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非公有制企業黨的建設
時間:2022-03-03 05:36:00
導語:加強非公有制企業黨的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的十六大提出,“必須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為非公有制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舞臺。非公有制經濟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已密切融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與此同時,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壯大,也為黨的建設開辟了新領域。加強非公有制企業黨的建設,不僅是非公有制企業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
一、開拓創新,積極探索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建設的新方法
針對非公有制企業發展過程中黨建工作落后于經濟發展的現狀,應有重點地選擇一些有黨員基礎和組織基礎,企業主比較開明,愿意并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的非公有制企業,進行建立黨組織的試點工作,通過以點帶面,示范帶動,逐步在非公有制企業建立黨組織。
1.派駐黨建聯絡員,邁出黨建工作第一步。由于非公有制企業黨的組織不健全,黨的政治領導優勢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未得到充分發揮,各級黨委應把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納入地方黨建工作范疇,主動介入。黨委可從市直各局和鄉鎮機關選派優秀青年黨員干部到非公有制企業擔任黨建工作聯絡員,幫助企業抓黨建、理思路,逐步加強企業的黨建工作。
2.科學合理地設置黨組織。由于非公有制企業規模大小不一,結構不盡相同,因而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的組建也應結合企業各自特點,按照“分類指導,因企而異”的原則,把原則性和靈活性結合起來,努力做到既符合黨章的規定和要求,又能為企業主所理解和支持,為黨員和廣大職工所歡迎,體現出黨的政治領導及思想領導,以便于組織管理、便于發揮作用為目的,采取單獨式、聯合式、嫁接式、分離式等多種形式建立黨組織。所謂單獨式,就是指對黨員數量超過3人的非公有制企業,單獨建立黨組織。所謂聯合式,就是指黨員人數不足3人的非公有制企業,與鄰近的企業聯合建立黨組織。所謂嫁接式,就是對黨員人數不足3人且不宜聯合建立黨組織的,或黨員人數夠3人但沒有合適的黨組織領導人選的企業,由上級黨委選派黨建聯絡員到企業幫助建立黨組織,等企業黨組織發展壯大后,黨建聯絡員撤回原單位。所謂分離式,就是對多個非公有制企業在地域、人員上隸屬于同一個行政村的,以村黨組織為龍頭,大力發展企業中酌優秀職工和創業人員入黨,等企業條件成熟后,再由各個企業單獨建立黨組織。通過以上四種靈活的組建方式,可有效地加強非公有制企業的黨建工作,使黨組織的覆蓋面迅速擴大,使非公有制企業的黨建工作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逐步構建大黨建的組織格局。
二、明確職責,充分發揮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的作用
圍繞十六大提出的“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要貫徹黨的方針政策,引導和監督企業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領導工會和共青團等群團組織,團結凝聚職工群眾,維護各方的合法權益,促進企業健康發展”的要求,明確黨建職責,突出工作重點,是充分發揮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作用的重要環節。
1.黨建聯絡員要圍繞企業黨建活動和生產經營,積極開展工作。黨建聯絡員要遵循“參與而不干預,服務而不強制,幫忙而不添亂”的原則,積極從三個方面發揮作用:第一,協助基層黨委在非公有制企業中積極穩妥地建立黨組織和工會、共青團等群團組織,團結企業主,服務企業主,加強黨員隊伍管理,發揮黨員隊伍的作用。第二,建立黨的活動陣地。黨建聯絡員要通過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爭取贏得非公有制企業主的支持,按照黨建工作要達到“有組織、有制度、有活動、有陣地、有作用”的“五有”目標,加強陣地建設。建立黨組織辦公室和黨員活動室,購置黨建學習教育材料,配備黨建教育音像設備,開辟宣傳欄、黑板報等宣傳陣地,加強黨員和職工的思想教育。第三,圍繞生產經營開展黨建活動。非公有制企業的黨建工作一定要圍繞企業的生產經營來展開,借助于企業文化活動的有效載體,開展形式多樣的黨建主題活動,把黨的建設和解決企業發展中的問題相結合,以黨建活動促企業發展,充分發揮企業黨組織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的健康發展。
2.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應找準工作切入點,確立黨建工作在企業中的地位。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的主要任務是:宣傳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關心企業生產經營的重大問題,為企業發展排憂解難,引導和監督企業依法經營和照章納稅;協調企業主與員工及企業的內外關系,維護國家、企業主、職工的合法權益;領導企業群團組織,支持工會依照法律和章程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和職工教育活動,培養“四有”職工隊伍;加強和改進黨組織自身建設,做好黨員教育管理和發展黨員工作,提高黨員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第一,找準黨建工作與經濟工作的結合點,使黨建工作融入經濟發展的全過程。