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七大代表發言摘編
時間:2022-10-20 11:57:00
導語:黨的十七大代表發言摘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強國富民的偉大綱領
全國婦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黃晴宜
同志的報告,通篇閃爍著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光芒,貫穿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充分體現了重視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執政為民理念,飽含著我們黨為全體人民謀福祉的拳拳公仆心、深深愛民情,是一個高瞻遠矚、氣勢恢宏,鼓舞士氣、催人奮進的好報告,是治國富民的偉大綱領、強黨興邦的行動指南。
報告對于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促進我國婦女運動的新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指導意義。各級婦聯組織一定要認真學習領會報告中的重大理論觀點、重大戰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切實以十七大精神統攬婦聯工作全局,把十七大提出的宏偉目標和任務要求認真貫徹落實到促進婦女發展、維護婦女兒童權益、推動男女平等的全過程,團結帶領億萬婦女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而努力奮斗。
指導我們工作的綱領性文件
上海市委副書記殷一璀
報告高屋建瓴、求真務實、順應黨心民心,體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要求,必然會在今后相當長時期對黨和國家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這是一份成熟的報告,在形成過程中集中全黨智慧,廣泛吸納各方意見,反復進行修改完善,是擴大黨內民主的很好實踐;這也是一份鼓舞人心的報告,這還是一份引領未來的報告,是指導我們當前和今后工作的綱領性文件。
順應時代潮流符合黨心民心
河南省委副書記、省長李成玉
報告主題鮮明,內涵豐富,思想深刻,論述精辟,凝聚了全黨的智慧,順應了時代的潮流,符合黨心民心,是我們黨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改革開放關鍵時期繼續奮勇前進的行動綱領。
首先,報告鮮明地提出了一面旗幟,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偉大旗幟。其次,全面回顧了改革開放的歷程,用事實雄辯地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三是系統地闡述了科學發展觀,用“四個必須”科學地回答了科學發展觀的要義、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四是客觀地總結了十六大以來的工作,對新時期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和黨的建設等做出了全面部署。
今后河南要進一步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在加快經濟轉型上下更大功夫,加快推進城鎮化進程,切實搞好節能減排,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努力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
廣東省委副書記、省長黃華華
同志的報告高瞻遠矚,內涵豐富,實事求是,凝聚了全黨的智慧,體現了人民的心愿,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我完全擁護和贊同。十六大以來,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帶領全黨,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提出并貫徹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推動黨和國家工作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廣東認真貫徹落實同志兩次視察廣東講話精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新成績,主要表現在“三大提升”和“五個突破”,即綜合經濟實力大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大提升、社會建設大提升,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新突破,結構調整和自主創新取得新突破,內外源經濟發展取得新突破,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取得新突破,推動區域合作發展取得新突破。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云南省委副書記、省長秦光榮
同志在報告中提出,要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就是要促使各項生產要素,特別是人才和資金向農村流動和擴散,形成人往農村走,錢往農村流的體制和機制,促使農業、農村發展獲得新的動力。要把城市與農村、工業與農業、市民與農民都放在重要地位,在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戶籍管理等方面創新,著力破除城鄉分割的二元結構體制性障礙,逐步建立城鄉一體的新型管理體制。要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采取一系列的支農惠農政策,把投入的重點轉向農村,加大農田水利、農村公路、農村公共服務設施和農業產業化的投入。金融機構要不斷改善服務,切實承擔社會責任,恢復和延伸服務農村的機構和網點。要千方百計促進人才向農村聚集,選拔一批優秀中青年干部,下派到農村,培養造就一支了解農村、熟悉農業、熱愛農民的黨員干部隊伍。
豐富發展新時期治藏方略
西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政府常務副主席郝鵬
十七大報告提出的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我們在新時期、新階段的治藏方略。具體可用六句話來概括:一是在指導思想上,提出了“三個堅持”不動搖。二是在發展方向上,提出了“發展是解決西藏所有問題的基礎和關鍵”。三是發展路徑上,提出了“發揮特色優勢,發展特色產業,增強西藏自主發展能力”新任務。四是在發展重點上,提出了“要把改善農牧區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農牧民收入作為首要任務”。五是在發展要求上,提出了要突出搞好西藏的生態環境建設,構筑穩固的西藏高原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確保西藏實現可持續發展。六是在發展環境上,提出了保持社會和諧穩定是西藏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前提,是西藏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福祉所在。
