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書記在造林綠化競賽活動動員會上的講話

時間:2022-04-26 09:52:00

導語:縣委書記在造林綠化競賽活動動員會上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委書記在造林綠化競賽活動動員會上的講話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增強開展競賽活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明確任務,把握重點,扎實開展好競賽活動;強化責任,狠抓落實,為開展競賽活動提供堅強保證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開展競賽活動,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搶抓戰略發展機遇的重要載體、開展競賽活動,是落實“根本在生態”功能定位,建設“全國綠色生態旅游縣”的迫切需要、開展競賽活動,是改變城鄉面貌、優化人居環境的必然要求、堅持“五項原則”、實施“六大工程”、解決好“六個問題”、加強組織領導、層層落實責任、抓好典型示范、實行獎懲機制、全力抓好春季造林準備工作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同志們:

這次全縣“三年綠化六十萬、打造治荒第一縣”造林綠化競賽活動(以下簡稱“競賽活動”)動員大會,是縣委、縣政府決定召開的一次非常重要的會議。為了搞好這次競賽活動,縣委常委會先后兩次召開專題會議,認真研究相關事宜,并制定出臺了開展競賽活動的《決定》和《實施方案》。希望各地各部門按照《決定》和《實施方案》的要求,認真抓好貫徹落實。下面,就搞好競賽活動,我講三點意見。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增強開展競賽活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當前,我縣正處在全力實施“三縣”建設、推動**跨越發展的關鍵時期。在狠抓經濟發展的同時,全面開展競賽活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一)開展競賽活動,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搶抓戰略發展機遇的重要載體。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要求我們必須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植樹造林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和載體,具有建設森林生態系統、保持濕地生態平衡、改善農業生態環境、治理荒漠化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功能,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性工作。我們開展競賽活動,正是建設生態文明的一個重要步驟。同時,我們還要看到,為加快吉林全面振興,國務院已批準了《以長吉圖為開發開放先導區的中國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規劃綱要》,并將其上升為國家戰略。白城作為歐亞大陸橋的節點城市,是連接圖們江區域與蒙古國陸路交通線的必經之地,在“長吉圖”發展規劃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為了使白城盡快融入“長吉圖”發展規劃,作為全市幅員面積最大的縣份,我們**責無旁貸,必須全力加快生態建設。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開展競賽活動,就是為了盡快改善吉林西部的生態環境,積極搶抓戰略發展機遇而采取的一項重大戰略舉措。

(二)開展競賽活動,是落實“根本在生態”功能定位,建設“全國綠色生態旅游縣”的迫切需要??h十三次黨代會以來,結合縣情實際,我們提出了圍繞“根本在生態”功能定位,全面建設“全國綠色生態旅游縣”的發展思路。三年來,經過全縣上下的不懈努力,我縣的生態環境得到了較大改善,綠色生態旅游縣建設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我縣的生態環境仍然十分脆弱,**仍是全省唯一的荒漠化縣份和土地沙化最嚴重的縣份。全縣土地荒漠化、沙化面積高達497.5萬畝,占全縣總幅員面積的39%以上。全縣的森林覆蓋率僅為14.9%,分別低于全省、全國平均水平27.6個百分點和3.2個百分點。土地荒漠化、沙化的問題如得不到及時解決,必將嚴重危及我省糧食主產區生產和中東部城市天氣質量,對全省的生態安全也將構成威脅。另外,從近年來我縣的降水量和地下水位來看,也在呈逐年下降的趨勢。2009年,全縣降水量僅為364.7毫米,與20年前的1990年相比,整整下降了215.5毫米。降水量的逐年銳減加之生產生活用水的逐年增加,直接造成地下水位的急速下降。2009年,全縣地下平均水位是5—6米,與20年前的1990年相比整整下降了近3米。特別是縣城區,地下水甚至形成了“漏斗”狀。按這個趨勢發展,不要說生態環境不會得以改善,就是子孫后代的生存都將成為問題。同時,我縣的旅游產業也是緊緊圍繞生態展開的,沒有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發展綠色生態旅游業也就無從談起。因此,開展競賽活動,意義重大,迫在眉睫。

