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農村工作大會講話稿
時間:2022-01-05 10:51:00
導語:縣委農村工作大會講話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今天的會議是在中央高度關注“三農”,更加重視統籌城鄉的背景下召開的。主要任務是:回顧總結年全縣農業農村工作,深入貫徹中央1號文件、省市農村工作會議和縣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安排部署年全縣農業農村工作。這次會議規格之高,規模之大,可以說前所未有,盛況空前。這充分說明了縣委、縣政府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特別是書記、縣長、書記對“三農”工作傾注了大量心血,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和關心。等會,書記、縣長還將作重要講話,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抓好貫徹落實。下面,我先講三點意見。
一、必須要有悠悠萬事,唯此為大的理念,把“三農”工作始終擺在重中之中的位置
“三農”工作事關國計民生。農業的發展、農村的繁榮、農民的增收是實現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目標的基礎支撐。作為農業大縣,我們必須要有悠悠萬事,唯此為大的理念,始終把“三農”工作作為我們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擺在最突出的位置,切實增強做好“三農”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1、面對嚴峻形勢,去年的“三農”工作做到了不辱使命
年,是我縣“三農”工作極不平凡的一年。全縣各級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積極應對金融危機、自然災害、農產品價格大幅波動等不利影響,全力以赴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6295元,同比增長12.8%。農業農村呈現出經濟增長、基礎加強、優勢凸顯、民生改善、社會和諧的良好局面。
一是現代農業建設成效顯著。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58.1億元,同比增長6.9%。糧食總產達到52.8萬噸,紅薯、玉米、油菜等傳統產業進一步改造升級,評為了全省糧食生產先進縣和油料生產大縣。養殖業總產值達到27億元,增長7.2%,年出欄生豬151.6萬頭,同比增長9.75%,保持了國家生豬調出大縣稱號。油茶產業成為林業生產的新亮點,新增油茶林面積0.9萬畝。落實農機具購置補貼880萬元,農業機械化水平進一步提高。農業產業化提質加速,全年新建規模種植基地6個,養殖小區13個,良繁基地17個,新開工興建農產品加工項目34個。農村二、三產業逆勢發展,14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年內實現利潤2191.5萬元,增長23.67%。農業爭資跑項實現歷史突破,共爭取國、省涉農項目38個,資金1.85億元。農業測土配方、鞏固退耕還林成果、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渠系配套改造、鄉鎮動物防疫站、農業綜合開發、標準糧田建設、農村沼氣、移民開發、扶貧開發、移動信息惠農等一大批項目順利實施,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提升。
二是新農村建設亮點突出。白地市鎮流泉町示范片硬化通村通組公路19條,修建硬化渠道14280米,硬化骨干山坪塘35口,新改建農村住宅323套,“三邊”植樹3620株,安裝太陽能路燈17盞,新建沼氣池266口,“五改”配套率55%,房屋美化亮化率70%,新增種植基地2個,養殖基地2個,新發展規模養殖戶26戶,新建產值500萬元以上的二、三產業項目2個。示范片正逐步成為我縣現代農業的展示區、農村政策的試驗區、環境宜居的樣板區、民主管理的先行區。
三是農村改革深入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完成總任務70%以上。水管體制改革在任務特別艱巨的情況下順利推進,確保了整個水務系統穩定發展。種子管理體制改革創新了方法,達到了預期效果。農村土地流轉步伐加快,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發展勢頭強勁。全縣土地流轉面積50.91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38.5%,新增種糧大戶632戶,新增規模養殖戶1225戶。新農村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深入推進,農村發展活力不斷增強。
四是農村民生事業穩步發展。全年完成通暢工程410.2公里,通鄉工程14.2公里。改造行政村配電網28個。完成飲水安全投資2065萬元,新建飲水工程56處,解決了4.7萬農村居民飲水不安全問題。完成中小學危房改造14420平方米。組織新入住“五保”老人220人。落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70.5萬人,參合率達95%。落實農村低保3.68萬人,低保金額達1794.8萬元。組織開展了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落實水稻保險理賠240多萬元。農民減負、農業氣象服務、鄉村清潔工程、城鄉綠化、小城鎮建設、鄉鎮機關“五小”設施建設和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全面推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全縣農業農村發展進入歷史上最好的時期。
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縣委、縣政府審時度勢、科學決策的結果,是各級各部門殫精竭慮、鼎力支持的結果,更是廣大干部群眾萬眾一心、頑強拼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委、縣政府向過去一年里對我縣“三農”工作默默作出奉獻的廣大干部群眾表示衷心的感謝!
