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獸醫工作大會發言提綱

時間:2022-06-08 04:18:00

導語:畜牧獸醫工作大會發言提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畜牧獸醫工作大會發言提綱

同志們:

這次會議的任務是,貫徹落實全市農村、農業工作會議精神,全面總結年和“十一五”全市畜牧獸醫工作,部署年工作,進一步推進畜牧獸醫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剛才,大家參加了全市農業工作會議,市農業局黨組書記、局長對今年的畜牧獸醫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請各縣市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要辯證分析發展形勢

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市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卓有成效,農業部在我市召開了首次全國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現場會。全國首次執業獸醫資格考試如期舉行,我們圓滿完成了湖北考區考點的考務工作。入汛以來,因洪澇災害,我市畜牧業經受了嚴峻考驗,我們積極組織抗災自救并爭取落實畜牧業救災貼息貸款資金2.5億元。另外,我們還沉著應對了生豬價格異常波動,果斷處置了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情。面對復雜局面,全市畜牧獸醫行業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著力推進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狠抓重大動物疫病防控,不斷加強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積極爭取畜牧獸醫項目資金落戶,全年共爭取中央、省級財政支持我市畜牧業發展專項資金1.66億元,全市畜牧獸醫事業保持了持續健康發展的好勢頭,其特點主要有七個方面。

一是畜產品產量產值穩定增長。年全市生豬出欄555.45萬頭,同比增長2.3%,比2005年增28.9%;肉牛出欄4.66萬頭,同比增長7.9%,比2005年增51.8%;山羊出欄117.17萬只,同比增長7.6%,比2005年增49%;家禽出籠3300.42萬只,同比增長14.4%,比2005年增46.7%。肉類總產量54.17萬噸,同比增長3.1%,比2005年增43.4%;禽蛋產量5.4萬噸,同比增長14.4%,比2005年增46.1%;牛奶產量2.9萬噸,同比增長76.8%,比2005年增107.1%。畜牧業產值首次突破百億大關,達到106.1億元,同比增長12.4%,比2005年增1.14倍。

二是標準化規模養殖深入推進。全年新建畜禽養殖小區153個,累計達到639個,比2005年增607個;標準化萬頭規模養豬場達到38個,比2005年增20個;新建“150”標準化養豬場525棟,累計達到1464棟,比2005年增940棟;新增“165”養牛戶52個,累計達到200個,比2005年增200個;新建“1235”養羊場242個,累計達到1677個,比2005年增1500個;新建“153”蛋雞養殖場113個,累計達到328個,比2005年增300個;新增“156”肉雞養殖場50個,累計達到200個,比2005年增200個;新建生物發酵床3000平方米,累計達到3.7萬平方米,比2005年增3.7萬平方米。生豬、家禽規模養殖出欄出籠比重分別達到65.5%、60%。全年新發展各種標準化規模養殖場789個,其中有8個場被農業部確定為“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6個場通過農業部畜禽養殖標準化規模養殖扶持項目驗收。

三是產業化經營步伐顯著加快。全市縣級以上畜牧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66個,比2005年增加42個,其中省級龍頭企業5個、市級龍頭企業22個。引進的正大、均瑤、雙匯、蒙牛等龍頭企業進一步做強,本地的富江南、清江肉聯、喜旺食品、民大、昌偉等龍頭企業不斷做大。全市生豬、乳制品、家禽、飼料的屠宰加工量達到300萬頭、15萬噸、1000萬只、100萬噸,比2005年分別增加180萬頭、5萬噸、400萬只、40萬噸。、、、4個國家生豬調出大縣和長陽1個省級山羊養殖大縣建設成效顯著。全年新增畜牧業專業合作社101家,累計達到205家,比2005年翻了兩番。

四是動物防疫體系進一步健全。按照《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動物防疫體系建設的通知》(府辦發〔〕117號)要求,全市動物防疫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市縣鄉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體系、市縣鄉村四級動物衛生監督體系和動物疫病預防控制體系不斷健全。動物防疫冷鏈設施、重大動物疫病診斷監測網絡和病死動物及其產品無害化處理系統等動物防疫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全市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密度大幅度提高。豬、牛、羊、禽發病死亡率分別為1.32%、0、0和3.28%。雖然上半年在個別地方發生了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情,但是下半年全市基本做到了清靜無疫。

