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平安尤溪” 構建和諧社會
時間:2022-10-16 09:40:00
導語:建設“平安尤溪” 構建和諧社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全局出發提出的一項重大任務,適應了我國改革發展進入關鍵時期的客觀要求,體現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對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的維護穩定工作、實現長治久安有著重大意義。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更新了維護穩定工作的理念。從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局看,維護社會穩定不僅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而且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保障,需要對新形勢下政法工作的任務、職能有新的思考、新的認識,自覺地把政法工作置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個總要求中來思考和部署,把促進社會和諧作為政法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面履行打擊與保護、管理與服務、專政與民主的職能,更好地為構建和諧社會服務;形成黨委和政府總攬全局、各部門齊抓共管、人民群眾廣泛參與的工作格局,不斷擴大維護和諧穩定的社會基礎。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拓展了維護穩定工作的視野。要跳出穩定來研究穩定。必須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來思考維護穩定工作,把工作的視野拓展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個方面,運用法律、經濟、行政等多種手段,調動各種社會資源,綜合解決社會穩定問題。要跳出國內來研究穩定。隨著我國與世界各國聯系的不斷加深,一些重大國際問題、國際事件和外交問題都會對我國的經濟、政治和社會秩序產生影響。這就要求我們站在國內和國際兩個工作大局的高度,以寬廣的眼界把握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做好維護穩定工作的特點與規律,不斷增強做好維護穩定工作的主動性和預見性。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創新了維護穩定工作的思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核心在和諧,本質在和諧。必須緊緊圍繞這個核心和本質,不斷創新維護穩定工作的思路,找準維護穩定工作的著力點。一要堅持著眼于調動積極因素。化解消極因素,調動積極因素,是維護穩定工作的兩個重要方面。化解消極因素是必要的,也是很重要的。但在新的形勢下,調動積極因素更具有長遠性、根本性和基礎性。二要堅持標本兼治、重在治本。既要解決影響穩定的突出問題,更要注重研究治本之策。三要堅持重在創新、重在建設。新形勢下的維護穩定工作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必須用創新的思維和發展的眼光,堅持疏堵結合,著重在疏導上下功夫、在建設上下功夫,通過加強制度建設去引導和規范。
建設“平安尤溪”,是縣委、縣政府根據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審時度勢采取的重大舉措,反映了全縣加快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客觀要求,體現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愿望。各級各部門和廣大干部必須充分認識到,建設“平安尤溪”,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平安和富裕是人民群眾最基本最集中的愿望,是人民群眾根本利益所在。要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就必須順應人民群眾的愿望,維護好社會的穩定,為人民群眾創造一個安居樂業的良好環境。