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糧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時間:2022-07-09 10:25:00
導語:在全市糧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這次全市糧食工作會議,對于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搞好全市糧食購銷市場化改革,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項工作任務,加快全市糧食事業的發展,必將產生重要作用。剛才,士增同志作了一個很好的工作報告,回顧總結客觀準確、實事求是,部署任務思路清晰、措施有力,既符合市委、市政府的總體工作部署,又符合全市的糧食工作實際,我完全同意。下面,就糧食形勢和糧食改革等問題,我講幾點意見。
一、認真分析形勢,充分認識做好糧食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近年來,特別是自1998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各級糧食部門積極推進以“三項政策、一項改革”為主要內容的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全面抓好各項工作,全市糧食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績。堅持按保護價敞開收購農民余糧,做到了購銷兩旺、庫存適量,增加了農民收入,較好地保護了農民利益;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改革取得明顯進展,基本做到了糧食購銷企業主附營業務分離,對經營性企業實行了戰略性改組改制;全市糧食企業綜合經濟效益顯著提高,自2000年開始,我市糧食系統連續三年盈利,并榮獲全省糧食系統扭虧增盈優勝單位。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為全市經濟發展付出辛勤勞動、做出突出貢獻的全市糧食系統廣大干部職工,表示親切的慰問和衷心的感謝!并向在這次會議上受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市糧食生產和流通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是:隨著農業種植結構的調整,市場化改革的推進,國有糧食企業掌握糧源的難度進一步加大。國有糧食購銷企業“三老”問題突出,歷史包袱沉重,多年來積累的矛盾和問題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市場競爭力不強。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和市場經濟進程的日益加快,必然會帶來一系列的困難和問題。不改革、不發展就沒有出路,發展中遇到的問題需要通過改革解決,同樣,改革中遇到的困難要通過發展來克服。因此,我們既要看到成績,樹立信心,又要正視困難,保持清醒認識,進一步做好各項糧食工作。
從當前國際國內形勢看,糧食工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一是隨著市場格局的變化和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深入,糧食由過去的“特殊商品”、“戰略物資”逐步向一般商品過渡,糧食行業由壟斷性行業逐步向市場化、社會化轉變。市場價格機制在引導農民種植和糧食企業生產經營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新形勢下,糧食宏觀控制手段呈現多樣化趨勢,表現為政策調控、國家專儲調控、進出口平衡、市場自發調控、資本市場調控、農業生產結構調控等多種形式綜合并用。二是隨著農業結構調整的深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加之農業基礎薄弱,自然災害較為頻繁,年度間的糧食產量波動難以避免,對糧食市場的穩定產生了不利的影響,糧食購銷平衡的難度越來越大。全市糧食產需連續三年出現缺口。據統計,去年全市糧食總產86.45萬噸,比2001年下降6.5%,是1982年以來產量最低的一年;去年全市消費140.26萬噸,產需缺口達53.8萬噸,比2001年增長25.1%。三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糧食市場與國際市場逐步接軌,糧食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我國糧食企業的發展面臨嚴峻挑戰。四是我市糧食企業職工多、包袱重,庫存高價位糧達12.5萬噸,糧食風險基金缺口較大,解決起來十分困難。
全市各級糧食部門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正確分析和把握形勢,深入研究糧食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處理好糧食流通和糧食生產、消費的關系,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加快改革和發展步伐,切實把糧食工作抓緊抓好
。
二、把握機遇,繼續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我市落實省政府決策,實施糧食購銷市場化改革之年。做好今年的糧食工作,對于促進全市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全市各級糧食部門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堅持發展第一要務,以新的思路和新的舉措,落實好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各項政策措施,開創我市糧食工作的新局面。
一是要全力抓好糧食購銷市場化改革。糧食流通體制改革要著眼于保護基本農田,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保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這是我們始終應該重視的重大問題。近年來,本著積極穩妥地原則,我們在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取得了不少經驗。根據省政府部署,我市今年將整體實施糧食購銷市場化改革。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根據加入世貿組織后我市農業和糧食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本著既確保糧食安全,又要確保糧食職工隊伍和社會穩定的原則,在搞好調查研究和分析預測的基礎上,抓緊研究制定糧食購銷市場化改革的意見和各項配套政策措施,確保糧食購銷市場化改革的順利進行。
