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長在文物旅游推介會發言

時間:2022-04-22 08:50:00

導語:副市長在文物旅游推介會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副市長在文物旅游推介會發言

同志們:

這次全市文物旅游工作會議,主要目的是總結“十一五”和2010年全市文物旅游工作,安排部署“十二五”和2011年全市文物旅游重點工作。會上,對全市文物旅游工作突出的先進縣區、單位和個人進行了表彰,剛才,高春毅局長對“十一五”期間的文物旅游工作做了簡要回顧,對“十二五”特別是今年全市的文物旅游工作做了全面的安排部署,目標明確,措施具體,我完全同意。省文物局、省旅游局領導也對我們文物旅游業的發展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希望大家認真抓好落實。下面,我就進一步做好全市文物旅游工作講幾點意見。

一、認清形勢,搶抓機遇,進一步增強做好文物旅游工作的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十一五”期間,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全市文物旅游系統廣大干部職工的不懈努力下,我市文物旅游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文物旅游產業總體保持了健康平穩的發展態勢。2010年,接待國內外游客185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83億元。這五年來的成績可以概括為:家底更加清楚;思路更加清晰;目標更較明確;產品更加豐富;基礎更加夯實;發展更加快速。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還必須清醒的認識到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缺少大景區,目前沒有一個能代表旅游的拳頭產品;二是沒有大資金的投入;三是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購、娛”基礎設施建設還有差距,沒有特色,通往景區的道路等級低,景區通達性差等。

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深入實施,我市經濟綜合實力大幅提升,基礎設施條件顯著改善,自我發展能力持續增強,為我市文物旅游事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按照《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今年省上又將出臺加大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這些重大政策措施為我市在更高層面、更寬領域整合發展要素,集聚發展能量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我市文物旅游工作將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一是國家宏觀政策對文物旅游業發展十分有利。貫徹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的方針,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更注重關注民生,加快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將有利于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有效提高居民消費能力,為文物旅游產業發展提供強勁動力。二是新一輪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為文物旅游產業發展創造了生機與活力。招商引資、區域經濟合作步伐的加快,促進了文物旅游產業的交流合作。鄉村旅游、休閑度假旅游產品的加快發展,增強了我市旅游產品的適應性。隨著我市公路、鐵路、航空等交通條件的不斷改善,將形成新的旅游熱點和吸引力,刺激著旅游需求的增長。三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文物旅游產業的發展。市委五屆十次全會和人大六屆三次會議都對我市文物旅游工作提出了更嚴、更高、更遠的要求。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加快實施文化強省戰略,實現自然人文資源大省向經濟強省和文化強省跨越的發展目標。作為文物旅游資源豐富、發展基礎良好、區位優勢明顯的,我們必須加快步伐、主動融入、抓住機遇、超越發展。

當前,我市文物旅游業面臨著轉型的壓力,旅游產業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由注重規模擴張向擴大規模和提升效益并重轉變,由注重經濟功能向發揮綜合功能轉變。發展轉型所帶來的新問題,迫切需要我們深入研究、積極應對,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推動我市文物旅游產業在轉型中實現新突破、大跨越,使之盡快成長為我市新興支柱產業。

二、發揮優勢,科學謀劃,努力開創旅游開發與文物保護深度結合的新局面

要搶抓國務院實施《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的歷史機遇,利用好“十二五”全市文物旅游發展的黃金時期,努力發展歷史文化旅游、養生保健旅游和鄉村民俗旅游,為文物旅游業增色。

第一,以打造國際旅游目的地為目標,調整工作思路,提升工作境界。2011年文物旅游工作要按照“統一規劃、合理布局、有序開發、持續發展”的原則,以打造國際旅游目的地為奮斗目標,調整工作思路,積極構建我市“一城兩區三帶”的文物旅游空間發展格局,著力打造“中國第一帝都、中華養生名城”旅游品牌,提升全市文物旅游產業開發的整體水平。

第二,以“一城兩區三帶”為重點,優化空間格局,加快旅游景區建設。今年我們將結合“中華文化游”主題年活動,把發展壯大文物旅游業作為轉方式、調結構、促增收的支柱產業來培育,以建設國際一流旅游目的地為目標,以發展歷史人文旅游、紅色旅游和休閑度假旅游為重點,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板塊啟動、項目支撐”的思路,加快旅游資源整合開發,加強精品旅游景區和線路建設,完善配套設施和服務功能,努力提升旅游資源產業化經營水平。

第三,以大遺址保護和利用為突破,整合優勢資源,彰顯華夏文明。《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確定的“一個高地、四個基地”的定位,要求我們以大遺址保護和利用為突破,著力彰顯華夏歷史文明。我市大遺址數量多、級別高,是我們工作的重點,也是難點,更是亮點。盡管大遺址保護利用工作繁重艱巨,但綜合效益巨大,不僅能有效改善當地環境,提升人文品味,提高城市和地區知名度,推動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還能快速提高文物工作隊伍的整體水平。今年要全面推進秦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博物院等一批重點項目建設,積極配合涇渭新區建設,加強有關文物保護利用工作。各縣市區也要確定一批保護利用重點項目,充分發揮各自特色優勢,高標準、高水平、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規劃建設,共同推動我市文物事業全面可持續發展。

