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理念與民主體制的創新性發展
時間:2022-06-18 06:08:00
導語:民主理念與民主體制的創新性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既需要民主理念的進步,更需要民主體制制度和運作方法的創新。黨的十七大報告圍繞進一步擴大社會主義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權益和社會公平正義的新要求,對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作出了全面部署,不僅科學規劃了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路徑,而且在民主理念的進步和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上,有許多創新性的設計。
強調公民意識和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理念,在民主權利及其行使保障體制制度上有新進展。
切實保證人民的民主權利,既需要公民意識和民主權利意識的形成和進步,也需要制度性保障。民主意識是民主發展的精神動力。公民意識和民主權利意識,是最基本的民主意識,民主權利的正確行使首先是對它的正確認知。為此,報告富有新意地提出了“加強公民意識教育,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理念”。同時從整個人民民主的層面提出了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提出了尊重和保障人權,依法保障全體社會成員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等。這是人民民主權利的新認知,同樣也是民主權利意識上的新要求。
豐富發展了民主公開理念,提出了完善公開辦事制度的新要求。
報告根據民主政治的開放性和越來越走向公開透明的特征要求,立足我國民主實踐進程的進步和發展需要,豐富發展了民主公開理念。在原來政務公開、村務公開和廠務公開的基礎上,提出了黨務公開,作出了完善各類公開辦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增強決策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提高選人用人的公信度等論斷。提出了制定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公共政策原則上要公開聽取意見;在推進和完善各種公開辦事制度中實現政府行政管理與基層群眾自治有效銜接和良性互動;在干部的選用上,要完善公開選拔、競爭上崗、差額選舉辦法等。公眾參與、公開辦事、公開聽取、公開選拔、公信透明等,意味著民眾在政治生活中擁有更大的參與權、發言權,也使政府等組織的工作更加透明和反映民意。這不僅塑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新形象,也反映了黨領導人民進一步擴大社會主義民主的高度自信。
提出了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目標及理念,探索實行職能有機統一的大部門體制。
適應現代經濟社會條件下政府角色由原來的控制管理者向主要是治理服務者轉換的需要,在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上,提出了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目標。在這一目標及理念下,實現政府職能轉變,健全政府職責體系,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加快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府與市場中介組織分開等,建立現代、民主、法治、公正的政府,服務于人民和社會。特別是在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上,提出了加大機構整合力度,探索實行職能有機統一的大部門體制,健全部門間協調配合機制,以及統籌黨委、政府和人大、政協機構設置等。這樣的體制設計,是進一步提高政府辦事效率和行政效能的重大舉措,也是建設善治服務型政府的重大體制探索。這一改革將使中國的行政管理由善政達到善治,給現代化建設以強勁的推動力。
提出必須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的觀點,完善制約和監督機制,保證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利益。
為了確保公共權力的正確行使和有效實現對權力運作的民主監督,報告提出了必須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的觀點。陽光意味著權力運行的公開透明,更意味著監督制約以防霉除菌。以這一理念為主導,在制約和監督機制的改革完善上,提出了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建立健全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以及健全組織法制和程序規則,保證國家機關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健全質詢、問責、經濟責任審計、引咎辭職、罷免等制度。嚴格制度管理的監督,創建完善監督制度和制約機制,完善各類公開辦事制度,加強重點監督等,充分體現了在民主監督體制上的全面創新建設。這將極大提高權力監督的實效,保證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利益。
從黨內民主和諧到社會民主和諧,黨內民主制度的革新完善。
總結近年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構建和諧社會的經驗,報告不僅寫入了科學民主依法執政的執政觀,而且在擴大社會主義民主中,引入了和諧理念,明確提出了以擴大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以增強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以及促進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階層關系、海內外同胞關系的和諧等。科學民主依法執政、民主和諧的理念及其實踐,將進一步體現出我國民主政治的特點和優勢。在黨內民主制度的改革完善上,提出了實行黨的代表大會代表任期制和繼續試行黨代表大會常任制;完善地方黨委會工作機制,發揮全委會對重大問題的決策作用;推行地方黨委討論決定重大問題和任用重要干部票決制;改革黨內選舉制度和干部人事制度等。這些黨內民主制度改革的設計和實施,以其系統性和創新性,成為黨內民主發展的重要標志。
堅持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
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是報告明確提出的進一步擴大社會主義民主的重大指導原則,對民主的開展運作提出了新要求。報告從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以及民主實踐的主體性要求出發,提出要從各個層次、各個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人民依法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各層次、各領域、最廣泛的有序參與和依法管理,凸顯了民主范圍的進一步擴大和民主活動在方式方法上的新要求,使民主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深化的要求相伴隨,與人民政治參與積極性不斷提高的要求相適應。
這些體制制度上的創新性設想設計,既有基本制度上的建設完善,也有體制制度上的改革發展;既體現在民主實體制度方面,更體現在民主程序制度方面;既發揮了我國政治制度的特點和優勢,也吸收了人類政治文明發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