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林業建設促進和諧建設

時間:2022-11-03 06:27:00

導語:抓好林業建設促進和諧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抓好林業建設促進和諧建設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維護林區社會穩定

抓好林業建設促進和諧××建設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以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也是我們黨理論創新的一個重要成果,標志著我們黨執政理念的新突破、新飛躍。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公同的天地構建和諧社會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社會各行各業的各個方面,需要做的工作很多。林業的根本任務和工作主題,都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應當而且能夠在這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實踐證明,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維護林區社會治安穩定是林業事業中事關社會和諧實現的重要工作。這一認識早已被××各級黨政領導干部所認可。在××年月召開的市委八屆五次全會上,“建設綠色××,構建和諧社會”作為戰略目標被正式提出,標志著我市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和諧××中將賦予林業建設更加突出的地位,建立完備的林業生態安全體系、促進××經濟社會和諧發展成為我市林業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林業在實現和諧××中承擔著重大的使命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概念,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力”專題研討班上,作了很好的詮釋。他指出,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加快林業發展,加強生態建設,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的根本途徑。這表明,林業發展事關社會和諧,林業建設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

(一)人與自然和諧是構建和諧××的重要組成部分

生態良好是人與自然和諧的根本特征。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振奮人心地提出,“我們的目標是,讓人民群眾喝上干凈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氣,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這是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具體描述。眾所周知,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對維護陸地生態安全、保護生物多樣性發揮著支柱作用,被稱為“地球之肺”;濕地在維護水資源平衡、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同樣具有巨大的生態功能,被譽為“地球之腎”。它們是涵養水源、凈化水質、提供清新空氣、創建優美環境的源頭和根本,這兩個生態系統的建設和保護都在林業工作的職責范圍之內。所以,林業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承擔著光榮而艱巨的重大使命。

粵西地區最大的河流鑒江和珠江水系的黃華江、羅定江均發源于××境內,××生態狀況的好環、森林資源涵養水源及保持水土功能的強弱,與鑒江、珠江兩江下游地區的工農業生產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林業發展對于××實現生態良好、生產發展、生活富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宏偉目標,其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我們要充分認識××林業建設的重要地位,充分認識關注森林活動在推動林業建設中的積極作用,為促進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新貢獻。

(二)林區社會治安穩定是實現和諧××的重要基礎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對維護社會穩定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賦予了維護穩定工作新的理念和豐富內涵。總書記提出,“沒有社會穩定,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無從談起。”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由多項指標綜合構成,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種理想狀態,沒有終點但一定有起點,沒有上限但一定有下限,起點和下限就是穩定。鄧小平同志說過,“中國的問題,壓倒一切的是需要穩定,沒有穩定的環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經取得的成果也會失掉。”這一論斷充分說明穩定是和諧的重要基礎。

當前,××人均已突破美元,正在向美元的新目標跨越,這是一個“重要戰略機遇期”、“黃金發展期”,也是一個“矛盾凸顯期”。因此,在打造泛×××最大的重化工業基地、實現“四大跨越”發展戰略中,我市如何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協調好各方面的利益關系,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建立公平正義、安定有序的社會發展環境,成為我們當前亟需解決的一個大問題。××現有林業用地萬畝,占全市國土總面積的一半以上,農村人口眾多,情況紛繁復雜,發生在林區中的森林火警、山林權屬糾紛、破壞森林資源等案件層出不窮,就是社會各階層利益沖突在林業系統中的突出表現。如果這些問題處理不好,極有可能成為影響和諧××實現的大問題。因此,作為我市穩定工作重要組成部分的林業維穩工作,其地位的重要性絕不能忽視。可以說,沒有林區社會治安穩定,就沒有全市社會的穩定,實現和諧××就當然無從談起了。

二、林業影響和諧××實現的重要因素

近年來,××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高度重視林業生態建設,在全省率先消滅了宜林荒山,提前實現了綠化達標,基本形成了比較完備的林業生態體系,人居環境越來越美好,曾獲“國家園林城市”殊榮。但是,我市林業生態建設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特別是要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宏偉目標,有些問題還相當突出。

(一)生態建設整體性不強

生態公益林是構建區域生態安全保障體系的基礎,對維護區域生態安全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從××現已建成的生態公益林體系來看,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面積較小,占全市國土面積比例較低,且存在部分劃而不建的現象,生態體系的整體性不強;主要水源區森林質量不高,城市森林景觀效益較差,區域生態承載能力不足,維護區域生態安全的基礎保障作用難以發揮。

(二)山林權屬糾紛調處壓力大

近年來,由于速生豐產林迅速發展和生態公益林補償機制的實施使林地不斷增值,山嶺、林木等成為群眾致富的重要資源,受經濟利益驅動,各地山林權屬糾紛不斷增加。目前,全市尚有近宗山林權屬糾紛案件未能調處解決,主要分布在各縣(市、區)的鎮、村邊界,還有少數屬跨省、跨市、跨縣糾紛,群眾對立情緒較大,容易引起亂砍濫伐森林、破壞生產設施、群毆械斗等違法行為,成為農村社會穩定的重大隱患。受山林權屬糾紛影響,一些群眾不斷越級到省上京上訪,甚至集體圍攻政府機關,擾亂了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據統計,××年我市因山林土地權屬糾紛而造成群眾上訪批人次,分別占全市上訪總數的和。這充分顯示我市山林權屬糾紛已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的重要因素。

