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縣人大代表監督員座談會上的發言
時間:2022-05-19 11:13:00
導語:在縣人大代表監督員座談會上的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交通局梁峰
2008年5月日
各位主任、副主任、各員委員,同志們:
2007年度,渦陽交通局在縣人大的領導和依法監督下,在縣人大代表監督員的支持和幫助下,渦陽交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全年新(改)建農村公路和村村通工程315公里(其中水泥路110公里),在建工程83.2公里,占年計劃任務的105.2%。投資260萬元,完成義門大橋維修工程;改建劉險橋2座,維修險橋5座,改建維修涵洞8道。新增農公班線2條,貨運公司5個;投資50余萬元,完成青町、龍山、石弓、義門、高爐等5個客運站建設;完成了西陽賈莊渡口和李窯渡口的標準化建設;實現交通規費征收1899萬元,同比增長4%;渦陽交通系統被授予全省交通系統文明子系統稱號,交通局被評為全省交通系統先進單位,被省建設廳評為全省園林式單位,在全縣四次“季環評”中,均列前五名;在全縣行風評議中被評為第二名,在全市效能建設互查中,受到通報表彰。
回顧一年來的工作,我們深切感受到,做好交通工作,關鍵是要立足職能,更好地接受縣人大的監督,使交通的發展自覺服從,服務于地方經濟的發展。為自覺接受人大監督,促進自身建設。我局及時與縣人大常委會溝通,在探索主動接受人大工作監督上作了一些工作,一是主動配合縣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及部分縣人大代表開展視察活動和調研工作,2007年兩次組織縣人大代表對我縣的村村通工程進行視察,并認真聽取了縣人大代表對交通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二是每半年、全年定期向縣人大作工作匯報,聽取建議,不斷改進工作方式;三是邀請縣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和縣人大代表參與和指導行政執法活動。去年8月份積極配合縣人大開展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和《安徽省公路路政管理條例》的執法檢查,取得了理想效果;四是聘任人大代表擔任行風監督員,對機關作風建設進行隨時監測,對反映影響機關作風建設的人或事堅決查處。五是積極辦理人大議案,建議共34件,其中道路建設方面16件,橋梁建設18件。在案件的辦事過程中,落實了具辦單位和具辦人員,對每一件議案和建議進行了認真研究和回復,做到了一案一答復、件件有回聲、事事有著落。凡是我局可單方面落實的議案、建議都予以主動辦理;對涉及到多部門的議案、建議,也積極協調,盡快辦理;對辦理條件尚不成熟,暫時不能解決的議案、建議努力創造條件,逐步解決落實
今年以來,我局更是傾聽縣人大代表呼聲,主動接受監督,充分發揮職能,按照縣委“振奮精神鼓實勁,圍繞重點抓工作,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工作要求,大膽創新工作方式,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各項工作實現了開門紅。
(一)積極組織人員深入各鄉鎮實際調查研究,對全縣2008年農村公路建設319公里的建設任務分解細化到各鄉鎮;
(二)繼續堅持2007年度在宣傳工作上的先進經驗,積極向各鄉鎮、廣大人民群眾宣傳“村村通”工程建設政策,盡可能多地籌集“村村通”配套資金;
(三)爭取革命老區建設資金575元,擬改建農村公路6條,38.4公里,助推“村村通”工程;
(四)新開工建設“村村通”83公里,目前已完成投資400余萬元,完工22.52公里,在建工程60公里;
(五)制定了《渦陽縣縣鄉公路大中修計劃》,計劃全年投資685萬元,對縣內的“9路6橋20個涵洞”(即青蒙路、丹史路、渦五路、耿王路、標張路、青李路、張義路、劉張路、十臨路;十里鄒橋、東安寧溝橋、劉溝橋、郭寨橋)進行養護和加固;
(六)繼續加強路政管理力度,出臺路政宣傳車20余次,印制路政宣傳單千余份,分發到各鄉鎮和沿路群眾,增強人民的護路意識,保護“村村通”建設成果。
(七)完成投資100萬元,建成42個招呼站;農村客運站建設1個,在建農村客運站2個。
(八)成立交通局直屬稽查隊,抽調精兵強將,定期上路稽查,嚴厲打擊個別車主存在僥幸心理,偷逃交通規費現象等措施,實現了渦陽縣交通規費征收首季開門紅。據統計,第一季度共征收交通規費698萬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6%,為全面完成2008年度交通規費征收計劃奠定了基礎。
(九)制定了《關于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一票否決的實施意見》和《渦陽縣交通系統反恐及安全防范工作預案》,修訂了《渦陽縣交通系統安全生產信息報送制度》,為安全生產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十)積極響應認真開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設推進年”號召,結合渦陽交通實際,一是成立了渦陽縣交通局反腐倡廉制度建設推進年領導小組,局黨組書記、局長梁峰任組長,其他領導班子成員為副組長,抽調專人辦公。二是研究制定了《渦陽縣交通局反腐倡廉制度建設推進年活動實施方案》,明確了活動內容、重點和工作目標;三是印發了《渦陽縣交通局2008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主要工作任務分解表》,對局屬各單位、機關各股室的工作任務進行了量化和細化。
以上匯報,如有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