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要堅持擴大民主的改革方向

時間:2022-07-16 11:26:00

導語:干部要堅持擴大民主的改革方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干部要堅持擴大民主的改革方向

擴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是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內容,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也是在干部工作中堅持群眾路線、選準用好干部、防止用人不正之風的有效措施。近年來,適應政治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和廣大群眾民主意識不斷增強的要求,我們堅持把擴大民主作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嚴格按照有關政策法規明確的條件、程序和方法選拔任用干部,加大改革創新力度,貫穿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全過程,努力實現由“多數人”從“多數人”中選人,促進選人用人程序和方法更加科學規范,為全市建設發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

一、完善干部初始提名方式,將民主推薦作為干部選拔任用的必經程序干部初始提名是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最關鍵、最重要、最基礎的環節。1995年《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暫行條例》下發以來,特別是2002年7月《干部任用條例》正式頒布后,全市各級黨委(黨組)把民主推薦作為考察黨政領導干部的必經程序,把民主推薦結果作為確定考察對象的重要依據之一。2006年,我市在調整補充局級領導班子后備干部和公開選拔副局級領導干部工作中,進一步完善干部初始提名方式,除民主推薦、組織推薦、個人自薦外,還拓展了群眾舉薦的渠道,探索社會舉薦干部的途徑和方式。一些區縣規范社會舉薦干部的辦法,研究出臺了相關的制度和措施。要求社會舉薦干部時要填寫《干部推薦說明書》,簡要說明被推薦人的基本情況、推薦職務、推薦理由、被推薦人的缺點及推薦人自己的簡要情況,并將《干部推薦說明書》送組織(人事)部門。

二、在干部選拔任用、換屆考察和定期考核中,認真開展民主測評和民主評議按照干部工作有關規定,進行民主測評、民主評議,探索不斷增強測評參與人員的代表性,研究確定參與人員的合理范圍,制定科學的測評指標和分值權重,提高測評結果的可信度和參考價值。在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面試中完善干部考評方式方法,由市委市政府領導、市委組織部和有關部委領導、市委有關部委干部部門負責人、市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選拔職位所在單位負責人、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和人力資源管理專家組成考核評價委員會。對于選拔非中共領導干部的,考核評價委員會成員還包括派市委負責人、無黨派代表人士等。由選拔職位所在單位領導班子成員、中層干部、所屬事業單位主要負責人、群眾代表組成群眾評委,對面試人員進行評分,并占有一定的分值權重,保證了選人的準確性,實際效果和社會反響較好。

三、不斷改進和完善干部考察的方式方法自2001年開始,我市部分區縣先后試行了考察預告和差額考察制度。實行考察預告,暢通了群眾知情和反映問題的渠道,增強了干部考察的廣度和深度;實行差額考察,進一步落實了群眾在干部工作中的選擇權。在具體的考察工作中,采取擴大談話范圍、實地考察等方式,廣泛聽取各方面群眾意見,提高干部考察工作的真實性和準確度。按照《干部任用條例》要求,在提拔任用干部時堅持做到不經過組織部門考察的不予上會討論,嚴把干部選拔任用的“入口關”。在2006年區縣換屆中,擬提拔人選考察對象確定后,在不小于參加領導干部大會人員范圍內進行公示,實行差額考察,充分運用市委巡視組對區縣工作的巡視結果、市委常委會分析區縣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有關情況以及市委日常掌握的有關干部管理信息,對區縣領導班子進行全面綜合評價。開展民意調查,了解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在群眾中的口碑和政治聲譽。2006年區縣換屆,按照中組部《體現科學發展觀要求的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試行辦法》的要求,結合群眾關注的突出問題,設計問卷,在區縣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部分基層群眾中,對區縣黨政領導班子進行民意調查。同時,在對市直部門領導班子進行績效考核時,市委組織部還委托統計部門,從工作層面和社會層面,在服務對象、市民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特約監察員等范圍內,針對有關部門的工作開展了群眾滿意度調查。

