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消防安全通知
時間:2022-09-11 06:07:00
導語:農村消防安全通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政府有關部門:
隨著冬季來臨,全縣火災呈現高發勢頭。據縣消防大隊統計,2007年10月份以來,我縣共發生各類火災124起,其中93起發生在農村地區,共造成經濟損失107萬余元。為切實抓好農村的消防安全工作,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現就進一步加強我縣農村消防安全工作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嚴格落實責任,全面推進農村消防工作
(一)加強領導,發揮政府在農村消防工作中的主導作用。農村消防安全工作事關農村改革發展穩定和農民生命財產安全,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組成部分。各鄉鎮人民政府要把農村消防工作納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范疇,使農村消防工作與經濟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檢查、同落實。要認真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逐級簽定《消防安全責任狀》,健全消防安全管理機制,建立鄉鎮消防安全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會議,研究解決農村消防工作中的突出問題,切實推動農村消防工作。
(二)部門聯動,構筑群防群治的農村消防工作格局。要將農村消防管理工作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考核和“平安鄉鎮”建設內容。建設部門要加強對農村地區消防規劃編制工作的指導,嚴格按規劃要求審批村鎮建設;民政部門要將推進農村消防建設納入基層組織管理和綜合服務體系;水利部門要結合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規劃建設農村地區的消防儲水和取水設施;鄉鎮人民政府要定期組織專門力量,根據農村發生火災的規律特點,開展有針對性地防火安全檢查、消防知識宣傳工作,要把孤寡老人、留守兒童和無生活自理能力人員作為主要監護對象;基層公安派出所要牽頭做好消防宣傳教育活動,開展消防監督檢查,依法督促整改火災隱患。發生火災后,鄉鎮、村要及時組織人員進行撲救,及時調查火災發生原因。
(三)健全農村消防責任體系,組織群眾開展自防自救。要把農村消防安全工作責任制層層分解,細化到村委會、村民小組和農戶家庭,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村委會作為村民自治組織,要將消防安全管理納入村民自治章程,制定村民防火公約及相關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組建義務消防組織,落實消防安全措施,開展消防安全教育,協助政府定期組織消防安全檢查、巡查和滅火疏散演練,消除火災隱患,提高自防自救能力。要積極引導村民參與消防安全管理,改善農村消防基礎設施建設,逐步提高村民“自我教育、自我防范、自我管理”的消防安全意識。
二、加強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從源頭上控制和預防火災
(一)加快農村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各鄉鎮要按照有關規定,制定當地消防規劃和發展目標,把村鎮消防事業建設納入財政預算范圍,建立公共消防設施建設和多種形式消防隊伍發展的經費保障機制,確保村鎮消防工作發展適應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要結合村鎮建設、水利建設和消防需要,新建完善一批水源設施。對有供水管網的村鎮,要設置市政公共消火栓,無供水管網的要利用水塘、蓄水池、地下水等水源修建消防水池,設置消防車取水口。要結合鄉村道路改建,在道路凈寬、凈高、荷載等方面要盡量滿足消防車通行要求。嚴禁人為設置道路障礙,影響消防車通行、滅火。
(二)規范建設,從源頭上防控火災。各鄉鎮要對易燃建筑密集、房屋毗連成片、無消防通道、無天然水源的村莊有計劃地實施改造,鼓勵和引導農民向規劃建設的村莊規劃點適度集中,從根本上改善消防安全條件和村民生活環境。建設、規劃、國土等部門要規范農村土地開發建設審批程序,加強鄉鎮建設項目的管理。鄉鎮新建項目和新農村村莊建設要報縣公安消防部門審核、審批,不得私自亂搭亂建。公安消防部門要嚴格執行國家消防技術規范,堅決查處農村建筑中的消防違法、違章行為,從源頭上預防和消除火災隱患。
(三)加快農村用火、用電改造,徹底消除火災隱患。要大力推廣使用沼氣、天然氣等新型能源,減少房前屋后可燃材料堆積容易引起火災的不安全因素。同時,要結合實施農網改造工程,對進村、入戶的老化線路進行更換,排除火災隱患,預防和減少火災事故發生。
三、加強消防隊伍建設,建立適合農村實際的滅火救援體系
大力推動以地方消防力量為主體的多種形式消防隊伍建設,在農村逐步建立以建制鎮專(兼)職消防隊為中心,鎮、村群眾義務消防組織為補充的農村消防隊伍網絡。按照公安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勞動保障部、交通部《關于加強多種形式消防隊伍建設發展的意見》(公通字〔2006〕59號)的要求,到2009年,人口5萬—10萬、年GDP1億—5億元的建制鎮和全國重點鎮,要建立專職消防隊;到2010年,其他建制鎮根據實際需要,建立專(兼)職消防隊。各鄉鎮要充分調動和發揮基層公安派出所的作用,在鄉鎮公安派出所的統一協調下,因地制宜依托民兵、治安聯防等組織建設建立多種形式消防隊伍,配備必要的滅火器材,以適應撲救農村火災的需要。公安消防部門要加強對多種形式消防隊伍建設的指導,充分發揮其在滅火救援工作中的作用,提高農村抗御火災的能力。
四、強化消防宣傳培訓,提高村民消防安全意識
要切實加強對消防宣傳工作的領導,廣泛發動,做好農村消防宣傳教育培訓工作,要把農村消防宣傳教育培訓滲透到各個領域。要緊密結合農村實際,突出農村特色,對廣大農民群眾開展貼近實際、貼近生活、富有實效的消防法規和消防知識宣傳教育,指導農民安全用火、用電、用油、用氣,增強農民群眾的消防安全意識;要定期組織開展以少年兒童、老年人、婦女等群體為主要對象的消防自救培訓,使農民群眾掌握最基本的滅火和逃生技能;要在農民群眾集中場所增加消防安全常識的宣傳內容,并在村內設置消防宣傳欄、宣傳牌和防火警示標志;鄉村廣播站要定期進行消防安全宣傳,普及消防安全常識,提高人民群眾識災防災能力。要利用“119”消防宣傳日和安全生產月組織開展聲勢浩大的消防安全集中宣傳活動,營造濃厚的農村消防知識宣傳環境。
五、嚴格工作考評,落實農村消防安全責任制
要認真落實農村消防安全責任制,加大考評力度,完善考評機制。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消防工作的通知》、《安徽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辦法》、《安徽省“十一五”消防事業發展規劃》的有關規定,結合實際,制定推進農村消防工作的具體措施,細化消防工作職責,落實工作任務,加強對農村消防工作的檢查考評,建立獎懲機制,不斷推動我縣農村消防工作健康發展。
- 上一篇:政府信息公開方案
- 下一篇:行政處罰案卷評查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