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旅游商品發展狀況的分析與思考

時間:2022-11-10 06:01:00

導語:關于旅游商品發展狀況的分析與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于旅游商品發展狀況的分析與思考

關于***旅游商品發展狀況分析思考

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全國公務員共同的天地!

改革開放中發展起來的***旅游業,經過20多年的努力,特別是近幾年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已經初具產業形態和產業規模,成為我市經濟發展中最具活力的一個新興產業。但是,隨著旅游業的蓬勃發展,一些影響我市旅游業深度發展的問題也日益凸顯出來:旅游產品結構不合理,旅游產業鏈中有一些環節相當薄弱等等。這些問題若不能有效地加以解決,必然會制約我市旅游業的發展,影響我市旅游業整體效益的提升,使我市旅游業與國內、省內旅游先進地區的差距進一步拉大。

旅游業是一個由食、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所組成的綜合性產業,在這六要素中,食、住、行、游四要素是旅游者在旅游消費過程中所必需而又基本穩定的消費;購、娛二要素對旅游者來說,并非每次旅游活動必需消費,是具有較大需求彈性的消費。因此,我們可以通過一定的手段,刺激旅游者的購物消費,使之成為旅游產業經濟增長的重要突破點。況且旅游購物的銷售收入在旅游總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大小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旅游業經濟結構是否完善的重要方面。而旅游購物的發展是以旅游商品為基礎的。那么,我市旅游商品市場的發展狀況究竟如何?

一、***旅游商品市場發展現狀

1.旅游商品收入在旅游總收入中的比重小

作為一個旅游資源豐富的沿黃城市,近年來我市旅游業一直保持快速發展的勢頭,無論是入境旅游人數和國內旅游人數都保持持續穩定的增長。但旅游商品銷售收入在旅游總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卻一直徘徊不前,這與我市旅游業快速的發展步伐不相適應。而且我市旅游商品收入在旅游總收入中的比重遠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世界上旅游發達國家的旅游商品收入占旅游總收入的比重可達40%-60%,平均水平也達30%,我國的這一比例平均為22%左右,我省的為16%左右,而我市的為10%左右。這與其他國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這一比重又遠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這種狀況不僅與我市旅游發展總體水平極不相稱,也與我市所擁有的豐富的可供開發和生產旅游商品的資源量極不相稱。

2.豐富的旅游商品資源可開發

***地處黃河中游,是黃河文化的最主要的發祥地和發展地之一。數千年來,勤勞智慧的勞動人民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創造出了光輝燦爛的中原文化,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作為黃河文化的載體,***不僅擁有極為豐富的旅游資源,而且擁有品種繁多、技藝精湛的各種傳統工藝品和地方特色鮮明的土特產品及各種物產。其中可供開發和生產旅游商品的資源非常豐富。大體可將其歸納為以下幾類:

(1)旅游紀念品:如以黃河澄泥硯、虢國青銅器仿制、豫西剪紙、仰韶彩陶、黃河奇石、木版年畫、麥秸稈畫、根雕、黃河對沙畫等為代表的旅游工藝美術品等。

(2)旅游用品類:如黃金珠寶系列、陜州刺繡等。

(3)旅游食品類:如以陜州糟蛋、大營麻花、水花佛手糖糕、觀音堂牛肉、大刀面、蘋果醋、石子饃特色地方小吃等為代表的傳統食品以及溫塘礦泉水、仰韶酒、湖濱果汁等飲料。

(4)土特產品類:如:靈寶蘋果、大棗、閿蓮,**仰韶杏、牛心柿餅,**的木耳、猴頭、蘑菇、核桃、板栗、山楂、獼猴桃等為代表的三門峽土特名產。

種類繁多的傳統工藝美術品和土特產品等,歷來受到國內外旅游者的喜愛,為三門峽旅游商品開發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物質條件。

