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在農村會議上的講話
時間:2022-02-24 09:55:00
導語:領導在農村會議上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這次全區農村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在總結去年農業農村工作的基礎上,分析當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面臨的形勢,全面安排部署今年農業和農村工作任務,進一步創新思路,開拓進取,狠抓落實,全力開創全區“三農”工作新局面。
一、年農村工作簡要回顧
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面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加快農業結構調整,穩步推進農村改革,科學安排農業生產各項工作,努力克服自然災害頻發、市場風險加大的不利影響,農村經濟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
一是不斷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促進都市型農業健康發展。圍繞提升產業發展層次,推進蔬菜種植、奶牛養殖、畜禽養殖、農家樂旅游接待等特色產業發展。年新建蔬菜保護地103畝,保護地面積從城中村改造時幾乎全部失去又恢復到現在的千余畝,達賴莊2000畝無公害蔬菜基地一期建設工程完工;出臺了《扶持奶牛產業發展優惠政策》,年內建設奶牛規模養殖場5個,新入區奶牛700多頭;茂林太村蘆花雞養市場認可度逐步提升,南臺什金盤養殖場購入首批種豬,實現啟動運營;西地村農家樂旅游接待設施逐步完善。
二是不斷鞏固農業生產基礎,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農村道路和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近幾年共投資6500多萬元,硬化道路140公里,年投資550多萬元開工建設農村道路11.29公里,組建了道路養護隊伍,境內縣道和農村公路日常養護工作全面展開,為發展繁榮農村經濟打通了方便之路;全年新增農田節水灌溉面積6000畝,新打機電井46眼,發放抗旱水泵130臺,提高了節水抗災能力。
三是深入開展科技創新和推廣活動,健全農牧業服務體系。大力推進動植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設,加強農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落實疫病防控責任制,全年無重大動物疫病和植物病蟲害發生;農業氣象體系和農村氣象災害預防體系逐步建立。農業產業化建設進程不斷加快,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組織和其它涉農企業帶動農戶數達到2.5萬人;全年完成300臺小四輪上牌工作,農機具綜合水平達64.3%,比上年提高11%。
四是不斷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增強經濟發展活力。在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的基礎上,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去年共流轉土地3000畝,補簽了經營權證,進一步規范了檔案管理工作;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不斷深化,完成2000畝林權改革任務;登記注冊農民專業合作社54個(包括奶農專業合作社、牧場、蔬菜專業合作社)。
五是惠農政策得到有效落實,農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堅持把促進農民增收作為“三農”工作的中心任務,認真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千方百計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十一五”期間兌付各項惠農資金1700多萬元,投入扶貧資金1400余萬元;全區有16個村、8143人參加農民養老保險,2375人參加失地農民醫療保險;年發放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補貼資金710.8萬元;新打人飲深井2眼,更新改造了姚府村人飲管網,完成了7個村的單村供水實施方案;2000戶戶用沼氣建設項目經審批立項;農村教育、衛生、文化事業協調發展,新農合、新農保、農村社會救助體系進一步完善。農民在政策落實和加大投入中得到更多實惠,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0619元,民主決策、公正用權、科學發展、和諧發展逐漸成為村民們和村干部追求的目標。
回顧年工作,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績。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于中央、和我市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的深入實施,得益于全區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有力配合,特別是凝結了廣大奮戰在農村基層一線的鄉村干部的辛勤與汗水。在此,我代表區委、區政府對各級干部群眾的辛勤工作和各級各部門的支持配合表示衷心的感謝!
二、準確把握農業農村發展形勢,增強做好新形勢下農業和農村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在總結成功方面的同時,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當前“三農”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一是農業生產規模小而分散,農業現代化程度滯后,農村經濟合作組織、農村流通市場和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滯后,市場競爭力弱,帶動能力不強,導致農民在農產品附加值上的分成低。二是國際農產品價格波動較大、生產資料上漲、自然災害頻發等影響農民增收的不確定因素還很多,實現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的難度很大。三是部分干部群眾,依靠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改變農村落后面貌的決心和信心不足,“等、靠、要”思想嚴重,工作上缺少新思路,發展中缺乏新舉措。四是土地流轉量太小,沒能實現農村、城市、資金、土地、專長等因素等資源的有效配置,影響農村經濟繁榮和農民收入增加。對此,我們必須有清醒的認識和充分的估計。
在正視困難和挑戰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農業農村發展的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在政策環境上,中央始終把“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和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重申堅持“三農”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提出了“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大任務,要求把“三化同步”作為謀劃“十二五”時期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原則。自2004年以來,中央已連續出臺了三農”問題的8個“一號文件”,形成了扶持“三農”發展完備的政策體系。在去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中央提出今年“三農”投入要做到“三個重點、三個確保”——財政支出重點向農業農村傾斜,確保用于農業農村的總量、增量均有提高;預算內固定資產投資重點用于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確保總量和比重進一步提高;土地出讓收益重點投向農業土地開發、農田水利和農村基礎施設確保足額提取,定向使用。“三個重點”進一步明確了中央支農資金的投入方向,而“三個確保”則表明了支農資金如何落實到位的具體手段。這些表述體現了國家支農政策的連續性、協調性和針對性進一步明確了支農投入的重點和方向。在剛剛閉幕的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總理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今年中央財政用于“三農”的投入安排9884.5億元,比上年增加1304.8億元。
當前,農業農村經濟發展進入了重要戰略機遇期,準確把握發展形勢,綜合分析發展環境,對于推動全區農業農村經濟科學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充分利用好國家促進“三農”發展的一系列重大政策,倍加珍惜當前農業農村發展來之不易的大好局面,進一步增強做好“三農”工作的責任意識、憂患意識和風險意識,堅定信心,鼓足干勁,抓住機遇,應對挑戰,努力促進全區農業農村工作上臺階、上水平。
三、突出重點,努力實現“十二五”時期農業農村工作良好開局
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全區農業農村工作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為重點,力爭在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和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上取得明顯成效;力爭在加強以節水灌溉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上取得明顯進展;力爭在開辟農民增收新領域、增強農村經濟發展活力上取得明顯突破,確保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2%,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推進全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為此,我們要全面做好農業農村各項工作。
- 上一篇:同鄉會聯誼會領導發言稿
- 下一篇:領導在市委經濟發展會發言
精品范文
10領導視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