建設“平安尤溪”,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平安建設的內容與和諧社會的內容是相互一致的、相互聯系的、相互促進的。平安建設是和諧社會的基礎性工程,也是體現社會和諧的基本標志。建設和諧社會需要平安建設這個平臺。沒有平安、穩定,就不可能有完整意義上的和諧。我們要通過平安創建,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建設“平安尤溪”,是推進尤溪更快更好發展的重要措施。建沒“平安尤溪”,既是落實我縣加快發展戰略、思路和舉措的重要保障,又是營造穩定的社會環境、良好的治安環境、規范的法治環境和優良的服務服境的一個重要抓手和載體。特別是在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建設中,尤溪要實現加快崛起、更大跨越,更需要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建設“平安尤溪”活動正是縣委、縣政府在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抉擇中,作為前提和保障提出的一個大項目、大抓手和大載體。
當前,我縣政治穩定、社會治安形勢基本平穩、人民安居樂業。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影響穩定的因素大量存在,社會穩定形勢仍不容樂觀,維護穩定工作面臨著很大的壓力和挑戰。各鄉鎮各部門應當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不斷增強協調社會關系、化解社會矛盾的能力,分析判斷復雜形勢、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整合社會資源、進行社會管理的能力,做好群眾工作、疏導群眾情緒的能力,引導廣大干部群眾自覺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和穩定的社會大局。
二、明確目標,扎實推進
“平安尤溪”建設總體目標是全縣90%以上的機關、團體、學校和企事業單位,100%的鄉鎮分別達到“平安鄉鎮”、“平安社區”、“平安村(居)”、“平安單位”的建設標準,努力營造團結和諧的政治環境、安定穩定的治安環境、公平競爭的經濟環境、規范有序的法治環境、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今年平安建設的總任務是,實施五大工程,實現“6789”的平安目標,即在城鄉實施“平安鄉村、社區”工程,在企業實施“平安企業”工程,在單位實施“平安單位”工程,在學校實施“平安學校”工程,在公路線上實施“平安大道”工程,努力使60%以上鄉鎮、70%以上村居、社區、80%以上企業、90%以上單位和學校達到平安建設標準。希望各鄉鎮各部門,圍繞目標,強化措施,認真落實。
(一)加大宣傳,突出一個主題。我們黨的一切工作,都是以宣傳工作為先的。宣傳工作同樣是平安建設的首要任務。人民群眾的廣泛參與是創建平安取得成效的重要途徑。因此,平安建設能否取得成效,宣傳發動是關鍵。各鄉鎮各部門要緊緊圍繞提高人民群眾對平安建設知曉率、參與率和滿意率的目標,堅持弘揚一個主旋律,即平安建設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重要地位,在鞏固已有成果和經驗的基礎上,充分運用報紙、電視、廣播、互聯網等新聞媒體,采取新聞報道、專題評論、有獎征文、歌舞晚會、標語、手機短信等多種宣傳形式,此外,還要采取領導包片,駐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戶的形式,實行面對面宣傳,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唱響平安建設的主旋律,擴大黨委、政府為民辦實事工作的影響力,使群眾了解平安建設的內容和要求,引導群眾牢固樹立“平安建設、人人有責”的主體意識,調動干部群眾參與平安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平安建設奠定堅實的群眾基礎,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各鄉鎮各單位要采取定期不定期電話抽查、問卷調查、訪問群眾的方式方法,掌握平安建設知曉率和滿意率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掌握平安建設的主動權。
