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創新意識,營造創新文化氛圍
時間:2022-03-10 07:03:00
導語:強化創新意識,營造創新文化氛圍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前,我們面臨著一個充滿希望和挑戰的時代。某某能否抓住機遇,在新的起點上實現爭先進位,關鍵取決我們的思想觀念能否創新。觀念支配行動,思路決定出路。只有觀念創新,在全區上下形成“人人想創新、個個善創新”和“崇尚創新、寬容失敗、支持冒險、鼓勵冒尖”的文化氛圍,某某區才能實現超常規跨越式發展。
一、我區創新工作取得了一定進展,但總體上尚未形成濃厚的創新文化氛圍
國家的富強和繁榮是創造而來。同樣,一個地區的發展離不開創新,沒有創新就沒有今天改革發展的物質成果。我區從1992年開始學張家港活動以來,已連續開展了5次規模較大的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其實質就是觀念創新的具體實踐。2001年我區在創建首批南京市文明社區活動中首創的《政務超市》獲中國政府地方創新獎。在隨后的2003年、2004年,由宣傳部牽頭,聯合區委組織部、區機關工委在全區連續開展了二屆工作創新獎評選活動,共評選出14個工作創新獎、19個工作創新入圍獎,在全區上下引起了廣泛關注。這些表明,我區創新工作伴隨著改革開放一時一刻都沒有停止過。但是,從爭先進位、加快發展,促進某某經濟既快又好的發展的客觀需要,我區自主創新尚未形成濃厚的文化氛圍。
1、缺乏敢闖敢試的冒險精神。某某濱江依城,過去因長期受長江洪澇災害影響,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用于防洪,在長期的抵御水患斗爭中,即形成了某某人團結拼搏、不畏艱難、勇于吃苦、善打硬仗的抗洪精神,同時,在“潛意識”中也形成了消極被動的防守意識和“兵來將擋、水來土淹”的思維定勢,導致在今后的工作過程中,習慣于等上級布置、看紅頭文件,缺少敢為天下先的冒險精神。凡事喜歡找依據,找參照系,就事論事或得過且過,理性思維不夠,辦事起點不高。缺乏變長江岸線為“南京外灘”的雄心膽略。
2、缺乏勇于創新的社會氛圍。南京是全國四大科研教育中心城市之一,是全國重要的高教、科研基地,擁有一批國內一流的高校、科研機構和眾多的創新人才,他們絕大多數分布在鼓樓、玄武、白下等城區。而我區省部屬企業多、產業工人多、外來人口多、弱勢群體人員多。從最新的人口普查數字表明,某某人接受高等教育的居民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居民的文化素質直接影響著創新意識的差異。由此帶來了因循守舊,墨守成規;滿足現狀,得過且過;在行為方式上缺乏自立自強、敢冒風險、艱苦創業和創新創優的精神。
3、缺乏爭創一流的自信心。某某位于主城邊緣,長期以來,在老百姓中形成了一種“城墻”意識,認為進了挹江門才算進城,無形中將自己排斥在城外。挹江門隔斷了某某人的爭先意識,形成了保守封閉、低人一等、自甘落后、慢人一拍、循規蹈矩的思維定勢。近期我們進行一次問卷調查,有61.6%的市民認為某某人思想不解放;51.7%的市民認為某某人“保守,缺乏創業、創新意識”。問卷表明,某某人保守成份遠遠大于創新意識。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4、缺乏標新立異的創新文化。從一定意義上講,創新伴隨著冒險,沒有冒險和失敗的犧牲精神就不可能創新成功。而在現實生活中,如果一個人在工作中循規蹈矩、四平八穩、安于現狀,你好我好大家好,則被人視為穩重或成熟。反之,如果他突破成規,雷厲風行,標新立異,往往又被周圍人側目而視,甚至遭到非議。長期以來,這種舊觀念在某某人形成了“槍打出頭鳥”、“出頭椽子先爛”等不利于創新的“潛規則”。如果我們不能勇于突破因循守舊的觀念束縛,在全區大力弘揚自主創新的精神,我們將難以擺脫落后,躋身先進行列。如果我們不敢提倡冒險、鼓勵冒尖,還有誰會冒著風險去開拓創新?又有誰愿意去當那個“出頭鳥”呢?