2、面對發展機遇,今年的“三農”工作應該要枕戈待旦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制約我縣農業農村發展的不利因素仍然較多。從宏觀層面看,國際金融危機正逐漸演變為“后金融危機”。總理指出,今年是我國經濟發展最為復雜的一年。在抑制通脹預期的宏觀調控政策下,農產品價格上行乏力、農民持續增收的難度加大。從基礎設施看,農業基礎設施依然薄弱,靠天吃飯的局面沒有根本改變,農村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還有待改善。從產業現狀看,我縣農業產量優勢在很大程度上還未充分轉化為產業優勢,改造提升傳統農業的任務十分艱巨。龍頭企業帶動能力不強,黃花菜等農產品質量安全隱患依然存在,農產品附加值不高,品牌優勢不明顯。同比兄弟縣市,祁東農業產業化的高地優勢有所弱化。從農村公共事業看,基本醫療、義務教育、安全飲水、環境整治、社會保障等工作還亟待推進,農村貧困人口仍然較多,扶貧開發任重道遠,農村文化事業建設亟待加強。當然,在直面問題的同時,更要看到曙光。為了盡快走出經濟危機的陰影,今年,中央加大了對“三農”工作的支持力度,并作出了一系列政策調整。一是國家財政對農業的補貼力度加大。在繼續加大對種糧農民實行補貼的基礎上,把棉花、油料、馬鈴薯納入補貼范圍,啟動青稞良種補貼,實施花生良種補貼試點,并把牧業、林業和抗旱、節水機械設施納入農機具購置補貼范圍。二是國家財政直接投入農業的力度增大。國家實行財政投入、預算內固定資產和土地出讓收益優先支持農村農業發展的政策,并首次提出要在3年內消除基礎金融服務空白鄉鎮,全力拓展資金支農領域。三是農村改革持續深化。為激活農村發展活力,中央和省里將出臺一系列支持政策,健全農村土地流轉市場,推進林權制度改革,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與此同時,近兩年來我縣農業基礎發展和農業產業化的推進有效集聚了發展勢能。祁東人脈資源優勢明顯,實行財政省直管縣之后,對我們爭取上級資源創造了更為有利的條件。等等這些,都為祁東農業農村迎來了發展的春天。因此,我們要緊緊把握“三農”工作面臨的新機遇,面無懼色迎接新挑戰,做一個果敢的籃球運動員,以敏銳的目光、敏捷的動作,時刻準備跳躍搶籃。
3、面對現有條件,當前的“三農”工作必須是乘勢而上
作為農業大縣,我們是全省糧食生產先進縣、油料生產大縣和生豬調出大縣,特別是在近幾年,我們的生豬、油茶產業發展較快,其他大宗農產品和農業產業化建設來勢喜人,這都極大地提高了我縣農業市場競爭力、綜合影響力。我們必須依托自身優勢,調動積極因素,乘勢而上,捷足先登,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將農業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將潛在優勢轉化為現實優勢,鞏固和擴大我縣農業和農村發展的良好局面。
二、必須要有爭創一流、務求全功的措施,牢牢鎖定發展現代農業的戰略目標
按照中央1號文件和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結合祁東實際,年農業農村工作基本思路是:圍繞“建設農業強縣,統籌城鄉發展”的目標,突出規模農業、特色農業、項目農業、集約農業、和諧農村五個重點,全力做大總量,做優品質,做強產業,做實基礎,加快建設農業強縣,大力促進農村發展,全力確保糧食生產不滑坡,確保農民增收不徘徊,確保農村發展勢頭不逆轉。
主要目標任務是:力爭實現糧食總播面125萬畝以上,糧食總產量突破60萬噸,保持糧食生產先進縣,爭創全省糧食生產標兵縣。年出欄生豬177萬頭以上,保持全國生豬調出大縣。油菜種植面積穩定在45萬畝以上,保持全省油料生產大縣。新發展和改造油茶林面積15萬畝以上,爭創全省油茶林生產重點縣。新發展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15家。爭取涉農項目資金2億元,力爭全國小型農田水利建設重點縣。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8%。
