以來,我市奶業、生豬、禽蛋養殖業每年保持20%以上的速度增長。畜牧水產業產值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比重持續上升。2008年所占比重高達40%。奶牛、瘦肉型豬、禽蛋、肉羊、肉雞五大產業龍型經濟已初具規模,顯現出極強的龍頭帶動作用。據不完全統計,到2008年底,全市上規?;虺蹙咭幠5男螽a品加工企業有近200多家,年產值40多億元。

----堅持“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循環經濟理念,加快推進畜牧水產養殖業清潔機制進程。全力組織養殖業污染源普查工作。對全市21411個畜禽及水產污染源普查對象全部進行了入戶調查。污染源普查數據的錄入、審核工作順利通過省級驗收,完成了數據分析工作。同時積極承擔了農業部畜禽養殖業污染源產、排污系數的測算工作。大力開展了漁業資源增殖放流,修復了漁業資源。積極推廣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技術,減少了養殖業投入品對農業環境和產品質量的污染。積極謀求在養殖和環保領域與世界500強企業(美國AES公司)合作,并促成該公司將*確定為實施CDM項目的重點地區和中國北方試點地區。努力實現養殖業清潔生產,減少養殖業對環境的污染。

----堅持把畜牧水產業重點工程作為建設現代畜牧水產業的有效載體,大力提高畜牧水產業裝備水平。全面落實各項惠農政策,強化項目帶動作用,調動了農民、企業和社會資金參與養殖業的積極性。實施了新建和擴建奶牛小區、蛋雞養殖標準化建設、凍精補貼和胚胎移植項目、原種豬場建設、鄉鎮獸醫站建設等一批基礎設施項目。在規模化養殖、良繁體系、動物防疫體系等方面取得較大進展,發揮了支撐和服務作用。把養殖機械化作為建設現代畜牧業的有效載體,積極推廣秸稈綜合利用、飼料機械等新機具、新技術,大大提高了養殖領域的勞動生產率和現代化水平。

----堅持把防疫減災作為養殖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大力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建立并完善了重大動物疫病指揮部辦公室指揮系統。有力有序有效地開展防控工作,連續四年未發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瘟、雞新城疫等重大動物疫病得到有效控制,保持了養殖業持續健康發展。今年又在涿州啟動了動物標識和疫病可追溯體系建設和試點工作,3年內,全市可實現所有牲畜全部佩戴二維碼標識,配齊識讀、出票打印等相關設備,建立起完善的養殖檔案,實現數據傳輸與檢索利用網絡化,建立起系統完整、運轉有序、符合國家要求的動物標識和動物疫病可追溯體系。

----堅持把落實黨在農村的基本政策、推進依法行政作為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的重要基礎性工作,有效維護農村穩定。堅決貫徹落實各級涉農政策措施,加強涉農項目管理,項目立項、申報、審批逐步實現法制化、規范化。以加強專項治理、綜合執法為重點,加大畜牧水產執法力度,深入推進畜牧水產依法行政,畜牧、獸醫、水產專項執法體系不斷完善。不斷加強畜牧水產業系統行風建設,服務意識、工作作風、職業素質和依法行政水平明顯提高。

----堅持把有效應對和處置重大情況做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斷強化“安全發展”理念,扎實推進養殖業安全生產工作。圍繞奧運動物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積極開展迎奧運動物衛生安全年活動。不斷加強進京動物、動物產品的全程監管,在全市逐步篩選出26個供京(含1個供奧)企業,實行駐場監管、批批檢測。確保了奧運期間動物產品質量安全。積極應對并處置了三鹿奶粉事件,通過積極落實政策措施,全力落實各項資金補貼,全面引導并促進奶業規模生產的恢復,積極籌建奶農協會,進一步保護奶農利益,加快行業自律步伐等措施,努力將全市乳品行業及奶牛養殖業的影響降到最低,保持了養殖業安全生產的平穩態勢。積極做好甲型H1N1流感應急準備工作。利用市政府撥付的100萬元豬流感防控經費,購置了應急指揮、辦公等必要設備,儲備了消毒藥品、防護服、消毒機等防疫物資。抽調全局精干力量,組建了豬流感疫情應急預備隊,開展應急培訓,并將于近期在清苑縣組織應急演練,全面備戰可能出現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