五是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普遍提升。畜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等監管制度不斷健全、監管能力逐步提高。全年完成畜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抽樣1220份。其中“瘦肉精”污染監測、磺胺類藥物殘留監測合格率達到100%,飼料、養殖場生豬尿樣的違禁藥品檢測合格率達到100%,畜產品中獸藥殘留檢測合格率達到100%。7月14日,農業部對我市畜產品質量進行了專項抽樣檢測,共隨機抽檢樣品35份,全部合格。生豬定點屠宰檢疫的持證率、掛標率均達到95%以上,動物檢疫中檢出的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新增無公害畜產品產地認定、產品認證數10個,累計達到96個。“十一五”期間,全市沒有發生重大畜產品質量安全事件。

六是畜牧獸醫科技支撐體系日益健全。全市97個鄉鎮設置了畜牧獸醫技術服務中心,落實鄉鎮防檢監督員181人、村級動物防疫員1762人、專業技術服務人員2385人;培訓畜牧從業人員達到17.5萬人次,比2005年增加5萬人次。全年推廣生物發酵床養殖等先進實用技術15種,技術指導養殖場戶1.5萬戶,發放畜牧科技資料10萬份。全市畜牧業科技貢獻率已經達到51%,比2005年提高4個百分點。豬、牛、羊、禽良種覆蓋率分別達到95%、90%、90%、95%以上。豬、羊、禽出欄率連續五年保持在140%、145%、300%以上。

七是畜牧獸醫行業自身建設不斷加強。狠抓黨風廉政建設,認真落實“一崗雙責”。不斷加大干部隊伍建設力度,提拔了一批干部,調配了一批干部,錄用了一批干部,造就了一批人才,精心培育了尊重勞動、尊重創造和崇尚樂于奉獻、勇于實踐的行業環境。加強市直畜牧獸醫行業管理服務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做了七件打基礎、利長遠的實事。長陽、等地積極創造條件,不斷強化畜牧獸醫管理服務裝備建設和專業水準的提升,行業形象進一步提高,贏得了社會各界的認同和當地黨委、政府的充分肯定。

當前,我市畜牧業發展正處在從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加速轉型的關鍵時期,既有必須破解的發展瓶頸,又有難得的發展機遇。

就發展瓶頸而言,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畜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因獸藥殘留超標、環境因素造成的重金屬含量超標和動物疫病流行等客觀存在,畜產品質量安全仍存在隱患。同時,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制不順,監管手段弱化。二是畜禽養殖風險問題。首先是疫病風險。近幾年來,我市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等重大動物疫情仍時有發生,并呈現多點散發、重點地區連片發生態勢,導致病原污染面大;畜禽分散養殖戶飼養條件較差;動物防疫體系有待完善。其次是市場風險。以生豬為主的畜產品價格波動異常,年生豬價格最低降到9.2元/千克、最高達到14.2元/千克,養殖戶如坐“過山車”,全社會也廣泛關注。三是畜禽養殖環境保護問題。部分養殖戶糞污處理意識淡薄,糞污處理不及時,盲目追求高產而重化肥輕有機肥,資源循環利用率較低,給養殖環境綜合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畜牧業養殖污染越來越成為農村生態環保不可忽視的一部分。

就發展機遇而言,也主要有三個方面。一看宏觀經濟態勢。從全國來看,我國經濟頂住了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成功實現了“保8”目標,經濟回升向好的基礎鞏固擴大。從全省來看,“十二五”時期是我省實現跨越式發展、不斷實現“彎道超越”、真正擔當起構建促進中部崛起重要戰略支點的戰略機遇期。全省經濟發展速度加快,將有利于擴大畜牧業投資,刺激畜產品消費。二看扶持政策措施。中央財政不斷增加“三農”投入,擴大現代農業生產發展和農業綜合開發資金規模。從政策層面,將大力支持生豬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畜禽養殖加工一體化和畜禽良種繁育、動物防疫和畜產品質量安全體系、草原生態建設。其中南方易災草地保護建設項目,對我市加快發展草食畜牧業是一個難得的機遇。三看產業發展基礎。“十一五”期間,我市畜牧獸醫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為“十二五”畜牧業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二、要始終咬定發展目標

年畜牧獸醫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施行《畜牧法》、《動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規,立足“保供給、保安全、保生態”,轉變發展方式,創新發展機制,大力實施現代畜牧業“六化”集成戰略,推進畜禽養殖規模化生態化、動物防疫規范化科學化、畜牧經營產業化標準化。提升產業水平,優化內部結構,扎實推進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著力抓好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和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加快畜牧業產業化經營步伐,實現畜牧業發展速度、質量和效益有機統一,夯實中部地區畜牧業強市基礎。

