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在城區建設專題會講話

時間:2022-01-10 03:51:00

導語:市長在城區建設專題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長在城區建設專題會講話

同志們:

總結回顧2010年新城區建設工作,研究部署2011年工作,動員相關部門單位和廣大干部群眾,進一步振奮精神,鼓足干勁,搶時間、抓進度,全面推進新城區項目建設,掀起新城區建設新高潮。剛才,建清副市長就新城區建設作了一個很好的工作報告,既客觀總結了去年的工作,又就在當前特殊時期如何推進新城區項目建設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希望大家認真領會,抓好貫徹落實。同時,新城區管委會、城管局、劍南街道三個單位的負責同志分別作了表態性發言,云南綠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總工程師就豐水湖項目建設工作作了發言,希望你們按說的做,做得更好,做出成效。

2010年是我市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快速發展、和諧發展的一年,也是新城區建設快速推進、全面推進的一年。一年來,新城區建設在同志們的共同努力下,克服了雨雪冰凍自然災害、原材料暴漲暴跌、全球金融危機等重重考驗和挑戰,取得了較好成效。剛才,建清市長總結了七大亮點,概括起來,至少有這么“三提”的特點:一是新城區建設提速。53個續建、新建項目全面推進,實際完成投資達9.6億元,累計完成投資達60億元,拉開了新城區總體規劃24.9平方公里的建設框架,人口達到5.6億人,新城區建設明顯提速。二是新城區品位提升。隨著和合塔、豐水湖公園、玉龍河、橋頭公園等系列文化景觀項目的開工建設和相繼投入使用,新城區品位明顯提升。三是項目運作能力提高。為解決建設資金短缺問題,既實施BT方式進行投資運作,又充分發揮城投公司融資平臺作用,向銀行貸款融資達3.47億元,項目運作能力明顯提高。借此機會,我謹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所有為新城區建設付出艱辛努力、所有關心支持新城區發展的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一、立足當前,放眼未來,充分認識加快新城區項目建設的重要意義

城市是現代文明的標志。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化已經成為國際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成為推動現代生產力發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內涵,成為衡量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正如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斯蒂格利茨所說:影響二十一世紀人類社會進程有兩件大事,一是以美國為首的新技術革命,二是中國的城市化。順應發展大勢,就而言,無論是立足當前,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全面落實“三保”任務;還是放眼未來,推動科學發展、跨越發展,都必須把城市建設放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堅定不移、持之以恒地推進新城區開發建設。

1、要站在全面落實“三保”任務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快新城區項目建設的重要意義。在國際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沖擊日益明顯的大背景下,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是當前的中心任務、緊迫任務。落實“三保”這一緊迫任務,需要我們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在增投入、上項目上,放在重民生、促和諧上,加快推進城市建設,以城建項目的大投入支撐經濟的大發展則成為必然要求。城市是各種生產要素和產業集聚的重要載體,城市建設是一種具有高乘數效應的拉動型經濟。據專家分析,城市建設每投入1元錢就會拉動其它行業產生效益4元錢,可帶動建筑、建材、裝飾和餐飲服務業等56個行業發展。按照這一系數計算,剛才建清市長提出今年新城區基礎設施投入超7億元,那么將帶動至少28個億的效益。因此,城建項目是保增長的重要支撐,特別是在當前工業項目受金融危機影響比較大的情況下,城市建設等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顯得尤為重要。可以說,確保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必須大力推進包括新城區在內的城市基礎項目建設。另外,隨著城市建設的加速推進,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城市環境不斷改善,市民生活質量不斷提升,這就是惠民生、促和諧。

2、要站在推進現代化中等城市建設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快新城區項目建設的重要意義。建設“開放大氣、和諧秀美”的現代化中等城市,是百萬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全市人民長期以來的不懈追求,是我們為之奮斗的共同目標。新城區作為現代化中等城市的核心區,作為今天乃至未來城市發展的戰略高地,它的形象與水平代表著現代化中等城市的形象與水平。為此,推進新城區開發建設,必須立足于現代化中等城市建設的大背景,把新城區的開發融入現代化中等城市建設之中,按照現代化中等城市建設的要求來謀劃、推進新城區開發,真正把新城區打造成為城市的新亮點,展現形象的新窗口,提升城市品位的新平臺,使之成為的亮麗名片,成為市民的魅力休閑之地、生態宜居之地。

