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監局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演講稿

時間:2022-10-14 09:08:00

導語:食藥監局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演講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食藥監局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演講稿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眾所周知,河豚號稱天下第一美味,古往今來許多文獻都有記載,同時大家也知道河豚有劇毒,食用時稍有不慎,輕者麻痹休克,重者一命嗚呼。因此,雖然河豚味美,但在日常飲食中人們一般對它都敬而遠之。所以人們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

中國的飲食文化世界聞名,“民以食為天”這句出自漢代的諺語就足以說明。由于我們民族幾千年來都處于低下的生產力水平,人們的溫飽問題難以解決,就有一種把吃看得重于一切的傳統習慣,我想這應該是源自一種生存需要吧。隨著歷史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中國的飲食文化在追求食物的色、香、味、形方面都發展到了極高的水平,然而在食品安全監管的道路上才剛剛起步。尤其在以人為本、科學監管的課題上,有許多值得我們思考與探討的地方。

目前我國食品行業競爭激烈,一些不法商人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食品安全隱患和問題也日益突顯。例如大家都知道的2004年“阜陽奶粉”事件,2005年“蘇丹紅”事件、“孔雀石綠”事件、pvc保鮮膜事件和禽流感疫情,2006年蘇丹紅鴨蛋事件,2008年三鹿嬰幼兒奶粉事件等等。近年來,頻繁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讓人們不由得暗自驚嘆:我們的食品究竟怎么了?人們對食品安全的擔憂與日俱增,食品安全由此引起了公眾前所未有的關注。所以,以人為本的科學監管對食品安全工作的推動就顯得尤為重要。我理解必須要兩個方面去努力:

一方面,要在服務對象上體現以人為本。

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最終目標,就是確保廣大人民群眾的飲食安全健康,因此我們的服務對象就是千千萬萬的老百姓。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而人民的生命安全則是核心中的核心。我們經常說,要把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而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莫過于他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關注食品安全問題就是從人最本質的利益出發,把事關老百姓生命安全的食品安全問題當成一件大事要事來抓,給老百姓營造一個安全的食品環境,就是落實以人為本這一執政理念的決心和能力的重要體現。我們作為食品安全綜合協調部門,在機構改革和體制調整尚未完成前,就是要繼續正確履行食品安全綜合協調職能,充分發揮政府“抓手”的作用,按照今年全市食品安全工作會議確定的重點工作任務,積極協調有關職能部門抓好專項整治,切實加強對食品從種植養殖、生產加工、流通、消費等環節的監管,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用上放心食品。

另一方面,在監管對象上體現以人為本。

我們一提到食品安全,首先容易想到的是監管部門的職責,從而忽視或者弱化了食品從源頭到餐桌的生產經營者的職責。在我們工作中,一些部門就有一種觀點,說安全的食品是生產出來的而不是監管出來的。這種說法雖然不完全正確,但也有一定道理,至少強調了生產經營者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人。食品安全從原料的采購、運輸、儲藏、加工、投放市場直至進入消費者的餐桌是一個不可分割的鏈條,所以監管對象涉及到農業、工業、商業等多個領域,諸多環節,如何在監管對象上體現以人為本顯得尤為重要。

首先我想要弄清楚監管的目的,不外乎有兩個,一是確保食品安全健康,二是促進生產經營者發展壯大,而這兩者又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早在20年前,人們就開始提“質量是企業的生命”,在這里我又不得不提到“三鹿”。三鹿集團是中國500強,他曾經以質量安全信譽發展壯大,成為行業的“領頭羊”,

后來,由于他漠視產品質量、職業道德淪喪、見利忘義、明知故犯,最終導致聲譽掃地、品牌丟掉、形象全毀、有關責任人還受到法律的嚴懲。由此可見,一個食品企業,敢以損害人民生命健康來換取企業的發展,它的存在,也必將是曇花一現。因此,企業作為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只有深刻認識到品牌的載體是消費者,企業的發展壯大要以正確的道德觀、優良的產品質量作支撐,才能可持續發展。作為監管部門,對食品生產經營者要以事前宣傳教育為主、事后懲戒處罰為輔,引導企業建立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在保證質量安全的基礎上做大做強,從而真正實現以人為本,科學監管。

我們常說,食品安全責任重于泰山,讓我們共同為這一職責努力奮斗,為人民大眾維護一個安全健康的飲食環境貢獻自己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