二、營造有利于創新的文化氛圍,為我區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創新,是熔責任、勇氣、方法、態度、精神于一起的實踐,是在前人基礎上的一種超載。繼承前人,又不因循守舊;借鑒別人,又有所獨創。做到觀察形勢有新視角,推進工作有新思路,解決問題有新辦法,使各項工作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
1、建設學習型城區,為創新工作注入活力。只有不斷學習積累,才能不斷有所創造。因此,建設學習型城區是創建創新型城區的必然前提和基礎。一是建設學習型機關。通過全面實施《某某區干部理論考核辦法》,在機關部門、干部之間開展“比、學、趕、幫、超”學習活動,形成深厚的學習氛圍;二是建設學習型干部隊伍。通過多種形式,培育一支具有較高理論素養,能駕馭復雜局面能力的領導干部隊伍,建設一支具有較高政治素質、愛崗敬業的公務員隊伍,培養一支熟悉國內外經濟、法律的外向型人才隊伍。三是建設學習型家庭。組織全區居民家庭開展“學知識、比創新”活動競爭,營造家家戶戶參與的社會氛圍。四是建設學習型社區。通過整合社區資源,建立學習陣地,開展“學習日”、“社區論壇”等多種方式,讓學習知識成為一種社會時尚。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2、構建創新載體,讓創新活動豐富多彩。一是開展以“三創”為主題的競賽活動。在全區開展“百姓創家業,能人創企業,干部創事業”競賽活動,評選出十佳創業能手、十佳民營企業、十佳創新型機關干部,進一步掀起加快發展的氛圍;二是開設創新論壇。聯合有關部門,圍繞創新主題,定期舉辦創新論壇,充分發揮干部群眾的聰明才智;三是舉辦創新文化廣場活動。由區文化局組織文藝骨干力量,創作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弘揚創新主題、適合自編自演、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開展創新文化廣場展演活動;四是開展家庭創新競賽活動。區婦聯組織全區居民家庭,開展以家庭體裁為主題的創新展示活動,并評選出創新型十佳家庭。五是開展創新點子征集活動。在全區機關干部、社區群眾和廣大中小學生中,廣泛開展創新點子征集活動,評選出十佳創新點子。
3、開展創新獎評選,促創新成果層出不窮。繼續由宣傳部、組織部、機關工委聯合開展第三屆創新獎評選工作。一是成立評審委員會,邀請區內外相關專家學者擔任評審委員會成員,提高評審質量;二是設立創新獎基金。該基金專門用于評審委員會論證、評審、推廣等用途;三是拓展創新獎評選范圍。將過去僅限于機關范圍的工作創新獎評選擴大為全區各行各業,包括民營企業及工商戶;四是規范申報程序。即每年初由各單位、各部門進行申報,評審委員會組織相關專家進行論證后進行立項;五是經批準立項的創新項目,適當下撥創新經費,用于該項目的指導、服務、跟蹤、建檔等;六是年底前進行綜合評審。按照創新項目的經濟價值、社會價值、推廣價值、群眾認可度等,由評審委員會按照一定程序進行實地考察和評審,并經公示后報區委區政府批準,并進行物質和精神獎勵。
4、彰顯創新型典型,弘揚艱苦創業精神。在宣傳創新型事跡過程中,既要宣傳成功的經驗和做法,又要宣傳他們百折不繞、艱苦創業的精神,對那些經過努力而沒有成功的失敗者,要多一些寬容、多一些理解、多一些鼓勵、多一些支持。一是通過多種形式,挖掘、培育各種類型的創新典型,努力在我區造就一批敢于創新、善于創新的群體,使他們成為我區自主創新、加快發展的領跑者和主力軍。二是多角度、全方位宣傳創新型典型,通過新聞媒體、形勢報告會、創新演講團、廣場文化、科普長廊等形式,讓創新者的事跡走進機關、走進社區、走進市民。三是在評選市、區各類先進集體和個人時,有的放矢地向從事創新工作的單位和個人傾斜,對創新工作取得突出貢獻的同志給予精神和物質重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