圍繞上述目標,在具體工作中要做到“五個突出”:
1、突出做大,發展規模農業。農業要提質增效,就必須形成規模。一要提高糧食產量。要突出擴面。力爭東部和中部鄉鎮雙季稻種植比例達到85%以上,西部鄉鎮逐步恢復發展雙季稻,在黃花菜產區適度引導推行“一季稻——再生稻”生產模式。緊跟中央政策大力引導發展花生、油菜等油料作物,確保油料作物面積較上年有大的突破,爭取更多的國家補貼資金。要突出示范。開展“糧食高產創建”活動,將G322等8條公路沿線作為糧食生產重點促進線,確保沿線雙季稻種植比例達90%以上,縣里創建部級2個、省級2個共4個萬畝優質稻高產示范片,2個玉米、紅薯千畝高產示范片。各鄉鎮分別創建1個千畝以上的雙季稻高產示范片。要突出據實發放。按照“種多少,補多少;種一季,補一季;不種不補”的原則,落實好糧補資金據實發放工作,充分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嚴禁耕地拋荒和水稻“雙改單”,確保糧食總播面不減少。大力引導發展種糧大戶,鼓勵種糧大戶在縣內8條主要公路沿線開展規模種植,加大對種糧大戶的獎勵扶持力度。二要優化養殖結構。按照“打造生豬生產強縣,加快發展草食牲畜,穩定家禽和漁業”的總體思路,扶持養殖小區和標準化規模養殖建設,確保規模養殖比重達到50%以上。重點建設“十大養殖小區”,即白地市流泉町、灌渡橋生豬規模養殖小區,過水坪興隆外貿生豬養殖小區,黃土鋪大榮生豬規模養殖小區,石亭子泉塘生豬規模養殖小區,風石堰楊柳種豬繁育小區,城連圩大一牧業肉牛養殖小區,歸陽南亞奶牛養殖小區,磚塘車元湘黃雞繁育養殖小區,石亭子湘奇家禽規模養殖小區,步云橋拔毛沖山羊養殖小區。三要改造傳統產業。對傳統產業改造,首要是通過集聚形成優勢。重點抓好“六區四帶”布局,即:以雙橋中部鄉鎮為重點的中高檔優質稻產業區,以老白太線為軸心的黃花菜產業區,以黃土鋪、馬杜橋為核心的紅薯產業區,以金橋、鳥江為中心的席草產業區,以磚塘、石亭子為中心的香芋、生姜、蔬菜產業區,以白地市、靈官、雙橋、風石堰為中心的煙草產業區。以衡棗高速及連接線為軸的“三邊”造林綠化帶,以磚塘、城連圩、太和堂為軸的油茶林產業帶,以白地市、風石堰、洪橋、白鶴鋪為軸的棗業產業帶,以黃土鋪、官家嘴、步云橋為軸心的速生經濟林產業帶。同時,對傳統農業要在良種繁育上下功夫。加快優勢農產品良種繁育進程,提高主導產業良種覆蓋率,加快優質種苗和良繁基地建設,著力擴大席草良種面積,改造傳統柑橘品種,建好生豬冷配體系和人工授精場點。
2、突出品牌,發展特色農業。農業品牌化是獲取高額附加值的重要手段。一要依托傳統產業,突出地方特色創品牌。黃花菜、席草、香芋素有“祁東三寶”的美譽,這是我們一筆豐厚的地方特色資源,要進一步加大開發力度。對這些產品的包裝、宣傳不是哪一個企業、哪一個部門的事,全縣上下要齊力同心,共同做好這些農產品的推介,形成強大的宣傳氛圍,提升品牌知名度,提高品牌附加值。同時,這些地方特色農產品要強化標準化生產,夯實農業品質基礎。縣里集中建設中高檔優質稻、黃花菜、席草、紅薯、生豬等主要農產品標準化種養示范基地5處,確保種植示范基地面積在3萬畝以上,養殖示范基地在2萬頭(羽)以上。鼓勵企業、鄉鎮加快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產品的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為農產品市場流通打造綠色通道。二要依托龍頭企業,突出產業開發創品牌。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列入新型工業化體系加以支持,推進農業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經營。集中扶持開福家具、金泰米業、吉祥食品等10個重點骨干龍頭企業。重點支持新增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爭取今年新發展投資500萬元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4家,投資1000萬元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1家。