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在創衛轉段大會發言

時間:2022-03-22 05:52:00

導語:市長在創衛轉段大會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長在創衛轉段大會發言

同志們:

今天有幸參加縣創衛工作轉段會議,和大家一起總結分析縣創衛工作的經驗教訓,研究探討下一步創衛工作的具體措施和辦法,感到非常高興。前面,聽了韋縣長對前一段創衛工作的總結以及對下一步工作的安排,也看了咱們縣上的創衛錄像片,同時,在剛才來的路上也看了幾條街的創衛效果,我感覺到一年多來縣的創衛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全縣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具體表現為領導重視,認識到位;宣傳廣泛,氛圍濃厚;措施得力,切實可行;重點突出,成效顯著。這里,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對大家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表示慰問。

關于創衛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具體任務,剛才韋縣長講的很明確,我就不再多講。這里我主要講四層意思:一是我們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省級衛生縣城的目的、意義和任務;二是為什么要創衛;三是怎么樣來創衛;四是能不能創衛。

一、創衛的目的、意義和任務

我想,創衛最終要達到的目的有三個:第一,人們的衛生理念、文明意識得到根本改變。如果我們創來創去,仍然是陋習未改,亂吐痰、亂扔紙屑、亂扔煙頭、亂扔雜物的現象比比皆是,說明創衛目的沒有達到。第二,城市基礎設施得到完善。如果說經過創衛,仍然是燈不明、路不平、草不綠、水不清、黑燈瞎火,污水靠蒸發、垃圾靠風刮,仍然是人民群眾罵聲一片,同樣說明創衛的目的沒有達到。所以說創衛,城市硬件設施必須上去。第三,城市管理的機制體制得到理順。如果說我們創衛仍然是依靠搞突擊性運動,隔幾天搞一次干部義務勞動,不能形成城市管理的長效機制,也說明我們創衛的目的沒有達到。城市管理機制體制的理順是一個很艱巨、很復雜,協調量、落實量非常大的過程。我在白水工作的時候,有一次省上領導來檢查,南門有一堆垃圾,幾個部門扯皮推諉沒人管,城關鎮認為是城建管的,而城建認為是城關鎮管的,最后我把兩家單位的領導叫來,二一添作五,一家處理一半。但是我們今天可以二一添作五,明天也可以二一添作五,長期怎么辦?另外還有一個收費的問題,收費都是兩家收,但事情卻沒有人管。這個問題不解決,創衛工作將如何開展?最后經集體協商,在城建局下設環境衛生局,收費、支出、打掃衛生全部由環衛局負責,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我剛到的時候,城市管理體制也沒有理順,存在很多問題,就拿打掃衛生來說,道牙下是城建的,道牙上是臨渭區的,道牙上的把垃圾往下掃,道牙下的把垃圾向上揚,非常簡單的一件事情,扯皮多年解決不了。再拿建筑垃圾來說,一個建筑垃圾,城建局、臨渭區、綜合執法局三家都管,但卻是各管一段,一個部門將建筑垃圾拉出來,放到背街小巷,背街小巷又由另一個部門管,又出錢運到城中村,管理城中村的又掏些錢將這些垃圾徹底清除,就這樣一堆垃圾要在城市中旅游幾圈。所以說,體制機制理不順,工作起來就會很累。最后,我們統一協調這些具體問題,打掃衛生不論道牙上、道牙下,由城建局一家負責,建筑垃圾由綜合執法局一家管,體制一下子理順了。

創衛的任務是什么呢?創建省級衛生縣城有8個入門指標、10個方面、60個項目、210個得分點。這些任務量大面寬,涉及到27個部門,其中污水處理場、垃圾填埋場、綠化率、除四害、三年無重大食品事故等8個入門指標必須達到。這些大家以前培訓過,我就不再多講。

二、為什么要創衛

第一,創衛是落實十七大精神、關注民生的需要。改革開放已經三十年了,城區廣大市民仍然生活在黑燈瞎火之中,污水蒸發、垃圾風刮,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衛生安全存在很多問題,要改善這種狀況,必須進行創衛。現在每年開黨代會、人代會、政協會,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都會就城區衛生、城市建設提很多意見和建議,老百姓的呼聲非常大。

第二,創衛是加快發展的需要。良好的環境是加快發展的基本條件,不論是開展招商引資,還是推進自主創業,都需要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過去,不管哪一個縣的書記、縣長,聽說上面要來人,立即要干三件事:全體干部掃地、鏟草、拾塑料袋。這是我們基本的一個門面和形象,連這都搞不好,其他工作肯定好不到哪里去。創衛不是說我們想不想搞的問題,而是形勢逼迫得我們不創衛就根本不行。目前,創建衛生城市工作在全國的反響非常大,特別是05年以來,呈現出了前所未有的高漲局面。目前全國已有82個城市被命為國家衛生城市,36個縣城被命名為國家衛生縣城。就我省來講,寶雞、楊凌、旬邑、鳳翔等8個城市已獲得了國家衛生城市稱號,西安市也通過了國家衛生城市驗收。西安市為什么想盡千方百計創國衛,因為這涉及到一個城市在世界上的地位問題,現在世界上排名文明城市、發達城市,都會考慮你是不是衛生城市。你連衛生城市都不是,說什么加快發展、招商引資、旅游興市,完全都是空談。

