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體會

時間:2022-07-06 06:07:00

導語: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體會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體會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活動是黨中央審時度勢,在科學分析當前國際國內形勢,深刻把握政法工作和隊伍建設大局的基礎上,為進一步加強政法隊伍思想政治建設而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這標志著我們黨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規律和黨的執政規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把握。社會主義法治理念體現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為我國的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進一步指明了方向。人民法院只有牢固樹立了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才能確保人民司法事業進一步健康發展,確保在司法工作中貫徹落實黨和國家重大決策和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才能增強維護社會主義法治的能力和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的能力,才能提高法院隊伍的政治思想素質、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神圣職責。開展好這次教育活動,對于實施依法治國方略,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堅持黨對政法工作的絕對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在政法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保持政法隊伍忠于黨、忠于人民、忠于國家、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從當前人民法院工作的實際來看,還存在一些與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不相適應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一是司法為民的宗旨觀念淡薄,特權思想較為嚴重。少數司法人員以管人者自居,"以法治民"思想嚴重,高高在上,在司法過程中要求服務對象為司法活動提供種種條件,滿足司法機關和人員的工作需求,一味強調服務對象的對其服從服務,造成了司法活動[本文轉載自[中主仆地位顛倒。二是司法效率不高,審判質量較差。有的辦案人員就案辦案,或偏離了法治的軌道,或忽視了保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不適應客觀情況的變化,沒有很好地考慮群眾的訴求,沒有做到與時俱進,導致辦案社會效果不佳。四是地方保護主義和部門保護主義較為嚴重。地方保護主義、本位主義的執法觀,損害了法制的統一。由于司法機關現行的人、財、物管理體制受制于地方,有的司法機關往往以地方利益和部門利益為重,在涉及重大經濟利益的案件中爭取管轄權,對一些執法難度大、無經濟利益的案件又相互推諉,或者為"保護"本地企業及本系統部門不顧司法公正,偏袒一方當事人。

人民法院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必須在結合實際、解決問題、推動工作上下工夫,確保教育活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要把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結合起來,同鞏固和擴大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成果結合起來,使廣大法官牢固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要緊密聯系"規范司法行為,促進司法公正"專項整改活動的實際,牢牢抓住容易發生問題的重點崗位和重點環節,切實解決人民群眾反映突出的問題,建立起比較完善的規范體系;要緊密聯系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的實際,確保人民法院改革向縱深推進,突破長期影響和制約法院工作的體制性障礙、機制性束縛和保障性困擾;要緊密聯系法院工作實際,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依法及時解決人民群眾通過訴訟途徑表達的利益訴求,最大程度地維護全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具體而言,我們在司法活動中要始終做到五個結合。

一是要把社會主義法院理念教育與堅持公正司法相結合。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追求。人民法院是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公正司法是對人民法院最根本的要求。黨的十六大提出"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必須保障在全社會實現公平與正義",賦予了司法機關光榮而艱巨的歷史使命。最高人民法院在2000年就明確提出"公正與效率"是21世紀人民法院工作的主題,把公正作為人民法院工作的首要價值目標。對此,要進一步加強隊伍建設,推進法官革命化、職業化建設,著力提高廣大法官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和完善保障公正司法的各種有效的監督防范機制。切實加強對審判工作的管理,加強案件質量評查和執法檢查,嚴格落實執法責任制和錯案責任追究制。進一步加大公開審判力度,不斷完善司法公開的內容,豐富司法公開的手段和形式,增強司法工作的透明度、公信度,依法保障人民群眾對司法活動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以公開促公正。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二是要把社會主義法院理念教育與堅持為民司法相結合。執法為民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去年,根據總書記的指示,人民法院確立了"公正司法,一心為民"的指導方針。由此可見,司法為民是人民法院工作的出發點和最終落腳點。為此,要切實加強廣大法官的思想教育,解決"為誰掌權,為誰司法,為誰服務"的問題,做到慎用權力,心系群眾,把司法崗位作為為人民服務的平臺,把司法活動作為保護和實現人民利益的途徑,真正帶著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執法,本著對群眾利益高度負責的精神辦案。要堅決克服和糾正司法領域的官僚主義作風,切實解決群眾參與訴訟中遇到的困難和判決執行難問題。認真落實各種司法便民、利民、護民措施,實行網上立案、上門立案、巡回審判、預約開庭、司法救助等各種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制度,方便群眾訴訟。要貫徹群眾路線,實行專門機關與人民群眾相結合,加強和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充分發揮人民陪審員熟悉民情、了解民意的作用,促進司法公正,真正做到"人民司法,司法為民"。

三是要把社會主義法院理念教育與堅持高效司法相結合。司法公正不僅體現在程序公正和實體公正上,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體現在效率上,"遲到的正義非正義"。當前,人民群眾反映司法不公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審判效率低,辦案周期長。有的官司雖然打贏了,但由于拖的時間太久,當事人遭受的損失已無法彌補。因此,提高司法效率是當前審判工作的一項重中之重。要積極推進審判方式改革,建立和完善高效快捷的審判運行機制。加強案件審限的管理,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提高案件在審限內的結案速度。擴大簡易程序適用范圍,建立案件繁簡分流機制,縮短辦案周期。加強網絡信息化建設,充分運用計算機網絡信息系統開展審判工作,逐步實現網上立案、網上審案、網上批案,提高辦案效率。

四是要把社會主義法院理念教育與堅持文明司法相結合。黨的十六大把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確定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個重要目標,司法文明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內容之一。弘揚司法文明,關鍵就是要做到文明司法,堅持法治與德治并重,自覺克服態度粗蠻、居高臨下的做法,以人道的方式對待當事人和群眾,充分體現法治的人文精神和司法的人文關懷,努力把人民法院建設成為"最講理、最文明的神圣殿堂"。要認真執行《法官職業道德基本準則》和《法官行為規范》,大力倡導司法禮儀,規范法官言行,切實做到嚴肅執法,熱情服務。加強和改進信訪工作,多渠道、多形式接待上訪群眾和當事人,努力化解矛盾糾紛。加強和改進執行工作,嚴格執行紀律,做到依法執行,文明執行。堅持實行訴訟引導制度、訴訟風險告知制度,引導當事人和群眾依法、有序訴訟。加大訴訟調解和執行和解力度,切實轉變審判作風和工作作風,爭取審判工作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五是要把社會主義法院理念教育與堅持廉潔司法相結合。司法腐敗是導致司法不公的一個重要因素。人民法官作為公平與正義的化身,應該做到清正廉明,剛正不阿,讓人民滿意,讓群眾信任。在當前形勢下,加強法官廉政建設,純潔法官隊伍,提高人民法官和人民法院的社會公信度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要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逐步形成法律保障、懲處和制約機制。不斷加大監督和查處力度,主動接受法律監督、社會監督、輿論監督和民主監督,嚴肅查處利用審判權、執行權徇私舞弊的法官,建立健全對貪贓枉法行為不愿為、不必為、不敢為、不能為的激勵、懲處機制,對貪贓枉法等損害當事人利益、傷害人民群眾感情的人和事進行嚴肅查處,切實維護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

總之,我們要把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作為當前一項突出任務,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做到"三個堅持"即始終堅持領導帶頭,率先垂范、嚴格監督,高標準、嚴要求,以嚴肅的認真的態度和有力的措施,堅決防止搞形式、走過場;始終堅持學以致用,組織全體干警,對照"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的要求,從實際出發,對存在的問題認真對待、認真解決、認真整改;始終堅持統籌兼顧,把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與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思想作風整頓活動同步進行、同步驗收,進一步規范人民法院各項司法活動,確保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活動取得明顯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