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農民增收是最大的政治問題
時間:2022-05-02 09:18:00
導語:讓農民增收是最大的政治問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和農村工作從長時期的“基礎地位”,到近幾年的經濟工作“首要位置”,再到現在的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四個字的變化,反映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對解決“三農”問題的高度重視。
“三農”問題最根本、最突出的是農民增收問題。當前,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正處在新的發展階段,是農村發展和改革不斷深化的時期,是農產品供給最豐富的時期,也是農民增收形勢最嚴峻的時期。從1997年到200年,農民收入平均每年的增長率為4%,僅為城鎮居民收入增長幅度的一半,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擴大。
從我國現代化建設的要求看,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最繁重、最艱巨的任務在農村,重點、難點主要也在增加農民收入。如果農民不增收,農村不穩定,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就失去了前提和動力。我們必須從政治的高度認識,力爭實現農民收入較快增長,盡快扭轉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的趨勢,這是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必然要求,是維護社會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有些地方為追求一時的GDP增長速度,重視了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忽視了農民的利益,甚至在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大量違規占用耕地,又不給農民以合理補償。而我們經濟發展的最終目的是讓廣大人民群眾、包括廣大農民的收入都有較快的增長,是讓更多的老百姓分享改革開放的成果。
讓農民收入較快增長,不僅是一個重大的經濟問題,而是一個重大的政治問題。農民收入長期上不去,不僅影響農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響糧食生產和國家糧食安全;不僅制約農村經濟發展,而且制約整個國民經濟增長;不僅關系農村社會進步,而且關系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因此,不僅是一個重大的經濟問題,而且是一個重大的政治問題。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糧食生產能力達到了1萬億斤的水平,實現了糧食供求基本平衡的歷史性跨越。正是有了這個前提,我們才能經受住了亞洲金融危機、非典疫情和各種自然災害的考驗,實現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協調健康發展和社會穩定。
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衡量工作成效的一個重要標準。讓農民增收,往往是要投入很大精力、又無法馬上彰顯,卻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政績,是廣大人民群眾真心擁護的政績。農民收入增加了,農民購買力提高了,農村經濟繁榮了,農民安居樂業了,這樣,保證國家糧食安全,擴大國內消費需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國家長治久安,就有了前提和基礎。因此,盡快讓農民錢袋子鼓起來,這是評判各級領導干部工作業績的實實在在的標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