譜寫科學發展的新篇章
陜西省委副書記王俠
報告最顯著的特點是,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作了系統、科學、精辟的新概括。報告引人矚目的亮點是,系統闡述了科學發展觀。“核心”強調的是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基本要求”強調的是必須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四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做到經濟社會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相統一。“根本方法”強調的是要總攬全局,做到“五個統籌”。這標志著我們黨對發展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
聯系陜西實際,必須用十七大精神武裝黨員干部的頭腦,達到思想認識上的高度統一。必須堅持改革開放,努力形成充滿生機和活力、富有效率的體制機制。必須推動科學發展,把更多的資源投入到經濟社會發展的薄弱環節。必須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不斷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釋放群眾的創造能量
浙江省委常委、宣傳部長黃坤明
同志的報告深刻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大意義、發展方向、目標任務和實現途徑,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對當今文化發展的新判斷、地位作用的新認識、發展戰略的新思考,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大發展大繁榮指明了方向。
我們要進一步認識文化建設的重要地位,明確肩負的時代責任,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要進一步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作用,加強和諧文化建設,最大限度地增進共識、凝聚力量,促進社會全面進步。要進一步激發人民群眾在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以創新為動力,充分釋放蘊藏在廣大人民群眾中間的文化創造能量,讓一切文化創造的活力競相迸發,努力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文化建設的生動局面。
破除思維定勢提升發展能力
四川省政協副主席、黨組書記陶武先
十七大報告指出,實現未來經濟發展目標,關鍵要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方面取得重大進展。四川地處祖國西部,科學發展的任務更艱巨。促進四川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在注重轉變發展方式、創新發展體制的同時,還應持續破除思維定勢,堅定地改革開放,著力提升自我發展的能力。
一定意義上講,推動科學發展的過程,就是資源要素聚集、整合、轉化的過程。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一個地區發展能力的強弱,重要的不在于本地擁有多少資源,而在于資源要素的聚集能力,在于優勢資源的配置質量。
提升發展能力,需要體制機制的優化、軟硬環境的改善,也需要發展平臺的搭建,尤其要找到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具有較強帶動力的發展項目。近年來,四川各項工作取得較大進展,關鍵就在抓了一批重大項目,比如農業產業化項目、高新技術項目、基礎建設項目、扶貧工程項目等。通過這些項目,聚集了優質資源,搭建了發展平臺,增強了發展后勁。
光輝文獻科學指南
天津市南開區委書記劉長順
同志的報告,高屋建瓴,具有思想性、理論性和指導性,是馬克思主義的光輝文獻,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指南。
報告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進一步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新世紀新階段的發展方向,明確了今后的奮斗目標,對于鼓舞全黨和全國人民的信心和勇氣,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重大的意義。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報告通篇貫徹了科學發展和社會和諧的基本要求,反映了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需要,體現了全黨和全國人民的共同愿望。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勝利,完成新使命,創造新業績,開創新局面。要堅持以人為本,高度關注民生,切實改善民生,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提高群眾的生活水平,確保社會和諧穩定,讓群眾安居樂業,共享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
科學發展道路越走越寬
北京市密云縣委書記夏強
同志在十七大報告中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為我們地方發展開拓了思路,大至國家小至市縣,道路選擇很重要,道路正確,才能越走越寬廣。
作為北京重要的水源保護地,密云縣在處理“保水”與“富民”的關系中不斷摸索。進入新世紀,密云提出“舉保水旗、吃環境飯”的首都水源區發展戰略,2005年北京把密云定位為“生態涵養發展區”,密云進一步作出“迎奧運、創建國家生態縣”的戰略決策,提出利用4—6年時間實現創建國家生態縣的奮斗目標。創建國家生態縣的目標,使密云的后發優勢日益顯現,在科學發展的道路上邁出更堅實的步伐。
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河北省保定市委書記宋長瑞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嚴格按照十七大報告的要求,大力扶持和發展環保、潔凈的新能源以及新能源設備制造產業。
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但因為環境污染、資源緊缺、人口膨脹的壓力,注定了我們必須走環保、可持續的發展道路。采用潔凈、環保、可再生的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逐漸減少對傳統能源的依賴并進行替代,以緩解環境和資源的壓力,是我們的必然選擇。同時,與新技術革命伴生的生態文明必然帶來新能源產業的興起,引發一輪新的能源產業革命。
順應時代要求,保定市最近兩年全力以赴發展新能源和能源設備制造產業,發展風能、太陽能設備制造業,努力打造“中國電谷”,并啟動了“太陽能之城”建設工程。僅“中國電谷”一項,到“十二五”末至少投資300億元。
全面支持開放型經濟
中國進出口銀行黨委書記、行長李若谷