積極組織企業申報國家中小企業技改項目,通過實施技改,開展精深加工,提高農產品加工轉化率。積極加大農產品品牌開發力度,力爭每個主導產業打造1個主導品牌,力求在家具、薯粉、米業、黃花菜等農產品品牌上打造全國知名品牌,新增省著名商標名牌產品1-2個。與此同時,加大農業招商引資力度,努力建設祁東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組織企業主動融入省級龍頭企業產品銷售網絡平臺,組織企業參加中國中部農博會、上海農展會、湖南家具博覽會、第六屆“珠洽會”等大型綜合會展。三要依托農業外延,突出示范創品牌。要緊緊依靠祁東農業資源和鄉土文化,大力發展休閑農業、鄉村觀光農業,打造幾條農業農村原生態景觀與祁東鄉村文化景色相銜接的觀光農業線路。加快建設蔬菜、花卉苗木、食用菌、百合、竹筍等一批城市農業供應基地。著力發展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大力推進設施栽培、保護地栽培等先進技術。
3、突出基礎,發展項目農業。今年,國省在糧食基地建設、農業標準化建設、小型水利設施建設,油茶林開發、農機具購置補貼、專業合作社發展、現代農業示范縣建設、農業綜合開發、扶貧開發、農技推廣體系建設等項目上安排了較多資金,我們必須明確重點,有的放矢,確保爭取更大份額。一要突出農田水利基礎。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打一場水庫除險加固、灌區渠系改造、山塘清淤擴容為重點的攻堅戰。加快完成江口、鐵塘橋2座中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加快完成四水治理、中小流域治理工程,全面完成“2553”水利冬修工程計劃。著力搞好-2020年水電新農村電氣化縣建設項目申報,力爭唐福沖水庫除險加固、鳥江項目區小流域綜合治理等工程批復實施。抓緊實施18座已納入計劃的小一、二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力爭唐福沖水廠年內完工。抓緊申報實施新增糧食產能建設項目,實施退耕還林基本口糧田建設項目和財政支農資金整合投入現代農業建設相關工程項目,加快標準糧田建設,搭建產糧大縣的穩產骨架。全面加強“山、水、林、田、路”綜合開發,加快中低產田改造進程,抓好楊家臺水庫渠系改造項目和普子町渠系修復改造工程的實施,努力提高農田產出效益。二要突出生態環境基礎。圍繞發展低碳經濟和“兩型社會”建設,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加大“三邊”造林力度,力爭完成人工造林2萬畝,造林撫育15萬畝,封山育林2萬畝,開發建設速生豐產林2萬畝,林木育苗300畝,大力發展油茶林種植。加快沼氣、太陽能、生物質發電等可再生清潔能源建設,力爭新增農村沼氣池2000口,積極引導和申項支持大型畜禽養殖場沼氣工程建設,加強農村點源、面源污染治理。三要突出生產服務基礎。積極利用國家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等相關項目,結合體系改革,進一步健全基層農技推廣、動植物疫病防控、農產品質量監管等公共服務機構。深入加大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新裝備的推廣應用,推廣節水灌溉、低氮水稻栽培、配方施肥等現代農業新型技術,推廣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提高農業生產水肥利用率和無公害水平,提高科技對農業的貢獻率。深入推進農業機械化,力爭農機具購置補貼突破1500萬元,擴大水田機耕、煙地起壟、機械插秧、聯合收割、機械清淤等農機作業范圍,積極開展農機作業示范點建設,促進農機專業服務組織和農機大戶發展,提高農機整體裝備水平。同時,積極抓好農業氣象災害、防汛抗旱、山洪避險、動物防疫、森林防火等五個環節的農業防災減災工作。突出信息惠農,加強農村綜合信息服務網絡建設,按照“行政推動、企業參與、市場運作”模式,加強信息資源整合,健全農村信息化服務機制。
