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應從制度上重視抗菌藥物使用的監管
時間:2022-11-03 04:44:00
導語:國家應從制度上重視抗菌藥物使用的監管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抗菌藥物的不合理使用不僅會增加藥品不良反應和藥源性疾病的發生,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公同的天地同時將造成細菌耐藥性的增長,嚴重威脅用藥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據有關部門統計,合用種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為%,種為%,種為%,種為%,種以上不良反應發生率高達%。我國每年約有萬人直接或間接死于抗菌藥的濫用,而因此造成的肌體損傷以及病菌耐藥性的增加更是無法估量。
一、現狀
鑒于抗菌藥濫用可能引發的后果,××年月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出《關于加強零售藥店抗菌藥物銷售監管,促進合理用藥的通知》,明確規定從今年月日起對零售藥店中未列入非處方藥目錄的抗生素、磺胺類、喹諾酮類、抗結核、抗真菌等五大類處方藥,需持處方購買。當前,零售藥店抗菌藥物的品種數、銷售額和銷售毛利率一般占其銷售總數的%左右,銷售范圍主要集中在阿莫西林、頭孢氨芐、頭孢拉定、阿奇霉素、羅紅霉素、磺胺嘧啶、酮康唑等來個常用品種。大容量注射劑、小容量注射劑、粉針劑等單軌制處方藥和抗結核藥品,因規定需憑醫療機構處方銷售,由于醫療機構處方壟斷不外流,零售藥店實際上未銷售此類抗菌藥物。
抗菌藥憑處方銷售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但零售藥店并非是抗菌藥濫用的主體。有權威數字說明,約%的藥品是從醫療機構流向病患者,僅%左右的藥品在零售藥店銷售。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中國住院患者的抗菌藥使用率高達%,其中使用廣譜抗菌藥和聯合使用兩種以上抗菌藥的占%,遠遠高于%的國際水平。憑處方銷售抗菌藥,在一定程度上將促使藥店的消費者向醫療機構轉移,顯然抗菌藥合理使用監管的重點區域是醫療機構,尤其是農村醫療機構濫用抗菌素現象十分普遍。因此,國家應從制度上高度重視醫療機構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的監管,確保人民用藥安全有效。
二、建議
(一)建議將抗菌藥物分一、二、三線等級進行監管。毒副作用少,長期無明顯不良反應報告的普通抗菌藥物作為一線抗菌藥進行監管,允許通過認證的零售藥店在執業藥師或者依法經資格認定的藥學技術人員指導下銷售;毒副作用大、不良反應明顯的抗菌藥物和易引起耐藥性抗菌藥物(如抗結核藥)等列為三線抗菌藥,退出零售市場;其他抗菌藥物都作為二線抗菌藥,必須憑執業醫師或者執業助理醫師處方銷售。這樣監管比較科學,既方便群眾用藥,又控制零售藥店濫用抗菌藥物。
(二)建議對醫療機構實行藥品使用質量管理規范認證制度,加快醫藥分業運行機制改革步伐。徹底解決社會濫用抗生素問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衛生部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第八十三條第一款“藥品認證”含義的精神,盡快制訂出臺《藥品使用質量管理規范》,對醫療機構藥房實行與藥品生產企業、藥品經營企業相應的藥品質量管理規范認證制度;對三線抗菌藥物限定在縣級以上(含縣級)綜合性醫療機構憑執業醫師處方使用,其中抗結核藥物限定在各地結防所和結核病定點診治醫療機構憑執業醫師處方使用;允許其他醫療機構使用一、二線抗菌藥物。同時加快醫藥分業運行機制改革步伐,讓藥房退出醫院,通過市場化運作經營,一方面割斷醫院及其醫生與藥品的直接利益關系,降低醫藥費用,受益于群眾;另一方面,杜絕醫療機構及其醫生因經濟利益驅動而濫用抗生素現象,使之集中精力抓醫療質量管理,努力提高醫療水平。
(三)建立部門協作機制,加強抗菌藥物臨床使用研究和信息傳遞。國家衛生部、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要加強部門之間的協作,建立抗菌藥物臨床使用研究機構,及時監測和藥品不良反應情況,給藥師、醫務人員實時提供權威的藥物作用和相互作用等信息,避免醫師、藥師聯合使用抗菌藥物可能引發的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