(三)開展競賽活動,是改變城鄉面貌、優化人居環境的必然要求。良好的生態、優美的環境是一個區域經濟繁榮、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直接關系到城市的品位和招商形象。總體上看,我縣的城鄉綠化水平還不高。主要是,城市綠化總量小、檔次低,尤其是農村綠化欠帳較多、差距較大。當前,全縣所有行政村都達不到綠化標準,在所有自然屯中,也只有6個達到省級綠化標準,達標率僅為0.8%,已經直接或間接影響了農村群眾的生產生活。隨著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發展,人們對良好生態環境的要求越來越迫切,對更加優美、健康、舒適的人居環境的追求越來越強烈。特別是隨著三一風電產業園、華儀風機制造、500千伏變電站、230萬千瓦風電場開發等一批大項目的全面開工建設,域外投資者將紛至沓來,陸續到**安家落戶,投資發展。如果我們不盡快把生態環境搞好,將直接影響域外投資者對我縣招商環境的整體評價,進而影響全縣的項目招商工作。因此,開展競賽活動,是改善城鄉人居環境,提高城市魅力、吸引力、競爭力,增強群眾幸福感、歸屬感、自豪感的必然要求。

總之,全縣上下一定要充分認清開展競賽活動的重大意義,盡快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努力把競賽活動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長遠戰略任務,作為落實“根本在生態”功能定位,建設“全國綠色生態旅游縣”的重要內容,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扎實的工作,堅決打好打勝這場造林綠化攻堅戰。

二、明確任務,把握重點,扎實開展好競賽活動

開展競賽活動,是縣委、縣政府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作出的重大決定。各地各部門一定要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統一安排,根據《決定》和《實施方案》的要求,認真抓好落實。在具體工作中,要堅持“五項原則”、實施“六大工程”、解決好“六個問題”。

堅持“五項原則”:一是堅持全民參與,大辦林業,大搞綠化的原則。造林綠化是全民的義務、全社會的責任。要通過宣傳發動,充分調動全縣上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大家不講條件,不計代價,自覺參與到競賽活動中來。二是堅持科學規劃,因地制宜的原則。要超前謀劃,精心設計,科學編制三年總體規劃和年度詳細計劃。不搞統一模式,不搞一刀切,適宜植樹的植樹,適宜造綠的造綠,適宜改造提高的改造提高。三是堅持先易后難,分步實施的原則。開展活動要講求方法,從最容易見成效的地方入手,在最難的地方突破。力爭一年要有大變化,鼓舞斗志;兩年要鞏固提高,穩步推進;三年要集中攻堅,擴大成果。四是堅持質量并重,多措并舉的原則。造林綠化既要注重數量,種樹見樹,造綠見綠,更要注重質量,提升品位,提升檔次;既要努力提高森林覆蓋率,改善生態環境,更要以直觀的經濟利益和就業功能調動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積極性,合力發展生態產業。五是堅持建管結合,科技興林,依法治林的原則。造林綠化難,保護成果更難。要堅持“三分建、七分管”,依靠科技育林,依靠法律管護,推動造林綠化工作逐步走上科技化、規范化、法制化的管理軌道。

實施“六大工程”:一是實施城市綠化美化工程。要通過抓好這項工程,使縣城區改頭換面,讓城市充滿生機與活力,營造出更加適宜人居、適宜投資的良好環境,爭創省級園林城市。要在改造提高上下功夫,加快推進城市綠地由單一品種向喬、灌、草、花相結合轉變,由普通品種向珍稀品種轉變,由平面綠化向立體綠化轉變,由園林向園藝轉變。力爭通過三年的努力,使縣城綠化覆蓋率達到39.8%以上,人均占有綠地面積達到8.4平方米以上;在縣城內建成2個主題城市公園和寬度在50米以上的環城綠化帶,讓城市融入綠色園林之中;要使縣城內每個住宅小區和每個機關企事業單位都實現綠化覆蓋,讓人們生活和工作在生機盎然的美好環境之中。二是實施鄉村綠化美化工程。要通過抓好這項工程,樹立鄉村綠色環保的嶄新形象,進一步激發廣大農民熱愛家鄉、建設家園的源動力。要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揮農民的主力軍作用,大搞造林綠化。到2012年末,全縣所有村屯綠化覆蓋率都要達到30%以上;鎮(鄉、場)村兩側街路綠化都要實現全覆蓋;每個鎮(鄉、場)、村(屯)都要建成寬度為8—20米的護鎮(鄉、場)林和護村(屯)林。三是實施綠色通道工程。要通過抓好這項工程,在我縣境內打造出縱橫交錯、連綿起伏的綠色風景帶,使各景區景點有機串聯,形成旅游新亮點,給游人過客留下生態城市的美好印象,進而提升**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各地各部門要統一標準,栽大苗,栽壯苗,栽景觀林,傾盡全力搞好綠色通道建設。到2012年末,全縣要綠化公路、鄉路271.3公里、河流24公里,建成每側寬度最低為5米的綠化帶,條件適宜的地方要達到50—100米,基本保證各路段無裸露地、無空白點。四是實施農田防護林工程。要通過抓好這項工程,起到為農田防風固沙、保障農業生產的作用。切實加大組織實施力度,重點搞好缺網斷帶地段的農防林建設,真正做到成林成網、成方成塊。到2012年末,全縣要完成農田林網標準化1504.5畝,使全縣基本農田全部實現林網化。五是實施荒山荒地綠化工程。要通過抓好這項工程,栽植速生經濟林,在完成治沙、治堿以及濕地保護任務的基礎上,實現生態經濟雙重效益。要強化政策引導,大面積治理荒山荒地,大力度恢復草葦濕地,全面提高造林綠化的質量效益。全縣24.2萬畝的荒山荒地造林任務,要在2010年末前完成;3.18萬畝的低質低產林改造任務,要在2012年末前完成。六是實施濕地恢復工程。要通過抓好這項工程,使全縣濕地到2012年末擴大到33萬畝,形成生態效益、經濟效益互動共贏的良好局面。

