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委書記在創新管理會發言

時間:2022-09-25 12:51:29

導語:黨委書記在創新管理會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委書記在創新管理會發言

各位領導、同志們:

根據大會安排,我就如何在新形勢下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談幾點想法,不足之處請予以批評指正。

一、認清形勢,增強社會管理的信心和決心

當前我國社會大局是基本穩定的,由于我們正處在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和社會矛盾凸顯期,經濟飛速發展,大量社會矛盾淤積,社會建設相對于經濟發展現在處于滯后狀態。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審時度勢、與時俱進,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社會管理的重點在基層,難點在基層,鄉鎮是政權的基礎、改革的前沿、發展的重點和穩定的關鍵,其職能作用發揮如何,直接影響民心向背和黨的事業興衰。

自2012年列入市縣新農村建設示范點以來,按照生產發展、鄉風文明、生活寬裕、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體建設要求,頭的社會經濟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城鎮基礎不斷改善、村容村貌日新月異、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事業全面發展。事實證明,只有堅定信心,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才能推動經濟增長、社會進步以及人的全面發展。

二、深掘難點,鎖定社會管理的弊病和不足

在現行的鄉鎮社會管理格局中還存在著許多的難點,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鄉鎮政府管理職能乏力。一方面是鄉鎮指導村級工作乏力,村民自治的水平低,機制極不完善,村干部收入低,難以調動工作積極性,鄉鎮干部培訓學習時間少,指導水平不高。另一方面是基層干部管理乏力。鄉鎮干部普遍待遇偏低,工作缺乏積極性,干部素質不高,難以適應新時期的需要。鄉鎮在人事上沒有提拔任用權,普通干部很難有升遷的機會,導致思想不穩,工作不安,沒有積極性,導致干部管理難。

(二)行政管理服務缺乏創新。社會變化了,面臨的問題變化了,可是一些基層領導和干部應對問題還是老方法、服務群眾還是老觀念。仍然習慣于居高臨下、發號施令,對于群眾的需求和困難,缺少主動調查了解和上達。

(三)鄉鎮公益事業建設難辦。一是政策缺陷對農村公益事業的影響。各級財政計劃用于農村公益事業的資金數量就很少,而且資金在流向過程中還有截留現象,真正到農村的就更少了,落到實處的是少之又少。二是鄉村兩級債務重,財務管理混亂,干群關系不和諧,影響了農民興辦公益事業的積極性。三是村民自身公益意識淡薄和經濟承受力有限,農村內部的公益事業,一般是通過“一事一議”籌資籌勞政策規定來辦的,由于標準低、數額少,與解決農村公益事業發展問題的實際需要相距甚遠。

三、加強創新,力辟社會管理的對策和舉措

(一)解放思想、轉變職能。

在當前農村形勢下結合頭的實際情況,要努力實現好“三個轉變”:一是過去以“取”為特征的農村分配關系逐漸向“予”轉變;二是過去以“混”為特征的干群關系逐漸向“和”轉變;三是過去以“補”為特征的城鄉關系逐漸向“哺”轉變,直至實現富民強鎮、鎮域社會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目標。

(二)準確定位,把握重點。

當前頭的重點工作要緊緊圍繞“生態、旅游、商貿”的建設目標,統籌鎮村發展,著力于水利、道路、交通、電力、城建等基礎設施建設,用創先爭優的理念串聯于各項工作的始終,全力打造湖南省邊貿重鎮、省級安全生產示范鎮、生態旅游鎮、文化之都、美食之鄉。

(三)創新舉措,科學施政。

1、完善體制,強化干部管理。

一是科學設置鄉鎮機構。設置綜合性辦公室,如黨政辦公室、經濟發展辦公室、績效辦公室等,以整合資源,提高效率。二是在鎮村干部管理新方式,要全部實行績效掛鉤管理。積極探索農村“兩委”干部工作目標責任制管理新模式,探索出臺村干部工資、養老、醫療等政策。三是完善用人管人制度。推行干部選拔“差額推薦、差額考察”制,按績效定酬,競崗競聘,自加壓力,打破“大鍋飯”局面。四是加大培訓力度。經常性開展鄉鎮干部“充電”活動,加大“輸血”力度,使之不斷掌握新知識,增長新本領。五是強化問責與監督。加強鄉鎮干部的紀律監督、審計監督、群眾監督及社會監督。

2、創造優勢,推動經濟發展。一要創造人文優勢,狠抓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搞好“四送下鄉”活動。二是創造技能優勢,增強農民的適應能力。采取職業教育、技能培訓、外出取經、典型觀摩、現身講述等途徑,引導農民學會、用上、致富。三要創造產業優勢,增強農民的致富能力。大力發展二三產業,鼓勵農民自主創業,培育村級品牌。四要創造管理優勢,促進農民自治。發揚民主,讓農民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約束中增強參政意識、公民意識、法治意識、大局意識。

3、關注民生,推進社會事業。圍繞關注民生,抓好以農村危房改造和農村低保、五保等為內容的社會保障建設。圍繞傾聽民意,抓好信訪工作,變上訪為下訪,變日常管理為全程服務。圍繞解決民憂,建立健全鄉鎮政務中心服務平臺,推進“一站式”便民服務,推行辦點干部下村領辦、代辦、協辦、督辦制。圍繞惠農政策,警惕農民負擔“高壓線”,時刻不能松。圍繞農村合作醫療、城鎮醫保等,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圍繞教育國策,深入開展留守兒童關愛活動,推行留守兒童“家長制”;突出計生和諧,深入開展誠信計生和生殖健康優質服務,加強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確保計劃生育率。圍繞促進民安,搞好血防工作,創建文明衛生城鎮。

總之,在新的發展形勢下,關于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層面的問題,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進一步發現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