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華西經驗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時間:2022-06-11 06:26:00

導語:學習華西經驗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習華西經驗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村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先進典型,吳仁寶是新時期農村干部的楷模。幾十年來,**村在村黨委的帶領下,始終堅持率先發展、全面發展、科學發展,走出了一條經濟繁榮、農民富裕、社會和諧,具有鮮明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之路,為江蘇省乃至全國提供了經驗、樹立了標桿。我省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全面達小康,建設新江蘇”的大局出發,深入開展以“鄉村學**、農村干部學吳仁寶”為主要內容的“雙學”活動,有力地推動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

一、扎實開展大規模集中培訓,為建設新農村造就優秀帶頭人

鄉村黨組織是農村各項工作的領導核心,鄉村黨組織書記是農村黨員干部的帶頭人,他們的思想認識如何,能力素質怎樣,直接關系到黨在農村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面對新形勢新任務,省委把集中培訓鄉村黨組織書記作為開展“雙學”活動、推動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抓手,在**村舉辦了42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專題培訓班,全省2萬多名鄉村黨組織書記參加了培訓。在省委的號召下,全省各地還結合實際,舉辦培訓班2815期,培訓農村基層干部16萬多人次。

(一)把深化鄉村黨組織書記對新農村建設戰略部署的認識,作為培訓的首要任務。在鄉村黨組織書記培訓班示范班上,李源潮同志深刻闡述了黨中央關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決策部署對江蘇“兩個率先”的重大意義,以及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戰略舉措。每期培訓班上,都組織學員學習討論中央領導關于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講話,并組織學員把學習**成功經驗與參閱國外有關農村發展資料、省內其他先進村經驗做法結合起來,把聽取吳仁寶、吳協恩前后兩任**村黨委書記的情況介紹與參觀考察**村農工商企業及村容村貌結合起來,把課堂講授與分組討論交流及同村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對話、問策等活動結合起來,幫助鄉村黨組織書記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把握中央及省委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部署,推動他們開闊眼界、開闊思路、開闊胸襟。這次大規模集中培訓,適應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時代要求,符合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實際狀況,符合提高農村基層干部能力素質的實際需要,為農村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確立了新目標,打開了新思路,注入了新活力。

(二)把提升鄉村黨組織書記的領導能力和發展本領,作為培訓的重要目標。在培訓期間,通過專題講座、實地考察、分組討論、走進農戶、互動交流等多種形式,組織鄉村黨組織書記深入體驗**村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成功經驗,深刻感受**村和吳仁寶的“典型效應”。培訓活動中,組織鄉村黨組織書記結合學習考察和交流討論,撰寫學習心得,進一步深化對新農村建設中熱點難點問題的認識。如在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體制的前提下,如何調整農業結構,加快發展現代高效農業;在農產品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如何推進“一村一品”,培育競爭力、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促進農民持續增收致富;在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的情況下,如何規范和引導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健康發展,提高農民參與市場競爭的組織化程度;在以稅費改革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綜合改革全面深化的情況下,如何發展和壯大集體經濟,保證農村基層組織正常運轉,提高為農民服務的能力;在農民文化素質不斷提高,思想日益活躍,法律和民主意識明顯增強的情況下,如何有效地教育和引導農民,培育新型農民,構建和諧農村,等等。鄉村黨組織書記進行了認真思考,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和辦法,明晰和細化了建設新農村的思路和舉措,并集中體現到了各自的“雙學”目標承諾書中。

(三)把轉變鄉村黨組織書記思想作風,作為培訓的重要內容。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鄉村黨組織書記不僅要具備推進率先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本領,還要有好的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把中央和省委的部署扎扎實實落到實處。深入開展“雙學”活動,就是要引導鄉村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把為民謀利、為民造福作為自覺追求,誠誠懇懇聽民意,實實在在幫民富,兢兢業業保民安。培訓期間,我們安排**村黨組織負責人專門介紹**黨員干部艱苦創業、埋頭苦干的優良傳統。集中培訓結束后,我們要求各鄉鎮及時召開鄉村兩級干部會議,學習貫徹中央和省委有關新農村建設的方針政策,介紹**培訓的感受和“雙學”的目標承諾及具體措施,共謀發展大計;各村也分別召開村“兩委”會和黨員、村民代表座談會,商討富民強村的思路和具體辦法。全省廣大農村基層干部圍繞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深入農戶、深入群眾,廣泛聽取農民群眾的意見,制定新農村建設規劃和發展富民計劃,集中民智,體現民意,充分發揮廣大農民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的主體作用。

二、認真踐行“雙學”目標承諾,積極穩妥地推進新農村建設

在“雙學”活動中,全省所有的鄉村黨組織書記結合自身實際,制定了“雙學”目標承諾書,明確自己在任期內的工作目標和責任?!半p學”目標承諾書在充分征求黨員群眾意見的基礎上,進行公示,接受黨員群眾監督,并報上級黨組織備案,作為考核和民主評議鄉村黨組織書記的重要內容?!半p學”目標承諾書的制定,把建設新農村的總體目標具體化,把鄉村黨組織書記的任期目標責任項目化,進一步增強了鄉村黨組織書記加快新農村建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一)圍繞發展踐行承諾,推動經濟增長。發展是解決農村一切矛盾和問題的根本辦法。抓好發展是農村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先進性在新農村建設中最具體、最生動的體現。我們在指導鄉村黨組織書記制定“雙學”目標承諾書時,引導他們堅持把發展富民作為新農村建設的中心任務,始終圍繞發展富民定目標、定措施、作承諾,并具體到每年新增發展項目多少個、轉移農村勞動力多少人、鄉鎮財政收入或村集體收入增加多少元,促使他們主動把發展富民放在首位。蘇南許多鄉鎮在“雙學”活動中,對照**找差距,謀求跨越發展,在農村社區建設、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農民增收等方面制定了實實在在的措施,又好又快地推動了新農村建設。東臺市廉貽鎮祈古村黨總支書記向全村群眾鄭重承諾,要擴大造船業規模,改造老村莊,確保年內生產鋼質船260條,全村經濟總量達1.8億元,人均純收入突破1萬元。

