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報墻報資料之林則徐
時間:2022-11-03 06:27:00
導語:板報墻報資料之林則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785─1850年),字元撫,又字少穆,晚號俟村老人,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公同的天地侯官縣(今福州市)人,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進士,入翰林院為庶吉士,授編修,歷任江西、云南鄉試考官,江南道監察御史,浙江杭嘉湖道,江蘇和陜西等省按察使,湖北、湖南、河南等省布政使。道光十一年(1831年),道光皇帝以則徐“出膺外任已歷十年,品學俱優,辦事細心可靠”,擢升為東河河道總督,主持修浚黃河、運河等工程。十二年升江蘇巡撫,十八年(1838年)任湖廣總督,嚴禁吸食鴉片,成效卓著,十一月,欽命為欽差大臣,赴廣東查禁鴉片,并節制廣東水師。林則徐在廣東宣誓旦旦:“若鴉片一日不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英商義律等懾于林則徐的正氣,被迫繳出鴉片2萬多箱,即于虎門海灘當眾銷毀。林則徐因此成了中國近代史上抵御外侮的第一個民族英雄。
道光三十年(1850年),林則徐病逝。咸豐元年(1851年),咸豐帝賜祭葬,謚號“文忠”,晉贈太子太傅。林則徐逝世后,全國哀悼,福州建祠奉祀。
福州的林則徐祠堂額稱“林文忠公祠”,建于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高大的牌樓式的大門檣,氣勢凌空。大門前有一對石獅拱護,栩栩如生。入大門是“儀門廳”,中間石鋪甬道,兩側分立8尊青石雕刻的石人、石獸,兩旁的回廊里,則陳列20多面的儀仗執事牌。在“紫禁城騎馬”、“湖廣總督”、“兩廣總督”、“江蘇巡撫”、“陜西巡撫”等等。有楹聯曰:“焚毒沖云霄,正氣壯山河之色;揮旗抗敵寇,義征奪鬼魅人心。”令人高山仰止,感佩萬端。
“林文忠公祠”是于1982年改為“林則徐紀念館”的,并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臨街的門墻新匾“林則徐紀念館”,又左匾“中興宗袞”,右匾“左海偉人”。福州市人民教育委員會以“林則徐紀念館”為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基地。這里在福州人民,在中國人民的心目中,是一個碩大的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