4、突出創新,發展集約農業。要積極創新思維模式,加快體制機制創新,積極穩妥推進農村各項改革,促進農業要素向優勢產業、優勢企業、優勢項目集中,形成集約發展的大好局面。一要發展合作組織。積極在稅收、信貸、登記、用地等方面制定優惠政策,提供優質服務,支持龍頭企業圍繞主導產業帶動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支持農村生產大戶牽頭組辦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全縣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15家,爭創省級專業合作社3家,給予重點扶持3家。二要推進土地流轉。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健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完善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確保在年工作基礎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100%到戶,農村土地承包合同100%到戶,農村土地流轉服務機構體系、工作機制進一步健全。鼓勵引導農村土地流轉,實行農業基礎設施項目和資金向承包大戶傾斜。三要深化林權制度改革。按照明晰產權,承包到戶的改革方針,切實放活經營權,確保收益權,落實處置權,力爭在今年6月底前,確保完成明晰產權現場核實率達到90%以上,林權證發放率達到90%以上,山林糾紛調處率達到90%以上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任務。同時,進一步完善林業經營方式,引導推進林業綜合開發,健全林業產業交易平臺。在4月底前,完成林業產權管理服務中心組建工作。四要抓好農村綜合改革。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提高縣鄉基本財力保障水平,切實落實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政策,縣政府出臺進一步完善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的實施辦法,按項目實施和村民籌資籌勞情況安排獎補資金,重點向邊遠山區和貧困村傾斜,打破鄉鎮界限,實行統籌安排。嚴格獎補資金審批程序,縣委農村工作部、縣減負辦、縣財政局要密切配合,共同加強資金管理和監督。主動做好銀企、銀農對接,搭建“三農”融資平臺,引導民間資金支持現代農業發展。進一步完善農業保險辦法,努力擴大農業保險覆蓋面。同時,進一步加大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力度,突出惠農補貼發放和涉農收費監管兩條線,加強村級財務管理,落實村帳鄉代管,嚴格執行村級財務公開制度,切實維護農民合法權益。
5、突出統籌,建設和諧農村。統籌城鄉發展,始終是“三農”工作的主基調,其重心又應該是在農村的自身發展上。在今年的工作中,一要推進新農村示范建設。按照“辦點示范、點面結合,成片推進”的工作思路,繼續抓好白地市鎮流泉町片5個村的示范片建設,開展金橋鎮官山片官山、宮夏、金橋、獅豐、楠木5個村的示范片建設。示范片突出主導產業、基礎設施、生態環境、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重點,力求實現室內“三改”(改水、改廁、改廚),院內“三園”(花園、果園、菜園),遍地“三化”(硬化、美化、綠化),齊力打造富裕新村、和諧新村、宜居新村。在示范片辦點上,繼續堅持“領導掛帥、部門幫扶、隊員駐村”工作制度。白地市流泉町示范片原4個工作隊原則不變。金橋官山示范片由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曾仁忠同志掛帥,市委組織部牽頭組織市委工作隊聯系幫扶,縣委組織安排4個工作隊,每個工作隊1個牽頭單位、4個后盾單位,每個工作隊幫扶1個村,每個村都由縣級領導掛點聯系。