3、要站在加速崛起、關乎長遠發展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快新城區項目建設的重要意義。經濟發展的競爭歸根結底是城市發展水平的競爭。當前,以大城市為核心的城市經濟圈的崛起,已成為當今世界區域經濟競爭和城市化發展的重要趨勢。如日本的東海道大都市帶,以東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為核心,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31.7%,但它集中了全國工業企業和工業就業人數的2/3,工業產值的3/4和國民收入的2/3。從我國的情況看,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三大經濟圈共創造了全國61.2%的GDP,58.3%的工業增加值和86.5%的外貿出口額,成為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重要引擎。著眼于的快速崛起和長遠發展,必須加快推進以新城區建設為重點的現代化中等城市建設,更加主動地融入以南昌為中心的城市群,更加主動地融入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全面對接,深化合作,在更廣范圍、更寬平臺、更深層次上參與競爭,共促發展。

二、擴容提質,彰顯特色,扎實推進新城區開發建設

新城區建設自2001年啟動以來,經過8年的努力,現已初具規模,建設面積已由7.7平方公里向24.9平方公里拓展,一座“開放大氣、和諧秀美”的現代化中等城市雛形初現。但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新城區建設中仍然存在配套設施不夠完善、城市特色不夠鮮明、人氣商氣聚集不夠快、重建設輕管理等問題,為此,推進新城區建設,要切實在擴容提質,彰顯特色上多下功、下深功夫。

1、要以路網建設為重點進一步拉開城市框架。隨著劍邑大橋的竣工通車,總規70㎞2的現代化中等城市路網框架基本形成,全長26㎞的城市二環路(劍邑大橋-豐源大道-新梅路-贛江大橋-龍光大道)全面貫通,環內面積達43㎞2,已建成34.6㎞2。下一步,要按照“打通卡口、接續斷頭、連環成網、四通八達”的要求,繼續加大路網建設力度,暢通城區道路,打通城市出口,拉開城市框架。關鍵是突出三個重點:一是盡快啟動至厚田一級公路建設,打通至贛粵高速通道,縮短南昌輻射半徑,主動融入南昌為核心的城市經濟群,形成至南昌半小時經濟圈,實現與長珠閩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和技術流的全面對接。當前,要在前一階段工作的基礎上,繼續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尤其是在高速公路開口子的問題上要盡量商定,力爭早立項、早啟動、早見成效。二是盡快啟動新105國道改線工程。在城市二環路貫通的基礎上,盡快啟動新105國道改線工程,推動城市三環建設,進一步拉開城市框架,構建現代化中等城市“內成網、外成環”的交通網絡。初步測算,三環全長34公里,環內面積76平方公里。三是全力服務南昌-贛州-廣州城際鐵路建設。現代化鐵路建設和鐵路公交化的進程,將極大拓寬各經濟圈內不同類型城市的商貿和服務業發展空間,推動大城市的智力資源向沿線城市擴散,區域經濟一體化將在城市群的分工與合作中進一步深化。爭取城際鐵路路線途徑和在設立站點,將對今后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報載,日本東京-新大阪之間的東海道新干線建成后,迅速拉動了名古屋的汽車產業帶、京都的電子通訊產業帶。1975年新干線從大阪進一步延伸到九州后,岡山、廣島、大分乃至福岡、熊本等沿線地帶的工業布局迅速發生變化,汽車、機電、家用電器等加工產業和集成電路等尖端產業逐步取代了傳統的鋼鐵、石化等產業,促進了日本產業結構的調整。通向仙臺、巖手的東北新干線運行后,沿線城市的人口和企業分別增加30%和45%。為此,務必從事關未來的高度,全力做好南昌—贛州城際鐵路的服務、溝通、協調工作。

