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糧食生產大會講話稿
時間:2022-01-05 11:00:00
導語:全縣糧食生產大會講話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這次全縣糧食生產工作會議是縣委、縣政府召開的一次非常重要的會議,為了開好這個會,縣委書記、書記,縣長、縣長和我認真地進行過研究,出臺了一系列文件和實施意見,這一系列文件的出臺,都經過認真的思考、認真的研究和認真的把關,凝聚著縣委縣政府領導的很多心血,這充分說明糧食生產是全縣工作大局中一項重要的基礎性、戰略性工作,也充分說明縣委縣政府對糧食生產工作的高度重視,在工作上看得特別重,在位置上擺得特別高,在措施上抓得特別嚴。剛才,同志受我的委托,就年全縣的糧食生產工作作了全面的安排和部署,縣長站在糧食生產的戰略高度和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地位,作了很重要的指示。等會,縣委書記、政協主席還將作重要講話,希望大家認真領會,抓好落實。年糧食生產工作任務十分艱巨,要穩住我縣糧食生產大縣的位置,力爭進入全省糧食生產先進縣的行列,任務十分繁重。為順利完成這項任務,我在和平同志所講的基礎上再強調三點,即必須做到三個“超常”:
一、要以超常的工作思路來謀劃全縣糧食生產
1、要充分認識抓糧食生產就是抓農民增收。近幾年來,全縣通過糧食產業化經營,糧食生產已經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支撐。中央1號文件和全省農村工作會議把增產增收強基礎作為農業和農村工作的首要任務,糧食生產上去了,農民的增收才能有保障,才能夠促進祁東經濟平穩較快地發展。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是5581元,其中種養業占35%,農民打工的工資性收入占55%,二三產業、銀行存款利息及國家的政策性補貼占10%左右,種養業特別是糧食生產,仍然是農民增收的主要的基礎性渠道。最近國家信息,由于北方干旱,小麥減產,全國糧食總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了13%,并且價格還會上漲。近幾天中央開“兩會”,很多人大代表對糧食的價格問題提出了意見,要求合理確定主要農產品的價格。糧食增產了,就意味著農民直接增收。
2、要充分認識抓糧食生產就是抓爭資爭項。國家實施糧食增產計劃,年全國要增產1000億斤糧食,獎勵資金是3000億元,就是說增產一斤糧食,國家獎勵3元錢。湖南的增產任務是46億斤,獎勵資金是138億元,哪個縣的糧食生產上去了,哪個縣就能多爭取獎勵資金,就能多爭取項目,如土地整理項目、中低產田改造項目、標準糧田建設項目、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小型農田水利建設項目、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及渠系工程配套項目、農技推廣體系建設項目、農業機械化推進項目等等,都是與糧食生產大縣和糧食生產先進縣直接掛鉤。現在從全省抓糧食生產的態勢來看,各地是競相發展的。湘潭縣是全省的糧食生產先進縣,一年單獨糧食生產獎勵資金就有3000多萬元,這對于我們這個缺乏重大工業項目支撐的縣來說,相當于辦多少個企業的稅收!
3、要充分認識抓糧食生產就是抓增強縣域經濟發展的活力。一些經濟學家研究,縣域經濟為什么發展不快?除了市場和政策因素外,主要是體制和機制的原因,所以提出要省直管縣。中央1號文件已明確提出要把農業大縣作為省直管縣試點,如果納入省直管縣試點,縣里的財政預算、轉移支付直接歸省管,項目的立項與審批等等也直接由省里確定,這就為縣域經濟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和活力。我們必須抓住這個契機,爭創農業大縣。農業大縣不是空喊的,有實實在在的標準,必須要是糧食生產大縣、生豬生產大縣、油料生產大縣、棉花生產大縣,這才能稱農業大縣,這幾項主要農產品的產量不能形成大縣的優勢,就不能稱農業大縣。
