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森林城市創立號召會講話
時間:2022-09-17 09:06:00
導語:國家級森林城市創立號召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不是某個部門、某個單位的事情,要營造良好氛圍。抓好綠化造林。而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全市上下都要共同參與。要不斷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各種渠道,廣泛深入宣傳綠化造林的重要意義,不斷提高廣大群眾的綠化意識,發動廣大市民積極參與到全民義務植樹活動之中,努力營造全民愛綠、植綠、護綠的良好氛圍;要及時總結綠化造林的好做法和經驗,善于發現典型、樹立典型、推廣典型,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綠化造林的良好局面。
這里召開加快固定資產投資和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動員大會,今天。意義十分重大。這兩項工作都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點工作,都是謀長遠、打基礎、強后勁的工作。剛才,蔣書記就加快固定資產投資作了十分重要的講話,深刻闡述了加大固定資產投資的重要意義,明確提出了下步工作重點,并對抓好這項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蔣書記的講話很重要,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全市上下務必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蔣書記的講話精神上來,強化責任意識,細化目標任務,迅速掀起抓項目抓投資的熱潮,全力推進科學發展、創新發展。
根據會議安排,下面。就大規模開展綠化造林,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講幾點意見:
一、統一思想。切實增強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優化環境的重要內容,綠化造林是改善生態的基礎。提升生活品質的客觀要求。現在非常流行這兩句話,一句是栽樹就是栽財富,一種不斷增長的財富,造林就是造銀行,一個“綠色銀行”另一句是綠化就是文化,造林就是造福,增綠就是增收”由此可見,綠化造林工作意義十分重大。
建設生態文明,
一)大力推進綠化造林。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內在要求。黨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設生態文明確定為今后的主要奮斗目標之一,十七屆三中全會又提出了要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目標,這些都充分說明了黨中央對生態建設的高度重視。加快綠化造林,建設綠色城市、綠色鄉村,打造綠色人居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是建設生態文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現代不現代,關鍵看生態。生態文明是建立在工業文明的基礎之上的一種新的更高級的文明形態,人類文明從農業文明到工業文明再到生態文明,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和要求,也是當今世界的發展方向和時代潮流,更是人類文明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綠化造林是城市唯一有生命、會成長、能不斷增值的基礎設施,美化城市景觀、改善人居環境、凈化大氣環境、降低噪音等方面,都具有其他基礎設施不可替代的作用。就拿我來說,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進,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經濟社會發展受資源環境的制約越來越突出,調整發展模式,改善生態環境,已成為人們共識。因此,必須通過綠化造林來改善發展環境,增強生態環境承載力,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提升城市品位,