第三,創衛是改善人居環境的需要。縣城就好像是我們城市居民共同的家,外人進入這里,根據他所看到的景象,就能判斷出這個家里的人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所以說人居環境的好壞,也反映了人的素質和能力。只要大家都把城區當作自己的家來看待,自然而然就有了責任感和使命感,創衛就不愁搞不好。

第四,創衛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如果我們的城市還和過去一樣臟亂差,經濟發展、生活水平與居住環境非常不協調,根本體現不了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圍繞創衛工作,中、省都發出了通知,省政府8號文件明確要求以創衛為載體,促進社會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市政府決定創國衛成功的縣市獎勵300萬元、創省衛成功獎勵200萬元,要求都很明確。

創衛是一件好事、大事、難事、新事。說它是好事,這一點大家都有切身的體會和感受。說它是難事、大事、新事,是因為這件事情大家以前沒有干過。拿中心城市來講,89年搞過一次,02年搞過一次,結果都是流產了。到第三次創衛的時候,人民群眾就不相信。05年4月1日,市上在體育館開了一個4000人的動員大會,會還沒有散,就有人說這回又是吹牛。當時一些記者將這個消息發在一些全國性的網站上,各網站的反應都是“農業城市創什么衛?”、“把南方城市的經驗借給西北落后地區根本行不通”、“勞民傷財”等等置疑和懷疑,當時省、市的壓力都非常大,陳省長批示“難道西北地區農業城市就應該生活在臟、亂、差之中?”,潘省長組織召開了省上所有新聞媒體參加的大會,讓大家展開討論,大家的一致意見是:人窮,但不是臟的理由,西北地區落后,也不能整天生活在水深火熱、臟亂差之中。一場辯論消除了大家的疑慮,堅定了大家的信心。

三、怎么樣創衛

一是要領導掛帥,強勢推進。提高認識,加強領導,落實任務是一句官話,關鍵是要真真正正的抓好落實,領導包聯要真包,部門包抓要真抓。當初市上確定包聯路段領導的時候,市委、市政府的態度很明確,路長、路寬、難度大的給市委、市政府安排,比較容易的給人大、政協安排,結果難度最大的民生街分給了劉書記,劉書記帶領十幾個干部開了十多次會,僅市場建設就搞了半年。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所有領導圍繞各自包聯路段召開了多次協調會議,解決了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確實是流了不少汗、吃了不少苦,付出了艱辛的努力。當時韓書記包聯的是解放路,就這一條街,為了其中一戶搬遷,他親自跑了十五次。人大王主任包的是站北路,路線長、市場亂、任務重,原來的街道根本就走不過去,他和當時的交通局郭局長一天之內集中了100多名干部把馬路市場全部取締了。

閻書記包南京路,需要建一個市場,閻書記千方百計協調了20萬元將市場建立起來了。王部長包的是寶風鋼材市場,過去市上的鋼材市場都在老城,幾百戶人家,家家經營鋼材,這個鋼材市場的搬遷,搞了五年沒有成功,是多年的老大難,而我們通過招商引資新建的一個占地100多畝的鋼材市場閑置了五年。在這次創衛中,王部長親自掛帥,親自安排,親自操作,親自談話,僅用11天時間全部搬遷完畢,當時搬遷的場面確實非常壯觀,對全市拆遷的帶動作用非常大。給我分的是人民街二馬路,二馬路的門面是政府在98年批準建設的,每戶都花了5000塊錢,而且那一帶的門面70%是經營煙酒,每戶的年純收入達300萬元到500萬元,這次要把這522間門面全部拆除,那些人的情緒非常大,可想而知阻力有多大。怎么辦?當時我在城建局會議室組織群眾開會,五戶選一個代表,我講了一個小時,給大家講道理,告訴他們拆除是形勢的需要、是城市建設發展的需要、是創衛的需要、是提高大家經營效益需要。我同時表態,你們拆遷,后顧之憂由我來解決,或者大家集中到附近的貿易市場,或者再建一個大市場,或者把現有的門面進行改造,各人仍做自己的生意,講了以后大家都很支持,會后連夜安排包聯的6個部門工作人員每人包5戶去做工作,本人的工作做不通就給他家人做,再不行就給親戚做,是干部的就給單位領導打電話,七天全部拆除完畢。在創衛上,所有的市級領導每個人都是盡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每個領導都有典型事例,讓人非常感動。所以領導包聯一定要真包,你不真包,參與部門就沒壓力,工作就沒有辦法開展。

