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農資金管理專題會發言

時間:2022-06-12 04:31:00

導語:涉農資金管理專題會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涉農資金管理專題會發言

同志們

下面,根據會議布置。就涉農專項資金監督管理工作講幾點意見:

一、加強教育,提高認識。確保統一思想

深化認識,各相關部門和鄉鎮要組織干部職工學習《中共貴州省委辦公廳貴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涉農專項資金監督管理的意見》黔委廳字〔2008〕68號)中共縣委縣人民政府關于加強涉農專項資金監督管理的實施意見》貴黨發〔2008〕70號)和《中共縣紀委縣監察局關于監管涉農專項資金執行“三項制度”實施方案》貴紀通〔2009〕05號)等涉農專項資金管理使用的相關政策法規和業務要求。自覺貫徹執行中央支農惠農政策。縣紀檢監察機關要認真組織、協調、督促相關部門執行國家有關政策法規,加強監督檢查,進行有針對性的警示教育,提高有關部門、單位領導及項目實施人員對專項資金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努力做好資金管理工作。

二、嚴格公示,加強宣傳。確保陽光運行

讓人民群眾掌握支農惠農政策,各有關部門、各鄉鎮要結合實際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自覺參與到中央支農惠農政策實施活動中去,解涉農專項資金分配、使用情況,積極參與管理和監督,從源頭上遏制腐敗問題的發生。各涉農單位和相關鄉鎮要在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中,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及時公布涉農專項資金使用落實情況,涉農資金安排后15日內,將涉農專項資金的名稱、來源、數量、項目安排地點、實施人員、監管人員等情況列出清單,項目區向群眾公開;項目實施結束后15日內,要向群眾公布實施情況;項目實施時間逾越一年的要在項目實施中期,擇期向群眾公布實施情況。各鄉鎮要在具體工作中要切實做到三個公示”政策公示、申請情況公示、補助對象公示)公示要定點、定期,事前、事中、事后要全程公開,充分擴大群眾的參與權、知情權、監督權,確保資金使用情況在項目點真正公開到戶。對涉及面廣的低保、救災救濟資金,要制作公示表冊,做到村務公開進村入戶,充分保證群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

三、備案監管,完善制度。確保資金平安

進一步規范資金預算、貯存、分配、審批、撥付、使用以及核算、驗收等程序,要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形成平安、規范、高效運轉的涉農專項資金管理制度體系;嚴格實行定期演講制度和檢查驗收制度;實行涉農資金使用備案制度;縣監察局等相關部門要及時掌握資金流向,明確監管方向,對資金運行的全過程進行動態監控和監督檢查。

四、確保形成合力,監督齊抓共管

縣紀委監察局組織協調,形成縣委、縣政府統一領導。職能部門各負其責,各項目主管部門履行監管主體責任的監管體系。縣監察局、財政局、審計局等部門等要各司其職,依照“誰主管,誰負責”原則,加強協調、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五、加強檢查,跟蹤監督。確保監管到位

定期不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縣紀委監察局要把涉農專項資金的監督檢查列入重要工作議程。認真聽取相關部門的工作匯報,研究解決相關問題,并負責牽頭組織市涉農專項資金項目建設監督成員單位,根據全縣涉農資金使用情況,定期不定期進行監督檢查。

六、嚴肅紀律,明確責任。強化責任追究

使資金使用監管責任落到實處,為保證涉農資金的平安使用。要明確相關部門和鄉鎮的責任:公開公示為分管領導和項目村相關人員的責任;完善制度為項目鄉鎮和相關部門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的責任;部門監督為相關單位主要領導、分管領導、紀檢組長(紀委書記)責任;監督檢查由紀檢監察機關負責牽頭,組織協調,相關部門全力支持、配合。建立健全專項資金項目責任追究機制,嚴肅紀律,嚴格責任追究,項目單位主要領導作為項目管理的第一責任人,對項目管理負主要責任,分管領導負直接責任。

要狠抓落實,同志們涉農資金監督管理工作的當前我縣工作之重。確保此項工作順利開展,促進我縣農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