2、要以聚集人氣商氣為目標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要本著便民利民的原則,按照建立“暢通無阻的交通線、商貿繁榮的經濟線、環境優美的風景線”的要求,進一步加強新城區基礎設施和配套建設,完善城市功能,聚集新城區人氣商氣。一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宜居新區。在加快供水、供電、供氣、垃圾壓縮中轉站、污水處理廠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基礎上,重點推進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加快推進豐水湖公園、劍邑公園、玉龍河改造工程建設,把豐水湖公園、劍邑公園、玉龍河打造成為新城區的新亮點和最大看點。二要加大城市綠化力度,打造宜人新區。強化“大綠化”和“造綠就是造福”的理念,按照“城市園林化”的思路,圍繞“林在城中、水在城中,城在園中、城在景中,城在樹中、城在綠中”的目標,以“一大四小”工程為載體,扎實推進城市綠化工作。要借用城市規劃紅線控制的理念,推行綠線控制,實行城市建設雙線控制,堅持紅線到哪里,綠線隨之延伸到哪里。要注重搞好城鄉結合部的綠化,使城與鄉之間自然結合、自然過渡。要把城市綠化作為景觀來設計,作為精品來設計,使我們的城市披上一件漂亮的外衣,妝扮得更加靚麗,真正實現綠樹環抱,綠水長繞,綠色滿園。三要加快城市產業發展,打造宜業新區。產業是立城之本、興市之基。新城區建設不能就城建抓城建,要把新城區建設作為拉動產業發展的平臺,培育產業的沃土,壯大產業的載體。在當前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影響日益顯現的背景下,要在發展賓招休閑、商貿物流等城市產業的基礎上,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在激活低迷的房地產市場上,出臺有效的政策舉措,提振市場信心,增強消費信心,幫助房企走出困境,提升房地產發展水平,以房地產市場的繁榮帶動城市經濟的繁榮,促進新城區人氣商氣的聚集。

3、要以彰顯特色為重點進一步提升城市品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于城市發展有一句格言:有區別才能存在。城市的品位,猶如產品的“科技含量”;城市的特色,猶如商品的“馳名商標”。一個城市沒有特色就沒有競爭力,沒有品位就沒有生命力。彰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一要注重傳統文化的弘揚。文化就是特色的核心。要深入發掘、傳承和弘揚底蘊深厚的劍文化、瓷文化、水文化、書院文化,把文化元素融入到城市雕塑、道路冠名和豐水湖公園等城市景觀建設中,讓城市建設烙上文化印象。要加快啟動洪洲窯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等文化工程建設,為傳承、弘揚歷史文化夯實載體。二要注重市民素質的提高。人是城市的主體,營造城市高品位的人文環境,要以提高人的素質為核心,把治城與育人結合起來,堅持以人為本,加大教育、管理和宣傳力度,提高市民整體素質。要大力發展社區文化,構建街道、社區、小區三級文化網絡,通過創新活動形式,不斷開展社區文化活動,豐富廣大市民精神文化生活,從而引導居民發揮主體意識,共創平安、優美、和睦、文明的城市環境,形成一種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人與自然相得益彰的文明氛圍。三要注重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三分建設,七分管理。”要樹立“建設與管理并重”的理念,在加強城市建設的同時,更加注重城市的管理。要大力借鑒發達地區的好經驗、好做法,有效探索城市管理新體制、新機制。要調整、理順城市建設和管理中各方面的關系,建立完善的行政執法體制,大力推進城市管理行政處罰權相對集中,解決行政執法機構過多、部門職責交*等問題,提高執法水平和效率。要積極采用高新技術對管理設備和管理手段進行信息化建設,推進數字化城管工作進程,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三、創新機制,狠抓落實,保障新城區項目建設順利推進