通過學習調研階段各個環節的工作,*市畜牧水產局黨組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進一步提高,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主動性、自覺性進一步增強,在推進全市畜牧水產業科學發展上統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識。

一是實現畜牧水產業科學發展,必須進一步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深刻認識到,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是同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科學發展是我市畜牧水產業過去、現在和將來始終必須堅持的首要任務,畜牧水產業的發展目標應圍繞科學發展來確立、畜牧水產工作的政策措施根據科學發展來制定、畜牧水產業的工作成效通過科學發展來檢驗。因此,我們要進一步增強學習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更加自覺地用科學發展觀來統領全市畜牧水產業的發展,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和畜牧水產系統干部隊伍的建設,著力轉變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

二是實現畜牧水產業科學發展,必須把改革創新作為不竭動力,根據不同階段的發展要求,與時俱進地推進畜牧水產事業建設。畜牧水產業發展的階段性變化表明,在不同的發展階段畜牧水產業發展所面臨的主要矛盾和問題有其特殊性,因此,需要根據不同階段發展的要求進行改革。畜牧水產業科學發展必須把改革創新作為不竭動力,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方向,用改革的方法、創新的思路來解決發展中的問題。改革方向上,堅持市場取向,積極轉變職能,推進畜牧水產業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創新,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增強改革措施的協調性,推動職能向管理服務型轉變。改革思路上,抓住畜牧水產業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整體規劃、因地制宜、先行先試、分步實施,努力消除影響畜牧水產業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改革推進上,注意處理好畜牧水產業生產方式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社會的承受度之間的關系,最大限度地激發社會創造活動,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

三是實現畜牧水產業科學發展,必須將統籌兼顧做為畜牧水產部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全面推進畜牧水產業健康發展。要牢牢地把握發展規律、做到統籌兼顧,促進畜牧水產業工作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一是統籌當前工作和長遠發展。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堅持可持續發展,既要把握好階段性工作重點,集中力量解決當前工作中的突出問題,又要以點帶面,兼顧其他。二是統籌管理與服務。將管理寓于服務之中,在管理中體現服務,在服務中實施管理。既要堅持市場導向,又要加強宏觀調控;既要重視硬環境建設,又要重視軟環境建設。三是統籌兼顧方方面面的利益。注意政策的銜接和配套,既要滿足兼顧大多數人利益需求,又要兼顧不同群體的利益,既要依法行政、堅持原則,又要注意態度、講究方法。四是統籌兼顧業務發展與自身建設。既要狠抓業務工作,又要堅持不懈抓好自身建設,不斷提高干部隊伍素質。

四是實現畜牧水產業科學發展,必須把農民增收作為基本目標,不斷調整優化產業結構,適應生產力發展。堅持把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作為畜牧水產業發展的重要政策取向,其基本點是產業結構調整能夠促進農民增收。改革開放以來,全市畜牧水產業結構調整不斷推進,畜牧業、漁業產值比重不斷提高,促使了種植業為養殖業更好服務,有效帶動了全市農民收入的增長。

五是實現畜牧水產業科學發展,必須把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充分發揮科技的重要作用。畜牧水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最終要依靠科學技術。改革開放以來,正是由于我們不斷加大畜牧水產業科技的推廣應用力度,把畜牧水產業發展方式轉移到依靠科學技術進步上來,才使得規?;B殖水平不斷提高,質量和效益穩步提升。