解決好“六個問題”:一是解決好用地問題。造林綠化用地和工業項目用地都是“一號用地”,必須保證專地專用,禁止擠占挪用。凡是已經規劃的林地必須用于造林,已經改變用途的,要堅決予以糾正,強制退出。凡是治理荒漠化需要列入造林規劃的,要優先保證,優先調劑。對確需占用耕地的,要用機動地或整理新開墾土地進行調整或補償。各鄉鎮(場)要嚴格按照規劃設計落實地塊,搞好林地清查確權工作,采取經濟、行政、法律等綜合手段,千方百計保證造林綠化需要。對造林用地有顧慮的農民,要做好思想工作,引導他們認識到“林茂才能糧豐”的道理,消除農民的抵觸情緒。各地各部門都必須明確堅決的態度,采取過硬的措施,解決好造林綠化用地。二是解決好資金問題。造林綠化投資是公益投資,必須建立健全多元化投資機制,上爭下促,外引內聯,聚集各方資金,合力改善生態環境??h發改局要牽頭搞好謀劃和運作,加強與市發改委的溝通配合,積極向省和國家申報“吉林西部荒漠化治理”項目,打捆向上爭取資金。林業等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向上爭取力度,每年都要爭取到項目資金,爭取的額度原則上要逐年提高。各地各部門也要加大投入,不能單純等靠上級支持。農業綜合開發、扶貧開發、國土整理等政策性資金都要重點向造林綠化傾斜。要拓寬融資渠道,落實補助資金,積極開展招商引資,集聚社會閑散資金,鼓勵社會各界投資造林綠化事業。三是解決好水源問題。要堅持引水、蓄水、提水相結合,全力為造林用水、濕地補水提供充足的水源保證。要全力實施水土保持工程,積極推進文牛格尺河洪水資源化工程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促進過境水資源利用的最大化。要加快恢復現有泡沼蓄水功能,能蓄則蓄,蓄滿為止。加快配套水源井建設,特別是沒有自然水源的地方,必須打足水源井,確保新林、幼林能夠及時澆灌“保命水”。四是解決好政策落實問題。要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放活經營權,落實處置權,保障收益權,切實做到不栽無主樹、不造無主林。要落實“誰造林誰所有、誰投資誰受益”的政策,鼓勵發展非公有制林業。只要政策允許,有經營能力,不分境內境外,不論個人集體,不管身份形式,不論是機關干部,還是企事業單位在職人員,都可以單獨或合作投資造林綠化。要落實國家和省重點生態項目扶持政策,資金可采取報帳制的方法直接補到戶、補到人。要堅持“統一規劃,樹隨地走,誰造誰有,適當補償”的原則,任何地方、部門和個人在落實政策上,絕不允許打折扣、設障礙、拖時間,違者要嚴肅查處。五是解決好質量問題。造林綠化質量是群眾最關注、反映最強烈的問題,必須自始至終嚴把質量關,堅決防止“年年種樹不見樹”這種勞民傷財的現象發生。林業部門要加強技術指導服務,強化進苗、栽植、撫育等環節的跟蹤監管,采取苗木政府采購、分片掛鉤包保等辦法,最大程度地減少質量問題,力爭把每項工程都建成優質工程、精品工程。要抓好鄉土優質樹種的繁育推廣,提高林木適應性和生長質量。要注重引進適生珍貴樹種,提升城鄉綠化景觀品位。積極研發推廣造林綠化先進實用技術,提高科技支撐能力。六是解決好管護問題。造林綠化管護是一項長期性工作,必須管得緊、看得住、保成活。各地各部門要按照“誰受益、誰管護”的原則,建立長效機制,落實日常撫育、病蟲害防治、森林防火等管護措施,保護好、發展好來之不易的造林綠化成果。尤其是國家和省重點生態公益林,要實行重點管護、全天候巡查。要依法嚴厲打擊亂砍濫伐,亂征亂占林地、綠地、濕地等違法行為。要建立健全監管機制,制定鄉規民約,營造愛林護綠的良好氛圍。

