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和失業保險處科學發展觀整改方案

時間:2022-11-11 09:04:00

導語:就業和失業保險處科學發展觀整改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就業和失業保險處科學發展觀整改方案

按照廳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實施方案的具體安排,針對征求到的意見和建議,認真做好整改工作,重點結合職能和年度工作實際,著重從以下三方面落實整改:

一、進一步強化《就業促進法》貫徹落實,重抓創業型就業,推進城鄉勞動者實現充分就業。一是加快地方法規規章的制定。持續加大工作力度,盡快出臺《xx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辦法》。全面貫徹落實《就業促進法》和《國務院關于做好促進就業工作的通知》(國發〔2008〕5號),建立完善促進就業的長效機制。抓緊制定完善與《就業促進法》相銜接的政策法規。根據國家出臺的貫徹《就業促進法》的相關條例和部頒規章以及政策文件,積極會商相關部門,及時開展調研,組織修改、出臺我省相配套的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進一步完善促進就業的政策措施。二是加大執法的執行力。通過組織開展大檢查,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貫徹《就業促進法》,推進城鄉勞動者實現就業。三是重點扶持創業型就業。在專題調研的基礎上,積極爭取相關部門配合出臺鼓勵全民創業的指導性意見,進一步整合資源,降低創業門檻,優化創業環境,簡化創業手續,鼓勵自謀職業和自主創業,努力實現一人創業帶動一片就業。對有創業愿望和具備創業條件的城鄉勞動者開展創業培訓,提供開業指導、項目開發、小額擔保貸款、跟蹤扶持等“一條龍”服務。完善信用社區、創業培訓和小額擔保貸款聯動機制,降低反擔保門檻;充分利用街道社區勞動保障工作平臺,做好小額擔保貸款管理服務工作,使更多創業者能夠順利貸款,并保持較高還款率,實現小額擔保貸款放貸與還款的良性循環。建立健全就業扶持政策與創業服務有機結合的創業促進就業的工作體系,充分運用稅費減免、培訓補貼、社保補貼等政策,幫扶各類勞動者從事個體經營,創辦中小企業。聯合組織開展第二屆全省創業明星表彰活動。

二、進一步強化統籌城鄉就業,重抓就業平等,推進城鄉就業一體化進程。將高校畢業生、復轉軍人就業、殘疾人就業等城鎮各類人員就業工作納入就業整體規劃,統籌安排,整體推進。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積極推進統籌城鄉就業工作,加快形成城鄉平等就業制度。一是開展城鄉一體的就業登記和失業登記。統籌管理城鄉勞動力資源和就業工作,逐步建立覆蓋城鄉勞動者的就業、失業登記制度。指導各地根據實際,明確農村就業、失業的概念,在此基礎上全面摸清城鄉勞動力的就業、失業狀況,建立勞動力資源庫。對的實行被征地農民專項登記、統計制度,完善新增勞動力的就業、失業登記制度,對實現就業的新增勞動力進行就業登記,對未能就業的城鎮初、高中畢業生和畢業半年后仍未找到工作崗位并有就業要求的大中專(技)畢業生進行失業登記,發給《就業登記證》。開展城鄉勞動力資源登記聯網工作,加大就業登記備案工作力度。二是實施城鄉一體的就業扶持政策,將鼓勵自主創業和就業援助等現行各項就業扶持政策向農村延伸,盡快做到普惠化,使城鄉勞動者都能享受。實現農村低收入家庭等困難群體享受城鎮困難群體就業扶持政策,進城務工的農村勞動者返鄉創業的,享受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創業優惠政策,提供城鄉一體的公共就業服務。三是全面推進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建設,向鄉鎮和有條件的村延伸,不斷提高公共就業服務的質量和效率,為城鄉勞動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優質服務。對農村勞動者提供免費職業介紹和職業培訓補貼及技能鑒定補貼。四是實行城鄉一體的失業保險制度。在失業保險基金滾存結余多、基礎管理工作好的地區,結合實際進行適當擴大失業保險基金支出范圍的試點。

三、進一步規范勞動力市場,重抓提升職業中介和勞務派遣機構品質,推進就業服務取得新發展。通過開展勞動力市場執法檢查、年檢等措施,進一步規范職業中介、勞務派遣機構,更好地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一是鼓勵、指導具備法定資質的機構規范服務行為,創新服務形式。重點推進省級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依法建立行業組織,通過建立行業標準、人員資質認定、信用等級評定等工作,促進機構提升服務能力,提高服務質量,樹立以人為本、誠信公平的服務理念和企業社會責任,確立職業中介和勞務服務企業的良好形象。二是協同有關職能處室抓好對未經行政許可非法從事職業中介服務活動的單位和個人的清理整頓工作。充分運用覆蓋城鄉的勞動保障平臺,對職業中介和勞務機構實施網格化管理,重點打擊坑蒙拐騙、蓄意侵害當事人合法權益的機構和組織,對嚴重違法違規的機構和人員實行市場禁入制度。三是把勞務派遣納入人力資源市場機制,通盤制定有利于促進派遣人員體面就業的管理服務制度。勞務派遣既是勞動者就業的一種形式,也是企業的服務模式和經營方式。會同省工商部門,按照國際公認的標準和原則,對勞務派遣企業的必備條件、運作方式等方面進行必要的規制,消除由于其準入條件低、崗位不確定和短期化可能對社會就業更加充分的負面影響,切實保護派遣人員合法的就業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