四、在干部管理決策方面擴大民主一是實行全委會票決制。2003年初,我市制定實施了《中共北京市委關于區縣黨政正職擬任人選和推薦人選實行全委會投票表決和全委會閉會期間征求全委會成員意見的辦法(試行)》。截至目前,市委全委會已對21名區縣、市政府委辦局黨政正職領導干部進行了投票表決,對40名區縣黨政正職領導干部征求了全委會的意見。二是探索市委組織部與市委市政府主管領導溝通干部工作機制。在不斷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組織部門與黨委政府主管領導的溝通機制,組織部每年與市委市政府主管領導,結合其所分管部門事業的發展、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履職情況,分析班子,研究提出相應的建議措施,實現管人、管事相結合,選準人、用好人。三是建立定期議班子、議干部制度。近年來,我們探索建立了市委常委會定期議班子、議干部的制度,對區縣和市直部門領導班子建設現狀、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在此基礎上提出加強區縣局級領導班子建設的措施,向市委常委會專題匯報,為干部選拔任用決策提供參考。

五、推行干部任前公示制,疏通民主監督渠道,擴大干部日常管理中的民主1999年,我市在西城區、平谷縣進行了領導干部任前公示試點。2000年以后在18個區縣和其他黨政機關單位有步驟地對處級和副局級領導干部實行了任前公示。目前這項工作已在全市范圍推開。任前公示在干部任用之前增設了一道“關卡”,為黨員群眾了解、選擇、監督干部進一步疏通渠道,有效地減少了用人上的失誤失察,黨員群眾稱贊這種做法是“干部選得準不準、先交群眾審一審”。近兩年來,我市加強干部日常管理,對市直部門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職責績效進行考核評價,推動干部人事管理從以職務管理為主向以職責管理為中心轉變,形成了集主管領導考核評價、領導干部評價、班子成員評價和干部群眾評價于一體的評價體系,保證了考核結果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公正性,評價人和被評價人、考核部門和被考核部門對考核結果一致認可。同時,完善干部年度考核工作。

六、完善民主支撐手段一是探索建立科學的考核指標體系。近年來,我們根據不同類型的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具體情況,研究制訂不同的考核評價標準和指標體系。在開展市直部門職責績效考核工作中,在領導班子考核方面,從重點工作、施政成本、依法辦事、班子建設、黨風廉政等五個大的方面進行定量考核;在干部考核方面,從德、能、勤、績、廉五個方面進行定量考核。這樣,不斷提高考核評價的針對性和技術含量,確保民主的實效性。二是建立完善干部管理信息系統。以市干部管理信息中心為依托,對照中組部信息結構體系標準,認真梳理我市現行干部信息管理系統中的信息條目,探索全市干部管理信息共享聯動機制。加強日常信息的收集和存儲工作,錄入包括干部工作價值觀測評信息、心理素質測評信息、人大評議信息、巡視組巡視信息等20余類,建立信息動態存儲系統,開發業務軟件應用系統,初步形成集基本信息管理、動態信息管理、績效考核、素質測評、智能分析、輔助決策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干部工作管理信息體系。三是開發現代領導人才測評工具。開發領導人才工作價值觀評價工具,構建黨政領導人才價值觀測評因素模型,了解和評價領導干部能否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樹立正確政績觀,如何看待自己的職位、職責,能否堅持為人民服務等。開發領導干部勝任特征模型,探索干部綜合素質測評方法,了解和評價領導干部的綜合素質與所擔任職務的匹配程度。運用心理素質測評,了解和評價領導干部的性格氣質特征、心理承受能力等。這些測評方式是對現有考評方式的有益補充,與民主推薦、民主測評、組織考察結果相互印證,為干部管理決策提供了參考。

