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小春生產意見
時間:2022-12-12 12:47:00
導語:**鄉小春生產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鄉廣大干部群眾:
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任務,奪取2005年小春生產的全面豐收,以小春統籌全年,確保農業生產再上新臺階,促進農村經濟的持續發展。結合當前農業發展趨勢和我鄉實際,特提出如下生產意見:
一、2005年小春生產指導思想
2005年我鄉小春生產總的指導思想是:面向市場調結構,穩定糧油促品質,依靠科技攻單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提升小春生產科技含量,優化調整小春生產的品種結構和品質結構,大力發展優勢小春作物和品種,走糧經并舉的小春生產發展之路。
二、2005年小春生產的目標任務
2005年的小春生產要做緊緊圍繞高產優質高效,逐步實現小春作物的優化布局。具體目標是:增加蔬菜種植面積和豌葫豆、秋洋芋等雜糧面積,擴大雙低油菜種植面積,適當減少小麥面積。2005全鄉小春農作物總播面積為畝,其中:小麥畝,油菜畝,胡豆畝,豌豆畝,洋芋畝,蔬菜畝,飼料、綠肥等畝。各村務必結合當地生產實際,因地制宜制定相應小春生產目標任務,并及早將任務分解落實到位。
三、2005年小春生產技術意見
1.要千方百計保證小春播面。保證小春總面積關鍵是穩定兩季田面積,從既考慮小春又謀劃大春的實際出發,各村要抓住有利時機,早安排、早規劃、早動手,搞好兩季田開溝排水,老干田按7.2尺(含廂溝)開廂,新干田按5.2-5.4尺(含廂溝)開廂,實行統一放線開中心溝,主溝、廂溝、背溝、邊溝四溝配套,溝溝相通,主溝深度1.2-1.5尺,廂溝深1.0-1.2尺,邊溝、背溝深0.8-1尺。另一方面,要充分開發利用預留行大種豌葫豆、秋洋芋和蔬菜等作物,預留行的利用率達到90%以上。三是充分利用田邊地角,增種豌葫豆、油菜等。
2.要抓住高產播期,搶時播種。我縣小麥的最佳播期在10月25日至11月5日之間,油菜的最佳播期在9月15日至25日,移栽要在10月底前結束。這是為小春糧油奪取高產打下的良好基礎。
3.要推廣使用良種,全面更換退化劣質品種。2005年我鄉小春生產要堅決淘汰已經退化的綿陽26、28,綿農4號等小麥老品種,重點推廣使用抗病性、豐產性和品質較好的川農11、川農12,川麥32、川麥33等優良品種;油菜主推蜀雜6號、7號,川油18、川油21、綿油11號等優質高產品種;豌葫豆等小雜糧品種更換,主推中豌4號、龍豌1號,成葫14號、成葫15號等優質高產良種;蔬菜生產要將原來的“大路”菜更換為市場暢銷,行情看好的優質菜、精細菜;秋洋芋應選用成熟期早,豐產性、抗病性好的川芋56作種薯。規范種植,科學管理,這是小春生產優質增效的根本保障。
4.要推廣綜合配套技術,提高小春生產水平。
加強病、蟲、草、鼠、濕五害的綜合防治。要切實抓好兩季田的深溝排水,在深溝高廂的同時,大力推廣克無蹤、草甘磷、農達等藥劑進行播前化學除草;在病蟲防治上除選用抗病的品種外,要采用藥劑拌(浸)種;要抓好滅鼠工作,減少因鼠害造成的缺窩斷苗,確保播種質量。
旱地耕作推行預留行分帶輪作,實行增間混套復種,一臺土和壩地要繼續推行“雙六尺”,旱地春玉米、二季玉米要普遍推行“雙三尺”、“雙二五”、“二二五”模式,高磅田要堅持走旱路,采用“雙二五”或“雙六尺”模式,規范留行。
小麥推廣種子包衣,適時早播,精量播種,小窩蔬株密植,化學除草,綜合防治病蟲害等技術。保證凈作每畝2.5萬窩15萬基本苗,套作每畝1.5萬窩12萬基本苗的標準;堅持“穩氮增磷鉀,增施有機肥,補施葉面肥”的施肥原則。
油菜推廣適時早播促秋發,育苗移栽,培育壯苗,降低種植密度,實行小廂深溝寬窄行栽植,雜交油菜畝栽6000-8000株,常規油菜畝栽8000-10000株;施足底肥、早施苗肥、重施開盤肥,看苗施蕾苔肥,配方施肥等綜合技術。
洋芋增加種植密度,加大用種量,實施地膜覆蓋栽培,防治晚疫病。
豆類推廣鉬肥拌種,適時播種,增施磷鉀肥,綜合防治病害等技術。
四、提高認識,強化組織領導
近年來,由于多種因素,造成農民種田積極性下降,農民生產特別是小春生產連年滑坡,生產上放任自流,已推廣的實用技術倒退回潮,病蟲防治不力,致使農業生產再上臺階受到嚴重制約。對此,各村黨支部村委會要認真總結上年小春生產經驗教訓,切實加強對小春生產的領導督促和指導,實行責任制,搞好高產示范,確保各項任務目標的落實,實現2005年全鄉小春生產增產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