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集團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動員大會上的講話
時間:2022-12-09 10:09:00
導語:教育集團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動員大會上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9月22日,市一小教育集團黨委召開了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動員大會,市委教育工委書記、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鹽城市教育系統第二批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領導小組組長常逢生到會作了重要講話,現將根據記錄整理的講話內容摘要登載,供各地各學校學習和參考。
在全國上下喜迎祖國60華誕的美好時刻,全市教育系統第二批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拉開了帷幕,我希望一小教育集團黨委領導班子和全體黨員深刻認識學習實踐活動的意義,認真抓好學習實踐活動的“三個階段”和“六個環節”,密切聯系學校工作實際,著力解決學校發展過程中面臨的突出問題,確保學習實踐活動取得實效。一、正確評價一小所取得的成績,增強全體一小人的光榮感
1.南校區(市實驗小學)的建成標志著一小這所百年老校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2002年,一小人響應市委、市政府的號召,啟動了南校區的建設工程,2003年9月開始招生。可以這么說,一小南校區的建成和高位運行,極大地滿足了廣大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為鹽城人的子女上好學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2.辦學規模的擴大標志著一小已成為全市、全省甚至全國小學教育的航母。自2003年以來,一小已從一個校區發展成四個校區,辦學領域覆蓋小學、幼教,辦學體制涉及公辦、民辦。教職工人數由140多人發展成700多人,在校學生總數已達到1萬1千余名,這樣的辦學規模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是罕見的。
3.全國文明單位、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等一系列高規格榮譽的獲得,標志著一小在全國小學教育界確立了地位。近幾年來,一小先后獲得了多項高規格的榮譽,特別是連續兩次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文明單位”稱號,今年又被國家人保部、教育部聯合表彰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這些榮譽的獲得,充分表明了一小在全國小學教育界的地位。
4.成功打造一批由名特優教師組成的教師群體標志著一小在質量建設方面跨上了新的平臺。重視教師隊伍建設是一小的優良傳統,先后培養出15名省特級教師,目前在崗省特級教師9名,是全省乃至全國擁有特級教師最多的小學之一。今年,在市首批名教師、名校長評選中,全市共評選出25位名校長,40位名教師,一小就有名校長2人,名教師10人,一小的教師群體是全市乃至全省小學中最優秀的。
二、冷靜地分析面對的困難與存在的問題,增強一小人的責任感
1.發展帶來的債務給學校形成巨大的壓力。一小南校區的建設、幼兒園的置換與改建主要是靠銀行貸款建設的,但一小的債務是因為大發展帶來的,是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如果沒有這幾年的大發展,也就沒有如今的辦學規模,面對當前的困難,一小人應該同舟共濟、團結一致、共克時艱。
2.辦學規模的擴大給學校內部管理增加了難度。如今的一小已成為規模空前的基礎教育航母,但在規模擴大的同時也確確實實給學校的內部管理增加了難度,有許多新課題、新矛盾需要去研究、解決、化解。
3.幾種辦學體制并存的辦學格局增加了工作的難度。目前,一小教育集團公辦與民辦同時并存,700多名教職工中,吃財政飯的僅有230多人,其余的人員中既有自籌自支的,也有自主聘用的,辦學體制不同帶來的壓力無疑增加了學校工作的難度。
4.教師隊伍的專業成長仍然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不可否認的是,一小的教師隊伍總體上看是優秀的,但這幾年吸收了大批新教師,30歲左右的人可能占到百分之七八十,一小教師的專業化發展還任重道遠。
三、追求新的卓越,增強全體一小人的使命感
前幾年,一小通過大投入、大建設實現了大發展,今天的一小應該由大投入、大建設、大發展轉向大提升,即走內涵發展之路,提升辦學品位,創新教育品牌,實現一小也新的跨越。對此,我再談四點要求:
1.規范辦學行為,扎扎實實地推進素質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我們必須時刻堅持的辦學方向。今年,省教育廳提出了規范辦學行為的“五嚴”要求,這是我們必須堅持的行為準則。我希望一小人要在“五嚴”的背景下,進一步深入研究如何“減負增效”,如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真正辦讓人民滿意的學校,辦讓人民滿意的教育。
2.育人為先,深入推進有效教學。今年,市教育局組織實施了“有效教學年”活動,全體一小人要緊緊抓住課堂教學、作業布置與批改這些環節,精心研究,早出成效,出大成效。
3.積極開展校本教研,提升教育科研品質。希望市一小在打造品牌一小、文化一小、陽光一小、特色一小的同時,結合學校的實際與特點,強化校本教研,大面積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和專業素養,從而提升學校教科研的品質和辦學質量。
4.加強國際合作交流,提高知名度。當前,國際化辦學已是大勢所趨,市教育局十分重視國際合作交流工作,我希望一小在擴大合作交流方面,既要起好步,更要帶好頭,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結為友好學校”等多種辦法、多種途徑,不斷把這項工作推向深入,在更大的范圍提高學校的知名度。
- 上一篇:市教科院全體人員會議的講話
- 下一篇:全市教育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