各后盾單位要按照縣委的統一安排,盡快選派好有責任心、有農村工作經驗的干部入隊駐村,要在項目安排上予以傾斜,在資金幫扶上支持到位,決不允許無動于衷和打折扣。各鄉鎮也要確定一個基礎好、積極性高的村作為鎮辦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全力幫扶,力求實效。與此同時,要加大鄉村清潔工程實施力度,繼續加強鄉鎮所在地清潔工程建設,全面推進全縣所有行政村的鄉村清潔工程建設。縣政府決定,今年從村級轉移支付新增資金中,安排50%用于村級鄉村清潔工程建設,主要用于各村分段保潔補助和添置基本環衛設施。實行嚴格考核,嚴明獎罰。各鄉鎮要認真研究,并制訂切實有效的實施辦法,做到專款專用,不挪作他用,重點抓好鄉鎮所在地和路邊、水邊、屋場邊“三邊”衛生清理整治,促進鄉村清潔工程扎實推進。全縣除洪橋、四明山外,每個鄉鎮都要盡快建好1個垃圾焚化爐,驗收合格后,縣財政按每個鄉鎮2萬元的標準給予獎補。同時,按照市委要求,重點抓好歸陽、金橋、白鶴、白地市4個中心集鎮綜合環境治理試點工作。二要推進新型城鎮化。按照“城鄉一體,鎮村共建”的要求,小城鎮建設要成為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大力完善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小城鎮二、三產業,主動承接沿海發達地區農業產業轉移,拓展農民就業創業渠道,減少收入差距,大力搞好鎮村基礎設施對接,促進“以城帶鄉、城鄉互動”新格局的形成,鼓勵農民向城鎮轉移。三要推進農村公共事業。加快農村公路建設、電網改造、沼氣建設、安居建設、中小學建設、體育場所建設、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村級衛生室建設、村級活動場所建設等工作進程,推進新型農村養老保險、低保、救災救濟等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抓好農村計劃生育和殘疾人保障工作。加快實施農村安全飲水工程項目,力爭解決4.8萬人的安全飲水問題。認真做好移民開發工作,努力改善移民后扶區生產生活條件。大力實施開發式扶貧,著力解決農村溫飽問題、低收入問題和長期貧困的問題,并力爭列入全省-2020年扶貧規劃省定貧困縣范圍。
三、必須要有恪盡職守、軍令如山的作風,為做好“三農”工作提供切實保障
農業農村工作千頭萬緒,涉及面廣,工作量大,要想實現新跨越,重點在領導,關鍵在落實。
1、要強化組織領導。各級各部門要切實在組織領導上把“三農”工作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縣委農村工作部、縣政府農村工作辦公室要切實發揮“三農”綜合部門的組織、協調、綜合、指導、管理作用。農口各局辦要強化主人翁意識,繼續發揚艱苦奮斗,樂于奉獻的優良傳統,緊緊圍繞“三農”工作謀發展,突出建設農業強縣抓服務。各鄉鎮黨委政府要切實建立起“三農”工作黨政一把手負責制,要把全部精力放在抓“三農”工作上,要明確得力副職分管“三農”工作。切實建立“一份工作、一個方案、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制度,深入實行農業農村工作臺帳管理和責任追究。縣直各部門都有服務“三農”的職責,都要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調整工作思路和力量配置,把服務職能延伸到農村,不斷提高服務水平。要打破部門分割,條塊分割的狀況,整合部門力量,在人、財、物上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三農”工作謀實事,辦好事,形成支持農業,關愛農民,服務農村的強大合力。
