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執法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和諧統一

時間:2022-07-11 02:40:00

導語:衛生執法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和諧統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衛生執法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和諧統一

衛生執法法律效果社會效果和諧統一

總書記指出,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為我們勾畫出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征,對于如何加強新時期衛生監督管理與執法工作具有特別重大的指導意義。

在深入開展以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我們把黨員的先進性落實在工作上,體現在行動中,堅持以衛生執法體制改革為契機,以營造整潔優美的衛生環境為出發點,以衛生管理執法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和諧統一為歸宿點,堅持與時俱進,不斷改革完善管理體制與工作機制,努力構建和諧執法環境,在實施人性化執法管理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尊重民意,在暢通與市民信息互動渠道上做文章

衛生執法終極目標是創造一個良好的衛生秩序和優美的衛生環境,以推動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全面協調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客觀上要求我們進一步完善衛生管理體制,樹立親民、愛民、為民的良好形象,逐步將衛生管理模式由后果取向型轉變為成因取向型,走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老路,更多地考慮整個社會生活的安定和諧,不斷增強群眾的衛生歸屬感、認同感和責任感,才能使衛生管理具有堅實的社會基礎。

為此,我們始終把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建立健全社會利益的溝通渠道和協調機制,通過開展衛生進社區、衛生管理聯系點等一系列活動,深入基層了解和關心群眾疾苦,依法及時處理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實際問題。同時,我們也善于從群眾的角度審視衛生執法的重點和難點,經常開展換位思考,適時推出便民、利民措施,努力構建與群眾聯系互動平臺,架起衛生行機關與人民群眾聯系的連心橋、愛心橋、舒心橋。

二、理性思維,在實施人性化衛生執法管理上下功夫

傳統的執法理念過于強調法律的剛性和威懾力,與現代法治精神特別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要求不相符合。現代法治精神要求我們努力更新過去那種管理就是執法、執法就是處罰、處罰就是罰款的陳腐觀念,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執法管理原則。一是堅持重心前移。在實際執法管理活動中,我們堅持實行常態化巡查,及時發現并制止、糾正違法行為,力求將大量的違法行為消滅在萌芽狀態。從衛生管理違法行為的發展演變過程看。一般的違法行為都有一個違法預備、違法實施、違法既遂的發展過程,如管理方面執法人員能及時發現,并及早采取制止措施,就有可能把違法行為扼殺在萌芽狀態,從而就可以減少或避免服務對象因違法既遂而導致強制取締而造成的損失,從而引發執法對立,甚至影響干群關系;

二是注重罰前教育。如對違反衛生管理的具體行為,我們是從深層次上下功夫,切實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問題具體處理,不搞"一刀切",堅決不搞作秀。一般情況下,在糾正違法行為與實施處罰之前,我們都要對當事人進行必要的法制宣傳與教育,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其由被動接受處罰變為主動認知自己行為的違法性,并真正從內心深處信仰和接受法律;

三是首次輕違不罰。對初次輕微違法,并且沒有造成社會危害后果,當事人又能認識到自身行為的違法性的,一般都不予處罰。對確需給予處罰的當事人,我們始終堅持重教育、輕處罰的執法原則,在法定量罰幅度內,能輕則輕,以促其改正為要則。

三、愛心操作,在關愛弱勢群體的執法實踐中顯價值

在利益主體多元化的今天,利益表達,特別是弱勢群體的利益表達,已經成為一個無法回避的現實問題,同時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在具體的執法實踐中,我們堅持"剛柔并濟、柔性優先、以柔克剛"的指導原則,立足部門職能,嚴格依法行政,規范執法行為,切實增強執法為民的自覺性,讓群眾不僅在理智層面上認同并接受執法權威,而且在情感層面上尊重并信仰執法權威,努力實現衛生執法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和諧統一。