二是要積極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解決好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當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中心工作就是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糧食工作要緊緊圍繞這一中心工作,發揮自身優勢,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要切實穩定糧食生產能力,落實好基本農田保護制度。按照我市“十五”計劃提出的“全市基本農田保護面積要保持在20萬公頃,糧食年生產能力達到120萬噸左右”的要求,在確保穩定糧食生產能力的前提下,科學布局、合理規劃,搞好農業種植結構調整。要繼續發揮好糧食流通的主渠道作用和儲備調節作用,認真執行好糧食購銷、儲備政策,搞活糧食流通,提高農民種糧效益。要落實好國家和省、市扶持龍頭企業的政策措施,選擇若干具有一定規模和實力的糧食龍頭企業進行重點培育和扶持,提高經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要大力發展“訂單農業”,搞好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引導農民按照市場需求,生產適銷對路的糧食品種,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和科技含量,帶動農民增收。
三是要建立和完善地方糧食儲備體系。中央和國務院早有明確要求,必須按照統一、規范、高效、經濟的原則,盡快建立和完善地方糧食儲備制度。這里特別強調,實行糧食購銷市場化改革后,國家糧食定購和保護價收購政策取消,糧食購銷企業的經營全部改為企業市場行為,地方政府掌握糧源只能靠地方儲備糧一條渠道解決。因此,建立和完善市、縣兩級地方儲備糧體系,既是確保糧食安全的要求,也是這次深化糧改的主要內容。要籌集資金,抓緊建設與地方儲備糧規模相適應的地方儲備糧庫,確保地方儲備糧的安全有效。按照“地方糧食儲備,產區要建立3個月以上銷量,銷區要建立6個月以上銷量”的要求,參照全省已放開地區的經驗,我市應建立地方儲備糧規模12萬噸左右。同時,要切實加強對儲備糧的管理,嚴格制度,明確責任,完善糧食推陳出新的輪換機制,確保儲糧數量真實、質量完好,國家急需時調得動、用得上。
四是要加快培育和建設糧食市場體系。糧食購銷市場化改革后,糧食市場的培育和建設,迫在眉睫。我市應借助港口和沿海大型糧油工業項目優勢,積極培育和發展糧食批發交易市場,逐步形成覆蓋全市、輻射周邊地區的糧食流通市場體系。要加強對國際、國內糧食市場的分析和研究,密切關注其動態和變化趨勢,發展多元化購銷格局,推動糧食流通與現代物流加快融合。要建立糧情監測和糧食安全應急機制,加強對糧食供求狀況的分析、預測,為政府宏觀調控提供可靠依據。要搞好糧食市場管理,加強對糧食生產、流通、加工各個環節的質量監督和安全監督,堅決打擊欺行霸市、哄抬物價、摻雜使假、坑害群眾等違法違規行為。
三、創新體制,認真抓好國有糧食企業改革
隨著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市場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加之歷史上形成的包袱,國有糧食企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在當前新舊體制轉換時期,各級糧食、財政、農發行等部門要認真落實國家和省、市出臺的各項政策措施,切實幫助糧食企業解決好歷史遺留問題,為企業深化改革、加快發展創造條件。
要盡快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糧食經營管理體制,真正實現權責明確,政企分開。要加大國有糧食企業改革力度,大力推進體制、機制和管理創新,探索公有制多種有效實現形式,按照“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積極推進國有糧食企業的戰略性改組,調整企業的布局和結構,從根本上確立國有糧食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要抓住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有利條件,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拓展合作領域,拓寬糧食企業發展空間,提升糧食行業的產業層次和技術產品檔次。
要下決心解決好糧食企業的“三老”問題。“老人、老帳、老糧”是制約國有糧食企業改革和發展的突出問題。各級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落實各項政策措施,正確處理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充分利用企業現有的閑置資源開展多種經營,妥善分流安置富余人員,及時解決減員分流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維護社會穩定。國有糧食企業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加強管理,創新機制,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生存、謀發展。
四、加強領導,共同做好今年的糧食工作
當前,糧食改革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糧食工作的任務更加艱巨,責任更加重大。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增強政治責任感,切實加強對糧食工作的領導,在保證糧食安全、市場穩定的前提下,積極穩妥地搞好糧食購銷市場化改革。要繼續實行糧食工作行政首長負責制,把糧食生產、流通、儲備等宏觀調控工作做好。要按照分級負責、分級管理的原則,層層建立責任制,糧食、財政、農發行等部門各負其責,抓好具體政策的實施,真正把糧食工作行政首長負責制落到實處,確保糧食安全,確保糧食供應和軍需民食不發生問題,確保糧食購銷市場化改革的順利進行。
各級各有關部門要積極開展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從思想上、行動上為深化糧食改革做好準備。各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要盡快轉變職能,把工作重點逐步轉移到對糧食行業的調控、服務、指導、監督和協調上來。財政部門要進一步強化糧食風險基金管理,確保專款專用,并及時撥付到位。農發行要在堅持封閉運行的前提下,改進和完善資金供應管理,改善金融服務。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要強化市場管理,加強市場監督,會同糧食部門搞好入市資格認定,維護糧食流通秩序。
同志們,做好今年的糧食工作,事關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大局,任務光榮而又艱巨。希望全市糧食系統廣大干部職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有關部門的支持配合下,以黨的十六大精神為指導,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按照新一屆市政府關于加強自身建設的要求,大力發揚“五種精神”,增強“四種意識”,提高“三個能力”,進一步統一思想,堅定信心,扎實工作,狠抓落實,努力開創我市糧食工作的新局面,為促進全市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謝謝大家。