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產加工業安全整頓工作會議講話
時間:2022-03-04 03:25:00
導語:食品生產加工業安全整頓工作會議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增強做好食品生產加工業質量安全整頓工作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涉及到千家萬戶和每一個社會成員的切身利益。因食品質量問題影響人體健康甚至危及人們生命安全的事件時有發生。因一個小作坊毀掉一個大產業,因出現一次假冒偽劣毀掉一個行業的信譽,毀掉一個地方、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事例也屢見不鮮。遼寧海城豆奶事件、安徽阜陽奶粉事件的深刻教訓就是很好的例證。*的石蠟火鍋事件,給*火鍋產業帶來了幾乎毀滅性的打擊,市政府和市火鍋協會做了大量的工作才挽回部分影響。食品出了問題,它就會影響一個地方社會的穩定,貽誤地方經濟的發展,敗壞黨和政府的形象,就成了一個嚴肅的社會問題和政治問題。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把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等違法犯罪活動作為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重點,采取了一系列積極有效措施狠抓食品安全工作。剛剛閉幕的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公報中明確指出要“強化對食品、藥品、餐飲等的監督”。因此,各鄉鎮政府、縣級有關部門一定要站在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充分認識開展食品生產加工業質量安全整頓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把食品質量安全工作放在突出位置,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一抓到底,常抓不懈,抓出實效。
(一)開展食品加工業質量安全整頓是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構建和諧社會的基本要求。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近年來,每年都組織開展了食品專項整治活動,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違法行為,取得了一定成績。全縣食品安全狀況較過去有了明顯改善,食品安全監管機制初步建立,源頭治理開始起步,制假售假得到很大程度的遏制,市場秩序有所好轉,食品安全事故逐年下降,食品生產、加工、經營企業檔次較過去有明顯提高。但是,食品安全問題依然突出,假冒偽劣食品屢禁不止,廣大人民群眾的安全和健康仍然受到威脅。能否解決食品生產加工領域存在的嚴重問題,能否從源頭上節制假冒偽劣食品的危害,直接影響著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可以說,抓好食品質量安全就是為黨和政府分憂,就是為民解難,就是為民造福。為此,各鄉鎮政府和縣級有關部門要切實繃緊食品質量安全監管這根弦,充分認識做好食品生產加工業質量安全整頓工作的重要意義,全力抓好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二)開展食品生產加工業質量安全整頓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行動。當前,全縣共登記注冊食品生產加工企業(點)189家,其中80%以上屬作坊式企業,小、散、亂、差的狀況短時間內難以根本轉變,加之假冒偽劣食品違法違規活動越來越隱蔽,情況越來越復雜,導致食品安全監管難度越來越大。分散在城鄉結合部、鄉鎮、農村的食品小作坊量大面廣,生產工藝落后,加工設備簡陋,從業人員素質低下,對食品質量安全構成嚴重威脅;食品生產加工企業不按標準生產、以次充好、濫用添加劑、用非食品原料甚至有毒有害原料加工食品的問題相當突出,食品質量安全事故屢有發生;偽造和濫用標識標注,故意欺騙誤導消費者,廣大消費者合法權益得不到有效維護。因此,我們一定要從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角度,堅持以人為本,高度重視并切實抓好食品生產加工業整頓工作,促進經濟社會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三)開展食品生產加工業質量安全整頓是促進我縣食品工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食品生產加工業是一個產業關聯度較大的行業,特別是對農業有非常重要的帶動作用。資料表明,80%的農產品是食品生產加工業的原料,90%的農業龍頭企業是食品企業。因此,食品生產加工業的發展水平,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農產品的增值、增效、規模化經營和市場占有率,也影響著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和農村的發展。墊江是一個農業大縣,健康有序的農產品、食品的生產加工,對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只有通過整頓,才能更好地從生產加工源頭防范食品安全風險,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只有通過整頓,才能進一步促進企業誠信守法規范經營,推動“三個文明”全面發展;也只有通過整頓,才能進一步促進我縣食品生產加工業水平的提升,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協調、健康發展。二、加強領導,落實責任,確保各項工作措施落到實處
