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民間發明創新獎評選活動上的講話

時間:2022-09-21 09:42:00

導語:獨家原創:民間發明創新獎評選活動上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獨家原創:民間發明創新獎評選活動上的講話

各位嘉賓、各位選手:

大家好!

由省知識產權局省發明協會等八家單位共同組織開展的“江蘇省首屆民間發明創新獎”評選大會在這里隆重召開,這是群英聚集的一次盛會,此次盛會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提出的科學發展觀,響應省委、省政府建設創新型省份的號召,大力營造民間發明創新氛圍,推動群眾發明創造活動蓬勃開展的充分展現。我代表江蘇省發明協會對獲得榮譽的各位參賽選手表示最誠摯的祝賀!

對于此次活動,我做一下簡單介紹:活動開展以來,參賽###人,共收到參賽作品###件,經過專家學者的嚴格評選和把關,共產生#名獲獎同志。其中###等10位同志獲得本次活動一等獎,即“江蘇省民間發明家”榮譽稱號的獲得者。###等20位同志獲得本次活動二等獎,###等30位同志獲得本次活動三等獎。此次活動是我省首次由民間發起,就民間科技發展創新進行交流的盛會。這無論是對眾多難為社會所理解卻執著地跋涉著的民間科技人士而言,還是對吸收民間智慧、整合科技資源、推動自主創新而言,都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民間科學研究是推動科技、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各國各民族科技發展史證明,自然科學的發展是從民間走向官方,從非主流走向主流的。不僅在古代,甚至近現代許多重大發現和發明都是民間研究者完成的。電磁學大廈的奠基人法拉第出身于勤雜工,發明大王愛迪生只上過三年學,發明飛機的萊特兄弟是自行車修理匠,現代數學偉人華羅庚當初只是一名中學生,物理學革命先驅愛因斯坦也不過是專利局的小職員,“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經是一名農校教師,一些諾貝爾獎獲得者也曾是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如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田中耕一,只是日本島津制作所的普通工程師。

在中國,民間科技研究者是一個龐大的群體,他們扎根于各行各業,人數可能超過專業科技研究者。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專利申請量的65%是民間研究者作出的。其中不乏重大原創性科技成果,如袁隆平首創的雜交水稻技術;王永民發明的五筆字型及王碼數字系列;農民王衡攻克的地下工程水害防治世界性難題;工人孔利明完成科研項目22項,為寶鋼解決各類設備的疑難雜癥340多個;農民胡美省發現重大礦點17處,這些成果都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可觀的經濟效益。一些民間科學家在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方面同樣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展。如張穎清創立全息生物學,已在30多個國家推廣應用;蔣春暄否定黎曼假設,證明費馬最后定理,其論文在國外專業雜志發表;溫邦彥發表了《略論創新與邏輯》,其中包含了五個歷史難題的初步解決方案,指出“哥德爾不完全性定理”證明中的雙重標準問題;張超、許少知、譚暑生、郝建宇、譚啟蔚等一批學者在物理學領域,特別是在挑戰相對論方面有著獨到的見解;杭州市女中學生丁舒珊發現一顆近地小行星等。他們的研究與發現,引起了國內外科學界的關注和部分學者的認同。還有一些具有重要價值的原創性發明亟待開發。如曹培生發明的“非線性振動臨界萃取技術和裝置”,被稱為植物萃取技術的新創舉,然而,其產業化之路尚無進展;蔣子剛運用自己提出的全新揉動力學理論,發明了一種史無前例的揉動式流體機械。這項具有高度節能、高度環保、運用面極廣的原創性發明是流體機械技術的重大突破,現已制成樣機,亟待在產業化實踐中加以驗證;徐業林發明的無偏二極管,對解決未來能源問題有重大意義,需要在試驗中予以完善;滑縣農民李官奇發明的被世界稱為“第八大人造纖維”的大豆纖維,也待市場化開發。總之,民間藏龍臥虎,科技人才層出不窮,科技成果數不勝數。

民間科學技術研究者們憑著對科學技術的濃厚興趣和對真理的執著追求,他們節衣縮食,廢寢忘餐,把極有限的收入和全身心投入到科研中去,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提出一個又一個新設想,創造出一個又一個新成果,這正是我們中華民族頑強生命力的表現。民間科學技術研究者們有著豐富的想象力、深邃的洞察力和無窮的創造力。他們奮發圖強,無所畏懼,思想解放,沒有框框,容易產生原創性新構想。開發利用民間科技研究者的洞察力和創造力,對推動我國自主創新,尤其是原始創新具有重要意義。

當前存在的問題是:民間科技尚未引起全社會的更多關注和行政管理部門的足夠重視,缺乏組織和引導,沒有科研經費和實驗條件支持,缺乏業內交流和專業性指點,缺乏與主流科學家溝通的渠道和機會,民間科技成果得不到評價、發表和推廣,無從報效國家和民族,寶貴的創意失去了生長的土壤。

最近,主席在談到構建和諧社會的工作時指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是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發揮各個方面的創造活力,不斷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要大力營造鼓勵創造、尊重創造、保護創造的良好社會氛圍,支持人們進行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和其他方面的創新,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始終充滿蓬勃的創造活力。總理也多次強調:自主創新是支撐國家的筋骨。要高度重視和大力推進自主創新,大力提高我國的原始創新能力、集成能力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要努力創造有利于自主創新的體制和環境。

江蘇省發明協會作為我省民間群眾性的社團組織,動員和發動全體會員大力弘揚自主創新精神,深入推進群眾性發明創造活動是協會的核心和日常重要工作。此次省首屆民間發明家評選活動的開展,就是發明協會深入推進群眾性發明創造活動的生動體現。我們協會將一如既往響應省委、省政府建設創新型省份的號召,挖掘蘊藏在民間的巨大創新潛力,弘揚民間發明人的創新成果,激勵群眾自主發明創造的積極性,為體現其造福國家和人民的社會價值提供幫助。

最后,再次向榮獲榮譽的各位同志表示熱烈祝賀!希望大家珍惜“民間發明家”等獎項的榮譽,堅持以人為本,以德為先,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充分發揮積極作用,以實際行動創新。同時,要堅持學習理論,鉆研技術,不斷提高技藝水平,為我省經濟建設和科技進步作出貢獻作出新的貢獻。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