六是實現畜牧水產業科學發展,必須把保障農民的權益,作為深化各項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調動農民的養殖積極性,核心是保障農民的物質利益。改革實踐表明,農村的各項改革制度較好地解決了農民的生產決策和物質利益問題,進一步落實好中央和省、市各級“服務三農”的各項具體政策措施,也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有力地促進了畜牧水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總的看,市畜牧水產局黨組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是堅定的、自覺的,推動科學發展的思路、辦法和措施,符合*實際、符合人民群眾的愿望。但無論是在畜牧水產局自身建設上,還是畜牧水產業發展過程中,都還存在著一些差距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的意識還不夠牢固。對發展是第一要務的認識有待進一步深化。加快全市畜牧水產業又好又快發展的緊迫感還不夠強,科學發展的思路和舉措還不多。開拓創新、敢為人先的意識還不強烈,缺乏自我加壓、奮發趕超先進的進取精神。一些干部加快畜牧水產業發展的信心不足,在困難面前有畏難情緒,強調客觀理由多、查找自身差距少,推動全市畜牧水產業科學發展還缺乏有效辦法。與先進地市相比,我市牧、漁業生產主要指標,畜牧業規?;B殖,漁業產業素質,行業服務水平等均有差距。

(二)產業結構不合理的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統籌協調的理念需要進一步增強。牢固樹立畜牧業是農業的第一主導產業觀念,適應市場需求變化,繼續加大牧漁業內部結構調整力度,統籌各產業間的協調發展有待進一步加強。產業化水平雖然有了較快發展,但與先進地區相比,在產品加工增值率、龍頭企業競爭力、品牌建設等方面存在差距。農民組織化程度較低,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差,行業外向度差距較大。

(三)動物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與形勢發展要求不相適應。在工作重點的把握上,對產業結構調整下的力量比較大,對提高動物產品安全水平,增強動物產品市場競爭力,雖然抓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從總體上看與當前省、市的要求以及市場發展、消費變化的需要相比還很不適應,特別是在創新動物產品質量監管工作機制等方面做得還很不夠。近年來我市動物產品質量安全事件時有發生,充分暴露出動物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方面存在的差距。

(四)畜牧水產業科技推廣體系薄弱,難于適應現代畜牧水產業發展的需要。畜牧、水產技術推廣和服務相對滯后。一方面,農民對現代養殖技術的集成化、簡單化和技術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另一方面,農業技術推廣體系薄弱,畜牧水產技術推廣投入不足,物質裝備水平低,鄉村兩級技術人員減少、知識結構不合理、功能弱化的問題十分突出,不能很好適應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其中有人員少,隊伍不健全,應急工作任務較多等客觀原因,也與目前科技推廣體制機制不科學有關,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現代畜牧水產技術的推廣和普及。

(五)在加強養殖業生態環境建設上,工作力度不強。我市是養殖業大市,但在規模養殖比例、專業技術普及、真正建立起養殖業清潔機制等方面還有很大差距;物質資源開發利用水平不高,養殖機具和漁業機械利用率偏低、能耗偏高。雖然在抓好養殖業生產的同時,對生態循環養殖、環境控制等促進畜牧水產業可持續發展的諸多領域進行了一些探索和實踐,但覆蓋面還不廣,成效還不明顯,還沒有形成全市畜牧水產業工作的重要發展方向。

(六)自身建設與科學發展的要求還有差距??茖W謀劃和推進工作的能力有待進一步增強。不少同志還習慣于就生產抓生產,就技術抓技術,滿足安于現狀、滿足完成任務,還存在著思想解放不夠的問題,平時習慣性作法多,開拓性做法較少,考慮眼前工作多,長遠打算還較少。對市場經濟條件下發展規律的認識有待深化;綜合運用技術、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引導調控生產、推進工作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以科學發展觀研究謀劃工作的深度還不夠,思路還不夠寬,辦法還不夠多。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創新的措施需要加強。抓落實的力度需要加大。工作作風轉變存在一定差距。一些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忙于事務性工作多,深入基層調查研究不夠,對基層和群眾愿望缺乏深入了解。對科學發展的新情況新問題研究還不系統。少數干部缺乏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精神,存在心浮氣躁,工作主動性差,服務意識不強。以領導班子建設為重點,全面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努力提高干部隊伍整體素養和工作水平的力度需要進一步加大。