二)大力推進綠化造林。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的迫切需要。當前,城市與城市之間的競爭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環境,環境已經成為決定一座城市經濟發展后勁和活力的重要因素,生態建設已經成為城市建設的潮流。一座城市有綠化,才會有生機,才會有活力。一座城市的品質、檔次不在于高樓大廈的多少,而是看這座城市規劃布局、建筑形態、建筑風格,更重要的看這座城市綠地數量、綠化水平,沒有哪個城市綠化水平很低,但這城市很漂亮、很有品位,一座只剩下鋼筋水泥和灰蒙蒙天空的城市,沒有什么魅力和活力可言的實際上,這不僅是認識問題,也是價值取向的問題。像美國紐約的中央公園,就是世界上最典型的綠化案例,曼哈頓寸土寸金,但在20平方公里中有好幾個平方公里的綠化,整個曼哈頓的品位就大大提升了這就是有價值的綠化生態。從某種程度上講,有了綠水青山,才會有“金山銀山”大力推進綠化造林,建設一個綠樹掩映、生機盎然的城市,不僅改善了人居環境、提升了城市品位,而且還能吸引大批人才前來投資創業,促進人才、資金、技術等要素集聚,從而增強城市的美譽度和綜合競爭力。
提高群眾居住環境,
三)大力推進綠化造林。建設宜居家園的重要舉措。綠色是人類永恒的追求,森林是人類理想的家園。良禽擇木而棲、良才擇鄰而居”對綠色的向往,人類作為自然生物的本能,這種本能是與生俱來的現在城鄉居民的生活已經發生了深刻變化,廣大群眾對綠色健康生活越來越關注,對居住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越來越迫切,碧水藍天、森林家園、林水相依,已成為廣大老百姓的追求。近年來,市比較重視綠化造林工作,組織實施了一大批綠化工程,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先進地區相比,與群眾的需求、發展的要求相比,差距還很大,主要表現在三方面:一是綠量不足,分布不均。人多地少,綠化的空間受到擠壓,綠地總量與城市規模極不相稱,全市森林覆蓋率比溫州60%低15.1個百分點,比全省58.3%低13.4個百分點;而且森林資源分布很不平衡,80%集中在中西部地區,平原地區缺林少綠,尤其是城市中心區總量嚴重不足。二是綠質偏低,檔次不高。綠化帶寬度不夠,樹種比較單一,灌木偏多,喬木和鄉土樹種偏少,生態功能比較脆弱,景觀效果不明顯;城市入城口的綠化效果不夠理想,沒有形成較好視覺沖擊力,難以給人善心悅目、一見鐘情的感覺,市區沒有一條像樣的景觀大道、迎賓大道,城市綠化的整體水平和檔次不高。三是重種輕養,管理不善。三分種、七分養”養護管理理念沒有得到很好落實,樹木成活率還不高,人為破壞林木、綠地的情況時有發生,城市綠化帶還存在不少“枯死樹”老頭樹”殘疾樹”缺株斷帶的現象比較嚴重。因此,必須大力推進綠化造林,來改善人民群眾的居住環境和生活質量,舒緩人們工作和生活快節奏中形成的緊張情緒,滿足市民“開門見樹、出門見綠、親近自然”生態渴望。綠化是一種外向性、共享性很高的公共產品,綠化造林人人受益、天天受益,永遠不會錯、不會后悔的事。現在大規模綠化造林的條件和機遇非常好,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說“天時”被列入全省10個平原綠化重點縣(市)溫州市委、市政府組織開展了六城聯創”其中之一就是創建國家森林城市;說“地利”七山一水兩分田”江、河、海兼得,光、熱、水充足,屬天然林業基地,適宜植物生長,一般情況下種下去就能成活。說“人和”當前廣大干部群眾對生態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需要越來越迫切,大家都有“打造森林、建設宜居家園”需求和愿望。
一定要牢固樹立抓綠化就是抓環境、抓發展、抓民生的理念,總之。切實把綠化工作作為優化發展環境、提升競爭力的基礎性戰略性工程來抓,力爭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努力推動全市綠化工作再上新臺階。
二、明確要求。全面落實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各項工作任務
結合實際,根據溫州市城鄉綠化五年行動計劃要求。市今后一個時期綠化造林、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目標,按照“以人為本、生態優先、城鄉聯動、因地制宜、政府主導、全民發動”思路,大力組織實施綠色圍城、精品公園、森林通道、景觀江河、園林社區和生態產業六大工程,努力營造四季常青、鳥語花香、城林相擁、山清水秀、空氣清新、舒適宜居的城市環境,為全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良好的資源支撐和生態保障。爭取到2013年,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48%以上,平原地區森林覆蓋率達18%以上,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30%以上,三年總投資超10億元。具體工作中,要著重抓好以下三個方面:
一)科學編制規劃。規劃是先導。抓好平原綠化工作離不開科學的規劃。要堅持前瞻性、特色性和可操作性相結合,抓緊編制平原綠化建設總體規劃、十二五”林業發展總體規劃等各項規劃,統籌考慮重點區域、重點部位的綠化系統建設,努力做到科學建綠、高效造林。一要堅持合理布局。要按照點、線、面相結合,喬、灌、草相配套的要求,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努力構建點上綠色成景、線上綠色成蔭、面上綠色成片的一體化綠化新格局。二要堅持因地制宜。要根據的實際自然條件,科學確定造林綠化樹種、培育方式,大力提倡選用適應性強、生長速度快、經濟效益明顯的樹種,搭配其他綠化品種,注重植物的多樣性,提高生態效果。要多種樹,少種草。一塊草坪,澆水、施肥、除蟲,三、四年還要更換,過一百年還是一塊草坪,一分錢都沒有增值。如果是樹種下去,一百年后,每棵樹都可以列入園林部門的古樹名木。據生態學家計算,1畝水稻的綠化效益相當于7畝草皮,而1畝森林的綠化效益相當于幾十畝草皮。建設中要注重投影效應,草皮面積有多大,投影面積就是多大,而的榕樹直徑也就1米,但張開來的面積可以達到1-2畝。綠化的效應不是由樹干決定的由樹冠決定的行道樹占地一般也就1平方米,但樹長成以后綠化效益遠遠不止這點。種上樹,老百姓早晨跳跳舞,晚上聊聊天,白天能停上車子,綠化效果又好,24小時都能利用。要種大苗,不種大樹。種樹一般要種胸徑要在15公分左右的大苗。不要種大樹,人挪活、樹挪死,大樹很貴,一棵能抵上幾十棵大苗的價格,同時大樹再生發能力也差。決定綠化的不是樹干,而是根球,因為根球決定樹冠。要多種鄉土的常綠樹種,少種外來的落葉樹。這里與北方不一樣,北方沒有常綠的所以北方人喜歡南方。而且冬天又不太冷,要多種常綠的少種落葉林,綠色在城里除塵降噪的效果比較好,也能使城市一年四季常青。同時,街邊要見縫插綠,要推進“兩拆兩綠”即拆違章造綠化,拆圍墻透綠化。三要堅持城鄉統籌。既要考慮加強城市重要道路、公園及其他公共休閑場所的造景造綠,又要統籌兼顧農田、山地、村莊周圍、房前屋后等鄉村區域的綠化造林,加快推進森林一體化進程。四要提高綠化品位和檔次。像我市一些綠化景觀設計還不夠好,視覺效果不明顯,景觀效果大打折扣。今后綠化造林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方面,要注重“文綠交融”城市森林與原始森林、天然森林不同,其差別關鍵在于城市森林中有文化的元素,通過設計來提升檔次品位,呈現出更具美感的景觀效果。綠化是綠葉,文化是紅花,只有綠葉紅花相映襯,城市的品位才能真正提升。同時,種樹本身也是一種文化,沒有大樹的城市是一座沒有歷史的城市,也就是沒有文化的城市。因此,綠化造林工作中,要處處體現文化的品位,做到大、中、小樹種相搭配,不同樹種的四季景象相搭配,花與木相搭配,達到樹、景、房相融合的效果,讓老百姓在公園中享受負氧離子、綠色視覺的同時,也能有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要做到水綠交融”水網密布,水鄉文明源遠流長,這是區別其他城市的特色,也是優勢所在要為沿河綠化預留足夠空間,城市規劃建設中,一定要守好“綠線”實施河道整治的同時,要加快“拆違建綠、拆墻透綠”搞好沿岸綠化景觀帶建設,沿河的居住小區、企事業單位用常綠植物或景觀代替圍墻隔離作用,實現“水綠交融”體現“水鄉綠城”風貌。
重點抓好集云山及瑞祥山造林、撫育及景觀改造,
二)突出建設重點。重點是組織實施“六大工程”:一是組織實施綠色圍城工程。要加強城區主要山體綠化建設。明年集云山要完成綠化造林1000畝,今后三年要完成2600畝;瑞祥山要完成綠化造林2000畝,今后三年要完成5000畝。要著力拓展提升城市綠化空間,積極推進“拆墻透綠”見縫插綠”重點抓好瑞湖路西入城口三角地、周湖交通島和市政道路綠化帶的綠化建設工作,明年要新增和改造城市綠地面積315畝,2013年,城市建成區綠地率要達到33%以上,人均公共綠地面積要達到9平方米以上。二是組織實施森林通道工程。森林通道時展示形象的第一窗口”也是綠化造林的重點。要以高速公路、鐵路、國省道、縣鄉道為重點,突出抓好溫福鐵路段、甬臺溫高速段、濱海大道段以及56省道、瑞楓公路、高桐公路等重要道路兩側的綠化帶建設,努力做到綠化景觀與公路等級相匹配、綠化布局與城鄉人文環境相協調,積極構建集景觀效益、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于一體的森林通道。明年,要建成綠化林帶100多公里。三是組織實施景觀江河工程。加快推進沿海防護林建設,重點抓好閣巷圍墾區、丁山二期圍墾區以及飛云江口北岸至龍灣段等區域海岸基干林帶撫育、補植,加快建立林網、林帶、片林、紅樹林有機結合的沿海防護林體系,全面提高各類防護林生態功能,充分發揮森林屏障作用。明年,要建成海岸基干林帶6公里。