七、擴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要認真把握和妥善處理各方面的關系要能真正將群眾在干部工作中的民主權利落到實處,保證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正確方向,促進干部工作的健康發展,需要認真把握和妥善處理以下幾方面的關系:正確處理擴大民主與黨管干部之間的關系。在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中,我市各級黨委(黨組)遵循黨管干部的原則,充分發揮組織把關作用,正確行使黨委黨組的干部提名權、考察權、決定權和監督權。同時通過多種方式和途徑切實保障群眾對干部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堅持從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選人用人,用大多數群眾擁護和贊成的人。堅持民主集中制,把群眾意見作為識人用人的重要依據,發揮“票”的作用,讓群眾盡可能多地參與領導干部的選拔任用工作;注意防止將擴大民主絕對化,用群眾意見取代干部標準、取代集體決定。正確處理黨內民主與人民民主的關系。在干部工作中,我們堅持以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將黨內民主與人民民主有機結合起來。我市實行了全委會票決,增加市委常委會討論決定任免的局級干部職務范圍,擴大黨內民主。在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民主推薦、民主測評和個別談話等環節,把干部選拔的標準、要求和程序交給群眾,讓黨員群眾真正參與到干部推薦、選拔的過程中來。使黨內評議轉變為黨內黨外評議相結合。這樣,通過擴大黨內民主,進一步帶動和引領人民民主的健康發展。正確處理擴大民主與依法辦事的關系。擴大民主是依法辦事的基本前提,依法辦事是擴大民主的重要條件。

近年來,中央和市委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干部工作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辦法,初步形成了相互配套、有機銜接的干部選拔任用、考核評價、教育培訓和管理監督機制,構成了較為完備的干部人事工作法規體系。我們注意加強對干部人事工作法規的宣傳和培訓,不斷提高廣大干部群眾的法制觀念,按照黨內法規要求的條件、程序和有關紀律,在干部選拔任用過程中嚴格執行民主推薦、民主測評、民主評議、民意調查、組織考察、任前公示等方面的規定,依法落實和擴大民主,將擴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納入法制化、規范化的軌道。同時,進一步強化各級黨委黨組和組織人事部門干部的群眾意識和民主意識,引導和鼓勵組工干部深入基層單位、黨員群眾調查研究,聽取社會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切實增強干部工作政策法規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在干部工作中,努力創造有利于發揚民主的條件和氛圍,激發廣大群眾參與干部工作的積極性,拓展民主參與的廣度和深度,真正將干部人事工作政策法規確定的民主原則和民主權利落到實處。

正確處理依靠群眾與引導群眾的關系。擴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要求干部選拔任用工作要充分體現人民群眾的意愿、代表人民群眾的利益。因此,我們必須立足群眾、面向群眾,充分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為提高群眾的政治責任感、民主參與意識和素質,近年來,我市以局級領導干部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的宣傳動員為契機,通過電臺、電視臺、報紙等媒體,向群眾廣泛宣傳黨的干部政策和有關法規,介紹干部選拔任用的有關原則、條件、方法和程序,使廣大群眾了解和關注我市黨政干部制度改革的進展情況及取得的成效,幫助群眾正確認識自己在干部工作中的民主權利,引導群眾在參與干部工作的過程中堅持原則,樹立大局觀念,正確運用權利,認真履行義務,正確處理個人行為與組織行為的關系,不斷提高民主參與和監督的能力水平,切實保證民主的質量。

正確處理民主化與科學化的關系。擴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標,既要反映政治體制改革的一般要求,又要遵循管理科學和組織工作的內在規律。我們注意根據代表性、知情度和相關性,區分選任制、委任制等干部選拔任用的不同情況,科學界定并逐步擴大民主推薦、民主測評和民意調查等環節的參與人員范圍,合理確定不同類型和層次參與人員民主測評的分值權重。通過建立和完善干部管理信息系統,制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標準和指標體系,開發和運用民主測評數據統計軟件,研發干部素質能力測評工具,運用充分準確的信息、科學的評價標準、規范的程序和有效的方式方法,使干部選拔任用的決策者與民主參與者目標統一、標準一致、信息對稱,使民主真正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不斷提高民主效率,有力保證民主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