針對上述問題,深入剖析原因,既有客觀因素,又有主觀因素。從客觀上分析,我市畜牧水產業基礎設施薄弱,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還不強;養殖業生產集約化程度低,物資消耗大,資源利用率低;規模化、機械化水平低,勞動生產率和生產力水平不高;畜牧水產科研、推廣和技術服務體系不健全,科技進步貢獻率不高。從主觀上查找,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對科學發展觀內涵的學習和把握還不夠準確。市畜牧水產局黨組對科學發展觀的學習是重視的,但平時對政策和文件學習比較多,在工作繁忙時,對科學發展觀有關理論的學習抓得不緊,對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精神實質、根本要求理解還不夠深入。運用科學發展觀處理問題、指導實踐還有欠缺,在實際工作中對增產、增收考慮多,對農民生活、生態養殖、循環經濟考慮相對不足;對于年度性工作或急、難、險、重工作力度較大,對一些基礎性、長遠起作用的工作和建立長效機制的問題要求不夠。

二是思想解放程度還不夠深入。雖然積極開展了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思想解放的程度得到進一步加深。但面對畜牧水產業科學發展和機關工作中的諸多困難和問題,存在求穩怕亂,等待觀望的思想,缺乏敢闖敢試、大膽破解的決心和勇氣,開拓創新、銳意進取的意識需要繼續增強。對國家、省的政策方針和措施,還不能很好地結合*工作實際創造性地貫徹運用。解決問題推動工作的思路和方法還受到傳統思維習慣和模式的束縛,需要按照科學發展的要求加以改進。

三是自我加壓、加快發展的精神狀態還不夠充分。對發展第一要務,在思想上是高度重視的,但對國內外發展環境、周邊地市迅猛發展的勢頭缺乏深入系統的對比和研究。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扭住發展不放松的意識還不夠牢固,思想還存在小富即安、小進即滿的傾向,還缺乏創新探索的意識,缺乏敢闖敢試的精神,缺乏敢于承擔風險和責任的勇氣。一些機關干部存在推諉扯皮現象。

四是推進科學發展方式方法的創新還不夠到位。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工作的方式方法有所改進,但統籌兼顧的根本方法運用有所欠缺,對畜牧水產業科學發展和局機關重要工作的擺布還不夠科學。具體工作實踐中,整體謀劃、科學安排工作的方法有待進一步改進,全局一盤棋,統籌考慮,解決存在問題的辦法還不夠多。工作的全局性、前瞻性不夠。一些黨員干部還不能適應科學發展的需要,能力素質有待提高,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科學發展的成效。

三、推進畜牧水產業科學發展的思路和措施

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省委七屆四次全會和市委九屆七次全會精神,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一基本方略,把走特色養殖、現代化養殖道路作為基本方向,把加快傳統畜牧水產業向現代畜牧水產業轉變的新格局作為根本要求,創新體制機制,落實各項惠農政策,努力打造畜牧強市,提高養殖業科技含量,推進畜牧水產業產業化經營,加強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提高動物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推進生態循環養殖業,擴大畜牧水產外向型程度,增加農民收入,保障農民權益,推進農村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一)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的理念,突出抓好畜牧水產業生產工作。肉類:以生豬生產為重點,落實好扶持政策,加強信息引導,保護農民養殖積極性,防止出現大起大落。雞蛋:在實現產量增長的同時,強化品牌建設。制定完善產業發展規劃和品牌建設規劃,提高品牌化率,提升產業檔次。奶業:認真落實省政府《關于大力整頓奶業秩序促進奶業健康發展的意見》,市政府《關于規范奶業發展促進奶業振興的意見》和《*市奶牛規模養殖場(小區)、奶站建設規劃》,落實補貼政策,引導散養奶牛入區養殖,加快推進養殖規模化、標準化步伐。嚴格場(區)建設標準,加強飼料質量監管,推行標準化養殖,搞好疫病防控,促進奶業健康發展。水產業:完善服務體系,加快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促進灘涂等宜漁資源開發,加快推進健康化、生態化養殖模式,提高綜合生產能力和質量安全水平,實現水產品產量穩定增長。