加快飛云江景觀帶建設,切實抓好飛云江中下游綠化景觀帶建設,啟動實施濱江大道東西延伸線、南濱江大道景觀帶建設,努力取得城市防洪、道路建設、景觀綠化的多重效益。結合河道綜合整治,加強溫瑞塘河、瑞平塘河等河道沿岸綠化造林工作,著力打造沿河景觀帶。爭取到2013年,農田林網控制率達90%以上,沿海、沿江、沿河等水體沿岸綠化率要達到90%以上。四是組織實施園林社區工程。組織開展園林單位創建,重點抓好單位庭院、住宅小區、校園、企業廠區等綠化,明年爭取創建園林單位50個,2013年,全市單位、居住區綠地率達30%以上。組織開展森林城鎮創建,每個鎮要建設或改造12個公園或廣場綠地,明年要新增城鎮綠地600畝,2013年,全市1/3以上的建制鎮達到省森林城鎮標準。組織開展森林村莊創建,以平原地區主干道沿線村莊為重點,明年要率先啟動180個村綠化建設,新增綠化面積3600畝,2013年,全市1/3以上的村莊達到省森林村莊標準。五是組織實施精品公園工程。加快明鏡公園、煙墩山公園、瑞祥新區公園、林垟濕地公園等城市公園建設,明年要新增和改造綠化300畝。抓好西山公園、隆山公園、玉海公園等公園改造提升,加快喬木樹種補植,增加綠量,提升林木覆蓋率。同時,還要注重綠化與文化的融合,做到人文景觀和生態景觀相交融,讓公園成為城市的精品和亮點。六是組織實施生態產業工程。56省道飛云—馬嶼段、濱海大道段兩側,建設苗木花卉產業基地,積極落實有關優惠政策,吸引苗木花卉企業入駐基地,明年要建成花卉苗木基地3500畝。同時,要加強碳匯林、經濟林建設,努力取得經濟、生態等多重效益。
三)加強養護管理。植樹造林。七分靠管。如果我不重視綠化養護管理,苗木種下去后,就放任不管,或者管而不力,成活率就會降低,一些新建和原有的綠地就容易遭損壞,那么綠化造林成效就會大打折扣,廣大干部群眾的工作熱情就會受到影響。必須堅持建管并舉,全面落實養護管理措施,采取屬地和業主單位分級、分類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管護責任制度,實行專人負責,專業隊伍養護,綠化建到哪里,養護就跟到哪里,做到建一片、就成一片,確保苗木的成活率和景觀效果的最大發揮。同時,要堅持依法治林、依法治綠,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及時查處各種破壞綠化的行為。
三、加強領導。積極營造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良好氛圍
市委、市政府的一項重大決策,推進綠化造林、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一項全民受益、惠及子孫的德政工程,各地各部門必須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加快實施。
一)要加強組織領導。各地各部門要把綠化造林作為當前的重要工作來抓。分管領導要具體負責。農林、市政園林等部門要發揮好參謀助手作用,扎扎實實做好各項服務工作。各有關部門要根據職能分工,各負其責,對涉及到各自范圍內的任務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同時要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共同推進綠化造林工作。要加大督查力度,全面掌握綠化造林進展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協調,及時解決綠化造林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要完善考核辦法,突出考核的導向作用,確保綠化造林工作扎實推進。
二)要創新投入機制。綠化是公益事業。一定要堅持政府主導、多渠道籌資、多元化投入的原則,確保綠化資金到位。財政要整合好、安排好綠化資金,加大投入力度,確保綠化建設資金及時到位。農林等部門,要加強向上爭取工作,努力爭取更多的資金支持;建設、交通、水利等工程,要將綠化費用列入工程預算,與工程建設同步實施。同時要以改革創新的思路,積極引導社會資本投向綠化事業,鼓勵企業、社會團體、個人捐資綠化工程,不斷拓展綠化籌資渠道,提高綠化建設的社會參與度。
三)要搶抓工作時機。綠化造林工作具有很強的季節性。就是貽誤一年,樹早一年種下,就早一年生長,綠量就早一年增加,成效就早一年顯現。今冬明春正是綠化造林的大好時節,一定抓住這個有利時機,立說立行,真抓實干,迅速展開綠化造林大會戰,推進城鄉綠化大發展。
同志們,綠化造林,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全市上下務必要統一思想,樹立信心,克難攻堅,真抓實干,努力打好綠化造林攻堅戰,為早日建成森林城市、打造宜居家園而共同奮斗!
- 上一篇:人力資源生態及投資危機避免
- 下一篇:小議完善人力資源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