二是要嚴格標準,突出重點。創衛無非就是這么幾件事,一是感觀衛生。二是8項入門指標、10大方面、60個項目、210個得分點。三是基礎設施建設。四是單位、社區、城市的管理。創衛一啟動,必須要找到突破口。突破口怎樣找?首先就要搞好感觀衛生,十個字:棚、墻、門、線、桿、燈、樹、牌、花、聲。棚,就是拆除沿街的牛毛氈棚、彩條布棚、石棉瓦棚、塑料棚、木板棚等;墻,就是拆除沿街破舊的圍墻,壓占紅線的建筑墻,殘缺不全、整齊不一、質量不高的透視墻和其它亂涂亂畫不干凈的墻;門,整治沿街破舊污損的卷閘門、推拉門,東倒西歪的危險門、陳舊不堪的老式門;線,整治沿街的亂拉線、陳舊線、破損線、不用的線;桿,拆除整治沿街的壞桿、倒桿、有礙交通和市容的桿;燈,整治沿街的壞燈、舊燈、不美觀的燈;樹,整治沿街的壞樹、死樹、未修剪的樹、有坑沒栽的樹;牌,整治沿街不整齊的牌、標準不高的牌、字體不規范的牌、有錯別字的牌、有損城市形象不健康的廣告牌;花,整治沿街的蔫花、敗花、不鮮艷的花、擺放不到位的花;聲,整治沿街不分場合大喊大叫的喇叭聲、影響市民休息的工地噪聲、婚喪嫁娶的鑼鼓嗩吶聲、無事亂叫的警笛聲、小商小販的叫賣聲。05年國慶節,我們還提出“十凈”,即路面掃凈,地面沖凈,門窗擦凈,墻、欄桿刷凈,樹下、花壇拾凈,垃圾箱掏凈,人行道堆放物清理凈,大小車輛洗凈,樹木、樓房亂掛物取凈,所有人上街衣服穿凈。這“十字要求”、“十字方針”必須嚴格標準,突出重點。

三是要打好四場硬仗,做好五項工作。地磚鋪設、臨街建筑的刷改、庭院綠化、門店整治,是必須打好的四場硬仗。關于地磚鋪設,我們提出的口號是自己門前自己鋪、黨政機關帶頭鋪、所有門前都得鋪,原則是把有錢的、有權的職能部門往上頂,朝陽大街財政局包聯、民生大街公安局包聯、解放路國資委牽頭、前進路教育局包聯、三馬路土地局包聯,結果43條路段、45萬平方米,很快鋪設到位,而且財政沒掏一分錢。在這方面,各包聯部門、牽頭單位確實是出了力了。關于臨街建筑的刷改,當時我們也提出四句話:臟的清洗、舊的貼面,破損改造、新的沖洗。關于門店整治,也是一項硬任務,一條街、一個區域的牌、匾必須整齊劃一,做到一店一牌。另外,破損人行道修補、污跡污物清洗、門店牌匾拆補整治、綠化美化、野廣告清洗等五項工作必須做好。

四是要建立機制、強化管理。這項工作要和創衛四個硬仗、五項工作、“十字要求”、“十字方針”同步進行,邊創衛邊建立一套完整的規章制度。從創衛開始到現在已經形成了27個規范性文件,有些是市長令,有些是部門通知,有些是條例,需要哪一級發就由哪一級發,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

五是要建立一個好的用人機制。什么事都要人去干。第三次創衛之所以能夠成功,關鍵是抽了一批能干事的優秀干部。創衛一開始,常委會定的原則就是抽硬人、硬抽人,但大家對創衛沒有信心,創衛辦這個機構既不管人又不管事,沒有人愿意去,組織部抽了一批人,結果有人跑回原單位了。后來,隨著創衛的不斷深入,階段性成果不斷呈現,民心靠攏、士氣高漲,創衛的威信越來越高,鼓舞了大家,抽調的干部干勁越來越大。而且,市委、市政府也沒虧待創衛的干部,原來抽調的干部在換屆的時候基本上安排完了,提了5個正縣級、10幾個副縣級干部。這就是用人上的導向作用,讓真正干事的人得到提拔重用。

