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局踐行科學發展觀的心得

時間:2022-04-18 04:34:00

導語:農業局踐行科學發展觀的心得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局踐行科學發展觀的心得

近年來,我市農業科技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在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上發揮了積極作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責任和使命,給農業科技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在總結以往的工作經驗和成績的基礎上,我認為今后農業科技工作指導思想是: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陸武成調研科技教育工作時的講話精神,立足蘭州實際,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加強院地、校地及企業間的合作與交流,提高農業科技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

一加強農業科技園區(基地)建設

近年來通過農業科技攻關、縣區政府一把手科技工程、星火產業帶建設等項目的實施,我市扶持了紅提葡萄產業化栽培基地、鮭鱒魚養殖基地、秦王川農業綜合示范園區、皋蘭西岔川綠色農業產業化基地建設、皋蘭縣旱砂田西甜瓜生產基地、榆中縣無公害“高原夏菜”生產基地、紅古區核桃示范基地等20余個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基地)的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對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發揮了重要作用。如紅古區核桃示范基地建設項目,于20*年起被市科技局列為縣(區)“一把手”科技工程項目,通過投入市級科技三項費80萬元,帶動區級投入科技三項費80萬元,市林業部門投入補助經費17.5萬元,水務等部門投入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資金100萬元,農戶自籌投入80萬元。目前已栽植核桃苗木5600畝,建立品種苗圃30畝。項目建成后,每畝核桃年收入可達6900元,可為種植戶人均增加收入1000元以上。

事實證明,農業科技園區(基地)的建設,是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提高農業生產水平,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結合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通過實地考察調研和摸底,市科技局提出進一步加強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基地)建設的意見和措施,將加大對已有一定規模、科技含量高、輻射帶動強的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基地)的扶持力度,擴大輻射帶動面,并對它們進行掛牌和宣傳推廣;結合現代農業發展需要,扶持新的科技含量高、集約化程度高、輻射面廣、帶動性強、有特色的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基地),通過實施農業科研成果示范推廣與科普工程示范等方式,為我市現代化農業探索出一條有效的路子;制定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基地)的科學發展規劃,通過優質化、專業化、規模化的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基地)建設,培育和帶動區域主導產業的發展。

二、開展科技特派員工作

科技特派員制度,是新時期科技部在中西部地區推行的科技服務“三農”、解決“三農”問題的一條成功經驗。按照《蘭州市推行科技特派員基層創業行動實施意見》要求,今后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科技特派員組織管理制度,建立相關部門通力合作,市縣兩級科研、推廣部門上下聯動,共同推進科技特派員工作向前發展的良好局面。要進一步落實好科技特派員的各項政策措施,建立相關的實施細則以及激勵保障機制,為科技特派員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要強化科技特派員所在單位責任制考核,加強對科技特派員工作的管理、督促、檢查、指導,積極創造條件,確保科技特派員在基層工作的順利實施;要加強科技特派員更新知識,提高服務技能。舉辦農業科技特派員培訓班及座談會,邀請省、市有關專家對農業科技特派員進行系統的培訓,組織科技特派員外出考察學習或組織觀摩交流活動。可考慮從在蘭科研院所、大專院校聘請專家學者,在市級農業科研推廣部門遴選情況熟悉、經驗豐富的農業高級科技人員,組建蘭州市科技特派員專家組,負責擬訂技術實施方案,篩選主導品種、主推技術,指導、檢查、督促、技術指導科技特派員開展工作。

三、加強在蘭大院大所和地方的合作

充分挖掘、利用蘭州地區的農業科研能力和人才資源,主動加強與在蘭涉農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聯系和溝通,為院地、校地及企業間的合作交流搭建平臺,加快我市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推進我市農業科技創新,提高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