為促進整頓工作落實,確保整頓工作順利進行并取得實效,縣政府成立了以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縣府辦、質監局、食藥監分局、衛生局、工商局、農業局、貿易委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墊江縣食品生產加工業質量安全整頓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此次整頓工作的組織、領導和指導工作,研究協調解決工作中的具體問題。為保證各項工作措施落到實處,搞好整頓工作必須堅持做好以下四點:
(一)嚴格實行地方政府負責制。按照《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和《*市人民政府關于切實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實施意見》精神,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地方政府對轄區內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負總責。縣政府對全縣的食品安全監管負總責,鄉鎮政府對轄區內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負總責。當前,各鄉鎮要急于做的工作有四項:一是建立健全組織領導體系。各鄉鎮要成立由政府領導任組長的食品生產加工業整頓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組織、實施、協調開展轄區內食品生產加工業質量安全整頓工作。鄉鎮政府主要領導要切實負起總責,親自抓食品安全工作,真正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分管領導要具體抓食品安全工作,落實食品安全工作的監管責任制;有關部門和工作人員要常抓、真抓食品安全工作,真正形成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的食品安全責任體系。二是制定食品生產加工業質量安全整頓工作方案。各鄉鎮政府要按照此次會議精神,結合實際,及時制定出本鄉鎮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具體措施和意見,并將每一項監管措施和監管任務進行分解,明確目標,明確進度,明確要求,確保食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見實效。三是召開有食品企業負責人、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工作人員參加的食品生產加工業質量安全整頓工作會議,傳達貫徹本次會議精神,安排部署轄區內的食品生產加工業質量安全整頓工作。四是簽訂食品安全責任書。縣政府已與各鄉鎮簽訂食品質量安全責任書,希望大家信守承諾,認真履行職責,把工作抓好抓實。會后,各鄉鎮要盡快制訂符合鄉鎮實際的食品安全責任書,并與轄區內的食品企業、有關個人簽訂,以明確職責,落實責任。各鄉鎮要將以上四項工作落實情況于本月31日前報縣食品生產加工業質量安全整頓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質監局,聯系電話:*,聯系人:*)。(二)建立和完善部門協調聯動機制。按照縣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全縣食品生產加工業質量安全整頓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縣級各有關部門要明確職責,采取分段監管為主、品種監管為輔的方式,進一步理順食品安全監管職能,明確責任,分工合作,協調一致,加強溝通,形成合力,保證各項監管措施落到實處,確保食品安全和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質監部門要在加強食品生產加工環節質量衛生日常監管的同時,牽頭做好這次整頓工作的具體實施,并會同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適時對各地的整治工作情況開展督查。工商部門要認真做好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的食品生產經營衛生許可證、生產許可證等前置條件的審查、登記、核發營業執照工作,堅決取締無證照生產銷售食品行為;依法查處銷售假冒偽劣食品的違法違規行為,食品虛假廣告、商標標識侵權行為,食品流通領域利用購銷合同進行欺詐的違法違規行為;負責批發市場、集貿市場、商場、超市食品安全的檢查、督導及日常監督管理,及時將營業執照發放、吊銷、注銷等情況通報衛生、質監等部門。衛生部門要依法實施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的衛生許可,負責衛生許可的清理整頓,嚴厲查處違反衛生許可的違法行為,并將衛生許可證的發放、吊銷、注銷等有關處理情況及時通報質監、工商部門。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加強食品安全的綜合監督和組織協調工作。農業、貿易等部門要切實承擔好相應領域的整治任務。同時,要積極探索加強綜合執法、聯合執法的機制,避免不必要的重復檢測和重復執法。(三)大力營造社會監督的良好氛圍。要采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發動,使這次整治工作家喻戶曉,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的參與熱情。同時,要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調動食品生產企業的積極性,加強食品生產企業的自覺性和自律性,提高其食品生產企業質量安全意識。