力爭實現“三大目標”。一是畜牧業生產發展目標。全市生豬出欄580萬頭,同比增長25萬頭,增4.5%;肉牛出欄4.9萬頭,同比增長2500頭,增5.4%;山羊出欄122.7萬只,同比增長5.5萬只,增4.7%;家禽出籠3800萬只,同比增長500萬只,增15.2%;肉類總產量達到56.5萬噸,同比增長4.5%;禽蛋產量達到5.7萬噸,同比增長5.6%;牛奶產量達到3.1萬噸,同比增長7%。畜牧業產值達到112億元,同比增長6%。二是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目標。重大動物疫病依法強制免疫密度達到部、省規定標準;重大動物疫病免疫抗體合格率達到70%以上;豬、牛、羊、禽發病死亡率分別控制在3%、1%、4%和8%以內;家畜血吸蟲病感染率控制在1%以內。確保不發生區域性重大動物疫情,確保無規定動物疫病區(場)建設初見成效。三是畜產品質量安全目標。畜產品瘦肉精、獸藥殘留抽樣檢測合格率均保持100%;動物產地檢疫率、屠宰檢疫率分別達到90%以上、100%;病死動物及其產品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確保不發生畜產品質量安全事件。

目標引領行動,今年的目標折射出了統籌的理念,需要我們登高望遠、應急謀遠,矢志不渝、一往無前,有一種志在必得的膽識,有一種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精神。

三、要突出部門工作重點

為做好年全市畜牧獸醫工作,市畜牧獸醫局制定了《市畜牧獸醫局關于做好年畜牧獸醫工作的意見》(牧醫發〔〕1號)、《市畜牧獸醫局關于開展全市動物防疫體系建設情況督辦考核的通知》(牧醫發〔〕2號)、《市畜牧獸醫局關于印發<市年動物防疫和畜產品質量監測工作要點>的通知》(牧醫發〔〕3號)、《市畜牧獸醫局關于印發<市動物衛生監督標準示范創建活動方案>的通知》(牧醫發〔〕8號》、《市畜牧獸醫局關于扎實做好年春季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通知》(牧醫發〔〕12號》等五個指導性文件和《市畜牧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已經印發給各縣市區,請各地結合實際狠抓落實。下面,就有關工作再強調幾點。

(一)關于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和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一是狠抓強制免疫。按照“春秋集中免疫、月月定時補針、定期監測抗體”的要求,切實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豬瘟、雞新城疫、羊痘、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等重大動物疫病的強制免疫,強制免疫要達到應免盡免。規范動物標識和養殖檔案管理,逐步完善動物疫病可追溯體系。創新動物防疫工作機制,實行重大動物疫病聯防聯控。二是狠抓疫病監測。扎實開展動物疫病監測、流行病學調查和免疫抗體監測,擴大監測范圍,增加監測數量,提高監測頻次。重點加強飼養密集地區、活畜禽交易市場、候鳥密集活動區和發生過疫情地區畜禽的監測工作。建立重大動物疫病疫情監測數據庫,積極探索動物疫病發生、流行基本規律,適時把握疫情動態,開展預警預報,預測疫情流行態勢,提出防控對策。三是狠抓基礎設施建設。按照《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動物防疫體系建設的通知》(府辦發〔〕117號)要求,完善市、縣、鄉、村和村級動物防疫員五級動物防疫冷鏈體系,確保疫苗質量。健全動物防疫化驗檢測網絡,加強市、縣(市區)兩級獸醫實驗室建設,盡早啟動市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項目建設,建好動物疫病診斷監測實驗室(PCR室)。完善設備、落實人員、健全制度,推進實驗室設備標準化、管理規范化、隊伍專業化、工作科學化,確保各級獸醫實驗室通過農業部考核驗收。建立健全病死動物及其產品無害化處理系統,示范推廣生物發酵無害化處理技術,擴大處理規模,提高處理能力。四是扎實開展動物防疫體系建設情況督辦考核活動。按照市政府領導要求,市畜牧獸醫局統一組織,各縣市區畜牧獸醫局局長參加,采取縣市區之間交叉檢查、現場督辦形式。于5-6月,依據“府辦發〔〕117號”文件要求對全市動物防疫體系建設情況進行一次督辦考核。五是扎實開展畜牧獸醫法規宣傳月活動。在9月份,大張旗鼓、聲勢浩大地開展一次《動物防疫法》、《畜牧法》、《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等畜牧獸醫法律法規宣傳月活動。六是扎實開展動物衛生監督標準化示范創建活動。按照“體系建設標準化、執法隊伍建設標準化、執法裝備標準化、執法程序標準化、檔案管理標準化、檢疫規程標準化、證章標志標準化、信息管理標準化、申報點建設標準化”的要求,采取宣傳動員、申報建設、典型示范、考核評估、表彰授牌、推介經驗的方式,從今年開始,力爭用3年時間實現全市動物衛生監督標準化目標。不斷規范執法行為,提高執法水平,保障畜產品質量安全。12月,由市人民政府防治重大動物疫病指揮部對第一批達到創建標準的單位授牌表彰。