(二)強化措施,抓住二個重點。一要加大打擊力度。打擊刑事犯罪始終是平安建設的基本任務,也是衡量平安建設成效的最直觀標準。要繼續以嚴重影響群眾安全的“兩搶”、盜竊機動車、入室盜竊、賭博和等犯罪為重點,實行“掛牌督辦”、“領導包案”、“限期破案”等制度,增強攻堅克難能力,努力做到“命案必破”、“槍案必破”、“爆案必破”,以重點帶一般,始終保持對犯罪分子的高壓態勢。要按照“打早、打小、露頭就打”的原則,深挖細查、除惡務盡,從重、從快打擊各類團伙犯罪,特別是涉黑涉惡團伙犯罪。要加強對社會治安形勢的分析研究,定期對治安混亂地區和突出治安問題進行排查整治,從實際出發,因時因地制宜,確定打擊的重點和方式,做到哪里治安問題嚴重就重點整治哪里,采取什么方式更有效就采取什么方式。
二要大力構建大防控工作體系。各級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我縣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三年規劃,把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作為平安建設的重點項目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把改善治安防控基礎設施與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把提高治安防控的科技含量與整體資源力量、調動群眾積極參與緊密結合起來,通過落實人防、鞏固物防、提高技防、加強協防,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治安防控網絡,構筑指揮高效、信息暢通、打擊有力、防控嚴密、控制有效、管理到位的治安防控體系。重點抓好九大防控體系建設:強化巡邏控制,構建城區街面治安防控體系;加強技防物防,構建重點部位治安防控體系;整合社區力量,構建社區治安防控體系;發展保安隊伍,構建單位(企業)內部治安防控體系;組建專門隊伍,構建農村鄉、村、組“三級”治安防控體系;開展邊界聯防,構建邊防協作治安防控體系;創建平安大道,構建公路護路治安防控體系;優化育人環境,構建校園及周邊地區治安防控體系;優化投資環境,構建工業園區治安防控體系。
(三)立足當前,開展三項斗爭。要按照省里統一部署,扎實開展“矛盾糾紛大調處、涉法涉訴大接訪和槍爆物品大清查”三個專項斗爭。
要將矛盾糾紛大調處工作的著力點放在影響社會穩定和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上,重點圍繞三個方面:一是圍繞“三農”問題。特別要注意對土地、山林、灘涂、牧場、水域、礦山等承包和權屬不明而引發的矛盾糾紛的排查調處工作。二是圍繞黨委政府重大決策和改革措施出臺。特別要排查調處省市重點工程建設、城市征地拆遷安置補償、企業改制重組、下崗職工生活、個體私企勞資關系等方面產生的矛盾糾紛。三是圍繞群眾的切身利益問題。不放松對婚姻、家庭、鄰里、損害賠償、房屋宅基地、生產經營、涉法涉訴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多發性、常見性矛盾糾紛的排查調處。通過排查,詳細了解和掌握本地方、本系統、本單位重大疑難復雜矛盾糾紛的具體情況,按照輕重緩急進行梳理歸類、分類建檔,實行動態管理。按照“統一管理、集中疏理、歸口依法辦理和限期處理”的原則,整合人民調解、司法調解和行政調解三大資源,綜合運用法律、經濟、行政、教育等手段,及時調解矛盾糾紛。做到“五不放過”:即疑點沒核實的不放過,政策把握不準的不放過,定性缺乏依據的不放過,群眾不滿意的不放過,案(事)情沒處理清楚的不放過。
集中開展涉法涉訴大接訪以“事要解決”為中心,對于信訪人提出的問題,能夠解決的,要盡快予以解決;馬上解決不了的,要定領導、定人員、定時限,限期予以解決。在具體工作中,要做到“四個清”:一是情況清。逐件搞清信訪人身份、住址、家庭成員等基本情況,及信訪反映的主要內容和具體訴求。二是動向清。及時了解信訪人信訪活動情況,包括是否參與集體訪、串訪,信訪過程中有無過激言行,加以分析研判,落實相應措施,掌握工作主動權。三是責任清。分清信訪反映問題的性質,逐件逐案明確責任部門、責任領導、責任人員、辦結時限和辦理要求。四是結果清。責任部門和責任領導要及時了解、準確掌握責任人員的工作進展情況和辦理結果,對長期不能辦結、不能息訪息訴的信訪件,要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解決問題。
集中開展槍爆物品大清查要本著“先全面清查,再重點整治”的原則,以使用、存儲民爆器材較多的礦山、水電、水利、公路、隧道等爆破工地、煙花爆竹企業為重點的大清查,認真落實民爆器材入庫、領取、消耗、清退返庫制度,嚴防爆炸物品流散社會。煤礦、采石場較為集中的地方,重點整治非法倒賣、使用、儲存民爆物品問題;有非法制作民爆物品傳統的地方,重點整治非法制販民爆物品問題。