一是情感糾違。在2005年的全市小餐飲整治行動中,面對一位舉家上下唯一依靠出售涼皮為生的違法經營業戶,從情感上講,取締這樣的業戶,實是于心不忍,但市容環境又不允許存在這樣的違法行為。考慮到這位業戶的實際情況,我們執法人員想方設法給其選擇安排了另外地點進行合法經營。此舉,切切實實地贏得了這位經營者的內心認同,他飽含深情地對執法管理人員說:"你們這樣對待我,我打內心里一百個接受"。此舉帶動了周邊許多業戶。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二是愛心糾違。對在衛生執法管理過程中遇到的一些特困家庭,用愛交心,將心比心,善于用我們的愛心行動感化當事人。我們除免健康體檢、辦理衛生許可證費用,減免監測費用外,對行動不便的殘疾人還上門體檢,并把健康證、衛生許可證送到手上。此舉既達到了執法目的,又使當事人感受了政府的溫暖,同時還贏得了群眾的廣泛認同,它所蘊含的精神實質是衛生部門不僅追求良好的衛生管理秩序,而且更加關心弱勢群眾的疾苦;同時也足以充分證明,衛生部門不是一味地追求法律目標,而是更加注重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和諧統一。

四、依法行政,在嚴格的制度保障下為相對人維權利

具備較高的法律素養,是對衛生行政執法人員的基本要求。掌握豐富的執法辦案藝術,則是對衛生管理行政執法人員素質要求的必然,同時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保證衛生管理法律法規順利實施,實現衛生管理目標的重要條件。在尊重和保障相對人合法權利方面,我們注重通過加強執法人員能力建設和執法程序保障制度建設的途徑加以實現。

(一)內強素質,學會"寬容"。加強衛生管理行政執法人員的行為修養,樹立良好的執法形象,也是構建和諧執法環境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日常執法管理活動中,難免會遇到管理對象的謾罵、糾纏、圍攻、甚至毆打執法人員的現象。一方面,我們注重教育衛生執法人員增強文明執法的意識,對管理相對人要熱情主動,行為禮貌得體。另一方面,特別注重強化衛生執法人員的言行自控能力建設,對一些管理對象的不當行為或無禮行徑,我們強調學會忍耐、忍讓、忍受,平和以待,強調面對執法矛盾時,能夠做到具體分析、冷靜處理,寬容待之,忍辱負重,做到打不還手,罵不還口,時刻注意樹立良好的執法形象。

(二)講究藝術,善于“說理”。與構建和諧社會格格不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突擊式執法活動,并不是一勞永逸的執法手段,往往只能是一種治標手段或權宜之計,它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且這類活動的直接副作用往往就是當事人訴權的剝奪。為此,我們特別注重培養和提高衛生執法人員語言表達能力,善于在不同場合,針對不同對象,做到不怕細碎,苦口婆心,向管理對象擺事實、講道理、宣法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著力宣講當事人行為的違法性和社會危害性,努力讓當事人聽之心悅誠服,無理以辯。

(三)建章立制,注重“自律”。在現實生活中,一方面有些群眾缺乏權利意識,維權意識不強,不太關注執法行為本身的合法性。當自己的法定權利受到侵害時,不知或不想借助法律武器加以保護,致使行政執法人員任意簡化法定程序或者任意適用實體法律規范實施行政執法活動。另一方面有些群眾義務觀念不強,不能認識到自覺遵守法律,支持和配合行政機關的執法活動是自己應盡的義務,而對行政機關的執法活動,在心理上有抵觸情緒,在行為上對行政機關執法活動不配合,甚至百般阻撓或暴力抗法。因此,我們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基本出發點和歸宿點,按照《行政處罰法》規定的步驟、順序、方式、時間等實施處罰,積極推行執法辦案公示制度,把行政處罰的依據、標準及辦案程序向社會公示,自覺主動地接受社會監督,從制度上遏制重實體、輕程序的執法現象。同時,輔之以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度等規范行政執法行為的約束機制,對行政執法人員因故意或重人過失導致錯案的,堅決追究執衛生執法人員的相應責任。我局近8年以來,雖然執法監管的力度一再加大,但執法程序沒有因此受到絲毫的忽視。在辦理的大量行政執法案件中,沒有1件被復議機關決定或人民法院裁判導致不利后果的案件。

衛生執法管理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管理對象涉及社會的各個層面,衛生部門應該建立何種機制,采取何種方式,使用哪種手段,來解決衛生執法管理中的現實難題,重“典”輕“情”行否?顯然不妥;重“情”輕“典”能否?在某種程度上也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堅持與時俱進,堅持以民為本,堅持執法為民,努力加強執法管理能力建設,講究執法辦案藝術,一切從管理的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問題具體對待,自覺地把和諧社會的理念統一于衛生管理執法實踐,才能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