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局改革創新專題會發言

時間:2022-07-26 11:34:00

導語:稅務局改革創新專題會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稅務局改革創新專題會發言

要與稅務部門密切配合,工商、金融、質量監督、公檢法等部門。信息共享,優勢互補,協調聯動,形成依法治稅的合力,共同推動我市稅收事業不時向前發展。

一、認清形勢。

稅收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強,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擴大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同時也越來越為全社會所關注。稅收是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政府履行職能的物質基礎,進行宏觀調控、調整經濟結構的重要杠桿,保全局、保發展、保運轉、保穩定的客觀需要。經濟增長決定稅收增長,經濟形勢影響稅收形勢。面對區域經濟的激烈競爭,市不加快發展,就會被遠遠甩在后邊。希望大家進一步增強危機意識、憂患意識,增強緊迫感、責任感,以對黨和人民事業高度負責的精神,竭盡全力地履行好職責,奮發有為地做好工作,一手抓收入,一手促發展,為更快更好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二、改革創新

并貫穿于工作全過程,各級稅務機關要堅持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觀念。落實到稅收工作的各個環節,堅持聚財為國、執法為民宗旨,堅持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充分發揮稅收籌集財政收入和調節經濟、調節分配的作用,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服務??偟囊笫峭菩鞋F代化的征收管理,規范化的稅收執法,科學化的工作機制,多元化的納稅服務,臨時化的稅源涵養,做到依法征管,依率計征,應收盡收,杜絕虛收,創新服務,促進發展。

推行現代化的征收管理,第一。應收盡收。這幾年,全市稅務系統信息化建設卓有效果,為提高征管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下一步,要用好現代化手段,實施精細化管理,加強稅源監控,強化稅收征管,堵塞稅收漏洞,防止稅收流失。特別要加強重點稅源管理,圍繞全市億元以上工程以及重點經濟建設項目,進一步完善稅源監控機制,加大對重點稅源大戶和新建項目的跟蹤管理力度,及時、準確掌握主要稅種、稅源大戶的生產經營和稅收變化情況,分析、預測納稅人應納稅額與實納稅額的差異,制定堵漏增收的措施。要嚴格執法,禁止違法和越權減免。要保證質量,堅決杜絕虛收。

需要注意手段進化、思想老化的問題。計算機、信息化終究是工具,推行現代化的征收管理中。手段,而人是操作者、責任者,不能坐等上門、坐享其成、坐視不論。要堅持求真務實與開拓創新精神的一致性,繼承與創新的一致性,先進手段與激進手段相結合,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及時深入企業、深入一線,把該征收的稅收上來,把該提供的服務送過去,確保征管到位,服務到位。

推進規范化的稅收執法,第二。提高水平。把提高干部隊伍素質、增強征管身手放到首位,引導大家多學習,善思考,干實事,不庸俗,樹立公正廉潔形象,狠剎不正之風,依法保證納稅人的合法權益。規范機構設置,建立健全統一規范的稅收管理員制度,明確責任范圍,保證轄管區域無重疊、無縫隙、全覆蓋、不間斷,全面掌握納稅人的各項涉稅信息,依法實行嚴密管理。完善工作流程,建立健全統一的崗責體系,實現征、管、查三位一體的良性互動。

建立科學化的工作機制,第三。高效運轉。依照依法、求實、效能的要求,整合征管應用系統,信息化支撐下,實現對執法過程與各級業務流轉過程的全面監控。同時拓展網絡功能,與工商、金融、財政等有關部門聯網,建立全市統一的網絡管理平臺,實現市級數據的集中處置及應用,切實提高工作效率。

提供多元化的納稅服務,第四。優化環境。健全納稅服務體系,不時探索新的更加便利、規范、經濟、全面的納稅服務方式,努力營造良好的依法納稅環境。

堅持臨時化的稅源涵養,第五。增強后勁。處置好依法治稅與組織收入、支持經濟發展的關系,運用稅收政策,促進經濟發展,不時涵養稅源,職責,需要,方向。只有經濟發展了蛋糕”做大了稅源才干充分,任務才有保證,稅收才有基礎,增長才有希望。因此,各級稅務部門一定要積極投身于地方經濟建設中,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把工作重點放在支持企業發展,扶持項目建設,壯大經濟實力上來。認真抓好已有稅收優惠政策的貫徹落實,積極做好將要出臺實施的各項稅收政策的準備工作,確保國家稅收政策落實到位。研究制定加強稅收分析,完善稅源監控制度,把稅源管理和稅收收入分析與納稅評估有機結合起來,提高分析質量,提高評估水平,提升監控能力,促進項目建設的相關稅收優惠及政策,為富民、強縣、興市作出貢獻。

三、加強領導。

范圍廣,稅收工作涉及社會所有的經濟細胞。難度大,任務艱巨,要完成全年任務,不只需要稅務系統加大工作力度,還需要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密切配合。

及時協調解決稅收工作中遇到新情況、新問題。既不要逾越稅法權限,各級政府要支持稅務部門的工作。擅開減免稅口子或征“過頭稅”搞虛收,更不要隨意批準緩稅、欠稅,決不要干預正常的執法。違反的必需立即糾正。各級稅務部門也要積極、主動地向當地黨委、政府匯報收入工作,以爭得他對稅收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相互支持。各級財政部門既要牽好頭,財政、國稅、地稅要經常交流信息。又要服好務。注意運用激勵機制,推動稅收征管工作。運用財政激勵機制方面,要抓兩頭,帶整體,該重獎的重獎,該重罰的重罰。對超額完成任務的重獎,對堅持依法征收、依率征收,主動支持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重獎;對該收的不收,論人情,看關系,造成稅收流失的不作為行為要重罰,對不該收的瞎收,破壞投資環境、影響執法形象的亂作為行為要重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