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規劃局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心得

時間:2022-04-18 04:32:00

導語:城市規劃局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心得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市規劃局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心得

科學發展觀的內容十分豐富,簡要地說就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在此背景下,公平、正義將成為規劃工作人員重要的價值目標。

目前,社會利益群體重新分化組合,呈現出利益群體多元化、利益結構復雜化、利益差距擴大化、利益沖突明顯化的態勢,構建和諧社會,成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主題。結合我國實際,統籌城鄉發展既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要條件。作為村鎮規劃科的一名普通科員,在學習過程中,就城鄉統籌發展中規劃工作人員的價值立場談一下個人的一些體會。

一、科學發展觀指導下規劃工作人員的立場

在傳統模式下,規劃工作者往往存在兩種立場。一是協調,即協調各既得利益團體的之間的紛爭,使各種“話語”趨向于統一;二是關注弱勢群體,往往以帶有強烈同情色彩的“話語”進行道德上的自我“標榜”,由于其提出過激的舉措往往嚴重侵犯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聽起來更像是喋喋不休的抱怨,即使在其自身看來,也更像是“道德秀”而缺乏可行性。此外,從其立場來看,其考慮的也僅僅是弱勢團體的利益,而缺乏整體通盤的考量。

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的重要內容即是實現社會的和諧,在此背景下,規劃工作人員的價值目標也相應地應從“社會平等”轉會“社會公正”。

作為城市規劃局一名工作人員,按政府行為行事本無可厚非,但規劃更多地涉及公眾利益。因此,規劃過程不是單獨面對官吏,也不是使所有人成為兄弟。一名合格的規劃工作者不應一味地迎合權力,但是也并不應陷入沒有理智的同情。規劃的聲音并不是單純權力的代言或者道德的吶喊,而應是理性的判斷。規劃工作者必須理性、公正、永不懈怠,堅持“科學”與“發展”,不單單是描繪一個發達的物質世界,更多地是規劃一幅美好和諧的社會。

二、統籌城鄉發展中規劃工作人員的責任

城市與農村發展的價值取向應為效率與公平的平衡。我們既不應偏向于城市,也不應偏向于農村。

在我國以往發展過程中,農村為支持城市發展已付出太多。由于農業及工業收益率的巨大差異,農業生產無法產生持久的激勵,資本等生產要素更趨向于工業所在的城市,此外,還存在城市化與工業化進程中的工農業剪刀差,農民工以廉價勞動支撐起的城市快速擴展,以及城市空間在擴張過程中對農民土地的侵占等問題。

目前,隨著工業的積累,工業基礎的不斷增強,轉折點已出現,農業應成為接受“補助”而不是受“擠壓”的部門,一旦農業利潤不再作為積累流向工業部門時,農業就獲得了利用自身積累來尋求與工業平等發展的機會與權利。在“發展”的要求下,較為理性的選擇將是仍以城市、工業化、發展經濟為中心,適度的關注、反哺農村、農業,以營造較為穩定的發展環境。

統籌城鄉并不是農村、城市完全放開的“新烏托邦”,大量農村人口的急速涌入勢必造成城市有限公共服務的崩潰。將“三農”問題轉變為城市問題,城市將會同鄉村一樣落后,部分城市的過激改革以及拉丁美洲等國家的休克療法足以使我們吸取這方面的教訓。

今天,我們面臨的問題并不是讓農村與城市完全相等,核心問題是如何使城市與農村回歸各自的角色;我們不需要是否讓農民轉變為市民的爭論,而是需要解決如何使農民平穩地轉變為市民,同時規避和解決在此過程中的種種問題。

由此,我們的職責主要在于逐步放松制度分割及壟斷,促進基礎設施向農村地區的眼神,實現公共服務設施的城鄉均等化。

三、個人感想

在城市規劃體系中,總體上我們可能并沒有認為中國的城市規劃與西方的城市規劃有很多大的差別,所以我國城市規劃工作更多的是對西方規劃的學習與借鑒。但是,我國的國情決定了兩者的巨大差異,我國城鄉規劃工作者承擔著更為巨大的歷史使命,面臨著更為嚴峻的城鄉統籌發展與社會轉型。

如果“以人為本”奠定了城市規劃工作者價值的基礎,“科學”與“發展”將應進一步成為規劃工作的核心與升華。回想每個規劃項目以及日常的工作,我們能真切的感受到這份責任與機會,唯有堅持科學發展觀,樹立規劃工作者正確的價值觀,“職業”才能成為“事業”,“規劃事業”也將成為個人不斷奮斗的永久動力。

總之,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是一門值得我們長期學習并付諸于實踐,同時通過實踐再認真學習研討的學問。在城鄉規劃工作中,應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更加自覺地走科學發展道路,認真學習和全面把握科學發展觀的豐富內容,加深對科學發展觀精神實質和根本要求的理解,充分發揮出“科學”與“發展”的優勢,用科學發展觀更新理念識,為做出更加合理的規劃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