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進林果業快速發展
時間:2022-11-01 03:02:00
導語:全面推進林果業快速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于進一步推進伽師縣林果業發展的幾點思考
改革開放以來,新疆各地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人民群眾的生活條件有了明顯的改善。但是,由于各地自然條件、生產方式和管理方式的不同,新疆南、北部地區的經濟發展中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差距,可以說天山北部地區的經濟比較發達,南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比較緩慢。
我在農四師六十八團掛職期間,通過學習農四師部分團場的工作經驗并對天山北坡經濟帶進行認真地考察調研,進一步提高了對林果業在農業產業中的重要地位的認識,并對全面推進伽師縣林果業發展產生了許多啟示。
一、農四師林果業發展的現狀及主要做法
農四師位于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境內,東起南北疆交界的天山那拉提達坂,西至中哈邊境,北東南三面環山,成立于1954年。五十年來,全師各族干部職工繼承和發揚南泥灣精神,以"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的豪邁氣概實踐和鑄造了兵團精神,在亙古荒原上開創了阡陌縱橫、屋宇羅布、樹木成蔭,小城鎮初具規模的綠洲,使四師從無到有,不斷壯大,發展成為黨政軍企合一、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工交建商服綜合經營的特殊社會集團。
農四師所轄21個農牧團場總人口22萬人,所轄地域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有著豐富的水、土、光、熱資源,尤其是具有比較理想的葡萄生產土壤質地。主要農產品有糧食、油料、棉花、甜菜、瓜果、香料等。2003年,全師水果總產達19574噸,其中蘋果1578噸,梨1366噸,桃子9450噸,杏子236噸,葡萄1241噸。這些成績主要源于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一)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健全,農四師各級領導干部和廣大干部群眾積極改變過去的陳舊觀念,進一步解放思想,把大力發展林果業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渠道,以優質產品拓寬市場,以市場來調整林果業結構,使林果業快速步入高產、高效、低投入的發展道路。
(二)大膽引進,提高質量。從引進優良品種入手,加大了優質品種的引進力度,徹底改變過去的只講數量、不講質量的觀念。由于農四師過去的果樹品種差、產量低,不適應市場的要求,根本找不到市場。在這樣的壓力面前,農四師在優化品質上下工夫,積極培育和引進既高產、優質的果樹品種,努力在市場上創造堅實的立足之地。
(三)大力發展中、小型加工企業。農四師通過多年的探索和努力,建立了一批中、小型加工果品企業,解決了農民賣不出去水果的困難,農民對發展林果業的積極性日益提高。農民和企業之間形成了互相服務、互相幫助、共同發展的有利關系。
(四)建立健全專業組織、行業協會,構建市場和營銷體系。按照自愿互助的原則,支持以龍頭企業為主體,以農戶為基礎,建立各種形式的民間行業協會、商會等中介組織,通過市場機制發展專業合作組織,發揮其橋梁和紐帶作用,準確把握市場信息,建立專業化的產前、產中、產后市場信息服務體系,拓展市場,提高市場占有率,致富職工群眾。
(六)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全民參與生態與林果業建設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宣傳思想工作的政治優勢,通過電視、廣播、報刊等各類宣傳媒體,廣泛宣傳林果業發展的大好機遇、優惠政策、優勢品牌戰略、林果業發展規劃,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全面調動全師廣大干部職工、社會各界有識之士和龍頭企業投身于林果業發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伽師縣基本情況及發展林果業的必要性
