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玉米地膜全覆蓋栽培的增產機理及技術對策
時間:2022-05-08 09:38:00
導語:地區玉米地膜全覆蓋栽培的增產機理及技術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技術推廣
內容摘要:在我鎮高山地區成功應用地膜玉米栽培技術的基礎上,我們又進行了低壩(海拔400米以下,下同)地區玉米地膜全覆蓋栽培的大面積推廣應用,并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本文分析和總結了該項技術的增產機理及技術對策,以期更好地提高低壩地區的玉米生產水平。
關鍵詞:玉米;低壩地區;地膜全覆蓋;增產技術
玉米是雙土鎮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常年種植面積在6100畝左右,占全鎮糧食種植面積的13%以上,產量占全鎮糧食總產的16%以上。而我鎮海拔400米以下地區的玉米種植面積占全鎮玉米面積的12%以上,而總產只占全鎮玉米總產的10%左右。為了綜合提高全鎮的玉米生產水平,結合低壩地區的生產實際和氣候特點,在推廣玉米肥球育苗移栽技術的同時,從2003年開始,進行了玉米地膜全覆蓋栽培的推廣應用,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1玉米地膜全覆蓋栽培的增產效應
1.1增產效果明顯。
2005年,我鎮在低壩地區推廣玉米地膜全覆蓋栽培400畝,占該區域玉米種植面積的51.8%,據抽樣測產和調查統計分析,平均畝產420公斤,比不覆蓋的增產62公斤,增17.3%,增加總產2.48萬公斤;柏楊村推廣100畝地膜全覆蓋玉米,平均畝產450公斤,比不覆蓋的增產66公斤,增加總產0.66萬公斤;雙土村種植地膜覆蓋早市玉米100畝,產鮮果穗7萬公斤,單產水平700公斤,增產效果十分顯著。
1.2經濟效益顯著。
低壩地區充分利用春季溫光資源,推廣地膜全覆蓋玉米,不僅能提高產量,而且還能使玉米上市期提早,經濟效益十分顯著。據典型測算:在投入上,玉米地膜全覆蓋栽培,每畝需超微膜1.8公斤,每公斤微膜按11.00元,成本為19.8元,蓋膜用工1個,用肥量與不蓋膜相同,在施足底肥的情況下,可不施提苗肥,比不蓋膜的,減少施肥用工1個,可與蓋膜用工相抵;在產出上,從增產水平看,每畝增產62公斤,按市場價每公斤1.50元計算,每畝新增產值95.00元,新增純收益73.20元,特別是種植地膜早市玉米的經濟效益更為顯著,每畝按鮮果穗700公斤、每公斤價格1.20元計算,每畝產值為840元。雙土村的150畝地膜玉米,經濟收入達13.5萬元,每畝產值為900元。
2玉米地膜全覆蓋栽培的增產機理
2.1地膜全覆蓋能有效地提高土壤溫度。
由于地膜全覆蓋有效地提高了土壤溫度,能抗御低溫對玉米出苗及苗期的不利影響,同時,還增加了玉米生長期的有效積溫,縮短生育進程,有利于玉米的抽穗揚花,避開了伏旱的威脅,不但提高了單產,而且還因為玉米的提早成熟,減少玉米在甘薯生長發育中的陰蔽影響,增加甘薯產量。調查結果表明:一是蓋膜增溫出苗快,直播蓋膜玉米在3月11日出苗,而露地直播的在3月16日出苗,直播蓋膜比不蓋膜的提早5天出苗;二是直播蓋膜玉米苗齊苗壯,直播蓋膜玉米的出苗整齊度在98%以上,很少有缺窩缺苗現象,在播期相同、田間管理一致的情況下,對幼苗期肥球育苗移栽蓋膜與不蓋膜、直播蓋膜與肥球育苗移栽不蓋膜的玉米,進行比較調查,蓋膜的苗壯葉茂長勢旺,不蓋膜的苗弱葉黃,長勢差;三是生育進程加快,蓋膜玉米的抽穗揚花期提前,揚花受精結實好,果穗禿尖缺粒現象減少,在對比試驗中,蓋膜與不蓋膜相比,拔節期提早9—10天,抽穗期提早3—4天,吐絲期提早5—7天,揚花期提早8天左右,成熟期提早6—7天,全生育期縮短6—7天。
