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學習和實踐科學發展觀發言材料
時間:2022-07-16 03:22:00
導語:教師學習和實踐科學發展觀發言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
通過認真學習,使我對科學發展觀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科學的發展觀在教育事業中體現為堅持以學生為本,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建立有利于學生終身發展的學習機制、教育機制、成長機制。促進學生、老師、學校及教育的全面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源自教育資源的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在所有的教育資源中,教師無疑是最根本、最重要、最具決定作用的資源。所以,要把教育納入科學的現展體系,教師這種資源的挖掘與利用就是最關鍵的突破口。那么,在這樣的時代背景與要求下,教師就必須重新審視自己在教育中扮演的角色,對傳統教育觀下的“教書匠”要辯證反思,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
教師在傳播科學發展觀中的具有雙重身份。首先,作為受眾,教師要結合教育實踐,將科學的發展觀內化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形成立足學生終身發展的教育指導思想,沖破單一評價模式,構建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始終用賞識的眼光來認識我們的教育對象,對待學生堅持做到關愛、尊重、理解、寬容、激勵,讓學生在陽光下成長,在表揚中成才,在和諧的氛圍中全面發展。這樣的理念才是教師對科學發展觀的準確、深入的理解。
其次,教師本身也是科學發展觀的傳播者。社會的發展最終依賴并體現為人的發展,這是在科學發展觀中堅持“以人為本”的根本原因。所以,教師在傳播中應慎重地引導學生認識到自身對于社會全面發展所肩負的責任,從而對自身的發展產生強烈的欲望。發展不是單調的,而是全面的、豐富的、適宜人性的發展,帶給學生這樣的觀念,是為了喚醒學生全面發展的沖動,這種沖動付諸實踐并最終有所成就,在客觀上必然帶來社會的全面進步。當我們把問題歸結為“人”的時候,學生也將汲取科學觀念的營養,逐步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成長觀、發展觀,這也就是我們在學生中傳播科學的發展觀所要達到的最直接的目的。
二、存在的問題
自己緊緊結合教育教學工作實際深挖細找。發現了許多問題,
1、是思想還不夠解放。平時忙于教學及學生管理工作,在政治理論學習和業務學習上做得還不夠,對教育教學如何科學發展沒有形成成熟的理念,學習的自覺性不高,思想觀念滯后,導致工作思路不開闊。
2、是工作創新的力度不夠大。對一些需要創新的工作,缺乏闖勁,推動力度不夠大。
3、是深入調研不夠經常。忙于應付日常工作,深入學生開展調查研究不夠。
4、是只限于考慮自己的工作不出問題,在可持續發展上考慮得不夠。
5、是作風不夠扎實,仍然存在工作浮躁、急躁現象。
6、由于當前各項工作日愈繁重、工作效率仍需繼續提高。
7、、是工作經驗、對外協調和管理能力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提高。
8、、是終身學習的意識還不強,總覺得年齡大了,學習很吃力,記不住,就放松了學習提高。
三,自己針對發現的問題,制定了切實有效的措施辦法,思想上加強學習,學習黨和政府關于教育的各項政策,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把自己的工作與學生的發展結合起來。學習黨關于構建和諧社會的理論,以人為本,充分認識到自己不是簡單的教書匠,而是學生靈魂的塑造者,是和諧社會的建設者。在工作中一定要克服想當然的思想。要尊重學生的實際情況,尊重學生的認知特點,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在學習方面的思考、尊重學生的創造思維,而不能要求學生全盤照搬教師的思維。教師必須因時、因人、因勢利導,因材施教,我們的教育應當是創造一種適合每一個學生的教育,而不是選擇適合教育的學生。要抱著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態度,平時多關心學生,不僅關心他們的學習,還要關心他們的思想和生活,不僅關心優生,更要關心后進生,做學生的好朋友,現在老師不再是知識的唯一載體了,老師的主導作用是引導學生一起來學習,而不是簡單的把知識教給學生。要變教學工具為開啟新知識大門的鑰匙,變傳授知識為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在日常工作中,嚴以律己,率先垂范。身教勝于言教,這是一條普遍真理。教師這個職業有著其特殊性,我們以言育人,更要以行育人。全面落實素質教育,培養身心健康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我決心在接下來的階段繼續邊學邊改,以學習促進問題解決,以解決問題推動工作落實,把突出踐行科學發展觀應用到實際的工作中去。
- 上一篇:動漫設計藝術管理論文
- 下一篇:動畫藝術創作素材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