伽師縣地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部,喀什地區。距喀什市75公里,東鄰巴楚縣,西接疏勒縣,南靠岳普湖縣,北依天山山脈的柯坪南支,西北與阿圖什市毗鄰。現轄11個鄉,2個鎮,自然資源,農副土特產豐富,總人口31萬人,人均收入1500元。主要有伽師瓜、杏、酸梅、小回香紅花、甘草、羊牛等,有“中國伽師瓜之鄉”、“中國杏之鄉”、“中國酸梅之鄉”的美譽。
近幾年來,隨著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深化,我縣林果業的發展也有了明顯的變化。林果業逐步走向規模化、多樣化、優質化。但仍然存在的果品銷售難、價格低等許多問題,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一)由于棉花價格的下降和伽師瓜市場的飽和,嚴重地影響了農民的經濟收入,促使進一步提高農民對林果種植的積極性,這對我們針對如何發展林果業提出了一個新的挑戰。糧食和棉花價格低、伽師瓜的銷售率不高的問題,無疑給予生產小麥、棉花、伽師瓜的伽師縣帶來了一個新的課題,這新的課題就是如何利用退耕還林的政策擴大林果業,促進林果業的產業化發展,以此來增加農民的收入。
(二)農業生產受自然災害的影響較大,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還很弱。伽師縣是一個地震多發地,自1996初發生6.9級地震以來,一直到現在不停地發生地震,除了地震以外每年還發生冰雹、洪水、干旱、風沙、病蟲害等自然災害,這些自然災害使農業生產受到制約。面對這種情況,發展林果業就是增加農民收入的一個必要的途徑。
(三)目前我縣林果業的發展中存在很多問題,主要表現為: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低,規模小,生產力水平不高,社會服務體系不健全,產前、產中、產后服務不配套等。
三、伽師縣發展林果業的優勢
(一)自然優勢。伽師縣作為一個南疆縣,夏天天氣炎熱,日照時間較長,氣候干燥,土壤適合于種植杏子、酸梅、葡萄、石榴、無花果、甜瓜等水果。
(二)基地優勢。我縣現有10萬畝杏子,3萬畝酸梅,2萬畝石榴和葡萄,每年可生產11萬噸杏子,2.5噸酸梅,這是很好的一個基礎優勢。在這個基礎上,不斷擴大面積、規模,才能形成一個市場優勢。
(三)品牌優勢。伽師縣以味美香甜的瓜果出名,“伽師瓜”品牌聞名全疆,這個“品牌”有望建成專業的批發市場。
(四)品種優勢。伽師的杏子耐貯存、便運輸、糖份高的特點,深受大家的喜愛,有其他地區無法替代的品質優勢。
三、促進伽師縣林果業產業化的幾點思考
(一)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深刻認識到促進伽師縣林果業產業化的重要意義。領導干部要轉變觀念,打破傳統的林果業生產模式,深刻認識到產業化是林果業發展的必由之路。當前,伽師縣林果業受到沖擊,若長期下去必將影響經濟的發展、農民收入的提高和社會的穩定,沒有林果業的發展就不可能有伽師農業和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其次,我縣各級領導干部要加強林果業產業化的組織領導,解放思想,積極探索,建立林果業產業化新格局,實現我縣林果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二)圍繞林果業產品的加工和流通,高起點地培植發展一批龍頭企業和龍頭產品。伽師縣在創建企業上,應先建立果樹育苗場、冷藏庫、果醬、果凍、果汁等加工企業。把企業生產出的新產品銷售與市場結合起來起來,形成完整的林果產業鏈,為農民提供系列化服務,實現產前、產中、產后服務配套,促進一體化的經營格局的建立,帶動千家萬戶發展。
(三)轉換經營機制,促進產業化組織形式不斷創新,為推進林果業產業化提供動力。實施林果業產業化,就必須逐步加大瓜果一體化進程,徹底擺脫計劃經濟體制的管理模式,形成一個以企業帶動基地、基地連同農戶的經營機制,實現林果產品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
(四)要正確處理農戶、鄉村、企業的利益關系。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采取行政命令的手段是搞不好產業化的,要采取產、售合同制,用合同明確農民與鄉村、鄉村與工廠之間的權益和責任,規范各自的行為,或與基地簽訂購銷合同,實行保護價收購,還可以在瓜果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各環節建立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企業,年終按股份來分紅。
總之,只要充分利用我縣的優勢,積極學習和借鑒北疆地區好的經驗和管理模式,不斷加大工作力度,我縣林果業就會得到快速發展。
精品范文
10全面質量管理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