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深刻認識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地位
時間:2022-07-09 07:59:00
導語:如何深刻認識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地位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科學發展觀,是對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這一論述精辟概括了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理論地位和歷史地位,深刻闡明了科學發展觀對于黨和國家的重要指導地位。對此,我們需要從三個方面加以理解和把握。
1、深刻認識科學發展觀對黨和國家工作的重要指導地位
黨的十七大對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理論地位和歷史地位作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強調。第一,十七大報告指出,提出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這個偉大旗幟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一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而這個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這個理論體系,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凝結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不懈探索實踐的智慧和心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最可寶貴的政治和精神財富,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第二,十七大報告強調,科學發展觀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而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都是黨章明確規定的指導思想,科學發展觀與它們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這表明科學發展觀極大推進了黨的指導思想的與時俱進。
第三,十七大修改后的黨章在總綱中對黨的指導思想進行具體闡述時,在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分別闡述之后,專辟一段增加了對科學發展觀的論述。這些論述表明,十七大高度肯定了科學發展觀對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指導意義。我們應當從精神實質上理解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指導地位,從而我們才能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任何低估和輕視科學發展觀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指導作用的觀點和做法,理論上都是不利于推進黨的指導思想與時俱進的,實踐上都是不利于實現我國又好又快發展的。
2、深刻認識科學發展觀與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關系
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科學發展觀以來,得到黨內外廣大干部群眾的熱烈擁護和廣泛認同。但在如何看待科學發展觀與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關系上,一些同志出現了模糊認識和不當理解。有一種把科學發展觀與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對立起來、割裂開來的傾向。這種觀點把科學發展觀與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關系說成是“以人為本”與“以物為本”、綠色發展戰略與黑色發展戰略、“共富論”與“先富論”、公平優先與效率優先、以制度建設為中心與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對立關系。這種簡單化、片面化的觀點,要么對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行了曲解,要么對科學發展觀進行了曲解,要么是對二者進行了雙重曲解,本身就是簡單化、片面化的,是不符合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的。這種觀點在群眾造成了一定的思想混亂,既不利于堅持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導,又不利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科學發展觀是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總結我國發展實踐,借鑒國外發展經驗,適應新的發展要求提出來的。科學發展觀堅持發展是硬道理,堅持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用發展和改革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是對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科學發展觀實踐上源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理論上源于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報告指出,科學發展觀與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這是符合實際、實事求是的概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科學發展觀與它們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因而才能也才能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
發展是當代中國人民偉大實踐的主題,也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主題。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緊密結合新世紀新階段國際國內形勢的發展變化,提出實現科學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創新型國家、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推動建設和諧世界、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等重大戰略思想和重大戰略任務。十七大又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要求,對改革開放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新部署,提出了轉變發展方式、建設生態文明、增強文化軟實力等一系列重要戰略思想。
這些重大戰略思想都是圍繞“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這個主題所取得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成果。其中,科學發展觀集中體現了堅持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解決中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問題的根本要求,因而在黨所取得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成果中居于統領地位。其它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成果,則是從不同方面、不同領域、不同層次上圍繞如何實現科學發展這個主題,進行了深入具體的探索。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從社會主義本質的角度提出了和諧發展,建立創新性國家從發展動力體系的角度提出了堅持創新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回答了在實現工業化、城市化的進程中如何實現農業農村發展,社會主義榮辱觀回答的是怎樣為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的實踐和理論進一步回答了發展的領導核心問題,推進建設和諧世界從中國與世界關系的角度回答了中國堅持和平發展和對世界和平貢獻的問題,轉變發展方式回答了實現科學發展的途徑,建設生態文明,指出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對當代中國文明建設的新要求,弘揚中國文化,增強軟實力,指明了中國科學發展中文化建設的新使命。
總之,十7大以來黨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做出的所有重要理論創新,都是圍繞“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這個根本問題所展開的。所有這些重要戰略思想,都極大地深化了發展這個當代中國的主題,回答了科學發展這個當代中國最緊迫的課題。其中,科學發展觀是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也是統領黨和國家一切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