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長在全縣旅游匯報會上的講話
時間:2022-01-26 03:24:00
導語:縣長在全縣旅游匯報會上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幾年來,全縣上下共同努力,充分開發利用濕地生態、遼河風光、渤海灣等自然資源,深入挖掘生態農業、將軍故里、甲午末戰遺址、民俗文化等人文景觀,從招商引資、規劃建設到策劃宣傳、接待服務,全縣旅游事業獲得了長足發展。一是旅游發展規劃日臻完善。2003年以來,縣旅游局、趙圈河鄉等單位主動參與,并積極對上協調,先后編制完成了《*縣旅游業發展規劃》、《遼河三角洲濕地風光旅游區規劃》和《知青家園》等景區景點規劃;2006年邀請中國旅游學院編制完成了《趙圈河濕地旅游第一鄉發展戰略規劃》,進一步完善了全縣旅游規劃體系;去年,我們又邀請各級專家共同研究編制《*縣旅游業發展總體規劃》,目前初稿已經完成,為進一步加快旅游業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旅游發展構架初步形成。全縣旅游業發展的空間組合總體結構是“一帶、三區、十景”,一帶是河海風光旅游帶,由新興至東風沿雙臺河、遼河及渤海組成的風光旅游帶;三區分別是西部濕地生態旅游功能區、中部綜合性旅游功能區、東部歷史文化及休閑旅游功能區;十景即*鎮綜合旅游景區、新興鎮雙臺河口綜合農業旅游景區、趙圈河鄉知青激情歲月旅游景區、趙圈河鄉濕地風光旅游景區、二界溝鎮踏浪金灘旅游景區、榮興鄉民族風情旅游景區、遼濱經濟區現代工業旅游景區、田莊臺鎮民俗商貿旅游景區、西安鎮有機農業示范旅游景區、東風鎮將軍故里旅游景區。三是旅游服務設施不斷增加。隨著游客數量的不斷增加和旅游服務意識的不斷增強,我縣旅游服務設施從無到有,服務功能由弱到強。目前全縣共有星級賓館飯店3家,準星級賓館3家,國內旅行社2家,門市部2家,具備規模的溫泉洗浴中心4家,從業人員達1.2萬人。四是景區、景點檔次不斷提升。堅持“按規劃、抓重點、上規模、有特色、出精品”的原則,以趙圈河鄉濕地風光旅游景區和田莊臺鎮民俗商貿旅游景區為核心,以旅游項目開發建設為重點,先后新建和完善了趙圈河紅海灘碼頭、濕地公園、盤錦知青總部、田莊臺關帝廟等22個旅游景點,并在此基礎上,紅海灘風景區成為盤錦歷史上第一家國家“AAAA”級風景區,西安生態養殖場被評為國家“AA”級旅游區,遼河綠水灣被確定為“全國優秀農業旅游示范點”,趙圈河鄉和田莊臺鎮分別被評為全省“濕地生態旅游鄉”和“民俗商貿旅游特色鄉鎮”。五是旅游帶動作用不斷增強。2003年,全縣共接待游客2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00萬元;到20*年,全縣接待國內外游客達6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達2.4億元,分別比2003年增長了30倍和120倍,餐飲娛樂、特色農產品銷售等相關產業也隨之飛速發展。旅游業已經成為拉動縣域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產業。
經過幾年來的不斷發展壯大,我縣旅游業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同先進地區相比較,我們的差距還很大,仍然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有很多問題急待解決。主要表現在:一是各景區、景點開發檔次低,旅游主題不突出,區域特色和地域精神沒能充分體現,缺乏休閑娛樂設施和文化內涵。二是缺乏旅游專業人才,行業管理相對粗放,旅游服務品牌沒有真正形成。三是相對于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旅游業對GDP、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和群眾致富增收的貢獻率還比較低,對相關產業的帶動作用不強,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二、加快發展旅游業的基本思路
加快發展旅游產業,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縣委八屆六次全會和縣人大十六屆一次會議精神,結合我縣旅游工作實際,不斷做大做強旅游產業。確定我縣今后發展旅游業的指導原則是:開發資源、打造精品、突出特色、全國營銷。開發資源,就是開發旅游產品、旅游商品,發展新興的旅游業態。打造精品,就是旅游景點由數量擴張向素質提升轉變,把產品做精、做細、做強。突出特色,就是打濕地生態品牌,走休閑度假之路,打造獨一無二的旅游產品。全國營銷,就是把我縣的旅游產品推向市場,加入全國旅游營銷聯盟,進而使我縣的旅游業走向全國,走向世界。按照這一指導原則,我們在工作中要樹立一個觀念,堅持一個目標,實施一個戰略。即樹立大旅游、大產業、大市場的觀念,堅持建設全國濕地生態休閑度假旅游第一縣的目標,實施“旅游強縣”戰略。舉全縣之力,合理配置資源要素,全面提升*旅游產業的整體形象和市場競爭力,把旅游業建設成為牽動縣域經濟發展的先導產業,第三產業發展的龍頭產業,帶動群眾致富增收的強勢產業,全力構建我縣旅游產業化體系。