各鄉鎮各部門要高度重視三項斗爭,并將此作為推進“平安尤溪”建設的重要措施,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要實行倒查責任制,因工作不力、失職、瀆職造成重大工作失誤或嚴重后果,嚴肅追究有關領導和責任人員的責任。要建立情況通報制度,應分階段向上級主管部門書面報告工作情況,重要情況、重大問題要及時通報,絕不允許隱瞞。
(四)重心下移,扎實四項基礎。各級各單位要牢固樹立“兩手抓”的思想,即一手抓工作重點,一手抓基層基礎工作。基礎性工作不是全局,但影響全局、牽動全局。一要進一步抓好外來流動人口的管理,繼續完善暫住登記、租賃房屋管理等行之有效的辦法;要按照中央政法委《關于深化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的意見》的要求,加強青少年道德法制教育,特別要加強對社會閑散青少年、失學輟學學生、流浪兒童等人員的管理教育;要繼續做好刑釋解教人員的幫教工作,積極開辟就業渠道,提供就業指導服務,切實防止漏管失控現象的發生。二要加強政法隊伍建設。政法隊伍是加快“平安尤溪”建設的主力軍。政法部門要以正在開展的“規范執法行為,促進執法公正”專項整改活動為契機,圍繞查擺中暴露出來的執法不公正、不文明、不作為、亂作為等問題,明確具體措施和整改時限,切實加以整改。要通過專項整改活動,進一步加強政法部門領導班子建設,不斷提高科學判斷形勢、準確把握大局、駕馭復雜局面、嚴格公正執法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進一步從嚴治警,健全完善執法責任制、錯案追究制、執法公開制等規章制度,推進文明執法、規范執法、公正執法。三要加強鄉鎮(街道)綜治辦、村“兩會”的規范化建設,做到統一標準、統一內容、統一模式。四要加強預警和應急機制建設,制訂、完善應對各類緊急突發事件的工作預案,掌握工作主動權。
三、創新機制,落實責任
一要嚴格落實領導責任制。各級各部門要加強對平安創建工作的領導,擺上重要議程。平安創建工作搞得好不好關鍵在領導,關鍵在領導責任能否落實到位。各鄉鎮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都要把平安創建工作作為造福群眾的民心工程、保持穩定的基礎工程,納入工作總體布局,全面落實領導責任。各部門各單位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形成合力。要把平安創建的任務目標分解到有關部門、分解到基層單位并落到領導人頭上,把維護穩定、確保安全的責任落實到位、到崗、到人。要把平安創建工作列為對各鄉鎮黨委政府及各有關部門的重要考核內容,對囚領導不力而導致發生重大問題的,要嚴肅追查主要領導和主管領導的責任。
二要形成齊抓共建平安合力。進一步落實縣處級領導“一崗雙責”抓平安工作制度,即縣處級領導分片掛點抓平安建設工作,有關領導要及時掌握所掛鄉鎮和單位的平安建設情況;協調、督促有關鄉鎮和單位履行職責,積極參與“平安尤溪”建設;對所掛點鄉鎮和單位在平安建設中遇到的問題要認真研究對策,及時幫助解決。縣處級領導、各鄉鎮各部門黨政一把手每年都要親自抓一個試范村、試范點或一項平安建設工作重點項目,為平安建設解決一個實質性問題。繼續實行鄉鎮黨政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維穩工作述職制度,增強黨政領導抓穩定抓平安責任意識、大局意識。各部門單位要圍繞平安建設的目標任務,發揮職能作用,不僅要做好單位自身的安全穩定工作,還要對本系統各單位各有關方面的平安建設進行協調、指導、監督和推動,不斷推進平安建設的深入開展。各綜治成員單位還要認真抓好年度立項制度,針對根據各自職能所制定的具體項目,進一步明確領導、明確責任人,按時落實。
三要探索和建立保平安的長效機制。抓平安創建,既要立足當前,又要著眼長遠;既要做好具體工作,解決現實問題,又要加強制度建設,建立長效機制。要認真總結我縣平安創建工作的新經驗,借鑒各地平安創建的好做法,探索用新機制保平安的新路子。要從我縣長治久安的需要出發,抓緊研究建立健全人民內部矛盾糾紛疏導化解機制,打防結合、專群并舉的治安防控機制,維護社會公共安全的預警和應急機制,嚴格執法、公正司法的法律保障機制,確保社會穩定的組織建設和領導責任機制,等等。要在組織上、制度上、經費上給予保障,廣泛動員群眾參與,把握輿論導向。通過長效機制的建立和完善,鞏固發展平安創建成果,全面實現創建“平安尤溪”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