在工作方法上,采取直接參與和間接參與相結合,一方面利用一切機會發揮黨組織和黨員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注重向企業主和廣大職工宣傳灌輸黨組織的意圖,使黨建目標和企業發展目標同向、行為同步,形成合力。在活動方式上,把黨組織活動、群團組織活動、企業文化建設融為一缽,拓寬黨組織活動的渠道。在活動規模上,采取相對集中與分散活動相結合,以分散、小型、業余活動為主,提高黨的組織活動的實效性。第二,找準黨建工作與企業各項工作的結合點,使黨建工作融入企業發展全過程。非公有制企業的黨組織是政治組織,是黨員之家、職工之家。非公有制企業是經濟組織,是企業主之家,也是職工之家。兩者的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要按照“圍繞經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思路,處理好黨組織和企業之間的關系。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引導和監督作用,保證企業堅持正確的生產經營方向,監督企業遵守政策法規,保證企業健康發展,另一方面要向企業主和職工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協調勞資雙方的關系,化解勞資矛盾,維護企業和職工的利益。
三、加強組織建設,完善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機制
加強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是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實踐。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要引起各級黨委的高度重視,以強烈的執政意識和占領陣地意識,把此項工作納入黨委的黨建工作的具體規劃中。把非公有制企業的黨建工作作為一項長期性的重要的工作常抓不懈,做到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與地方黨建工作同步安排部署,同步檢查指導,同步總結考核。
1.明確指導思想和目標。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保證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在企業的貫徹執行。要引導和幫助非公有制企業依法經營,把生產經營工作中的難點作為黨建工作的重點,貫徹黨要管黨的原則,切實加強非公有制企業黨的建設,為非公有制企業的快速、健康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堅持非公有制企業黨建標準不降低的原則,爭取通過一定的時間,使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實現“五好”的目標要求:一是建立一個設置合理、領導關系理得順的黨組織;二是配備一個政治業務素質較高、工作能力較強的黨組織負責人;三是完善一個適應企業發展要求,能在廣大職工中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的工作機制;五是形成一套加強黨組織自身建設的工作制度。
2.尋找黨建工作的有效載體,確保黨建工作順利開展。黨的十六大對全面加強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黨建工作指明了方向。加強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必須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突出重點,健全機制,全面推進。當前,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是黨組織設置參差不齊,黨組織工作方式陳舊單一,黨員隊伍管理教育不力等。加強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建設,要千方百計尋找多種形式的黨建活動載體,逐步實現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制度化、經常化,形成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黨建工作和企業發展良性互動的格局,不斷提高非公有制企業的黨建工作水平。第一,在非公有制企業中開展“雙百”活動,不斷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和影響力,保障和促進非公有制企業健康發展。主要內容是:凡是符合條件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要100%建立黨組織,凡是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的共產黨員要100%過上正常的組織生活。按照黨章的要求和十六大的要求,從非公有制企業的實際出發,大膽創新組織方式,使符合條件的非公有制企業普遍建立黨組織,使非公有制企業中的黨員普遍納入黨組織的正常管理,已建立的黨組織普遍能卓有成效地開展工作。第二,加強非公有制企業黨員隊伍的管理,切實提高黨員素質,使非公有制企業的廣大黨員成為企業的骨干和聯系群眾的模范。具體要求是:要求企業中的黨員結合企業生產實際,鉆研技術,掌握一門過硬技術;立足本職工作,愛崗敬業;發揚黨的密切聯系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傳統,幫助一名困難或后進職工;加強理論學習;不斷增強黨性觀念,保持先進性,爭做一名優秀共產黨員,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第三,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黨建輿論氛圍。非公有制企業的黨建工作是黨開辟的一個新的工作領域,必須喚起全黨和全社會的高度重視。各級黨委和非公有制企業的黨組織要對此達成共識,不斷推動非公有制企業的黨建工作向深度和廣度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