有關資料顯示,20*年全國旅游業總收入達1.09萬億元,全年入境旅游人數達1.32億人次,繼續保持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國地位;20*年國內旅游人數達16.1億人次,國內旅游收入達7771億元。全國旅游經濟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高于全球平均增速4-5個百分點,到2015年將成為世界最大旅游國,而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旅游消費將進入爆發性增長期。同時,國務院最近對國家法定節假日制度作出調整,并出臺了《職工帶薪休假條例》,這對我國旅游產業而言,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新情況、新問題、新要求因而出現,而對我們來說,無疑將是深入實施“旅游強縣”戰略、建設全國濕地生態休閑度假旅游第一縣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必須抓住機遇,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要采取多種方式,突出我縣特有的濕地生態特色,牢牢把握假日調整帶來的大小旅游高峰期增多、中短途旅游者增多、寒暑假季節性游客增多的有利契機,在全面改善觀光旅游產品的同時,著力做大做強休閑旅游度假產品,徹底改變以往黃金周期間景區人滿為患而平日里游人稀少的現象,強化休閑度假功能,提升旅游產品的文化內涵和科技含量,提高行業管理水平,不斷滿足中短途游客的新需求。發展濕地生態休閑度假旅游既是我們的目標,同時也是對我縣旅游業發展的定位。
必須加快構建旅游產業化體系。推動旅游業由粗放型向精細型轉變,由單點式向集約化轉變,由簡單化向生態化轉變,積極構建大旅游、大產業、大市場,努力實現旅游業的大跨越、快發展。要突出精品意識,在嚴格保護資源、合理開發資源的同時,努力挖掘文學藝術、宗教、民俗、建筑等帶有濃郁地方特色的人文資源,并使之互相交融,豐富旅游內涵,彰顯獨特魅力。要堅持統籌規劃,做到聯動互補開發,合理配置資源,形成集濕地風光、生態農業、歷史文化、民俗風情于一體的縣域旅游大格局,做好縣內外各景區(點)的貫通。要突出生態特色,堅持開發與保護并重,人文與生態并舉,全力構建自然負載人文、人文滲透生態的現代化、生態型旅游區。要關注細節,解決好景區(點)廁所水源和排污設施;要建好游道、橋宇和休息凳椅,讓游客既能安全游覽觀光,又能適時休息調整;要完善旅游標識和警示標牌,方便游客游覽和提高游客遵守相關規定意識,要建立各種緊急援助機制,妥善處置各種突出事件,把我縣建成文明安全旅游縣。
必須把旅游業作為一項重要支柱產業來抓。一方面通過旅游產品、旅游商品開發,增加景區、景點,吸引更多游客,增加旅游業收入,創建全省旅游強縣;另一方面要通過推進旅游產業化體系建設,充分發揮其經濟功能和拉動作用,牽動縣域商貿流通和現代服務業等第三產業的繁榮興旺,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積極貢獻。同時,要進一步加大政府對旅游產業的引導和服務力度,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大手筆運作。要把我縣的旅游業納入全省乃至全國的大格局、大管理之中。要強化我縣旅游產品的整體形象設計和宣傳推介工作,舉辦好各種節會活動,不斷擴大在國內外的影響和認知程度。在給予必要的引導性資金投入、完善公共服務設施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引名企、招大商,實現對旅游資源的大規模科學開發利用,對旅游產業的高質量快速推進實施,確保縣域豐富旅游資源早日轉化成為加快發展的巨大經濟優勢。
三、當前要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要做好紅海灘風景區封閉管理工作。景區封閉管理既有利于保護自然資源、保障游客安全,又能提升景區檔次、增加旅游收入,必須加快實施進程。對此,趙圈河鄉及相關部門要善于借鑒外地先進經驗,通過購置電瓶車、發放作業用車通行證等辦法,積極配合景區,認真研究解決辦法,確保今年“五一”之前對紅海灘風景區實行封閉管理。同時,要科學規劃景區大門及停車場的選址,并提早實施啟用。
二是要做好旅游產業招商引資工作。樹立大旅游、大產業、大市場的觀念,按照引進工業項目的做法,積極“走出去、請進來”,全面推介我縣獨特的旅游資源,廣泛吸引社會各界前來投資,組建大集團,促進大發展。近期要加快與福建新恒基集團、鶴海葦業公司的協商洽談,加速推進趙圈河濕地整體開發和溫泉旅游度假城等項目取得實質性進展。
三是要推進全縣旅游規劃編制工作。《*縣旅游業發展總體規劃》的初稿已經形成,近期要繼續征求各方面意見,抓緊對《規劃》進行研究和修改,及時聘請專家評審并提交縣政府和縣委審批通過。要組織好《規劃》的宣傳和推廣活動,加強與相關部門和鄉鎮的溝通銜接,促進旅游產業規劃與縣域總體規劃、部門產業規劃和鄉鎮旅游業規劃的協調和相互承接,強力推進旅游業發展。
四是召開全縣旅游工作會議。這既是一次發展旅游產業的動員會,也是一次爭創全省旅游強縣的誓師會。會上要出臺加快發展全縣旅游業的若干意見,印發爭創全省旅游強縣實施方案。
五是要加快重點旅游項目建設。今年要重點推進趙圈河鄉旅游購物廣場、休閑娛樂中心、知青紀念館、葦海迷宮,田莊臺鎮餐飲一條街、崇興寺萬佛殿、古炮臺以及綠水灣遼河碼頭等九個旅游項目建設。縣政府督查室要對以上項目進行跟蹤督辦,確保各個旅游項目早日建成并投入使用。
- 上一篇:農村初中生學習動機研究論文
- 下一篇:縣長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工作會議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