4、要充分認識抓糧食生產就是抓返鄉農民工回家創業就業的“后花園”。經調查,全縣還有近15%的返鄉農民工(約5萬人)沒有就業,還在社會上流動。這不僅是個經濟問題,更是一個政治問題,這些返鄉農民工現在沒找到工作會出現三個影響。一是直接影響到農民增收。農民收入的55%靠外出打工,現在閑在家里,沒有工作,直接影響收入;二是影響農村消費市場的開拓。由于農民工失去工作,嚴重影響了農民工及其家庭收入增長和生活水平提高,影響子女教育的投資和實際購買力。擴內需最大潛力市場在農村,農村老百姓手中沒有錢,拿什么來提高購買力?這就直接影響到農村消費市場的開拓;三是影響到農村社會和諧穩定。農民工失去工作,收入減少,本身就影響到社會的和諧穩定,特別是一些年輕的返鄉農民工,長時間在城里打工,已把自己看成是城里的工人身份,現在回到農村,又沒有務農的生產技能,一下子無法適應農村的生活,產生失落情緒,帶來各種社會問題,影響社會的和諧穩定。抓好糧食生產,在全縣形成一股良好的發展農業生產的氛圍,就容易把這些返鄉且暫時沒找到工作的農民工引導到搞土地流轉、承包耕地發展糧食生產上來,就可以使他們在“后花園”保底就業。風石堰紫沖有一個叫徐滿意的返鄉農民工,今年回到家鄉承包了200多畝稻田搞雙季稻,現在已犁好了田地,還請了七、八個人幫忙,這就解決了好幾個人的就業問題。
二、要以超常的工作方式來落實全縣糧食生產目標任務
年雙季稻的早稻面積要達到51萬畝,雙季晚稻要達到61萬畝,中稻嚴格控制在5萬畝以下,優質稻要達到50%以上,紅薯和大豆要達到9萬畝,玉米要達到8萬畝,糧食作物總播面要達到135萬畝,總產量要達到63萬噸。為達到這一目標,具體要做到“五抓”。
1、抓高產創建。我們搞了兩個萬畝糧食高產示范片,一片在風石堰和雙橋,一片在洪橋和金橋。馬杜橋和黃土鋪分別要建1000畝紅薯高產示范片,靈官和鳳歧坪分別要建1000畝的優質玉米高產示范片,這幾個鄉鎮要抓緊實施計劃。全縣23個鄉鎮除馬杜橋、鳳歧坪、四明山外,要在馬路沿線建成連片1000畝的雙季稻高產示范片,通過輻射和示范作用,大力發展優質稻和雙季稻種植。要打牌子明確責任人和技術人員,縣里由周書記掛帥,我負責具體工作,各鄉鎮的鄉鎮長就是第一責任人。
2、抓土地流轉。要把遏制耕地拋荒列為土地流轉的重點,從上一次會議后,全縣發展的態勢是很好的,上個月金泰米業在金橋一次性簽訂合同流轉土地500多畝,全縣土地流轉面積已經接近20%,土地流轉能有效地解決耕地拋荒問題。抓糧食生產,耕地拋荒是最大的敵人,必須堅決遏制,它有非常大的破壞力和殺傷力,如果不重視,拋荒面積就會逐年增加。我們縣為什么前幾年單季稻較多?就是因為前幾年對這個問題重視不夠,有些措施沒有及時跟上來,必須堅決制止耕地拋荒包括季節性耕地拋荒,一旦發現有拋荒的,就要把這顆“毒瘤”徹底清除,及時采取補救措施,否則一旦擴散,大家的工作量就很大了,今年有10丘拋荒,明年說不定就有20丘拋荒,它的影響力、破壞力很大。
3、抓種糧大戶。縣里對鄉鎮糧食生產進行目標管理考核,出臺了辦法,每個鄉鎮今年要新發展4戶以上的規模種糧大戶,這實際上是統籌城鄉發展、城鄉一體化的必然要求。最近中央1號文件有三個明顯集中:土地向種糧大戶集中、項目向園區集中、人口向集鎮集中,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前五年的時候,還可以看到完整的大片耕地,現在大面積的耕地都被人家承包去了。希望種糧大戶看準發展態勢,看準發展前景,你要承包大片耕地,再過兩三年肯定不會有了。最近,一個在廣東承包2000多畝耕地的老板,種了十多年糧食,家是靈官的,姓袁,他今年回家時,準備承包大片耕地。我們的林地,岳紙集團、凱迪生物質發電廠已經包了10多萬畝,這是一個發展趨勢,是一個發展方向,是一個政策助推的方向。城鎮居民要就業,農村居民也要就業,土地向大戶集中以后,農民在自己出租的土地上打工就業,農民就成了種糧大戶的產業工人,幫承包戶打工,掙點工資,獲得租金。縣委、縣政府為促進這項工作迅速發展,要求盡快形成一支規模種糧大戶,已經出臺了種糧大戶的獎勵辦法,今天獎勵的兩位同志,就是全縣的標兵。今年,縣政府單列了30萬元,用于種糧大戶的獎勵,電視臺、報社、新聞網站要大張旗鼓地加強宣傳,形成良好的輿論導向。
4、抓雙季稻擴面。中央給湖南下達增產46億斤糧食任務,這就需要擴大雙季稻種植面積,省下達我縣雙季稻增加面積任務為3萬畝,對雙季稻擴面工作,省政府上次開會作了明確,并將開展多次督查。各鄉鎮必須要采取過硬措施和辦法,在3月底前完成板田翻耕,這作為一項硬性的任務必須完成,特別是現在天氣較好、雨水較多,要抓緊時間,盡快完成這項工作。
