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促進可持續發展領導講話稿

時間:2022-11-21 11:02:00

導語:縣促進可持續發展領導講話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促進可持續發展領導講話稿

同志們:

“兩型城市”是以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為特征的城市發展形態。對于資源型城市來說,建設“兩型城市”,是緩解資源約束和環境壓力、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安徽省淮南市是典型的煤炭資源型城市。近年來,淮南市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建設“兩型城市”為抓手,積極探索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

產業是基礎支撐。建設“兩型城市”,需要大力發展生態立體農業、新型工業和現代服務業,為增強發展的可持續性奠定產業基礎。淮南市遵循“立足煤、延伸煤、不惟煤、超越煤”的結構升級路徑,積極打造華東大型煤電基地;實施七大產業調整振興規劃,提升優勢產業,建設大型裝備制造基地和現代煤化工基地;培育新興產業,發展生態立體農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繁榮特色文化旅游業。

創新是核心要素。建設“兩型城市”,重點和難點在于營造區域創新環境,優化要素支撐結構,實現城市發展由資源依賴型向創新驅動型轉變。淮南市結合自主創新體系建設,推進煤炭高效率開采及瓦斯綜合利用,推進高標準、高產出、大循環火力集中發電示范點建設,推進煤化工精深加工及循環利用,實現核心技術向核心產品和經濟優勢轉化;堅持開放式創新,促進引資與引智相結合,壯大高素質人才隊伍;建設山南高新技術產業園,集聚創新要素;引導和推動企業注重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以增強核心競爭力。

統籌是重要方法。建設“兩型城市”,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統籌處理好經濟與社會、城市與農村、人口與環境等關系。淮南市堅持走城(礦)鄉發展一體化的路子,以土地綜合整治為抓手,形成功能全、有特色、集約化的城鎮體系以及市礦統籌發展體系、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和民生工程體系,增強城鎮綜合服務功能;走建設生態宜居城市的路子,開發新城區,提升老城區,改造老礦區,完善風景區,形成宜居宜業的綜合優勢;走開放式發展的路子,參與建設合肥經濟圈,放大皖江城市帶示范區效應,提高經濟開放度;走民營經濟大發展的路子,破除體制障礙,促進投資創業,增強發展活力。

改革是強大動力。建設“兩型城市”,必須堅定不移地走改革之路,激發內在動力和活力。淮南市加快市場取向改革,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支持和推動企業深化產權改革、規范上市;加強投融資平臺建設,創新和拓展投融資渠道;建立存量用地集約利用與增量用地掛鉤機制,推進產業集聚區建設,提高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資源利用率,推進節能減排。同時,建立財政引導機制,帶動社會資本參與“兩型城市”建設;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法治政府、服務政府和效能政府;完善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機制,把“兩型城市”建設重點工作納入政績考核評價體系。

和諧是目標追求。淮南市以創建全國綠化模范城、環保模范城為契機,建設生態文明,保護生態環境,使綠色發展理念熔鑄在城市精神之中,使生態、節約、環保成為廣大市民的一種價值追求和生活方式;尊重經濟發展規律、社會發展規律和自然規律,轉變發展方式,開展低碳經濟試點,推進“三廢一沉”治理,促進資源節約開發與經濟發展的良性互動;堅持推進法治環境、輿論監督、用人導向、廉潔自律和懲防體系“五位一體”建設,營造清正廉潔、團結和諧、干事創業的發展環境和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