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平親歷十七大:我的思緒如風飛揚
時間:2022-10-19 10:55:00
導語:嚴平親歷十七大:我的思緒如風飛揚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華網北京10月18日電(記者張嚴平)又到中午吃飯的時間了,自助餐,飯菜隨意,落座自由,吃得輕松,聊天也方便。我端著一盤菜,看到一個小四方桌正好還有一個位子,便湊了過去。張志軍代表看到我,笑著說:“看到你的專欄了,寫得不錯。”話題從這里扯開去,一桌子4個人談得興致勃勃。
曾參加過5次黨代會、做了一輩子新聞工作的南振中代表說:“十七大的透明開放是空前的,國內外近2000名記者采訪,電視全程播報,34個代表團對外開放,鼓勵代表接受采訪,這一切要是放在從前,不可想象。”
長期從事中國共產黨對外黨際交往工作的張志軍代表十分感嘆:“今非昔比,現在我們的黨與世界各國政黨的黨際交往越來越活躍,對話的層面越來越多,這都得益于我們黨的民主、開放。”
“那時,有些好東西,我們都推給了西方。”南振中代表插話。他講起,前些年,就連空氣質量要不要在每天的電視臺里報播,都有過很大的爭論。持反對意見的人認為,空氣質量不好,如果讓老百姓知道了就會影響社會安定。最后,還是決定播了,事實上,他們擔心的事并沒有發生。
“現在,我們可以講人權,可以講民主,我們自己的很多不足也都可以向外面講了。”坐在我對面的陳鳳翔代表接過了話題,他是張志軍代表的同事。他說:“這次十七大,充分展示了我們的黨將以一種更為開放的姿態面向世界。”
聽著他們的議論,我十分興奮。不僅僅興奮于這些話題內容,也興奮于這樣聊天的本身。而這樣的聊天,我已經聽到不止一次了。
張志軍代表說到一件小事:“過去,我們有時連環保的話題也不大敢和外賓談。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有一次,我陪一個外國政黨代表團去三峽,在游船上,我喝完飲料,隨手把瓶子扔到江里,一點都沒覺得這是問題,那時周圍的人都這樣。沒想到,那個代表團的人不干了,責問:怎么能這樣做?當時我心里有些吃驚,就想,他們為什么把環保看得那么重?”
就是這樣的一件件小事,顯示出我們這些年來眼界是如何一步步開闊的。
有了這越來越開闊的視野,我們更加開放,更加自信。
就在我們駐地不遠處的梅地亞中心,每天都有行色匆匆的大會新聞中心工作人員來到代表當中,溝通情況,通報海內外記者提出的采訪要求……
我看到,無論是平時忙碌得很難有暇接受記者采訪的高級干部代表,還是那些平時很難有機會來到首都的基層黨員代表,面對海內外記者的話筒和鏡頭,侃侃而談。
回想親歷十七大的這些日子,我似乎每一天都被一種開放的氛圍所感染。這就是十七大——它是一片藍天,是燦爛的陽光,而我的思緒就在這藍天陽光之下如風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