2、要落實工作責任。農業農村工作任務艱巨,必須落實責任。農口戰線的干部職工在推進“三農”工作中既是一線指揮員,又是一線作戰員,負有不可懈怠的責任和義務。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加強自身學習,不斷提高素質,增強服務能力。要按照縣委提出的作風建設要求,大興“忠、正、實、廉”之風,進一步加強農口各局辦班子隊伍建設,深入開展講政治、講正氣、講學習、講團結、講實干的“五講”活動,努力打造一支團結高效、開拓創新、廉潔自律的領導干部隊伍。鄉鎮干部要深入村組幫助群眾排憂解難,及時化解矛盾糾紛,深入田間地頭開展農業生產技術服務,要把群眾的口碑作為衡量包村鎮干部和相關站所干部工作的一個重要考核依據。新農村建設駐村工作隊員要沉下去,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認真做好村級規劃,努力抓好工作落實,嚴剎“走讀”、“空巢”浮夸風。
3、要強化支農投入。各級財政要按照中央要求,不斷提高支農投入的資金總量和比重,確保財政支出優先支持農業農村發展,并積極加大各類辦點示范的財政投入力度。要認真抓好各項惠農補貼政策的落實。要加大涉農資金項目的整合力度,按照“資金性質不變、安排渠道不變、使用范圍不變、監督管理不變”的原則,傾斜投入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升級和新農村示范片建設等重點項目,在項目安排上向農村土地流轉工作做得好、種養大戶多的村傾斜。要加強農業招商引資力度,不斷優化發展環境,招引外部市場資金,發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農村二、三產業,發展農村公共事業。
4、要強化督查問責。縣委縣政府將加強對農業農村工作的督查問責,對耕地拋荒連片3畝以上的村、10畝以上的鄉鎮,堅決按照衡辦發[2008]14號有關規定追究責任;對糧食生產,從村級轉移支付中拿出5%作為發展糧食生產保證金,與村干部的誤工補貼直接掛鉤,并實行嚴格考核和責任追究,各鄉鎮要創造性地制訂有效的考核辦法。同時,加大對森林防火、動物防疫、防汛抗旱責任追究力度,加大對各鄉鎮農業、林業、水利、畜牧等單項重點工作的考核評比力度,繼續將農業農村與新農村建設納入縣委、縣政府對鄉鎮重點工作考核內容,進行綜合考核評價。請各鄉鎮務必引起高度重視。
一年之計在于春。當前正是春耕備耕工作的大忙季節,抓好當前,就能爭取全年工作的主動。一要抓好早稻生產。今年縣委、縣政府決定,以鄉鎮為單位開展早稻集中育秧、犁翻板田、插秧進度三項生產競賽活動。這是一項等不得、慢不得,季節性很強的工作,前段時間已經召開了部門業務會議,把工作任務已經分解到了鄉鎮,各鄉鎮都做了具體安排,目前要加大宣傳和落實力度。二要抓好森林防火。當前正值全縣森林高火險期,清明節也即將來臨,森林防火的壓力很大。各鄉鎮和有關部門一定要深入貫徹落實全市森林防火電視電話會議精神,進一步創新工作機制,加強村級森林防火信息員管理,落實其待遇,強化宣傳教育和野外火源監管。一旦出現火情,鄉鎮主要負責人必須迅速有效組織撲救。三要抓好水利防汛。要抓緊做好各類冬春修水利工程的掃尾工作,嚴禁半拉子工程進入汛期。要突出病險水庫的排查,想方設法消除水利設施安全隱患。要進一步做好防汛預案的制訂和防汛物資的準備,確保安全度汛。四要抓好動物春防。對生豬口蹄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禽流感和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要按照“政府保密度(100%)、部門保質量”的要求,切實做好疫苗注射等防控工作。要加強對重大動物疫病傳播環節的監管,一旦發生疫情要快速果斷進行無害化處置,確保損失降到最低。五要抓好新農村建設駐點工作。這次會議之后,各后盾單位要開好會,盡快將隊員名單上報縣新村辦。各駐村工作隊隊長要開好隊員碰面會,25日前所有隊員要全部駐村。縣里不再單獨舉行歡送儀式。
同志們,今年的農業農村工作,任務艱巨,責任重大。讓我們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鞏固發展農業農村良好形勢,緊緊圍繞建設農業強縣這一目標,振奮精神,加壓奮進,為謀求全縣農業農村工作新跨越而努力奮斗!
- 上一篇:鄉委建設工程招投標監管體制
- 下一篇:鄉村小額保險試點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