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呼吁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時間:2022-10-20 11:42:00

導語:中國共產黨呼吁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國共產黨呼吁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新華網北京10月19日電(記者吳晶)“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出了這樣的表述,他同時要求“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繁榮”。

他講話時所在的人民大會堂與剛剛投入使用的國家大劇院,僅有百米之距。

這座由法國設計師設計、具有獨特殼體造型的文化場所,與中國政治中心的最高議事殿堂,一起成為北京的重要地標,吸引著世界的目光。

十七大代表、安徽省黃梅戲劇院演出團團長、國家一級演員余順說,國家大劇院是對中國經濟實力、建筑實力、文化實力的一次綜合性檢閱。

幾天前,部分出席十七大的甘肅代表團的代表在國家大劇院欣賞了中國原創舞劇《大夢敦煌》。與這部舞劇同時在劇院試演階段登臺的,還有《紅色娘子軍》《天鵝湖》《江姐》《茶館》等一批經典劇目。

試演首日,劇院建設者和劇院原址搬遷居民、各行業的優秀工作者以及奧運建設者也應邀觀看。國家大劇院的國際演出季將在今年12月底至明年3月底舉行。屆時,將有183場精彩演出亮相國家大劇院,其中30%為國外劇目。

這為高樓林立和小汽車滿街的現代化北京打上了柔和的文化色彩,其盛況也填補了上海大劇院藝術總監錢世錦多年的遺憾。1994年,世界著名指揮家祖賓·梅塔率團首次來上海,只能在沒有指揮休息室的市府禮堂舉行音樂會,他留下了“上海沒有好劇場,卻有最好觀眾”的評價。

今年,祖賓·梅塔即將再次訪華,中國迎接他的劇院,無論在硬件還是軟件上都今非昔比。

十七大代表、安徽省鳳臺縣桂集鄉桂集村農民陳廣書靠養豬致了富。這幾年,國家在農村推廣文化共享工程,村民不僅能看到優秀的影視節目,還能點播自己喜愛的種植養殖科普節目。“村民文化素質提高了,有助于使鄰里關系變得更和睦。”她認為文化與道德進步有很大關系。

在報告中所說,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中國人民的熱切愿望。

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20多年前就提出,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

2006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超過20萬億元,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但相對于經濟奇跡,文化發展顯得薄弱。

但這種情況正在改變。“十五”期間,中國投入4.8億元在農村開展文化共享工程,實現了“縣縣有文化館、圖書館”的目標。

過去5年,中國著力推行的文化體制改革推廣到全國;針對“短腿”的公共文化事業,中國以年均增長22.5%的速度累計投入580.82億元,其中有超過四分之一投向農村。國家還首次頒布了文化發展專項規劃《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在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2004年,孔子誕辰2555周年之際,曲阜市政府各部門官員集體祭拜了孔子,這是新中國建立以后的官方首次公祭孔子。之后每年都舉行祭拜儀式。今年3月,美國《新聞周刊》將孔子作為封面,指出中國正在向世界推崇源遠流長的文明思想。該周刊稱2010年前中國將在世界建設100所孔子學院,并認為它能夠幫助中國在海外贏得朋友,擴大影響。

不少人認為,文化這個概念應包含更多的內容。十七大代表、陜西省戲曲研究院院長陳彥注意到十七大報告中提到的“尊重差異”、“包容多樣”,他說:“精神文化產品畢竟不是物質產品,要始終把文化的尊嚴感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