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的中國化

時間:2022-07-04 05:08:00

導語:社會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的中國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會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的中國化

總書記在中央黨校的重要講話,站在新的歷史高度,鮮明地回答了當代中國走什么路,舉什么旗的根本問題,進一步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重大問題作了系統的、深刻的、創造性的闡述,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中國化的產物。什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簡言之,就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與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相結合而形成的具有中國特點、中國風格的社會主義。其內涵包括兩個層面:一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它要求體現科學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和基本價值理念,堅守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方向、基本制度和基本道路。其二是中國特色,它強調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運用要從中國實際出發,而不是照搬本本和其他國家的社會主義模式,它凸現社會主義在中國獨有的特點、方式和經驗。當全世界社會主義運動處于低潮之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根本原因在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與中國實際的有機結合。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當代化的結晶。科學社會主義具有與時俱進、與世俱進的品格,它總是隨著社會實踐的發展而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在當代的應用和發展,是當代化的科學社會主義,具有當代內涵和當代特征。比如,鄧小平同志提出的時代主題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社會主義本質論、社會主義改革開放論等等,都富有鮮明的時代內涵和時代特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對經典馬克思主義的繼承和創新。比如,黨的新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提出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既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馬克思、恩格斯和諧社會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又是對傳統的階級斗爭理論的撥亂反正;既具有社會主義屬性,又具有“當代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對現代文明優秀成分的積極吸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立足中國國情,吸收其合理因素,賦予其中國特質和中國形式。顯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當代性”,是它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又一重要原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新時期以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成果的總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個總范疇、大概念。從縱向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在長期的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經由幾代中國共產黨人艱辛探索而來的,經歷了創始、形成、豐富發展幾個階段。從橫向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新時期以來我們黨一系列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成果的總匯,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到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黨的基本路線、“四個堅定不移”、“四位一體”的總體布局等,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份。它們之間有機聯系,各有功能,互動互促,構成一個內涵豐富、功能完備、特色明顯、邏輯嚴密的體系。其中,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礎,是我們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基本依據;黨的基本路線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向,是我們事業能夠經受風險考驗、順利達到目標的最可靠的保證。

解放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基礎,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本質要求和我們不斷開創事業新局面的一大法寶。改革開放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創新充滿活力的體制機制的必然要求,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動力。科學發展,社會和諧,是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內在需要,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全國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是我們黨和國家2020年的奮斗目標。無論是縱向還是橫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都不是一個封閉的、凝固的體系,而是永遠向著實踐開放,向著世界開放,向著未來開放,隨著時代的進步而不斷豐富完善,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高歌猛進而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