這六項舉措中,前三項是基礎性的,具有強制性要求;后三項是創新性的,具有裂變性效應。通過六項措施的落實,實現“三個確保”。即確保不發生區域性重大動物疫情,確保不發生畜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確保無規定動物疫病區(場)建設初見成效。

(二)關于畜牧獸醫項目建設。一是努力爭取部級項目。重點爭取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南方易災草地保護建設工程、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小區(場)建設、畜禽種質資源保護、動物防疫體系建設等中央財政投資建設項目,確保爭取的項目資金同比有較大增幅。二是全力爭取省級項目。積極爭取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建設、生豬產業化經營、畜牧板塊基地建設等省級財政投資建設項目落戶。三是認真落實優惠政策。加大能繁母豬和奶牛政策性保險、生豬調出大縣、生豬良種補貼等扶持政策落實的力度。四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不斷優化發展環境,筑巢引鳳,吸納更多的社會資本進入畜牧獸醫領域。五是切實加強項目監管。要進一步強化項目監管,組織專班定期、不定期開展項目督查,提高項目建設績效,實現畜牧獸醫項目管理規范化、效益最大化。

(三)關于標準化規模養殖發展。一是大力推廣畜禽規模化健康養殖。積極推廣生豬“150”、肉牛“165”、肉羊“1235”、蛋雞“153”等家庭式適度規模化養殖模式,大力推進畜禽規模化養殖進程。力爭豬、禽規模化養殖率分別達到68%、65%。二是深入開展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認真貫徹落實首次全國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現場會議精神,宣傳引導,典型示范,全面啟動部、省、市、縣四級聯動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工作。將標準化畜禽規模養殖場納入項目儲備,爭取部、省扶持,逐步提高全市畜禽養殖標準化水平。三是不斷完善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標準體系。各縣市區要根據本地實際,結合部、省規定標準,制定相應的標準體系,積極爭取當地政府的重視與支持,出臺本地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獎勵政策。同時,市局也要探索、制定市級標準。

(四)關于畜牧業產業化經營。一是做優做精生豬產業。繼續推進生豬調出大縣建設,力爭新增1個、累計達到5個國家生豬調出大縣,生豬加工能力達到300萬頭。一方面為正大畜牧、雙匯等外來企業熱情服務,為享受省直通車服務的大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優化環境。另一方面花大力氣培育壯大富江南、清江肉聯、翔鶴、秭歸惠農等本土龍頭企業。二是做大做強家禽產業。充分發揮家禽生產短、平、快的特點和白條雞消費市場不斷擴大的優勢,以扶持、培育秭歸雨潤、民大、昌偉、遠安鳳翔等重點龍頭企業為主攻方向,以優勢品牌為載體,打造本土知名品牌,加快家禽產業發展。三是加快發展牛羊產業。突破肉牛、奶牛、山羊良種繁育的瓶頸,在城郊大力發展奶牛生產,在清江流域和西部山區大力發展肉羊、肉兔生產。大力扶持老高荒、秭源等本土加工企業做大做強。積極引進外來知名品牌,發展肉牛、肉羊、肉兔加工業。四是精心培育飼料獸藥產業。全力支持正大飼料、新希望、湖北稻花香、陽光等龍頭企業創新核心技術,擴大飼料生產規模。不斷創造條件,切實為三峽制藥公司等獸藥生產企業排憂解難。五是健全利益聯接機制。在養殖戶與龍頭企業間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體。大力發展畜牧專業合作社,提高散養戶組織化程度和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力爭新發展畜牧專業合作社30個,累計達到235個。

(五)關于實用技術推廣和攻關。圍繞畜禽品種改良、規模化生態養殖、資源循環利用、草地畜牧業發展等關鍵領域、關鍵環節,重點推廣生物發酵床養殖、節能大棚網上養雞、優質牧草栽培、牛羊品種改良、畜禽糞污生態化處理等五項技術,全年新建生物發酵床5000平方米,新建大棚平網50萬平方米,新建人工種草和改良草場20萬畝,完成肉牛凍配1000頭、雜交肉羊10萬只,規模養殖場畜禽糞污生態化處理覆蓋面達到60%以上。