(三)國有林場部分職工生活困難

由于歷史原因,我市各國有林場森林資源普遍不足,歷史遺留債務包袱沉重,生產經營困難,導致部分職工家庭經濟十分窘困,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再加上國有林場職工特別是一線職工生產技能單一,文化素質相對較低,在市場經濟的競爭中處于弱勢地位。如果對這些問題不引起高度重視,切實采取一些措施大力發展國有林場經濟,穩住林場職工人心,那么部分林場將有可能成為我市社會和諧的定時炸彈。

(四)森林防火和森林資源保護形勢嚴峻

受木材價格上揚影響,在經濟利益驅動下,我市一些地方發生的森林火警,大部分屬于人為縱火燒山毀林行為,盜伐、濫伐天然闊葉林和鄉土闊葉樹等問題比較突出,一些地方不斷侵占林地,不惜以犧牲生態環境求得經濟的一時發展。這不僅對我市生態建設造成嚴重影響,還損害了一些群眾的經濟利益。由于得不到令其滿意的賠償,一些利益受損的群眾不斷到各級政府機關上訪,給我市社會和諧發展帶來不少壓力。

三、以人為本,抓好林業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真正實現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最終還是要靠堅持“以人為本”,這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前提條件。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服從和服務于現代化建設的大局,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賦予林業的時代重任。抓好××林業建設,就是要充分注意保持經濟效益與生態環境承受力的平衡,不斷加大林業資源管護的力度,還要切實維護好涉林各階層的經濟利益,穩定林區社會,通過林業建設為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創造條件,滿足當前需要,進而促進經濟發展。

(一)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按照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年月的提法,就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其實質就是主張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人與環境系統維持最和諧的關系。這要求我們在觀念上樹立善待自然界的思想,在資源開發上注意對自然界的涵養、保護和節約。從這個角度看,加快林業發展,加快生態建設,是當前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關鍵所在。

⒈抓好××林業生態市建設。××是廣東林業生態省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屬廣東西冀沿海防護型林業生態圈的范圍,對建設“綠色廣東”、“和諧廣東”的作用極其重要。因此,我們要根據廣東林業生態省建設布局,結合××的地形地貌、氣候、植被、土壤等的自然特征,主要生態問題及自然災害類型,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現狀及其對生態建設的重要需求,構筑“一圈、一帶、兩區”(城市林業生態圈、南部沿海防護及景觀林帶、東北部山地重點生態公益林區、中西部丘陵臺地特色商品林區)四個組團式林業生態區,最大限度地發揮森林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效應,基本實現“城在林中、路在綠中、房在園中、人在景中、生態良好、人居和諧、生態文明”的建設目標。

⒉經濟社會的發展必須同資源開發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生態建設就是根據和諧發展原理,運用先進科學技術,按照物質循環規律,對受到人為破壞的自然界物質流鏈進行恢復,并不斷優化產業鏈,避免人類活動對自然界產生干擾。當前,發展循環經濟已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而循環經濟本質上是一種生態經濟,其核心就是“減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環”,要求在重視清潔生產的同時,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避免經濟增長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是南方最大的石油化工城市,也是新興的海濱城市,充分發揮森林在生態建設中的作用,將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與持續利用有機結合起來,確保生態安全,有利于經濟發展能力的培養,有利于人與自然的協調與和諧。特別是××既要打造×××最大的重化工業基地,又要建設美麗的、現代化的海濱城市,更應該在經濟發展中注重建立資源可循環利用的新型工業,對自然資源開采要采取愛惜和節約的態度,并逐步減少對物質資源的依賴,實行清潔生產和節約生產,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一”。

(二)從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認識山林權屬糾紛調處,增強做好糾紛調處工作的使命感和緊迫感

山林權屬糾紛屬人民內部矛盾,如不及時調處,很容易成為不穩定因素,甚至引發群體性上訪或械斗事件的發生,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我們要把為人民群眾實實在在地解決問題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著力點,積極主動地調處好山林糾紛案件,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態擴大,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在調處中,要根據尊重歷史和現實,遵循有利于安定團結、有利于群眾生產生活的原則,依靠當地干部群眾,嚴格依照有關政策法規,妥善解決有關爭議林地林木糾紛。

(三)著眼于促進國有林場經濟發展,逐步建立林區和諧社會

××市屬××個國有林場,除了××林場外,都負債比較大,經過“三年脫困”的努力,負債雖然減輕了,但仍然是一個突出的問題,仍然是困擾林場發展的一大因素。實踐證明,充分利用各林場自身優勢資源發展多種經營,是增強林場經濟實力的有效途徑。發展多種經營,可采取多種形式,哪種適宜就用哪種,哪種有利就用哪種。既可以林場獨資經營,也可以聯營;而聯營既可以是林場集體與職工個人的聯營,也可以是引入外資同林場的聯營,還有職工之間的合股經營。同時,我們要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的思想,做到立足于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謀劃林場發展,立足于改善困難職工的生活狀況謀劃林場發展。在林區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前提下逐步建立林區和諧社會。

(四)依靠森林公安力量,堅持打擊各種破壞森林資源違法犯罪行為

各級林業部門應該充分依靠森林公安力量,對當前林區社會動態進行認真、全面的研究,嚴密掌握林區社會動態,堅持制止大規模、群眾性或對局部穩定產生影響的非法采伐闊葉林、收購無證木材等嚴重破壞森林資源違法犯罪的發生,嚴肅查處山火肇事者;在加大打擊力度的同時,大力加強防控工作,積極做好“三情”(山情、林情、社情)調查,加強“四網”(案件協查、群防群治、情報信息、邊界聯防)建設,構建警民結合的林區治安防控體系;主動配合政府和地方公安部門化解林區矛盾,及時發現、妥善處置有關群體事件,努力把影響社會和諧的苗頭和事端解決在基層、解決在初始階段,增強林區群眾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