體制機制是一個管全局、管根本的大問題。加快新城區項目建設,最根本的是要創新保障項目建設、推動各項工作落實的體制機制。

1、要創新“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投融資機制。城市建設資金投入大,資金不足是主要制約瓶頸。特別是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持續蔓延、全球通貨緊縮趨勢明顯的大環境下,解決融資難問題,保障項目建設的有效投入,更是一個大問題、根本性的問題,需要各級政府、各部門共同努力,需要深入推進城市投融資體制改革,需要我們正確處理“看得見的手”與“看不見的手”的關系,發揮好政府主導與市場運作“兩只手”的作用。一要注重“上爭”,在項目包裝推介上下功夫。發揮跑項爭資前期項目包裝基金的作用,積極謀劃包裝符合國家政策條件的新項目,特別是對投資大、規模大的基礎設施項目要予以重點包裝,利用當前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寬松的貨幣政策,積極爭取國家項目資金,爭取商業銀行貸款,為工程建設項目提供資金保障。二要注重“外引”,在招商引資上下功夫。在注重引進工業項目、產業項目的同時,也注重城建項目的招商引資工作,要完善招商引資目標責任體系,全面建立招商引資重點推進項目包保責任制,全面創新工作方式和方法,努力提高招商引資的實效性。三要注重“內引”,在平臺建設上下功夫。提升土地儲備中心、國有資產管理運營中心、會計核算中心三個平臺的運行質量與水平,發揮其融資平臺作用,增強城投公司等融資平臺的融資能力,吸引和撬動社會資本參與城市建設,努力實現城市建設資金籌集、使用和管理的滾動發展,真正實現“以城養城、以城建城”。

2、要創新“資源整合、集約利用”的土地機制。土地資源是最寶貴的、最稀缺的資源。在實際工作中要注意處理好保護資源和支持發展、促進發展的關系,堅持有保有壓、區別對待,注重向內挖潛,切實保障城市建設項目的用地需求。一要立足合法用地,加大規劃修編力度。進一步搞好規劃修編工作,盡快將總規編制成果報請省人民政府批復實施,豐洛鐵路以東9.6平方公里的三期控制性詳規和火車站1平方公里的修建性詳規,要盡快推進,盡快完成,為新城區的建設預留空間,為現代化中等城市建設和的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力支撐。二要立足集約用地,完善土地市場運作機制。要不斷完善項目用地控制標準,保持適度從緊的土地供應總量,統籌考慮土地的涵養與出讓,著力提高土地集約利用度。在當前房地產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要堅持“寧愿流拍不濫拍”的原則,凸現土地價值。三要立足規范用地,加大閑置土地清理力度。要強化對存量和閑置土地的整合和清理。對城區存量用地,要整合利用;對于凡已出讓未用的“曬地”項目,必須拿出切實有效的辦法予以推動,限期啟動建設,否則依法收回其土地使用權。

3、要創新“落實責任、加強調度”的工作機制。現在已經是5月中旬,半年的時間就要過去了,我們的項目建設進度如何,如何確保項目按時推進,需要我們建立有效的工作機制。一要明確工作責任。按照有崗必有責、有責必盡責的原則,進一步完善城市建設和管理目標責任制,將今年要抓好的工作項目進行細化、量化,使每一個項目、每一項工作都真正做到責權明晰、責任到人、限時推進。同時,要進一步強化質量意識,切實履行項目質量終身負責制,確保各施工單位向社會提供放心工程。二要形成工作合力。新城區建設是一項全局性工作,難度很大,僅靠幾個部門是做不好的,這就需要樹立“全市一盤棋”的思想,搞好橫縱向的協調配合,共同擔負起新城區建設的目標、責任和任務。牽頭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相關部門要全力給予支持和配合,切實建立起聯動、互動機制。各責任單位要齊心協力,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精心組織,克服困難,真抓實干,確保了各項任務迅速啟動,全面展開,高效率、高標準、高質量地完成任務。三要強化工作調度督查。新城區建設項目推進工作責任大、任務重、時間緊,相關部門要加大對工作的調度督查力度,對每一項工作、每個階段的工作都要督查到位,及時發現問題,督促相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立即整改。特別是要進一步加大對大工程、大項目和群眾反映強烈問題的督查力度,提高督查質量,做到嚴查、勤查、細查,查后有結果,并定期通報各責任單位的任務完成情況,確保各項工作扎扎實實地向前推進,務求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同志們,推進新城區項目建設事關“三保”任務的落實,事關現代化中等城市建設大局,事關發展未來,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各部門各單位一定要進一步增強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以必勝的信念、創新的舉措、過硬的作風,扎實推進各項工作,為建設“開放大氣、和諧秀美”的現代化中等城市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