(二)堅持以人為本理念,提高動物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按照“預防為主、源頭治理、全程監管”的原則,加強動物產品質量監管。加快完善監管、檢測和預警體系,將主要動物產品生產基地、批發市場、奶站全面納入監測范圍,基本解決動物產品生產基地、規模養殖場違禁使用投入品問題。推進無公害標準化生產,強化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全面落實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防控措施。開展專項整治活動,強化飼料、飼料添加劑、獸藥等投入品監管。創新經營機制,鼓勵乳品加工企業經營管理奶站,理順奶站與乳品加工企業之間的購銷關系,實現乳品加工企業、奶站、規模養殖場(區)有效銜接。

(三)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大力發展養殖業清潔機制和循環經濟。一是全面推進標準化生產,提高標準化養殖示范功能,實施標準化飼養管理。建設改造一批規模大、水平高的現代化養殖場(區),形成現代化生產示范基地,實施標準化飼養管理,提高養殖技術標準的應用率和帶動能力,主要養殖產品規模生產全部實現無公害或綠色標準生產。二是提高養殖物質技術裝備水平,增強環境控制能力。對現有養殖小區的設施設備進行更新改造,突出防疫基礎設施建設、糞污處理環保設施和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對糞便、污物、病死畜禽進行無害化、資源化、生態化處理,發展生態循環養殖。

(四)堅持實現打造畜牧養殖業強市目標,加快畜牧水產業產業化經營步伐。按照構建優勢產業、龍頭帶動、發展支撐、原料保障、品牌創新、政策扶持等六大體系的要求,突出發展乳品、肉類、漁類加工業,以項目建設和品牌建設為總抓手,認真抓好動物產品加工示范基地縣建設、爭創品牌活動、企業家素質工程,全面提升我市畜牧水產業產業化經營水平,努力實現打造畜牧水產養殖強市這一宏偉目標。

(五)堅持以合作經濟組織為基礎,加快構建新型牧漁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快構建以公共服務機構為依托,合作經濟組織為基礎,龍頭企業為骨干,其他社會力量為補充,公益性服務和經營性服務相結合,專項服務和綜合服務相協調的新型牧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深入貫徹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用好專項扶持資金,強化示范引導。允許農民依法以承包經營權入股方式加入專業合作社。落實各項優惠政策,政府資助的涉農產品生產、流通、加工等項目,向農民專業合作社傾斜。加強涉農行業協會建設,培育農產品流通經紀人及其組織,發揮行業協會對農戶、合作經濟組織和經紀人的引領、組織、服務和帶動作用。支持發展為農業提供服務的各類經濟組織。

(六)堅持項目帶動原則,落實拉動內需的各項措施。利用國家大幅度增加投入,拉動內需,刺激經濟增長的時機,積極爭取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資金支持。配合有關部門加大項目跑辦力度,力爭實現生豬、奶牛良種補貼和漁船燃油補貼、農機購置補貼大幅度增加。加強基層動物防疫體系和動物產品質量檢測體系建設,實施好生態家園富民工程。充分發揮項目資金的和市外資金引導作用,抓好已簽約和開工項目建設。搞好在建項目管理,使全市畜牧水產業項目逐步走向制度化、規范化管理,發揮項目的最大效益。