三、強化責任,狠抓落實,為開展競賽活動提供堅強保證

生態建設是一項德政工程。各地各部門務必站在為子孫后代負責、為**可持續發展負責的高度,認真對待并切實搞好競賽活動。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這次競賽活動涉及面廣、戰線長、時間跨度大,必須強化組織領導??h里已經成立了領導小組,我和洪賢、王琦、桂俠同志任組長,親自抓這項工作。各地各部門要抓緊成立相應的領導組織,主要領導親自掛帥,靠前指揮,全面加強組織領導。同時,競賽活動要與新農村建設和百鎮工程建設結合起來,與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三項工程”結合起來,與城鄉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結合起來,統籌考慮,合理安排,協調推進。

二是層層落實責任。各地各部門要將任務分解落實到各基層單位,精確到具體地塊。要實行領導包保責任制,明確責任人,明確任務目標,明確標準時限??h領導包片、鄉鎮(場)領導包村、機關干部包點,一包到底,直到任務全面完成。要實行部門幫扶責任制,重點任務重點幫,難度大的地方由實力強的部門幫扶,促進活動均衡開展。要實行連帶責任追究制,各幫扶部門與所幫扶的對象負有連帶責任,幫扶對象完不成任務的,同樣要追究幫扶部門的責任。林業部門要搞好綜合協調、技術服務和督查調度,及時通報各地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協調解決,促進競賽活動順利開展。

三是抓好典型示范。在競賽活動中,各地各部門要注意發現和總結推廣各方面的典型經驗。林業部門要辦好簡報,組織召開現場會觀摩,積極向上推薦我縣的好經驗和好做法??h電視臺、廣播電臺、網站和鶴鳴報社等新聞媒體也要重點宣傳競賽活動的先進典型,起到示范帶動作用,引導活動深入開展。

四是實行獎懲機制。在三年的競賽活動中,縣委、縣政府每年都要實行考核評比,根據各地各部門的任務完成情況,嚴格兌現獎懲。林業部門要抓緊拿出考核評比細則。縣委、縣政府督查室要與林業部門組成督查組,在每年造林綠化時節,深入各地督促檢查活動開展情況。各地各部門不得以無地植樹、無處造林為借口,不申報、不實施造林綠化項目。對于在考核中被評為不合格的縣直部門、鄉鎮(場)班子成員,三年內不提拔重用,主要領導就地免職;不合格的中省直單位,建議上級機關調換主要領導。三年活動結束后,縣委、縣政府還要隆重召開一次總結表彰大會,對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對在活動中做出特殊貢獻的,不僅進行物質獎勵,還要記大功,授予**競賽活動功臣,申報省、國家榮譽稱號等精神獎勵。

五是全力抓好春季造林準備工作。去年秋季,很多單位已經進行了造林準備工作,興隆山、雙崗、邊昭的村屯規劃整理、道路修整及整地力度都很大,效果也很明顯,其他單位也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準備,為今春的造林工作打好了提前量。對此,縣委、縣政府是予以肯定的。會后,各地各部門要立即行動起來,抓緊制定各自的實施方案,全力開展春季大面積造林的準備工作,保證競賽活動不與其它農事活動相沖突,保證造林綠化工程扎實有序推進。正式造林前,縣委、縣政府要對今年春季造林綠化準備工作進行檢查驗收,檢查驗收結果將向全縣通報。

同志們,開展“三年綠化六十萬、打造治荒第一縣”造林綠化競賽活動,是我縣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一項重大而艱巨的戰略任務。全縣上下一定要統一思想,統一步調,統一行動,全力以赴投入到競賽活動中來,力爭通過三年的不懈努力,全面而出色地完成任務,為把我縣建設成為吉林西部重要的生態屏障和“全國綠色生態旅游縣”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