(二)圍繞富民踐行承諾,促進農民增收。富裕農民、造福農民是農村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當前農村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的最大責任。鄉村黨組織書記在“雙學”目標承諾中,堅持把帶領群眾致富、增加農民收入作為重要目標,圍繞發展定規劃,組織農民搞建設,幫助農民創業致富。同時,關心群眾疾苦,盡力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全省鄉村黨組織積極做好500萬農民大轉移工程和百萬農民培訓工程,努力提高農民增收致富的本領。認真組織農村經營能手和外出務工、經商人員返鄉創業,引導群眾推進農村社區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發展農民專業合作,切實提高農民經營性、資產性、政策性收入,加快農民致富步伐。常州市下達2000萬元專項資金,扶持199個村的河塘疏浚整治、3368戶農民的自來水改造,以及400多個農業產業化經營致富項目。

(三)圍繞和諧踐行承諾,融洽黨群干群關系。在“雙學”活動中,鄉村黨組織書記都把促進農村文明和諧作為建設新農村、履行目標承諾的重要內容,身體力行,努力實踐。各鄉村在結合實際、立足長遠、尊重民意的基礎上,制定了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規劃、近期目標和階段性計劃,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積極穩妥地推進新農村建設;大力開展清潔水源、清潔村莊、清潔生產和綠化造林活動,全面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建設村容整潔、生態優美的新村莊。目前,全省鄉村黨組織在鞏固先進性教育活動成果的同時,正在實施道路通達、環境整治、教育培訓、農民健康和文化建設等新5件實事,著力建設富裕農村、和諧農村、幸福農村。全省廣大農村基層干部正在以“雙學”的實際行動,讓農民群眾切身感受到新農村建設帶來的實惠和希望,進一步融洽了農村黨群干群關系。

三、大力實施“雙百雙千”工程,推動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再上新水平

為了把“雙學”活動不斷推向深入,我們以實施“雙百雙千”工程為載體,即重點培植100個示范鄉鎮和1000個示范村、重點幫扶100個薄弱鄉鎮和1000個薄弱村,通過示范鄉村建設和薄弱鄉村幫扶,不斷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黨的先進性建設。截至目前,全省共選派了2157名大學生到村任職,從各級機關抽調12984名干部到村掛職,為扎實推進我省新農村建設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和組織保證。

(一)不斷壯大先進鄉村群體。圍繞實施“雙百雙千”工程,切實加強鄉村黨組織建設,通過選樹典型、培育典型、宣傳典型,充分發揮先進典型在新農村建設中的示范帶動作用。南京市下發了《關于開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典型示范村工作的意見》,挑選21個市級和100個縣級示范村,介紹推廣它們的先進經驗,引導各地找準方向、找準標桿,學習先進、追趕先進,全市形成了百村示范、千村爭創的喜人局面。近年來,泰州市結合實際,組織實施“十強爭先、百村示范、千村小康”工程,并制定了目標措施和考核辦法,加大示范鄉村建設力度,一批先進鄉村黨組織不斷涌現。姜堰市沈高鎮河橫村被農業部列為全國35個新農村建設示范點之一。

(二)不斷加快薄弱鄉村的轉化步伐。2006年初,省委確定重點幫扶蘇北地區1011個經濟薄弱村,從省市縣選派1011名干部駐村指導,1898個機關部門和單位結對幫扶,并采取培育特色產業、改善村容村貌、幫扶到戶等措施,促進了經濟薄弱村的面貌改變和發展,到去年底約有20%以上的低收入農戶脫貧。徐州市分三批對全市452個后進村和67個貧困村進行集中整頓幫扶,第一輪整頓的221個后進村的落后面貌得到了較大改變,第二輪集中整頓的103個后進村,已有99個得到了轉化提高。張家港市去年市財政補貼4000多萬元,為47個薄弱村建造廠房出租,增強薄弱村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和黨組織的凝聚力,力爭使每個薄弱村今年可用財力超過80萬元。

(三)不斷深化“三級聯創”活動。各地根據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把“三級聯創”活動納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部署之中,賦予“三級聯創”新的內涵,豐富“五個好”的目標要求,創新活動載體,不斷把活動引向深入。蘇州市以實施農村“先鋒工程”為抓手,深入推進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近年來命名表彰了9個先鋒縣(市、區)、34個先鋒鎮、183個先鋒村。2006年,該市又出臺了《關于全面深化農村“三級聯創”活動的意見》,進一步加強了對“三級聯創”活動的指導,不斷提高“三級聯創”活動規范化、制度化水平。鎮江市組織實施了“三級聯創百村示范、三級聯幫百村扶貧”的“雙百工程”,并設立1000萬元專項資金,加快新農村建設。鹽城市以“三級聯創”為載體,開展小康示范鄉村創建活動,狠抓“雙強”型村干部隊伍建設,充分發揮農村黨員的“雙帶”作用,以抓好“三級聯創”的實際成效,推動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