(七)堅持科教興牧(漁)戰略,努力提高科技支撐能力。重點抓好養殖業科技進村入戶、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和農民素質提高。一是通過創新農技推廣機制,實施養殖業科技入戶工程,加強農技進村服務站建設,構建成果轉化通道。二是推進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重點扶持基層農技推廣區域服務站建設,提升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的服務能力。三是充分發揮新型農民科技培訓項目的帶動作用,落實“陽光工程”農技培訓計劃,利用電視、電話、電腦等現代化手段,提高農技培訓的效果。四是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將牧漁技術培訓納入全年培訓計劃,建立專業技術人才定期培訓機制。積極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參加農業部、省業務主管部門舉辦的各類培訓、交流會議。五是加大科技推廣力度。安排專業技術人員深入各規模場(區)推廣先進適用的生產技術,把技術推廣與人才培養結合起來,指導各規模場(區)生產人員邊干邊學,迅速提高業務技術水平。六是發揮專業技術學會的作用,適時組織科技下鄉和送技術送服務活動。通過聘請專家講課和組織生產管理人員短期觀摩實習交流等活動,提高廣大養殖戶和生產人員的技術應用和管理水平。

(八)堅持真抓實干,認真落實農村基本政策。認真落實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加快發展畜牧業,支持規?;曫B,加強品種改良和疫病防控?;顚W活用中央、國務院,省、市政府連續制定出臺的具體政策措施,做好有關政策措施的對接和落實,不斷拓展政策的實施空間。認真兌現能繁母豬補貼、奶牛規模養殖補貼、奶牛小區建設補貼、政策性保險以及良種補貼、稅費減免等扶持畜牧水產業發展的各項政策和優惠措施。加強生豬調出大縣獎勵、標準化規?;B殖小區、鄉鎮基層站建設等重點項目建設監管。

四、進一步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

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委關于加強領導班子建設的精神,按照“政治堅定、開拓創新、團結協調、求真務實、廉政勤政”的總體要求,進一步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為畜牧水產局更好地在農業、農村經濟工作領域踐行科學發展觀提供思想、制度和組織保障。

(一)加強思想政治建設,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堅持以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干部頭腦,深入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等理論,深刻領會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和根本要求,增強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設,進一步強化服務“三農”意識,立志全心全意服務農村、服務農業、服務農民,努力在實踐中做理論學習的先行者,做科學發展觀的忠實執行者,做執政為民的實踐者,爭當“三農”領域科學發展的排頭兵。

(二)加強能力建設,全面提高領導水平。按照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要求,認真貫徹《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強化教育培訓和實踐鍛煉,提高領導班子清醒地分析形勢,在工作謀劃把握大局、服務大局,抓重點抓大事的能力,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能力,依法行政、規范行政的能力,科學化、精細化的管理能力,妥善協調利益關系、應對突發事件和復雜局面的能力,做思想政治和群眾工作、帶好隊伍的能力。

(三)加強作風建設,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大力弘揚總書記強調的八個方面的良好風氣,全面加強思想作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生活作風建設。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和政績觀,牢記“兩個務必”,增強憂患意識、公仆意識、節儉意識,艱苦奮斗,真抓實干,堅決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象工程”。按照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的要求,始終保持奮發有為、開拓進取的精神狀態,攻堅克難,勵精圖治,善于解決工作中的關鍵問題,不斷開創工作新局面。同時要牢固樹立使命感、責任感,真抓實干,帶一流隊伍,創一流業績。

(四)加強制度建設,全面提高工作效率。以服務大農業為核心,充分發揮制度建設長期性、穩定性、規范性的指導作用,進一步規范和完善機關工作制度,增強執行制度的自覺性,嚴肅各項工作紀律,切實發揮制度建設對機關建設的指導作用,統一和規范干部職工思想和行為,全面提高局機關行政效率。堅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充分發揮領導班子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增進班子團結和諧。

(五)堅決維護黨的紀律,做廉潔自律的表率。牢固樹立公仆意識、廉政意識,自省、自重、自警、自勉,恪盡職守,清正廉潔。領導干部不僅要管住自己,還要管好身邊工作人員和配偶、子女,嚴禁各種形式的以權謀私。大力加強黨風廉政教育,加大預防腐敗工作力度,構建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全面履行“一崗雙責”,既抓好分管業務工作,又抓好廉政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