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人最基本的時代責任

時間:2022-07-14 06:18:00

導語:中國共產黨人最基本的時代責任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國共產黨人最基本的時代責任

回顧中國共產黨80余年的奮斗歷程,我們可以看到,對于中國共產黨人來說,任何時候和任何情況下,都面臨著這樣一個基本的使命和任務,即如何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在不同時代,如何正確地解決馬克思主義與時展的要求和具體的實際結合起來,構成了中國共產黨人義不容辭的責任。以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依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根據國際和國內形勢的新變化,根據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面臨的新問題和新任務,根據黨肩負的歷史使命和黨的自身建設的實際,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的十六大又將其載入黨章。這明確告訴我們: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與時俱進,不斷進行理論創新,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最基本的時代責任。

(一)

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和中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是中國共產黨人必須始終遵循的一個基本原則和普遍真理,是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的必然要求。

社會實踐是不斷向前發展的,人們的思想認識也是不斷前進的。馬克思主義不是一種固步自封的宗派主義派系,相反,馬克思主義在其發展的每一階段,都不斷地吸收同時代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發展中的有價值的科學成果。因此,馬克思、恩格斯非常強調要不斷修正和深化已有的認識,如對于《共產黨宣言》,他們指出:“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并沒有什么特殊的意義?,F在這一段在許多方面都應該有不同的寫法了。由于最近二十五年來大工業已有很大發展而工人階級的政黨組織也跟著發展起來,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實際經驗而后來尤其是有了無產階級第一次掌握政權達兩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實際經驗,所以這個綱領現在有些地方已經過時了?!盵1]他們始終強調,他們所創立的基本原理的實際運用,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實踐證明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真理,就其本性、可能性和總的趨勢而言,是具有普遍性的,適用于全世界無產階級的解放斗爭和社會主義運動。但馬克思主義在哪一個民族、哪一個國家何時發揮作用,以及作用的方向和大小,則取決于滿足這個民族、國家實踐需要的程度;各個民族、國家的客觀情況、實踐特點是千差萬別而變化發展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沒有也不可能預先給出解決具體問題的現成答案。這就要求人們要樹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把馬克思主義與具體實際相結合,在實踐中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態度。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實踐證明,凡是能夠很好地實現馬克思主義與本國實際相結合這一基本原則的,往往都是社會主義在理論和實踐上實現重大突破的時期;而放棄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抑或不顧實際生搬硬套馬克思主義的“本本”和外國經驗,都無不是以挫折和失敗而告終的。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指導下,列寧結合俄國的具體實際,突破了馬克思恩格斯關于無產階級革命必須在幾個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同時發生的論斷,提出了“一國勝利論”,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以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領導集體,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從中國的國情出發,突破了“城市中心論”的模式,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創造性地提出了以農村斗爭為中心,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思想,指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之后,又成功地實現了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轉變,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使中國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進入了新的偉大實踐,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在改革開放的實踐中認真總結了建國以來和改革開放以來的建設社會主義的經驗和教訓,總結國際經驗,突破傳統的社會主義模式,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初步回答了中國這樣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一系列的問題,從而形成了鄧小平理論。鄧小平在黨的十二大報告中精辟地指出:“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盵2]以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動的歷史時刻,立足于新的實踐,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把馬克思主義與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相結合,在實踐中不斷推進理論創新、體制創新和科技創新,突破了一系列僵化的不合時宜的思想觀點;創造性地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的十六大將其載入新黨章。同志在十六大報告中指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繼承和發展,反映了當代世界和中國的發展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強大理論武器,是全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叭齻€代表”重要思想,既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牢固堅持,又是對馬克思主義創造性的發展,實現了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推動理論創新的統一。

(二)

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實踐——認識——實踐的—般運動規律,決定了必須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具體實踐相結合,并在實踐中堅持、運用和豐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

其一,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具體實踐相結合,是由馬克思主義內在本質決定的。首先,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正是由它揭示了真理的客觀性和普遍性所賦予的。然而,也正是這種真理的客觀性和普遍性,決定了馬克思主義一方面是普遍有效的,必須堅定不移地加以堅持和遵循;另一方面又不可能離開客觀事物和具體情況,因為普遍真理的有效性和生命力只能植根于客觀事物的具體發展過程之中,因而必須根據不同時期的具體的客觀情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其次,馬克思主義不是空洞說教,更不是書齋里的玄思冥想,而是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指導思想和精神武器,是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偉大工具。因此,馬克思主義的根本使命和歷史職能在于引導共產黨人和人民群眾創造性地建設新世界,馬克思主義的強大和活力就來自于共產黨人的實踐活動。因而馬克思主義的實踐性也決定了共產黨人必須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具體實踐相結合。

其二,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具體實踐相結合,符合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般運動規律。馬克思主義哲學認識論認為,人們在改變事物的實踐活動中,只有經過從感性到理性、從具體到抽象爾后又經過從理性到實踐、從抽象到具體的整個認識過程,人們才能掌握科學的真理。就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和基本原理來說,是已經在過去的革命歷史實踐中完成了由實踐到理論的運動過程而客觀存在著的科學理論,是被無數次革命實踐所證明了的客觀真理。但是,要把它付諸實踐,還須繼續完成從抽象到具體、從理論到實踐的認識過程和運用于改造世界的實踐過程,這就是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和具體實踐相結合的過程,是在結合的實踐中堅持、深化普遍真理的過程,同時也是總結、提煉新的認識、新的理論,從而豐富和發展普遍真理的過程。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的根本指導思想,作為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理論基礎。在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每一個重大時刻,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引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以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在新的理論飛躍中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新的理論體系,又開辟了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同志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指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發展的、前進的。全黨必須在思想上不斷有新解放,理論上不斷有新發展,實踐上不斷有新創造,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徹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各個領域,體現在黨的建設的各個方面,使我們黨始終與時展同步伐,與人民群眾共命運。

同志強調指出,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理論基礎。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堅持科學理論的指導,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是黨的基本經驗。這就告訴我們: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具體實踐相結合,與時俱進,始終是中國共產黨人所肩負著的應有的時代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