5、抓專業化病蟲害防治。實行專業化統防統治是糧食產業化發展的必然要求,現在在家的勞動力普遍年齡偏大,女同志多,文化程度低,相當一部分人沒有掌握殺蟲技術,濫用、亂用農藥的現象比較普遍,無形中增加了種糧成本,也影響了糧食品質。據報道,今年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總體為偏重發生年,較去年增加5%,形勢非常嚴峻。今年我縣統防統治專業化病蟲害面積要達到10萬畝,綜合預警和防控控制面積要達到120萬畝,這個任務,農業局和各鄉鎮要好好組織落實。根據周書記的指示,要迅速組織農機站人員到衡南縣泉湖鎮學習,泉湖農機站搞全程機械化作業,包括專業病蟲害防治、統治統防都是專業化,把農戶的田包起來,花的錢比農戶自己操作要少,又有人擔保,農民也愿意,這樣既減少了老百姓的種田成本,為老百姓增收,同時又解決了技術問題,還為農機站自身的發展增添了后勁。
三、要以超常的工作手段來力推全縣糧食生產新跨越
1、要進一步完善行政領導糧食生產目標責任制。全縣的糧食生產由雷縣長負總責,任組長,周書記、愛民縣長、我和胡調任副組長,鄉鎮長是第一責任人,我作為縣政府分管領導,是直接責任人,縣里已出臺《祁東縣20年對鄉鎮糧食生產目標管理考核細則》,拿出了專門的獎金,對抓得好的前十名鄉鎮給予重獎,對后進鄉鎮主要負責人,縣委、縣政府責成其寫出書面檢查,并將結果在全縣通報,希望各鄉鎮長切實負起責任。
2、要進一步加大耕地拋荒的追究力度。這是一個“緊箍咒”,市里為了堅決制止耕地拋荒,強化責任追究,專門出臺了一個辦法,縣委縣政府已將這個文件轉發到各鄉鎮,連片拋荒5畝的,村里主要負責人要受到追究,連片拋荒10畝的,要追究鄉鎮長的責任,這是全市統一規定的。請監察局發揮行政效能監察作用,加大檢查和責任追究力度。對于遏制耕地拋荒工作,我們要做到早謀劃、早動手、早落實,必須往前趕,不能拖,免得到時工作被動。
3、要進一步健全涉農資金的管理。近年來,國家對“三農”工作非常重視,對農業農村的投入逐年增加,各類涉農補貼和項目資金逐年增多,必須管好用好,發揮最大效益。目前種糧補貼包括三種:即良種補貼、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這個問題主要解決一個執行到位和補貼發放不合理的問題。我在下面調查,農民給我反映,國家出臺的種糧補貼政策解決了大的問題,沒有種糧補貼,沒有免征農業稅,沒有糧食最低保護價收購政策,耕地拋荒和水稻“雙改單”的面積還會增多。這是一項真正給老百姓實惠的好政策,必須堅決執行到位,確保糧補資金一分不少按時發放到種糧農戶手中。要出臺一個補貼合理發放的辦法,種雙季稻補貼全發,種單季稻只發50%,全省已推介了益陽赫山區的補貼發放辦法,我們縣產業結構調整幅度大,如果3、4月份來檢查,板田還未翻耕,那么耕地的產出率就會少一半,我就扣一半的補貼,這是有道理的,省、市都會大力支持,并要求各地完善種糧補貼的發放辦法,我們正在起草這個方案,馬上就會以文件的形式下發,目的就是穩住雙季稻的種植面積。另外,財政、審計部門要加強各類涉農項目資金的監管,農口系統各單位要站在全縣經濟發展的大局,切實加強對資金的管理和使用,絕對不允許擠占、挪用和截留。根據雷縣長的指示,下一步要規范和整合各類項目資金的使用,把有限的資金花在刀刃上,切實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縣政府即將出臺有關涉農項目資金的管理辦法,目的就是為了充分利用涉農項目資金來促進全縣經濟發展。
4、要進一步強化耕地保護。去年,省人大常委會出臺了《湖南省耕地質量保護條例》,現在耕地保護問題越來越突出,行政執法不能只罰點錢就了事,要加大打擊力度,發現一起,公開曝光一起,嚴厲查處一起,切實負起保護耕地的責任。
同志們,全縣糧食生產工作有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有大家的齊心協力、扎實工作,我相信年全縣糧食生產一定會實現又好又快地發展。
謝謝大家!
- 上一篇:中國基礎設施建造的經濟發展
- 下一篇:市委野生動物疫病預防應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