2.2地膜全覆蓋能有效地提高土壤含水量。
地膜全覆蓋栽培減少了土壤水分的蒸發,有效地提高了土壤的相對含水量,能解決干旱對玉米植株正常生長發育的不利影響,特別是2004年的長期持續干旱天氣,蓋膜栽培的玉米,其葉片在中午均不萎蔫,植株生長正常,而不蓋膜的玉米均嚴重萎蔫。
2.3地膜全覆蓋有效地提高土壤保土保肥能力。
土壤蓋膜后,可防止大到暴雨直接侵蝕土表,控制了水土流失,也減輕了肥料的揮發和損失,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據試驗調查:蓋膜比不蓋膜的株高12—38厘米,莖粗增加0.5—1.4厘米,且不蓋膜的還增施了一次肥料,說明蓋膜的土壤保肥力強,能充分保證玉米植株健壯生長的需要,有利于果穗的分化而形成大穗,為高產打下了基礎,又據多年試驗的測產考種,蓋膜與不蓋膜相比,穗位高增加8—16厘米,果穗行數多0.6—1.6行,穗粒數多31.2—80.3粒,單產增15.9—23.8%。
3玉米地膜全覆蓋栽培的技術對策
3.1規范帶植,適時早播。
從小春播種開始,實行1.7—2.0米分帶種植,留足空行0.8—1.0米,為玉米規范種植、合理密植創造條件,確保小春和玉米都有一個協調、合理的高產群體。在規范帶植的基礎上,改變過去密度較稀的陋習,狠抓合理密植,平展型品種每畝2600株,緊湊型品種每畝3500株以上。根據地膜覆蓋土表后,地表5厘米土溫提高2—30c的有利條件,日平均氣溫達10—120c時,及時早播,使玉米抽雄吐絲期能避開高溫伏旱的威脅,特別是伏旱嚴重的地區,適時早播,可減輕高溫逼熟對玉米千粒重的影響,達到高產的目的。
3.2精細整地,嚴蓋地膜。
在播種前要翻挖空行,精細整地,平整廂面,廂面做成瓦背形,以利蓋嚴地膜,防止高低不平,膜面積水,壓破地膜而降低增溫保墑效應。播種施肥后,及時蓋膜,蓋膜時地膜要緊貼廂面,無皺折,膜的四周壓緊蓋嚴;破膜引苗時,破口盡量要小,苗膜間隙用細土封嚴,充分發揮其增溫、保濕、保肥的作用。據直播蓋膜與不蓋膜試驗,由于播種后及時蓋膜,增產在21.5%以上;在大面積生產上,凡是蓋膜早,蓋膜嚴,破口小,苗膜間隙用細土封嚴的地塊,其增產幅度都很大。
3.3施足底肥,及時追肥。
地膜全覆蓋栽培玉米,由于生育進程加快,各生育時期相應提早,對追肥造成了一定的難度,因此,必須施足底肥,及時施用拔節肥,重施穗肥。若底肥不足,追肥不及時,玉米植株會出現嚴重脫肥早衰,葉色發黃,中下部葉片枯死,功能葉綠色面積減少。據測產調查:未施足底肥、追肥不及時、嚴重脫肥的低產地塊,每畝單產310公斤,比施足底肥、及時追肥的畝產373.5公斤,減63.5公斤,減20.5%。
3.4及時破(揭)膜,加強管理。
在玉米孕穗期以后,其植株的光合產物開始向果穗轉移,同時還要通過根系吸收土壤中的大量水分和養分。要使玉米果穗大,籽粒飽滿,增加千粒重,提高單產,就必須保證植株正常生長發育所需溫度,若不及時揭膜,蓋膜所引起的高溫不僅不利于玉米植株生長,而且影響根系活力,特別是后期造成玉米高溫逼熟,植株早衰,其光合產物不能完全轉入籽粒,導致玉米籽粒不飽滿,千粒重下降而影響單產。據地膜全覆蓋玉米進行的破膜與不破膜對比試驗結果表明:破膜的千粒重為295.9克,平均畝產467.2公斤,未破膜的千粒重為269.9克,畝產432.2公斤,破膜的比未破膜的千粒重增26.3克,畝產增加35公斤,增8.1%。因此,及時破(揭)膜,防止玉米植株早衰,是地膜玉米增產的關鍵措施,揭膜時間在玉米抽雄前進行,主要將地膜的四邊,揭起透風即可。還要抓好去雄授粉,地膜玉米由于土壤疏松,易倒伏,加之施肥水平和密度較高,葉片互相遮蓋花絲,使之授粉不良,造成缺粒禿尖。據調查,實施人工去雄授粉的比未進行人工去雄授粉的,畝產增加43.5公斤,增10.2%。
二OO六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