六是領導帶頭,媒體通報。大家都說創衛最難的是拆遷,其實大家根本沒有必要把它想得太復雜。的做法是黨政機關帶頭拆,市委、市政府帶頭拆。當時市委拆遷之后,媒體一報道,政府很快跟著拆了。市委、市人大、市政府一拆,水利局、土地局相繼跟著拆了。當時涉及創衛上的事,需要開會、需要編制、需要錢,我給曹市長匯報,曹市長表態,會什么時候需要什么時候開,人、經費上都給保障,非常支持。同時,市委、市政府兩名主要領導每月輪流到創衛辦檢查工作,這一月是劉書記,下一月就是曹市長,讓大家知道主要領導的態度。我們創衛開始時每周都要開例會,需要協調的事情非常多,后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工作的深入,大家的認識不斷統一、覺悟不斷提高,都積極要求創衛,許多開始很難協調的問題都得到了很好的解決,到最后幾個月,我基本上就不開協調會了,創衛辦的通知、督辦單一來,部門、單位都自覺地去干。創衛沒錢,就靠媒體通報,就靠“一報兩臺”(報、電視臺、電臺),當時南塘由一個部門牽頭,地磚鋪設排名最后,電視臺一曝光,單位領導壓力很大,全局動員,三天三夜把地磚鋪設完成,而且沒要政府一分錢。為什么工作推動不了、難以引起重視、行動遲緩?就是因為沒打到疼處,如果打到疼處,分配的任務都能很好的完成。市上創衛有一個發黃牌的制度,當時工商局門樓一直頂著不拆,最后發了黃牌,第二天工商局就帶頭把門樓拆了。所以說創衛能夠成功,市委、市政府堅強正確的領導,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七是要全員動員,全民參與。創衛成功之后,我在市委全委擴大會議上,講了兩個沒有想到,一是沒有想到全市上下在創衛上的認識這么統一,群眾沒有一個人說創衛不好。當時市搞了一次民意測評,老百姓普遍關心的主要有兩件事,一個是創衛,另一個是公路村村通。二是沒有想到創衛這么大的動作,沒有一個上訪告狀的。究其原因,我也總結了四句話:人人都干創衛之事、人人都知創衛之難、人人都想創衛之法、人人都享創衛之果。人人都干創衛之事,人人都知創衛之難,就是要讓每個人都去參與創衛。我們搞領導包聯、部門參與,不僅僅是讓你完成某一項工作任務,更重要的還有一個理念的問題,只有讓他參與了這一件事,他才能感受到創衛之難,否則,他不知創衛之難,而且意見還特別多,他一干知其之難,也就不給創衛提意見了。總之,創衛就是要讓領導不能閑、部門不能閑、大街小巷的群眾也不能閑。人人都想創衛之法,就是要利用知識競賽、文藝演出等活動來鼓勵、動員全社會成員都為推動創衛出主意、想辦法。人人都享創衛之果,就是要用階段性的成果推動大家堅持把創衛進行到底。某一條路段把地磚鋪了、美化亮化了,所有的人都能親眼看到、親身體會到這種變化,都會稱贊創衛的成果,那么干這項工作的人就會有光榮感、自豪感、成就感,就會持之以恒的把這件事搞下去。

四、能不能創衛

我認為完全能夠創衛,主要是基于以下幾點原因:

一是有強有力的領導班子。我們從上到下,從縣委、人大、政府、政協到各級,有一支強有力的、團結一致的領導班子,有一支善打硬仗的干部隊伍,有勤勞樸實的人民群眾,這是我們創衛最強有力的保障。

二是創衛有基礎。縣城市建設的基礎框架已經形成,而且經過一年多的工作,大家從思想上對創衛有了一個正確的認識,今天開會來了這么多人,并且都能排除干擾認真開會,說明大家在思想上都高度重視了。

三是創衛有實力。近幾年,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全縣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經濟社會發展步入快車道。通過前幾天市委全委會對上半年工作的觀摩,以及我平時掌握的情況,縣總體工作排在全市前列,一些工作在中省還有突破,經濟的快速發展為創衛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當然我們一些硬件還不到位,一定要加快步伐,盡快把這些硬件建設好。

我剛才看了一下,咱們縣委、縣政府三拆(拆墻、拆欄、拆障礙)帶頭了,就是門樓沒有拆,一定要盡快拆、帶頭拆。創衛需要建一批廣場,哪一個都需要200—300萬元,如果我們都能把單位綠化好,拆墻透綠,綠地共享,不僅少拿錢,還不費勁,也不和誰扯皮。我想一些單位不愿拆無非就是“三怕”:一是怕賊偷。這一點只要你管理好,不會有什么問題。二是怕露丑。單位長期臟亂差、班子散、人員懶,墻一拆,把這些就亮出來了。這是怕露丑的思想在作怪,其實我們把墻拆掉,也更有利于單位自身建設。三是怕損失。一些單位門樓、門墻修得那么好,拆掉認為是損失。在這一點上,我們要善于算大帳,我們建成一批園林式單位,就可以少建幾個廣場,哪種做法更節約資金,大家都可以算得出來。咱們現在抓工作就要實抓,我們既然提出來了就把這件事干好。我也相信,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有這么一支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干部隊伍,有勤勞樸實的人民群眾,創衛一定能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