同志的報告高屋建瓴,總攬全局。報告對科學發展觀的論述是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對經濟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認識和深化,是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全面發展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方針。
中國進出口銀行作為中國政府支持外向型經濟發展和對外援助的金融機構,經過近兩年的改革,創新能力、服務意識、贏利能力都得到了全面提高,已經從一個僅支持出口的銀行過渡到全面支持開放型經濟,支持進出口貿易、海外投資、對外承包工程的新型國際合作金融機構。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十七大提出的各項任務,進出口銀行今后將進一步加大改革、創新力度,以改革和創新作為克服前進道路上各種困難與險阻的動力,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定地走下去。
努力服務和諧社會建設
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吳焰
十七大報告為改善民生、建設和諧社會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新的歷史時期,改善民生成為科學發展觀的著力點,成為社會和諧的重要標志。
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支持。保險是通過社會互助機制提供專業化風險管理的經營形式,具有經濟補償、資金融通和社會管理的功能,擔負著“促進改革、保障經濟、穩定社會、造福人民”的重要使命。服務和諧社會建設,是保險業的時代責任。
中國人保堅持以服務社會、服務人民為己任,積極探索市場化的社會保障和風險管理機制,為促進改革、保障經濟、穩定社會、造福人民提供了有力的保險保障,承擔起了時代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和責任。目前,中國人保已經具備了為社會經濟運行、人民生產生活提供全方位、多層次保險保障的能力。
抓住和用好發展機遇
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委書記梁春祿
同志的報告回顧了黨的十六大以來各項事業的新發展,總結了改革開放以來的新經驗,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對我國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黨的建設作了全面部署,為我們繼續推進黨和國家事業指明了方向。
百色雖然是后發展地區,但后發展往往也為我們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機遇。百色按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以鋁為主的新工業基地的重大決策和把工業化、城鎮化作為主要方向的重要戰略,主動接受“泛北部灣”經濟區的強力輻射,進一步擴大開放與合作,走出一條利用資源、能源、環境保護的資源環保型的工業化新路子。
是責任又是機遇
安徽省銅陵市委書記沈素琍
同志在報告中提到了“幫助資源枯竭地區實現經濟轉型”,使我們來自資源型城市的代表深深感到是責任又是機遇。
正確的發展觀能否堅持,關鍵還要看保障。我認為要解決好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保障問題,首先解放思想必須與時俱進。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形成新思路,拿出新辦法,去解決這些新問題。第二,改革開放必須深化。實踐證明,要走出去就必須擴大開放;要好起來就必須深化改革。第三,科學發展、社會和諧必須協調共進。這二者同屬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范疇,相互聯系,密不可分。在推進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實踐中,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以犧牲某一方的代價換取另一方發展。
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
湖南中煙工業公司副總經理盧平
同志在十七大報告中提出,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這是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關鍵。對企業而言,沒有自主創新就沒有核心競爭力,企業也就缺乏持續發展的內在動力。
自主創新包括管理、技術、文化、團隊等多種要素,而最重要的,是通過自主創新打造最具核心競爭力的品牌,這樣企業才能發展壯大。用文化提升產品的氣質,用科技增強產品的品質和功能。從做產品到做品牌的跨越,也就是從發展到科學發展的跨越。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國有企業擔負重任。我們要全力以赴地做好工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多作貢獻。
改善民生促進和諧
江蘇省大豐市委書記丁宇
同志強調要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推動建設和諧社會。這是中央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出的新要求。
實現“五有”,關鍵在于抓落實。針對同志提出的“五有”目標,大豐市已確定未來的工作任務,五措并舉實現“五有”:發展均衡教育,解決上學貴問題;加強就業再就業工作,提高資本收入在居民收入中的比重;發展醫療衛生事業,解決看病難問題;提高社保醫保水平,實現老有所養;發展經濟適用房,解決住房難問題。
大力培育高新技術產業
海南省省長助理李國梁
落實科學發展觀,最重要的就是緊密結合實際。報告要求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促進工業由大變強,提升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信息、生物等產業。
目前,海南最突出的矛盾是工業化程度不夠,經濟結構不合理,環保壓力也比較大,所以海南在填平補齊傳統產業的同時,要培育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大力發展軟件業和微電子產業。
全世界走過的路幾乎都證明,沒有工業化不可能有城市化,沒有工業化的帶動,不可能有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海南搞大工業,特別是重化工業,從長期來看不一定是好事。海南的環境具有發展軟件業和微電子產業得天獨厚的條件,所以海南應下決心培育軟件業這樣的接替產業,為海南產業升級打好基礎,實現海南的可持續發展。
讓百姓生活有盼頭
江西省景德鎮市森林社區黨支部書記、主任李金霞
我是來自基層社區的代表,曾經是一名下崗女工,扛過煤氣罐、蹬過三輪車,在黨和政府的關心下成為一名社區工作者,并得以從社區工作這個角度,親眼目睹了普通百姓生活的巨大變化,特別是黨和政府在義務教育、低保社保、醫療救助、經濟適用房、就業再就業等方面出臺的惠民政策,讓百姓生活有保障、有盼頭。
同志的報告提出,要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推動建設和諧社會。這使我對做好社區工作更加充滿信心。我要更加努力地工作,把黨和政府的關心送到居民中間,為促進社會和諧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