3.旅游商品市場銷售網絡尚在構建

目前我市旅游商品的銷售,主要是通過以下途徑進行的:一是旅游景區、景點的旅游商品零售商在景區、景點內或附近的購物區設點銷售;二是在旅游集散地設有零散的旅游商品購物商店或專營柜臺銷售旅游商品;三是旅游商品生產企業自行設置的銷售點銷售本企業的產品。由此可以看出,我市旅游商品網絡尚未形成,沒有形成系統、完備的旅游商品銷售網絡。另外,至今我市尚無一個直接面向旅游者的大型旅游商品購物超市。近兩年,這一狀況已引起市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門的重視,正在努力設法改善旅游商品銷售渠道不暢的問題。

4.旅游商品的地方特色不足,品種單一缺乏內涵

雖然我市可供開發和生產旅游商品的資源非常豐富,但是通過調查我們發現,我市旅游商品市場上銷售的主要是一些傳統工藝品和土特產品,包裝粗糙,結構單一,缺乏創新和特色,缺少文化內涵。并且各地景區、景點銷售的旅游商品大同小異,商品結構雷同。如椰殼工藝品、小工藝品等,在其他地方、景區內都有銷售,體現不出當地特色、景區特色和民族特色,紀念性、實用性不足,因而難以獲得旅游者的認同。

二、***旅游商品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管理體制尚未理順,缺少發展規劃的正確引導

我市目前的旅游商品主要由私營企業生產,這些企業一般都比較小,屬于小作坊或者個體戶。雖然基本上掌握了本地定點生產企業名單,但實際上無論對旅游商品生產企業的管理,還是銷售網絡的布局,旅游局都難以實際履行協調管理的職能。所以,目前我市旅游商品市場的管理體制尚未理順,管理處于混亂和無序的狀態。正因為沒有建立起合理有效的管理體制,因此,旅游商品開發缺少發展規劃的正確引導。既缺少長遠的總體規劃,又缺少近期開發的專項計劃,旅游商品的開發實際上處于一種自發的狀態。

2.思想認識存在誤區,重景區開發輕旅游商品開發

長期以來,旅游業發展的重點主要集中在旅游景區(點)的規劃建設、賓館建設和旅游基礎設施建設上。對于旅游商品的開發一直沒有列入旅游業重要內容來研究落實。因為旅游發展前期只有把有限的資金優先用于我市豐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的開發和旅游景區的建設,使旅游產品結構中食、住、行、游等構成旅游者基本旅游消費的要素快速發展,才能滿足旅游者對旅游產品快速增長的消費需求。但在以后的發展過程中,仍然只重視景區的開發和門票收入,而忽視旅游商品的開發和旅游者的購物消費,則會導致旅游業結構中各構成要素發展不平衡,不能形成相互協調、平衡發展的旅游產業鏈,無疑會影響我市旅游業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3.旅游商品開發缺少創新

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創新成為決定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因素,對旅游商品來說更是如此。旅游商品的生命力和競爭力在于創新,只有刻意求新,才能在商品市場上長盛不衰。在我市,生產工藝品和其他特色商品的工藝美術行業,一直都是旅游商品開發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工藝美術企業多是在手工業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受各種因素的制約,獨立的技術創新實力較弱,對旅游商品的開發主要依靠的還是傳統的生產工藝技術,很少融入新技術和新工藝,難以提高旅游商品的文化含量和科技含量。落后的生產工藝和生產水平,也使開發出的許多旅游商品無法滿足批量生產的條件。

為什么我市目前還沒有形成旅游商品開發的專業設計隊伍?究其原因,一是由于長期忽視旅游商品的開發和宣傳,所以吸引高水平的設計人員參與旅游商品設計的現象還較少見。許多專業設計人員由于對旅游商品的特點并不了解,因而還不知如何適應旅游商品設計。二是我市許多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是由傳統的工藝美術設計人員設計及手工制作的,而其人才培養的方式大多為師傅帶徒弟或者子承父業式的傳統方式,因而創新意識不強,產品構思不夠新穎,設計手法過于囿于傳統,難以不斷地推陳出新。三是一些生產地方名土特產的傳統企業,受傳統觀念的束縛,無法適應市場變化的需求,其產品以多年一成不變,難以獲得旅游者的青睞。

