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投資或可走群眾路線

時間:2022-08-14 10:14:00

導語:外匯投資或可走群眾路線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外匯投資或可走群眾路線

中國經濟目前的種種熱點問題,最終要歸結到出口貿易順差過大和銀行存款利率過低兩大經濟指揮棒上。

存款利息過低,等于銀行在吃免費的午餐,近似做空手套白狼的生意。這種辦法雖然可以讓國內銀行比國際同行更具競爭優勢,但是也帶來了投資擴張的沖動。銀行拿儲戶的錢做生意,投資人拿銀行的錢做生意,都有某種程度上的來得容易花得痛快的感覺。無論是銀行還是企業(銀行也是企業),融資成本一旦長期背離價值規律,必然造成投資過快、過熱、過濫、過猛的局面。不花白不花嘛。惟有讓存款也變成儲戶的一種投資,也就是說,負利率變成正利率,才有可能投資泡沫降溫,諸如用銀行的錢炒房之類的問題方可緩解。

現在的問題是,這里面所涉及國內銀行的根本利益,銀行的人或從銀行借錢的人都不會樂于看到正利率。免費的午餐,他們還沒吃夠呢。

在國內“資本家”大吃免費午餐時,國際上的“資本家”也看中了這塊大蛋糕。日前,國家外匯管理局有關人士表示,當前資金正處于“流入擋不住,流出出不去”的階段。到3月末,國家外匯儲備達到12020億美元,同比增長37.36%,比上年末增加1357億美元。“一季度順差及外商直接投資為623億美元,另有734億美元是非常規資金流入”。這些美元到了中國,政府都用人民幣換到自己的手里。政府拿了8萬多億人民幣換回1萬多億美元,一方面頭痛這8萬多億人民幣在國內市場“亂竄”,一會兒樓市,一會兒股市,攪得市場上人心惶惶,雞犬不寧;另一方面,政府又不能坐視美元一天天貶下去,自己花納稅人的錢買回來的美元總是縮水,終歸不能令人愉快。

其實,政府過日子也和家庭差不太多。你想一想,你們家里有這么多美元存款,搞得全世界都知道,又不能保密,周圍鄰居誰知道了不眼熱?關系好的跟你借點花、要點花,不借、不給就得罪人。美元這東西,大部分還就得買美國國債,借給美國人花,支援美國國家建設。我小時候,記得銀行里的招貼畫上,畫面上的工農兵都拿著存折,還有一行大字:“支援國家建設。”美國人一邊花著你存來的錢,還一邊紅臉、白臉地一齊唱戲,讓你的錢升值,他的錢貶值,還錢時就不是當初那個價兒了。

錢這東西,我一直認為就是一個財富的符號,用數字來表示。所謂財富,就是你對資源的占用。比如說,你用1萬億美元可以買石油,也可以買美國的勞動力,他賣不賣是另一個問題。錢有兩大特征,一是花掉了才真正屬于你,不花時是別人的,你有所有權,而使用權在別人手里;二是錢有時升值有時貶值。這有點類似貪官的眾多情婦,雖然在名義上“占有”了,其實和別人又相好了,為他人所用。

1萬多億外匯儲備,如何使用還真是一門大學問。政府除了買東西,每次到美國都花個幾百億,現在也在考慮投資。以錢生錢,好是好,玩不好就瞎。這里有體制的問題,也有人才的問題。據報道,美國黑石公司股價隨金融類股大幅走低,導致持有其10%股權的中國外匯投資公司在24個交易日里損失達5.4億美元,平均每個交易日損失2250萬美元。(8月1日《深圳商報》)本著“買者自負”的股市精神,我們也只能說“股市有風險,投資須謹慎”。自己的股市咱們還能靠政策控制,到人家的股市里,就得按人家的游戲規則了。與其政府的公司買了美元去國外投資,倒不如政府分散自己的壓力,改變一下進來的美元都換成人民幣的做法,給出口企業留下一些美元,讓他們拿著美元去投資,政府在減少外匯儲備的同時,也降低了投資成本與風險,走一條外匯投資的群眾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