各食品安全監管職能部門要向社會公布舉報投訴電話,建立方便、暢通的舉報咨詢渠道,建立和完善相應的投訴舉報獎勵制度,廣泛借助社會力量進行群眾監督,鼓勵廣大人民群眾對生產、經營假冒偽劣食品的違法行為進行舉報,營造出全社會監督的良好氛圍。同時,充分發揮食品安全協管員的作用,加大對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質量安全監管力度。(四)嚴格責任追究。層層簽訂責任書等形式,其目的主要是明確相關部門、企業和個人的職責,保證措施到位、責任到人。各鄉鎮要對企業承諾的履行情況進行督查,并將有關情況及時向縣質監、工商、衛生、食藥監等相關部門通報。各監管部門要堅持依法行政,做到程序合法、手續齊全、處理得當。同時,要切實解決和糾正執法監督中的不作為和亂作為問題,堅決克服地方保護主義,增強大局意識,不得以任何形式阻礙監管執法,更不能充當不法企業和不法分子的“保護傘”。對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搞地方保護及在行政執法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單位和個人,要嚴格追究行政責任,情節嚴重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三、明確目標,狠抓落實,扎實開展食品生產加工業整治工作
第一,關于實行分類整治的問題。各鄉鎮要在普查摸清情況的基礎上,要按生產條件、質量管理能力、檢測能力、誠信記錄和產品質量安全狀況等將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劃分為ABCD四類,實行分類整治。對A類企業,我們要積極引導其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強化內部管理,通過質量體系認證,提高產品質量和檔次,走質量效益型的道路,并發展成為行業龍頭強勢企業。對B類企業,要督促其針對存在的問題查漏補缺,在生產條件、衛生條件達到市場準入要求后,允許其開展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同時督促和幫助其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穩定性。對C類企業,給予一定的整改期,整改期滿后,對生產條件、衛生條件達到市場準入要求的,允許其開展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并落實重點監管措施。對D類企業,要堅決采取果斷措施,實施關停并轉;對無證無照、屬黑窩點的企業依法堅決予以取締。第二,關于整頓重點的問題。要重點對國家已經明確實施食品生產許可證管理的大米、肉制品等28類食品和實施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的嬰兒配方乳粉、白酒2類食品進行整治,整治的范圍是食品、食品添加劑等4個方面8大類產品的生產企業和小作坊(包括有證照和無證照)、以及前店批發銷售、后廠規模生產的食品企業。各相關職能部門要加強對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監督抽查力度,對有不良經營紀錄及產品質量不穩定的,特別是分散在農村和城鄉結合部的小作坊、無證照的黑窩點、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要實行重點監管。要組織具有一定規模和聲勢的聯合執法行動,著力打擊城鄉結合部、農村等監管薄弱地帶長期存在的食品制假售假行為,嚴厲查處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沒有基本質量控制措施,產品標準不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使用非食品原料和濫用添加劑生產加工食品,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在食品中摻雜摻假以及產品質量低劣等問題。第三,關于建立健全長效機制的問題。要切實加大治本力度,不斷健全制度,完善機制,鞏固和深化工作成效。在全面推進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工作時,要堅持“三個嚴格”,確保發證質量和后續監管。要繼續完善食品質量預警機制、快速反應機制、案件移送機制、食品生產企業質量誠信機制、獎勵舉報制度、食品監管責任制、制假“黑名單”制度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強化巡查、回訪、年審、監督抽查、強制檢驗等日常監管手段,建立健全食品生產加工領域質量安全的長效機制。第四,關于發揮輿論導向作用的問題。新聞媒體要大力宣傳中央、市、縣有關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規定和要求,普及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知識。同時,積極宣傳各鄉鎮、各有關部門在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績和先進典型,堅決揭露、曝光食品安全方面的違法犯罪行為,及時跟蹤報道采取的措施及效果,大力宣傳重視質量、講求信譽的企業典型,大力宣傳優質食品、優良品牌和優秀企業,增強群眾消費信心。同時,加大外宣力度,提高我縣食品美譽度。最后,我再強調一點:整頓只是一個手段,真正的目的是規范企業的生產和經營行為、推動企業良性發展、提高我縣食品加工業整體水平,而不是想通過整頓來罰多少款,也不是想通過整頓來關閉多少企業。我們的職能部門要牢固樹立服務意識、大局意識,要將服務寓于規范整頓中,要在規范整頓中為企業服務,促進企業發展壯大,推動我縣食品生產加工水平上新臺階。當然,對確定為D類的企業,我們要堅決實施關停并轉,對無證無照、屬黑窩點的企業依法堅決予以取締。
- 上一篇:通信設備制造業不良庫存分析論文
- 下一篇:激勵性規制在電信業中應用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