第四,以培育特色品牌為依托,開發旅游商品,增加旅游收入。我市旅游商品開發和經營相對滯后,主要表現在品種單一,缺乏特色,代表性不強。各級旅游部門要積極引導和鼓勵旅游商品開發商和生產廠家開發精巧便攜、富有地域特色,并讓人銘記于心的旅游商品。首先要在開發民間手工藝品、保健品、文物仿制品等方面下功夫。其次,要引導一批獲得國家和省著名商標以及代表市形象的知名產品進入旅游商品市場,增強旅游市場的吸引力。第三,要樹立“大旅游、大市場、大產業”的觀念,建立起旅行社、旅游景區以及旅游商品設計、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的聯動和配合機制,快速傳遞市場信息,強化市場靈活應對能力,這樣才能及時準確地開發出具有地方特色、深受旅游者喜愛的旅游商品。

第五,以世園會為契機,加強宣傳促銷,提高服務水平。今年4月28將在舉辦世界園藝博覽會。世界園藝博覽會被譽為世界經濟和科學技術界的“奧林匹克”盛會。屆時應邀參展的城市及機構將有100多個,其中國外城市30多個、國內城市40多個、國際園藝行業機構30多個,預計參觀人數將超過1500萬人次。因此,我們要以此為契機,大力宣傳和推廣旅游品牌,做好旅游接待服務工作,重視境外市場的拓展,吸引更多境外游客來咸旅游,提升我市入境旅游人數,對于推動國際化大都市進程意義重大。

第六,以機制建設為抓手,加強文物安全,傳承歷史文化。歷史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物質資源、文化資源和精神資源,是綜合實力競爭的重要因素。文物安全是文物保護事業的生命線。各級文物部門要牢固樹立安全意識,要始終把文物安全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貫穿于文物工作的各個方面。要進一步健全文物執法隊伍,強化文物行政管理,嚴格執行文物保護法律法規,加大對各類文物犯罪活動的打擊力度,確保文物工作健康有序發展。文博開放單位要建立健全安全預案,完善各項安保措施。文物出國(境)展覽,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會同境外承辦方認真制定落實各項安保措施,確保文物安全。

三、加強領導,開拓創新,推動文物旅游事業科學發展

今年是“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文物旅游事業乘勢而上、奮力崛起之年。要切實加強對文物旅游工作的組織領導,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推動文物旅游業又好又快發展。

一要政府主導聚合力。要把文物保護放在提升文化軟實力的重要位置來抓,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納入城鄉建設規劃,納入財政預算,納入領導責任制。要把旅游產業放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要位置來抓,政府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相關部門各負其責,努力使之成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突破口,成為促進社會就業、帶動農民增收的新渠道,成為傳播歷史文化、擴大影響的大窗口。各級發改、財政、交通、林業、文化、商務、水利、扶貧等相關部門要從多方面制定扶持政策,支持文物旅游產業發展;各級財政要繼續加大對文物旅游產業的投入力度,形成機制,并逐年增長;宣傳、文化廣電部門要加大對旅游業的宣傳力度,為文物旅游業突破發展造勢鼓勁;金融機構和中小企業發展局要開發和推廣適應旅游業發展需求的個性化金融信貸產品,增加對文物旅游項目建設的信貸規模;文物旅游行政管理部門要重點抓好宏觀調控、發展規劃、宣傳促銷、市場監管、環境營造等工作,形成全市上下齊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二要市場運作建機制。堅持誰投資、誰收益的利益分配原則,多輪驅動,鼓勵引導有實力的大企業以參股、兼并的形式取得旅游景區經營權,成片開發精品旅游景區。要加強文物旅游產業項目的策劃、論證和宣傳推介工作,創新旅游招商引資方式方法,以大招商推進旅游產業大發展。面向國際國內市場,制定優惠政策,積極吸引高端人才,尤其是旅游經營管理人才、旅游項目策劃人才和投融資、項目包裝等方面的人才,提升文物旅游產業的管理經營水平。

三要項目支撐樹品牌。要進一步加大旅游產業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吸引投資開發,以項目聚集資金,以大項目推進旅游產業大發展。今年,要全力做好秦宮國家遺址考古公園、博物院、乾陵大景區、禮泉湖旅游區、昭陵文化旅游區、涇陽鄭國渠水利風景區、永壽黃土地、旬邑馬欄革命舊址紅色旅游景區、淳化關中大峽谷等文物旅游重大項目建設前期準備工作,全面啟動秦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博物院等一批重點項目開工建設。

四要板塊啟動上水平。以“一城兩區三帶”六大板塊的開發為重點,統一規劃、集中推進、連片開發,全面提升我市旅游產業開發的整體水平。在抓住文物旅游、紅色旅游以及休閑養生旅游的同時,大力發展以禮泉袁家村、淳化賢倉村、旬邑唐家村為代表的鄉村文化以及民俗旅游,使其成為我市旅游發展的突破口;協調推進吃、住、行、游、購、娛等六大旅游要素建設,提高旅游產業的綜合效益,繁榮第三產業。

五要改進作風抓落實。文物旅游戰線作為文物旅游事業的責任主體、力量主體,特別需要有一種高昂的精神狀態、優良的工作作風,切實做到重落實、敢落實、善落實。重落實,就是要建立推動落實的工作機制,實行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責任考核,切實形成層層抓落實、人人抓落實的良好局面。敢落實,就是要增強事業心和責任感,敢于負責,敢于較真,敢于碰硬,不怕觸及矛盾和問題,不怕費力氣、惹麻煩。善落實,就是要切實把目標任務轉化為可操作的工作項目,把原則要求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工作措施,抓住工作重點,加強督促檢查,確保部署的工作件件有著落、事事有結果。同時,各級文物旅游部門要切實抓好黨風廉政建設。

同志們,今后一個時期我市文物旅游發展的目標和任務已明確,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市委五屆十次全會的總體部署,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和強烈的責任意識,積極進取,扎實工作,大膽創新,為促進全市文物事業和旅游產業又好又快發展,加快建設國際化大都市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