***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突出商品的地方特色、富有紀念性的質優價實、質優價廉的旅游商品,才能獲得旅游者的好感,誘發旅游者的購買欲望。同時,必須重視旅游商品的包裝,我市有許多旅游商品雖然內在質量優良,在其他地方也頗有名氣,但商品包裝簡單、粗糙,缺乏新意,品牌形象模糊,藝術性、饋贈性、收藏性和實用性不強。還有一些當地土特產,由于包裝簡陋,難以提高商品檔次,因而也賣不出好的價格。凡此種種,都充分說明即使是一流的商品,若包裝達不到一定的水準,也難以吸引旅游者的注意和激發旅游者的購買欲望,因而也達不到預期目的。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全國公務員共同的天地!

三、對***旅游商品發展的幾點建議

1.轉變觀念,提升對旅游商品發展重要性的認識

首先應該從思想上把旅游商品的開發對地區社會、經濟的促進作用的認識提升到一個高度。發展旅游商品生產,擴大旅游商品銷售,最根本的目的是要增加旅游業的收入、獲取經濟效益,使旅游產業的各構成要素能夠協調平衡發展,從而做大做強旅游產業。同時,由于旅游六要素中“購”這一要素的廣泛的產業帶動作用,旅游商品的發展,還會促進旅游相關產業的發展。生產旅游商品的企業多為勞動密集型企業,旅游商品的大力發展,可以增加就業機會,緩解職工下崗所帶來的巨大社會沖擊,對構建和諧社會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所以旅游商品的開發具有極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提高對旅游商品發展重要性的認識,有利于形成人人為旅游商品發展作宣傳的社會氛圍。

2.建立良好的旅游商品開發的協調管理機制

發展旅游商品,涉及到旅游商品的開發設計、生產和銷售三大環節,進而涉及許多行業與部門。要改變設計、生產與銷售等環節銜接不緊的問題,使我市旅游商品發展邁上一個新臺階,目前需要建立起良好的行之有效的協調管理機制,由相關部門組成旅游商品協調管理委員會,負責審定旅游商品發展規劃,制訂旅游商品發展的相關法規和政策。并對旅游商品發展的重大問題進行協調與監督。形成機構健全、分工明確、協調有力的協調管理機制,扎扎實實促進旅游商品的發展。

3.加強引導,重點開發特色旅游商品

在我市旅游商品的開發,一是應重點開發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展示景區濃郁風采的旅游商品。如:黃河澄泥硯、木版烙畫等旅游商品,形成具有濃郁豫西特色的旅游工藝品系列,形成向外宣傳促銷的拳頭產品和著名品牌。

二是在各種傳統工藝品的生產工藝方面應進行創新。在過去傳統工藝的基礎上融入現代科技,用現代工藝和技術賦予傳統工藝品以新的理念和表述方式。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來體現地域特色。

三是改進旅游商品的包裝。包裝應體現人性化、個性化和時尚化,力求精美、便于攜帶,并提高旅游商品的檔次。以滿足旅游者的審美情趣,激發旅游者的購買欲望。

4.加大扶持,做大做強旅游商品生產企業

旅游商品的生產企業大多數是中小企業,在資金和技術方面,往往處于實力不強、資金不足的弱勢地位,因此,需要政府在政策、資金、技術和人才等方面對企業進行扶持。

一是針對長期以來所形成的設計、生產和銷售三大環節相互脫節的現狀,鼓勵組建旅游商品生產基地,形成研制、生產、銷售一體化的體制,負責地方特色旅游商品的創意設計、生產組織和總經銷。使之成為一個城市旅游商品開發的骨干力量和重要保障。

二是政府在資金、稅收等方面對旅游商品生產企業進行重點扶持。如通過采用貼息貸款等方法,鼓勵企業生產優質旅游商品。再如對旅游商品生產企業實行稅收減免等。

總之,政府應在政策、資金、技術、人才、信息等多方面扶持旅游商品的開發,給旅游商品生產企業注入活力,才有可能激活旅游商品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