(六)關于畜牧獸醫行業自身建設。一是倡導“五堅持、五推進”,樹立行業新形象。一要堅持引領揚棄、求真務實,推進學習型行業建設。狠抓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畜牧獸醫法律法規、畜牧獸醫新技術、電子政務、國際金融、國際貿易等知識、技能的學習培訓。不斷加強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修養尤為重要。畜牧獸醫部門工作有其特殊性,在推進全市畜牧獸醫事業發展的進程中,很多工作關乎全局,牽一發動全身,如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畜牧獸醫項目建設等,我們一定要步調一致,做到全市一盤棋。一脈不活周身不遂,只有“部件”協調聯動,“機器”才能高效運轉。士賢面戰勝,人和萬事興。市縣兩級要形成抱團打天下的團隊優勢,上下左右要互相體諒和支持,各有各的優勢和劣勢,要相互揚長補短。相互補臺,才能好戲連臺。市局要盡力支持各縣市區的工作,精心培育部門工作環境,盡可能地減輕基層的負擔。這些基本要求能否做到,實際上反映出了一個行業、一個單位、一個人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素養的高低,我們要帶頭練內功,善于用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去觀察、分析、解決問題,優化發展環境,推進部門工作。二要堅持恪盡職守、克難攻堅,推進創新型行業建設。我們要敢于擔當。擔當是人們在職責和角色需要的時候,毫不猶豫,責無旁貸地挺身而出,全力履行自己的義務,并在承擔義務中激發自己的全部能量。溫總理有言:“事不避難,勇于擔當”。李樂成市長在市人民政府全體(擴大)會議暨第四次廉政工作會議坦言:“我們要敢于舍生取義,應該做的事,頂著壓力也要干;必須負的責,迎著風險也要擔。不愿擔責任,就不該當領導;不敢擔責任,就不配當領導;不會擔責任,就不能當領導”。同時要求:“各級干部要多一些真抓實干,少一些坐而論道;多一些開拓創新,少一些封閉保守;多一些開明包容,少一些小肚雞腸;多一些團結協作,少一些斤斤計較,從而在根本上解決‘擔當’的問題”。我們要精心培育骨氣、靈氣和人氣,增添合力,重點破解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畜禽規模養殖糞污綜合治理、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畜牧獸醫管理服務能力提升等難題。三要堅持弘揚正氣、謀公養廉,推進廉潔型行業建設。自覺做到“管行業必須管行風”,培育廉政文化,建立健全監督機制。處事重職責,待人重緣分。“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但要做到不因私情廢公事,不拿原則作交易,力求全市畜牧獸醫行業干部職工政治安全、經濟安全。四要堅持傾注激情、愛崗敬業,推進效能型行業建設。引導、支持各級各單位領導班子加強自身建設,形成“務實、創新,和諧、堅強”的領導集體,領導班子成員要做到“三帶頭”。即帶頭做到在奉獻中樹立形象,在實踐中增長才干,在歷練中實現升華;帶頭做到研究工作有前瞻性,督辦落實有堅韌性;帶頭做到快節奏、高效率、高質量地工作。要強化落實意識,要引導干部職工為推進事業發展獻智出力,為塑造行業形象增光添彩,用激情聚合感召力,用業績彰顯先進性,造就人才,錘煉隊伍,提升水準,增強效能。五要堅持情系民生、排憂解難,推進服務型行業建設。積極為養殖戶、龍頭企業、基層單位、單位同事、廣大市民提供優質服務,多干實事,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事。二是加強畜牧獸醫專業隊伍建設。一要加強畜牧獸醫專家隊伍建設。要尊重知識、尊重勞動、尊重創造,愛護人才、造就人才、重用人才。要充分發揮市畜牧獸醫學會的“技術攻關團隊”功能。二要加強鄉鎮動物疫病防控中心和村級動物防疫員隊伍建設,創新組織形式和管理服務機制,確保村級動物防疫員相對穩定。三是加強畜牧獸醫管理服務硬件設施建設。要搶抓發展機遇,提升裝備水平,不斷增強全市畜牧獸醫行業管理服務綜合能力。積極建設市畜牧獸醫數據信息處理平臺,逐步完善規模以上畜禽養殖場遠程監控體系,推進畜牧獸醫行業辦公自動化。

同志們,推進畜牧業發展方式轉變,促進現代畜牧業發展,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只要全市畜牧獸醫行業干部職工奮發有為,披荊前行,我們一定能夠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和挑戰,為實現中部地區畜牧業強市目標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